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8.HK
Risk factor disclosure often takes up a length in a prospectus, but it would be contrary to the basic philosoph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o remove the requirement to disclose China-related risk factors from IPO documents.

風險因素披露在公開招股文件中佔據不少內容,如果取消要求IPO文件披露與中國相關的業務風險因素,感覺上與企業管治基本精神背道而馳

 

賴錦權

香港交易所於2023年8月1日修改上市規則,基於中國內地與香港法規的差異,決定取消上市申請人在首次公開招股(IPO)文件披露與中國相關的業務風險因素(China-related risks factors)的規定,例如中國相關法律法規、政治結構和經濟環境、外匯管制和匯率風險、及在中國經營的特定風險。

眾所週知,風險因素披露在公開招股文件中佔據不少內容,這項措施意味著公司披露要求減少,令筆者感覺上與企業管治基本精神背道而馳,新修訂的豁免規則對香港金融市場產生什麼影響?筆者嘗試利用企業管治的框架來平衡當中的利與弊,並為上市申請人及上市公司提供一點意見。

現時香港上市公司大部分的主要業務都集中在中國內地,部分上市申請人公司註冊成立地也在內地,從公司立場來說,豁免披露中國業務風險因素,可以更專注披露公司自身業務的風險,筆者建議上市申請人可以在不同企業管治領域方面提升資訊透明度,加強投資者及股東的信心,例如加強披露與經濟相關、國家和全球發展、社會、科技轉型、環保及其他ESG等風險因素。

宜主動提供資訊

豁免披露中國業務風險因素,可能降低市場參與者對上市公司的了解程度,增加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時的不確定性,特別是那些對中國市場依賴較大的公司,從企業管治角度來看,提升資訊透明度,可提升市場參與者更明白公司的發展潛力及相關潛在性風險,即使豁免披露相關中國業務風險因素,公司可以考慮披露更多中國業務風險以外的內部和外部因素,並且在招股文件中積極披露公司的風險應變措施,例如在風險管理方面的風險評估,更積極地監控高風險的因素,並已表明已建立相關措施以減低相關風險。

此外,國際投資者可能會對香港市場的資訊披露標準產生擔憂,從而減低對香港市場的投資意欲,為了消除相關疑慮,例如公司進行IPO路演時,主動提供全方位資訊給市場,完成上市後,公司可以考慮定期發佈自願性公告披露公司業務最新狀況,並且列出有關的營運風險因素,披露公司積極監控風險的措施,由於風險因素不只限於中國,全球性風險因素應該也包括在內,只要風險因素披露得越清楚詳細,投資者的信心就越大,長遠來看對公司股價有良好的正面訊號。

最後,香港證監會及香港交易所應該加強措施提升監管水平,監管機構需要採取其他措施來確保市場的穩定性和透明度,對信息披露責任監管審查水平沒有降低,例如證監會可以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加強監管上市公司內幕消息披露的法律責任,包括任何中國或非中國業務風險因素的股價敏感訊息對公司股價構成重大潛在影響。

以上是筆者對取消中國業務風險披露規定可能產生影響的建議,具體影響將取決於上市公司自身的企業管治框架、市場參與者的回饋以及監管機構採取的監控措施。

賴錦權先生(Mr. Ricky Lai)於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擔任公司秘書,並為香港多間專上學院兼任講師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了解更多詳情

本文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咏竹坊立場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寧德時代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通過香港交易所上市聆訊,將成為港交所近年來規模最大的新股發行項目之一。 寧德時代於周二向港交所網站上傳了更新版上市文件,包括其2025年第一季度最新財務數據。數據顯示,公司當季營收同比增長6.2%至84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98億元實現增長;季度利潤同比增長31.9%至14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13億元顯著提升。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並透過赴港二次上市,吸引全球投資者。據市場估算,其集資額可能在50億美元至77億美元間。若實際集資額接近區間上限,將超越快手(1024.HK)2021年62億美元的上市規模,成為香港股市近年最大規模的新股發行項目。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博雷頓首日上市股價急升5成

內地電機製造商博雷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33.HK)於周三在港掛牌,開市報29元,較招股定價每股18元高61%,中午收市報26.85元,升49%。 博雷頓發行1,300萬股,一成於香港公開發售,九成國際配售,集資總額2.34億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198倍,國際配售則未能足額。 是次集資所得,約40%用於投資技術及開發新產品與服務,40%用於建立工廠及採購機器,10%用於擴大銷售服務網絡,餘下作一般營運開支。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優步聯手多家中國公司 加速全球自駕布局

網約車平台優步(UBER.US)近日積極擴大其在自駕出租車領域的布局,繼宣布與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夢騰智駕(Momenta)合作,將於歐洲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後,又陸續宣布與另外兩家中國自駕技術公司小馬智行(PONY.US)及文遠知行(WRD.US)分別展開類似合作。 優步公布,將於今年稍後在中東主要市場與小馬智行合作部署自駕出租車,並逐步拓展至更多國際市場。首階段車輛將配備安全操作員,未來將過渡至完全自主商業運行。 與此同時,優步也宣布擴大與文遠知行的合作。雙方計劃於未來五年內,在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擴展自駕出租車服務。雙方早前已於阿布札比展開合作,並將進一步進軍歐洲、中東等市場。 上周,優步亦宣布與 自駕技術公司May Mobility、汽車製造商大眾(VOW.DE)簽署協議,分別在美國德州阿靈頓與洛杉磯推出自駕出租車服務。而去年,優步也擴大了與Alphabet(GOOG.US)旗下Waymo的合作。 這些行動顯示Uber正加快整合自駕技術資源,積極搶攻與Lyft(LYFT.US)及特斯拉(TSLA.US)等競爭對手在新興自駕市場的主導地位。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ree Squirrels fitting well with the “domestic demand” theme, on track to become the first “A+H” listed stock

三隻松鼠食正內需概念 有望成A+H零食第一股

內地創業板上市的零食股三隻松鼠,已遞交上市申請文件,部署來港上市 三隻松鼠是內地最大線上零食企業,堅果產品佔收入逾五成 內地零食市場高度分散,人均開支遠比發達國家低 白芯蕊 中美貿易戰加劇,難免影響實體經濟,為減輕對經濟影響,中央提出全方位擴大內需,主打零食的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不單擁有內需概念,也趁港股近期氣氛好轉,最近亦遞交上市申請文件,部署在香港掛牌,有望成為首隻「A+H」休閒食品股。 三隻松鼠於2012年成立,由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章燎源創辦,集團以堅果、零食等休閒食品的研發、分裝及銷售為主營業務,更借助互聯網渠道迅速崛起,2019年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同年三隻松鼠總收入超過100億元。集團目前最大股東是章燎源,持有公司42.04%股權。 複合增長料增至5.5% 內地零食市場商機龐大,於2019年中國零食行業市場規模已達1.08萬億元,到2024年更增至1.34萬億元,即複合年均增長率為4.4%。在零食持續創新及對更健康食品需求推動下,調研機構灼識諮詢估計到2029年中國零食行業市場規模會提高至1.76萬億元,即2024年至2029年複合年均增長率達5.5%。 零食通常指在正餐之間食用的小份包裝或散裝食品,特質是方便食用、易於攜帶及滿足饑餓感或食欲,零食可分堅果種子零食、香脆休閒零食、餅乾、糖巧零食、烘焙零食、肉製品零食、果類零食、調味麵製品、嬰幼兒零食等類別。 整個零食產業鏈分上、中及下游,上游涉及原材料,包括農牧產品、調味品、食品添加劑及包裝材料。中游涉及品牌運營,例如中外零食品牌商,下游則通過線上或線下銷售渠道,向消費者進行銷售。 至於三隻松鼠不單為中國最大的線上零食企業,也是中國最大線上堅果、線上烘焙零食及線上肉製品休閒零食最大企業,截至2024年12月底止,集團已提供超過1,000個SPU(標準產品單位),當中堅果為集團主要業務,於2022至2024年便佔集團總銷售額超過五成,去年堅果收入達53.66億元(佔總收入50.5%),按年增40.8%,毛利有12.87億元(佔集團總毛利50.9%),按年升46.3%,帶挈集團2024年總收入及股東應佔溢利按年升49.3%及85.5%,達至106.22億元和4.07億元。 為擴大堅果業務優勢,三隻松鼠計劃興建六座新加工工廠,涉及金額2.3億元,當中四座會在今年投產,兩座則在明年投產,連同現有22條生產線,年總產能將達6.35萬噸。 上市集資有利併購 儘管三隻松鼠業務增長強勁,但中國零食行業仍高度分散,大量白牌佔據較多市場份額,以2024年零售額計,排名首五位和首十位的公司,分別佔總市場份額的5.9%及10.4%,作為一間超過100億元市值的公司,三隻松鼠去年市佔率卻只有1.04%,因此隨著完成香港集資後,將有能力吞併對手,進一步壯大業務。 再者,中國人均休閒食品消費額卻較主要發達國家低。據平安證券報告指,中國休閒食品人均開支只有87美元,較美國人均開支400美元低78.3%,也比英國、日本及韓國分別為每年328美元、287美元和228美元少一大截,意味未來中國休閒食品人均開支仍有大幅上升空間。 值得留意是三隻松鼠銷售手法相當特別,集團會製作一系列以三隻松鼠為主角的電視節目、短視頻、主題曲及互動活動,以深化品牌形象及與消費者的聯繫,同時亦提供三隻松鼠特色商品,進一步提高三隻松鼠IP知名度,實行「娛樂化戰略」,通過品牌IP化、植入手法及周邊產品開發,從而拉近消費者距離,創建立體化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健康關注和意識日益增強,集團亦在2020年創建小鹿藍藍品牌,該品牌主要針對嬰幼童,目標是讓嬰幼童能吃到健康營養的食品及零食。不過小鹿藍藍仍是起步發展階段,僅佔集團去年總銷售7.5%,現時仍是以三隻松鼠IP銷售為主力,佔集團總銷售的92.5%。 市場估計三隻松鼠今年淨利潤有望再增超過四成,達至5.76億元,目前預期市盈率為21倍,對比國際同業例如日本上市的卡樂B(2229.JP),預期市盈率約18倍,三隻松鼠估值明顯較高,若三隻松鼠H股以目前A股估值上市,料H股上市後股價橫行機會較大。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