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re Threads files for IPO

為應對美國日益加劇的制裁,中國積極推動芯片發展,這家GPU製造商或許能因而受惠

重點:

  • 摩爾線程已遞交A股上市申請,過去三年累計虧損50億元,同期收入不多但增速明顯
  • 公司寄望成為中國GPU市場的領軍者,受益於國產芯片加速替代進口的趨勢,預計該領域規模到2029年將增長十倍

 

陳竹

成立僅五年的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正爭取逾10億美元的融資,力圖成為驅動人工智能應用的核心部件——圖形處理器(GPU)的關鍵國產供應商。上周,這家高科技芯片企業遞交A股上市申請,勢必吸引欲協助國家實現關鍵技術的國有資本競相投資。

從諸多維度看,摩爾線程正是中國向重點科技領域投入千億資金的產物。公司創立時正值美國對華制裁的高峰期,當時美國政府對科技巨頭華為實施全面禁令。GPU對人工智能及高端計算應用的開發至關重要,摩爾線程的創始人相信,公司將把握國產替代的機遇,搶佔GPU市場。

這樣的雄心也伴隨風險,摩爾線程2023年遭遇跟華為類似的美國禁令後,對此深有體會。相關限制阻斷其與台積電等代工廠合作,全球多數頂尖芯片設計企業,都依賴這家代工巨頭生產產品。

在當前政策主導的環境下,摩爾線程等企業獲得上市優先通道,得以超越排隊更久的公司,反映中國在新股市場上,向重點領域傾斜的戰略。

摩爾線程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擬集資80億元(約合11億美元),巨額融資計劃顯然是瞄准投資者對人工智能(含AI芯片製造商)的強勁需求。無獨有偶,競爭對手沐曦股份也在同日遞交39億元的上市申請,專注中央處理器(CPU)的兆芯集成上月則提交申請,擬集資42億元。

與眾多同業相似,摩爾線程由龍頭芯片企業前僱員創建。聯合創始人兼CEO張建中曾任英偉達(NVDA.US)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在GPU領域,英偉達的霸主地位令其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企業之一。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張鈺勃,曾是英偉達美國總部資深架構師。

企業信息平台天眼查顯示,摩爾線程至今已通過六輪融資,募集至少45億元(該統計或存遺漏)。投資者包括原「紅杉中國」更名後的紅杉、深創投及互聯網巨頭騰訊、字節跳動。據本地媒體雷鋒網6月報道,該公司估值達255億元,但未說明具體估值時點。

虧損逐漸收窄

儘管估值高企,摩爾線程營收規模仍顯初創特質。招股書披露去年收入僅4.38億元,雖較2023年1.24億元增長逾兩倍,更遠超2022年0.46億元。虧損則呈現收窄態勢,從2022年的18.4億元降至2023年的16.7億元,2024年進一步收窄至14.9億元。

高額GPU研發支出導致虧損,在初創芯片企業中頗為常見。過去三年,公司研發投入累計達38億元,其中單是去年即投入14億元。

其芯片產品不僅包含賦能人工智能應用的數據中心芯片,亦涵蓋智能手機、PC等消費電子設備芯片。雖未披露細分收入,業界普遍認為主要營收來自數據中心芯片,也是其核心戰略重心。

公司數據中心領域的GPU已迭代至第四代,更宣稱最新S500系列在部分領域媲美英偉達A100。儘管A100面市已五年,該成就仍使摩爾線程躋身中國技術最前沿的GPU開發商之列。

招股書中,公司大篇幅論述國產化政策將助推本土GPU普及,確信當前環境利好公司發展。在援引的第三方研究預計,中國數據中心與雲端GPU市場將從2024年的997億元激增至2029年的1萬億元,國產替代進程將持續深化。

其他機構的研究可佐證上述預期,摩根士丹利5月客戶報告指出,國產GPU銷售額到2027年可達2,870億元,市佔率將從去年30%升至70%。

爭食國產替代蛋糕的並非僅摩爾線程,還包括華為等行業巨頭,也有寒武紀(688256.SS)、海光信息(688041.SH)、沐曦股份、壁仞科技、天數智芯及騰訊投資的燧原科技等中堅力量。互聯網大廠亦佈局自研芯片,如阿里巴巴的平頭哥、百度的崑崙芯。

多家業內公司幾乎同步推進上市進程,除沐曦股份外,燧原科技、壁仞科技等均已開啓A股上市輔導備案。路透社上月報道,沐曦股份因內地監管更嚴格等因素,已轉向香港上市。

中國芯片企業正面臨重大挑戰,類似摩爾線程2023年遭遇的美國禁令,讓其難以找來全球頂尖代工廠投產。迫使中企要倚重本土代工,如具有限先進制程產能的中芯國際,然而後者也受美國管制關鍵設備出口的掣肘。

摩爾線程承認,美國禁令迫使其尋求國產替代方案並採取應變措施,但未透露當前芯片代工廠是否面臨其他製造障礙。

招股書顯示,成功上市將為摩爾線程輸送「彈藥」,大部份集資所得擬投向研發。尋求短期回報的投資者或需降低預期,公司已預警「可能持續虧損」。但對具有國資背景的大型投資機構而言,此類虧損未必構成障礙,它們更關注長期盈利潛力及助力國家實現政策目標。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星展看好億咖通客戶多元化增長潛力

星展銀行本周首次覆蓋智能座艙製造商億咖通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ECX.US),給予12個月目標價2.80美元,較現時股價高約24%。報告指出,公司正逐步擺脫對母公司吉利的業務依賴,客戶多元化前景強勁。 星展在10月14日研報中指出,目前吉利及其旗下品牌,包括極氪、沃爾沃、路特斯等,貢獻億咖通約80%收入。但大眾集團的戰略合作有望推動客戶結構多元化,該合作涵蓋大眾、斯柯達品牌。星展表示:「大眾計劃自2027年起,在巴西和印度銷售搭載億咖通產品的車型,協議未來可能擴展至歐洲市場,成為新增增長動能。」 報告強調,基於2026年預估銷售額,億咖通當前企業價值/銷售額比率為0.9,低於行業中位數1.5。「估值折讓部分源於客戶過度集中於吉利集團,疊加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承壓,”星展分析稱,“但伴隨客戶多元化進程加速及毛利率預期修復,該股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億咖通股價過去52周累計上漲約27%。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正力新能折讓8%配股籌5億港元

鋰離子電池製造商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3677.HK)周五宣布,擬配售4,592.1萬股新H股,佔擴大後的已發行H股的3.09%及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8%,集資5.04億元,每股配售價10.98元較前一日收市價11.92元折讓7.89%。 公司稱,擬將配售所得款項淨額中,約70%用於支持集團與常熟的新生產工廠二期工程有關的建設、設備購置及預備費;約10%用於全固態電池中試線的建設;約10%用於研發活動,及約10%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正力新能於今年4月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31.72億元,同比增長71.9%,其中動力電池收入29.85億元,同比暴增81.9%;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9.9%大幅提升至17.9%;淨利潤2.22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公司股價周五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1.01港元,跌7.63%。上市至今,該股累升約3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暗盤已交投 海西新藥上市突延期

福建海西新藥創制股份有限公司(2637.HK)原訂今天在香港掛牌上市,但周四晚突公布,就最終發售價、國際配售認購意向水平、香港公開發售股份分配基準等,未能在本周五上午8時前定稿及獲取監管機構批准,因此上市時間要順延。 有券商在本周三下午已通知客戶中籤結果,更有定價86.4元。有劵商平台在周四已開始暗盤交易,富途暗盤早段一度高見200元,較定價高131%,其後升幅大幅回落至只升兩成多。 海西新藥發行1,150萬股H股,一成於香港公開發售,招股價介乎69.88元至86.4元,集資9.9億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華為第三季度痛失中國智能手機王座

國際數據公司(IDC)周三發布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陷入頹勢的華為在中國市場痛失桂冠,而東山再起的蘋果(AAPL.US)公司憑借iPhone 17的熱銷實現排名躍升。IDC數據顯示,在截至9月的三個月里,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國市場的整體出貨量同比下降0.6%至6,840萬台。 華為市場份額從第二季度的18.1%跌至第三季度的15.2%,排名從榜首滑落至第三。競爭對手vivo以17.3%的市佔率佔據首位,其第二、三季度市場份額持平。蘋果是期內少數實現份額增長的企業,最新季度市佔率提升1.9個百分點至15.8%,使其從上一季度的第五位躍居本季度中國第二大智能手機品牌。 躋身前六的還有市佔率10%的小米(1810.HK)、9.9%的OPPO及9.8%的榮耀。六大頭部品牌中,僅蘋果與OPPO在最新季度實現同比銷售增長。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