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天,四家中國公司提交了新的或已更新的招股說明書,申請在紐約上市,但上市規模都相對較小

重點:

  • 自9月6日以來,四家中國公司提交了在紐約上市的申請,表明在幾乎陷入停滯一年後,赴美上市可能在加速進行
  • 在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於12月提供與中方達成新的信息共享協議的更新之前,大型的中國公司赴美IPO可能不會恢復

陽歌

在踽踽而行數月之後,中國公司赴紐約IPO的步伐突然開始加速,過去10天至少有四家公司提交了申請。這些公司涵蓋的領域相當廣泛,從高科技的微晶片,到幾乎沒有技術含量的燕麥生產,不一而足。但這些申請確實有一些共同點,比如融資規模都不大,還不到5,000萬美元(3.46億元)。

更大的背景是,人人都在拭目以待,看紐約的大型中概股IPO何時回歸,自從去年7月滴滴出行上市遭遇滑鐵盧以來,此類上市活動幾乎停滯。在最終導致滴滴退市的慘敗事件之後,再沒有大型中國公司在紐約進行IPO。

這種近似凍結的狀態背後有兩個主要問題。從中國的角度而言,數據安全是最大的問題,它擔心一些在紐約上市中國公司擁有的大量數據,可能落入美國監管機構手中。與此同時,美國則擔心無法獲取涉嫌違規的紐約上市公司在中國的審計記錄。

目前,兩個問題似乎已基本解決,中國表示將繼續允許中國公司在接受數據安全審查之後赴美上市。美國的擔憂也得到了解決,上月底,中美雙方的證券監管機構簽署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信息共享協議。

在最新的進展中,彭博新聞社本周報道稱,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一個檢查員小組可能最早於本周抵達香港,開始審查一些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審計記錄。路透社此前報道稱,電商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京東(JD.US; 9618.HK),以及肯德基和必勝客餐廳的營運商百勝中國(YUMC.US; 9987.HK)被選為新協議簽署後首批接受PCAOB審查的公司。

美國證券監管機構表示,在12月提交進展報告之前,將進行多次核查,以確定新的協議效果是否令其滿意。

綜上所述,讓我們把視線轉回到最新的這一輪的上市申請,從中似乎可以看出,今年較早前開始的中國公司赴美IPO穩定而緩慢的流程正在加速。這輪最新的小高潮背後,也反映出了一些更宏觀的趨勢。

正如我們上文提到的,最新的上市申請規模都相對較小,最大的也只計劃融資4,000萬美元。這四家公司的承銷商都是中等規模的投資銀行,比如EF Hutton、萬通證券和Maxim Group。情況恢復正常的真正信號,將是大型融資交易的回歸,它們的規模一般在1億美元以上,由花旗集團、瑞銀和摩根士丹利等大型銀行承銷。

我們懷疑許多這樣的大公司和的大銀行可能都在幕後策劃此類申請,但可能會等到12月的進展報告之後,再提交上市文件。

全部事關風險

在最近的四份上市申請中,有三份的另一個共同元素是:在起首較大篇幅解釋其可變利益實體(VIE)結構。自從中國公司20年前開始在美國上市以來,其中大多數公司都採用了這種結構。它讓外國投資者從這些公司獲得利潤,而不擁有任何管理控制權——此舉旨在緩解中國政府對外國控制中國公司的擔憂。

另一個有趣的發展是,四份新文件中的三份說,發行人將發售普通股而不是美國存托股票(ADS)。中國公司歷來選擇發售美國存托股票,儘管有一些相關人士認為,這種做法將資金轉移到了監督這種股票的存托銀行,而且它還剝奪了股東的一些權利。

說到底,對於一幅巨大的宏圖來說,這些都不過是相對次要的元素,我們必須等到12月的進展報告出爐後,才知道赴美IPO是否真的回潮。

在結束討論之前,我們來看看這四份新的申請。它們是:燕谷坊集團尋求融資3,500萬美元;區塊鏈晶片設計公司聰鏈尋求融資3,200萬美元;物流和供應鏈管理公司盛豐物流尋求融資4,000萬美元;以及總部位於香港的建築設計、裝修、維修和保養服務提供商 Junee Ltd.尋求融資3,000萬美元。

在這四家公司中,聰鏈因為最近出現爆炸式增長,加上區塊鏈的巨大潛力,看起來最有趣。該公司去年的收入增長了約11倍,從2020年的5,500萬元增至6.32億元。這推動該公司的利潤從去年同期的僅820萬元大幅增至4.5億元,表明該公司的區塊鏈微晶片似乎正在迅速獲得吸引力。

由於燕麥和其他健康產品的市場不斷增長,燕谷坊看起來也很有趣,最近燕麥奶製造商Oatly(OTLY.US)和植物肉製造商Beyond Meat(BYND.US)等公司的崛起也反映了這一點。燕谷坊在截至2021年6月的財年中,收入按年增長24%,達到2,980萬美元,表現相對強勁;在此期間利潤增長更為醒目,達到62%,至1,050萬美元。

盛豐物流和Junee看起來更傳統一些,不那麼引人注目,我們鼓勵任何想要更多了解這些公司的人點擊上面提供的鏈接。說到底,這些公司的規模仍然相對較小,即使上市也不太可能吸引到任何大型機構投資者。但總括而言,它們似乎確實表明,尋求在紐約上市的中國企業數量終於開始加速增長。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金錶品牌西普尼首掛 半日大升248%

中國金錶品牌西普尼(2583.HK)周二在香港首日掛牌,開市即升183.7%報84港元,之後股價續向上升,中午收市報103.1元,升248.31%。 公司發售1,060萬股,每股29.6港元,為上限定價,本地發售錄得2,504.9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獲得2.9倍超額認購,集資淨額2.68億港元(3,400萬美元)。 西普尼主要銷售自主品牌「HIPINE」黃金錶殼及錶圈手錶,並為國內知名珠寶品牌提供ODM及加工服務。2024財年收入4.6億元,按年升2.5%,期內溢利4934.8萬元,跌5.3%。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主要用於進一步提升產能及擴大及優化銷售網絡、加強品牌建設,以及建立莆田研發中心加強研發能力。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博泰車聯首掛午收升4成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博泰車聯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周二首日掛牌,開市即升32%報135港元,之後股價續向上,中午收報142.8港元,升40%。 公司發售1,043.69萬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02.23港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認購近529倍,國際配售超額2.7倍,集資淨額9.19億港元。 集資所得的30%用於擴大產品組合和解決方案,進一步加強軟件、硬件和雲端車聯網的全方位自主能力;另外30%用於提高生產、測試及驗證能力;約20%用於擴大銷售和服務網絡,10%用於整合行業資源的戰略性收購,餘下10%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華潤建材華潤飲料計劃遷冊香港

國企華潤集團旗下兩家香港上市公司周五宣布,計劃將公司註冊地從開曼群島遷至香港。華潤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313.HK)和華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均發公告,披露公司援引今年5月23日在香港生效的政策,將公司遷回香港。 華潤飲料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在聯交所主板上市並在香港設立主要營業地點,遷冊後可減少跨國合規的複雜性,精簡法律實體架構,有效減少多司法管轄區帶來的成本。」 許多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常以開曼群島為註冊地,部分原因是中國對其外國所有權的限制。 華潤建材開市持平,中午收報1.78港元;華潤飲料開盤後漲0.36%,中午收報11.09港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美團Keeta進軍迪拜 40天拓展第三個中東市場

外送服務巨頭美團(3690.HK)周六透過官方微信宣布,其國際外賣品牌Keeta於當地時間上午11時正式在阿聯酋迪拜啟動營運。這是Keeta繼8月進入卡塔爾、9月登陸科威特後,40天內開拓的第三個中東國家外賣市場。阿聯酋亦成為美團在中東海灣地區的第四個戰略落點。 公司表示,Keeta在迪拜的啟動,是美團「零售+科技」戰略的又一實踐。迪拜同時成為美團無人機配送品牌Keeta Drone的首個海外站點。未來,Keeta將依托美團積累的高效履約能力,打造「地面+低空」雙履約網絡,推動即時零售服務的規模化落地。 2023年5月,美團在香港推出KeeTa國際外賣品牌,並於去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營運。根據公司中期報告,KeeTa在沙特的營運已拓展至20個城市。KeeTa所屬的「新業務」板塊,第二季度收入265億元(37.14億美元),同比增長22.8%,經營虧損19億元,同比擴大43.1%。 美團股價周一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02.4港元,升1.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