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gonvita Life Sciences Co. Ltd. filing for Hong Kong IPO

主要開發創新小分子藥物,旗下擁有9款創新藥管線,當中包括曾在新冠疫情期間備受關注的新冠口服藥VV116

重點:

  • 最大股東、創始人沈敬山是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三款核心產品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合作研發
  • VV116的對外授權收入下降,旺山旺水2024年收入銳減,重新回到虧損狀態

  

莫莉

農歷新年假期前,主攻創新小分子藥物研發的蘇州旺山旺水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獨家保薦人為中信證券。在新冠藥物研發過程中,旺山旺水曾經憑借自身的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嶄露頭角,目前已構建起覆蓋「研究-臨床開發-製造-商業化」 全產業價值鏈的完整體系。

旺山旺水成立於2013年,主要開發病毒感染、神經精神及生殖健康領域的創新小分子藥物,旗下擁有9款創新藥管線,當中包括曾在新冠疫情期間備受關注的新冠口服藥VV116。除了創新藥管線外,旺山旺水也在同步推進仿制藥管線,4款仿制藥管線中2款已經獲批上市,可為公司產生一定現金流。

其中核心產品VV116已經在中國內地和烏茲別克斯坦獲批用於治療新冠。自從新冠疫情在2020年初爆發,中國科學院和旺山旺水就開始合作研發新冠藥物,在2020年10月,旺山旺水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武漢病毒研究所簽訂協議,獲得VV116在全球範圍內的獨家知識產權。這離不開旺山旺水的最大股東、創始人沈敬山的背景,沈是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課題組長及博士生導師。

2021年9月,君實生物(1877.HK; 688180.SH)從旺山旺水獲得VV116在全球大部分地區研發、生產、商業化用於新冠的獨家權利。旺山旺水還將VV116的原料藥供貨商的獨家權利轉讓給一家位於海南省的藥廠,這兩項對外授權也為旺山旺水帶來一大筆營收收入。2023年1月VV116在中國獲批附條件上市,並且在2024年1月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根據君實生物2023年上半年的財報,VV116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不過隨著疫情消退,VV116的收入下降,君實生物沒有再單獨披露該產品的收入貢獻。目前,旺山旺水正在將VV116的適用範圍拓展至1至24個月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啓動三期臨床試驗。

有意思的是,旺山旺水進展較快的另外兩大管線LV232、TPN171,也同樣是由旺山旺水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合作研發,旺山旺水再從該研究所取得這兩款產品的全球獨家知識產權。招股書稱,公司另一位創始人、第二大股東田廣輝在LV232、TPN171的研發過程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LV232是一款治療抑鬱症的藥物,將於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啓動II期臨床試驗;TPN171可用於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已經在烏茲別克斯坦獲批,公司預計在今年年中在中國獲批,有望直接為旺山旺水帶來產品銷售收入。

2024年收入驟降

雖然旺山旺水手握部分獲批上市管線,擁有14名僱員的商業化團隊,但產品銷售並非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得益於自對外授權VV116、提供CRO服務以及銷售藥品,公司在2023年及2024年前九個月分別錄得收入1.9億元、1,000萬元,同期股東應佔溢利分別為4,851萬元和-1.5億元。

在招股書中,旺山旺水對2024年收入銳減解釋稱,由於2023年觸發VV116對外授權的里程碑付款,該年度亦拿到轉讓VV116原料藥供應商的付款,因此2023年收入基數較高。從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可見,2023年來自君實生物的對外授權收入高達1.02億元,原料藥供應商的授權付款亦有9,434萬元,而2024年前九個月來自君實生物的收入減少至798萬元,同期不再有原料藥供應商的付款。

缺少對外授權收入後,旺山旺水很快回到虧損狀態。不過,得益於創始團隊良好的醫藥研發背景,旺山旺水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4年分別完成了5輪融資,尤其是在2022年4月的B輪融資中,投後估值從4個月前的15.7億元大增至42億元。2024年4月的最後一輪C輪融資獲得1.6億元,估值較B輪融資略微上漲至44.5億元。

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跌至9,505萬元。在新藥上市尚有時日,對外授權收入難以提升之際,旺山旺水衝擊港股市場或許是擴大融資渠道、為後續研發補充資金的好時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富衛首掛午收僅升1%

保險公司富衛集團有限公司(1828.HK)周一在港首日掛牌平開報38港元,之後股價窄幅上落,中午收市報38.4港元,升1%。 公司發售9,134.2萬股,每股售價38元,錄得超額認購36倍,國際配售超額1.3倍,集資淨額29.53億港元。 富衛業績表現並不理想,2022年至2023年,保險收入分別為24.08億美元、27.56億美元,虧損3.2億美元及7.33億美元。去年收入微跌1.2%至27.24億美元,但扭虧為盈賺2,400萬美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瑞幸咖啡紐約開店 不打低價戰

中國連鎖咖啡品牌瑞幸咖啡(LKNCY.US)正式進軍美國市場,6月30日於紐約曼哈頓開設首兩家門店,標誌其全球化戰略邁出重要一步。 據一財報道,兩家門店均為「即取即走」(Grab‑n‑Go)型態,所採用的設備、飲品配方及支付系統皆針對美國市場作出在地化調整。公司期望藉由紐約試點門市,累積門店選址、產品設計與服務經營經驗,為未來更大規模的國際拓展提供依據。 與在中國主打「性價比」不同,瑞幸在美國並未延續低價策略。從其美國官方App顯示,滴濾咖啡價格約為每杯3至5美元,椰香拿鐵則售約6.5美元,與星巴克在美定價相近,亦與其在新加坡的價格水準一致。不過,瑞幸在門市正式開張前,曾提供每杯0.99美元的優惠券以吸引消費者。 瑞幸成立於2017年,2023年起拓展海外市場,先後進駐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截至今年3月底,瑞幸在全球共設有24,097家門店,其中新加坡有57家直營店,馬來西亞則設有8家加盟店。此次進駐美國,被視為瑞幸國際化進程中的一大里程碑。 瑞幸咖啡股價過去五日上漲近1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比華利山莊開店 安踏進軍美國第一站

運動服裝製造商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正計劃拓展其海外業務,並在洛杉磯開設門店進軍美國市場。根據Vogue Business上周報告,門店仍在比華利山莊市建設中,定於九月開業。 報告稱,公司計劃聘請NBA球員凱里·歐文及克萊·湯普森擔任品牌大使,以提升在美國市場的認知度。此次開業將成為安踏在中國境外的里程碑,品牌已在東南亞運營多家門店。 通過控股亞瑪芬體育(AS.US),公司已涉足美國市場,後者旗下品牌包括所羅門(Salomon)、威爾勝(Wilson)和始祖鳥(Arc’teryx)等知名西方品牌。但新門店將是美國首家銷售安踏核心品牌產品的零售店,該品牌在中國市場正與耐克、阿迪達斯等全球巨頭競爭。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Intsig scans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for cash with Hong Kong IPO

掃描王撐起200億市值 上海合合H股搶灘

主打掃描全能王的上海合合信息去年在上海科創板上市,最近申請在港發行H股上市,公司每年有穩定盈利增長成為賣點。 重點: 公司每年毛利率達八成 掃描全能王佔公司總收入77%   鄭瑞棠 相信很多人都用過掃描全能王(CamScanner)這個應用程式,只要用手機的網絡攝影機拍照後,便能將文件轉成PDF擋案並分享給他人。這個應用程式原來由中國公司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615.SH)經營,公司創辦人,現董事長鎮立新曾在中國石化任電氣工程師, 2000年開始在摩托羅拉任職,2006年成立公司。 掃描全能王2010年起推出市場,一個程式已撐起公司逾七成收入,並於去年在上海科創板上市,打造成市值200億的創科公司。近日趁A+H股上市熱潮,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掃描全能王是全球用戶規模最大的圖像文本處理AI產品,應用程式早於2010年已推出,在Apple apps store上84個國家地區效率類免費應用下載榜中,自2014年起多次排行第一。目前掃描全能王已覆蓋200個國家,支持52種言語的文字識別,服務超過10億用戶,是全球少數上線超過15年,年覆合增長率超過20%的應用程式。 業績連年增長 隨著近年AI的發展,公司的發展亦沾上AI概念,增加AI超級濾鏡、AI智能擦除及AI文檔簽署等功能。掃描全能王佔公司2024年的總收入的77%,今年首3個月比例更高達81%。除此之外,公司面對消費者C端市場的主要產品,還包括名片全能王及啟信寶等。 至於公司在面對企業的B端市場,主要提供TextIn及啟信慧眼等標準化產品,只佔公司總收入約一成六,毛利率亦只有六成多,比C端產品的八成以上為低。 在科創板上市,不代表公司是未有盈利的初創公司,合合信息近年有穩定的盈利增長,而且數據頗為亮麗。根據上市初部文件顯示,由2022至2024年間,公司的年收入複合增長皆超過兩成,淨利潤分別為2.84億人民幣、3.23億人民幣及4億人民幣,增長率分別為28.7%、27.2%及27.9%,公司毛利率最近3年皆逾80%。截至今年3月底3個月,盈利1.1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9.4%。 AI市場競爭大 不過留意上市文件中列舉多項風險,包括AI技術不斷更新,若公司未能跟上步伐,可能令競爭力下降;而全球AI市場競爭激烈,公司在全球C端效率類AI產品市場份額僅2.2%,面臨來自國內外眾多公司的競爭;公司業務涉及大量用戶數據處理,若發生數據安全或違反私隱事件,將損害公司聲譽或面臨罰款。 為了維持競爭力,公司在科研及投資的金額不斷增加,研發的開支由22年2.79億元人民幣,增至24年的3.9億人民幣,如果收入不相應增長,或會帶來資金壓力;而且公司約三份一收入來自海外,亦會有匯率風險。 近期內地A股公司來港發行H股集資成趨勢,招股價普遍比A股有折讓,令認購者有上升的水位。不過憧憬H股上市後即炒至接近與A股同價,如意算盤又未必打得響。 縱觀近期A+H上市潮由5月掛牌的寧德時代開始,截至6月27日5隻A+H上市新股,其中4隻皆上升。寧德時代H股僅以比A股折讓7%招股,但由於公司業務前景佳,加上H股流通量較低,所以一上市已炒至比A股有溢價,截至6月27日累積升幅已達24%,較A股溢價已高達兩成,情況極為罕見。 A+H上市表現參差 其餘H股大部分皆比A股折讓約兩成上市,恒瑞醫藥及三花智控分別比招股價上升26%及8%,令其股價比A股的折讓收窄。但內地調味品龍頭公司海天味業,上市後累積跌幅3.4%,比A股的折讓維持兩成。 反而招股反應較冷淡,從事紙品包裝的吉宏,由於招股價比A股大幅折讓達五成,上市後股價大升逾五成,目前仍比A股折讓近三成。 上海合合信息去年9月在上海科創版上市,發行價55.18元,一掛牌已炒上逾百元,其後歷史高位曾見逾500元,現在股價約153元,走勢極為波動,現市盈率約51倍,市值約210億人民幣。其在香港招股的投資價值,還看招股價比A股有多大的折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