爲保險公司提供在綫營銷等服務的有家保險擬在納斯達克上市,融資最多3,300萬美元

重點:

  • 在綫保險營銷機構有家保險在納斯達克遞交IPO申請,擬融資至多2.1億元
  • 該公司毛利率微乎其微,最近一個財年收入僅錄得小幅增長,或許對投資者吸引力有限

梁武仁

無論從哪方面考慮,一家利潤微薄且增長緩慢的小公司,都很難讓投資者提起興趣。有家保險(UBXG.US)可能很快就會面臨這一現實,因爲它剛剛加入一些中國小企業的行列,尋求重啓赴美上市融資的通道。

上月底在農曆新年前夕提交的一份初步招股說明書顯示,這家總部設在北京、爲保險公司提供在綫營銷等服務的公司,正打算在納斯達克上市,以4.5美元到5.5美元的價格出售600萬股新股,籌集最多3,300萬美元(2.1億元)。該公司表示,計劃將這些錢用於研發、廣告和營銷,以及一般營運資金。

這宗規模不大的IPO消息公布之際,智能停車系統運營商優創易泊在上周也遞交了小規模的上市申請。這兩份申請都表明,在中美兩國監管機構的擔憂導致長達半年的中斷之後,中國公司又重新踏上赴美上市之路,雙方擔憂的問題也正在得到解决。

有家保險此次發行的股票相當於其當前流通股規模的27%。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健曾在去哪兒網、汽車之家等互聯網企業工作,他目前直接或通過一個英屬維爾京群島實體持有80%以上股權,IPO之後將稀釋到65%左右。

有家保險自稱是“領先的保險技術服務提供商”,看上去屬於當今十分熱門的“保險科技”公司範疇。但這似乎有點誤導性。該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引導消費者點擊保險公司在社交媒體平上的廣告。

在截至去年6月的上一財年,此類收入佔其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不過令人擔憂的是,該數字較上年下降了10%。這種“數字推廣服務”可能需要的更多是社交媒體營銷的專業知識,而不是對保險業務的深入了解。

有家保險的確提供一種更類似於互聯網保險服務的東西:根據一種叫做“魔鏡”的專利算法,爲保險公司計算賠付風險。但該服務是公司三大收入來源中最小的一個,上一財年同比增長了11%之後,對總收入的貢獻率也不到20%。

有家保險的第三項業務幾乎不需要保險知識甚至技術。該收入來源來自於保險公司在促銷活動中可以提供的非保險産品和服務的銷售,比如洗車或汽車保養計劃。這部分收入上一財年在三大業務板塊中增長速度最快,增長了一倍以上。

上一財年,有家保險的總收入較此前12個月增長了18%,至7,240萬美元左右。對於一家規模仍然很小、必須憑藉增長潜力打動投資者的公司而言,這實在不值一提。

此外,高成本正在嚴重影響其盈利能力。上一財年,包括雲服務費用在內的成本相當於總銷售額的98%以上,毛利率僅爲1.4%。有家保險總體規模偏小,只有三十多名員工,因此不會産生很多運營費用。即使如此,由於毛利率過低,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來,每年都因爲淨運營現金流爲負而虧損。該公司稱這種情况可能會長期存在。

有家保險的一個有利因素在於中國龐大的保險市場。該市場的規模目前僅次於美國,預計在未來10年成爲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特別是隨著國民家庭收入的上升,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意味著汽車保險公司的銷售也會隨之升高。車險公司是有家保險的主要客戶群體。

競爭風險

有家保險最大的風險之一是,保險公司可能會開發自己的在綫營銷能力,而不再需要它來提供此類服務。在招股說明書中,該公司還提醒說,自己已經面臨來自南燕保險、小馬雲保、博派通達等對手的激烈競爭,這些企業目前都未上市。而且,去年來自數字推廣服務的收入下降,對於該公司的前景來說,不是一個好兆頭。

這些優勢,再加上一支能夠製作高質量保險內容的編輯團隊,顯得蒼白無力,因為IPO營銷材料中,使勁地自吹自擂是更為常見的做法。

但撇開措辭不談,該公司將需要開發更多的創新産品,從而帶來可觀的收入,以保持在競爭中的領先地位。或許它可以通過IPO獲得的新資金來擴充團隊和其他資源做到這一點,從而减少社交媒體營銷服務收入的下降帶來的擔憂。

但財力更雄厚的大型保險公司也在大舉投資新技術,比如用於承保和風險管理的人工智能。純數字保險平台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像是阿里巴巴(9988.HK; BABA.US)旗下螞蟻集團騰訊(0700.HK)和平安保險(2318.HK; 601318.SS)合資的衆安保險(6060.HK),均在該領域表現尤其突出。在這種背景下,目前還不清楚有家保險的保險技術服務能有多大的競爭力。 

除了這些劣勢,由於去年下半年監管部門對多個行業進行了嚴厲打擊,眼下,中國股票在總體上對投資者而言並非最具吸引力的投資項目,尤其是科技股,也就是有家保險所屬的類別。

如果有家保險將IPO發行價定在每股5美元,即目標區間的中位數,那麽它的市值將達到1.43億美元,根據上一財年的年收入計算,市銷率(P/S)約爲2倍。這實際上略高於純保險科技股衆安的1.9倍,衆安的增長速度要快得多,基數也要高得多。這一相對較高的比率可能反映出,由於其作爲金融行業的服務提供商的角色,而不是像衆安那樣提供受到更嚴格監管的實際金融服務,有家保險面臨的風險較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丘鈦科技料上半年盈利增長150%

手機鏡頭製造商丘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478.HK)周四公布,預期於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綜合溢利,較2024年同期的1.15億元(1,600萬美元)增長約150%至180%。 該公司稱,預期綜合溢利明顯增長,主要由於期內應用於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模組之規格繼續提升,令集團中高端產品的銷售比重繼續提升,並進一步改善毛利率。此外,集團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數量較同期增長約59.7%,銷售數量和產品結構的雙重改善令得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收入明顯增長,毛利率有所改善;以及一家聯營公司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業績有所改善。 今年6月,丘鈦科技攝像頭模組銷量達3,434.8萬套,按年增長4.1%,指紋識別模組銷量1,390萬套,按年增長7.3%。 公司股價周五高開4.22%,至中午休市報10.68港元,升2.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代幣化點石成金 德林股價一度狂飈

從事金融服務的德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709.HK)周四公布集團資產代幣化的進展,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可完成合作框架與資產評估,並將向監管機構遞交申請,到明年第二季度起,平台可正式上線並開始長期監控。 集團上月公布,把持有的資產進行代幣化,涉及金額最高5億港元,首批的資產包括位於中環的德林大廈若干權益,以及三項由集團管理的基金資產。 德林表示,將資產代幣化後,將以分派方式贈予合資格股東、德林證券(香港)的合規用戶,以及「突觸科技」平台的認證用戶。透過實物分派,讓參與者能夠直接持有鏈上資產,享有更高的透明度與流動性,並參與新一代的數字金融生態。 德林股價開市升4.2%報4.18港元,過去一個月公司股價上升達4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多晶硅製造商擬設公司 收購業內陷困境對手

財新網周三報道,因多晶硅供應過剩,導致過去一年價格持續暴跌,中國有主要多晶硅製造商,計劃設立一家公司收購國內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以拯救被受產能過剩困擾的行業。 財新援引熟悉計劃的消息人士稱,參與該倡議的主要包括通威股份(600438.SH)和協鑫科技(3800.HK)。新公司將與較大生產商合作,以便更好地控制行業產出並支撐價格。 新公司的籌建談判始於今年初,目前參與方包括主要多晶硅製造商、潛在收購目標和金融機構,並已就推進方案達成共識。 大全新能源 (DQ.US; 688303.SH)的現狀折射行業困境,2025年首季度多晶硅銷售均價跌至每公斤4.37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66美元驟降43%。但大全在2025年首季度的平均生產成本達每公斤7.57美元,相當於每售出1公斤產品即虧損3.2美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周杰倫進駐抖音 巨星傳奇股價暴漲

短影音平台抖音周三宣布,華語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正式開設名為「周同學」的官方帳號,引爆市場話題。由其親屬控股、在中國大陸經營周杰倫IP的香港上市公司巨星傳奇集團有限公司(6683.HK),周三股價暴漲94.37%,收報12.44港元,公司市值突破100億港元(12.74億美元)。 據財新報道,周杰倫帳號在未發布任何影片下,短短10分鐘粉絲即從16萬激增至45萬,半小時內突破百萬,至周四已突破千萬。市場傳言,周杰倫簽約費高達九位數人民幣,抖音官方則予以否認,稱為謠言。 巨星傳奇成立於2017年。由周杰倫母親葉惠美及經紀人等親友創立,總部位於江蘇省崑山市,於2023年在香港上市。公司主要業務為新零售與IP運營。2024年,公司總收入5.84億元(8,100萬美元),同比增長35.8%,淨利潤5.024萬元,同比增長21%。總收入中,來自以「魔酮咖啡」為主的零售消費品收入約佔45%,與IP、內容授權有關的收入約佔53.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