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智能學習設備生產商在港交所上市不足一個月,已發盈警宣布轉盈為虧

重點:

  • 今年7月12日才上市的讀書郎發盈警,表示受新冠疫情和股票公允值變動影響,上半年將轉盈為虧,虧損額為4,000至4,500萬元
  • 讀書郎積極拓展線下分銷網絡,但表現未如理想,在疫情封控下,銷售額更受到嚴重影響

裴梓龍

新冠疫情反覆,學校不時停課,你有為家裏的孩子購買智能學習機和點讀筆,讓他們“停課不停學”嗎?

這些都是已經有23年歷史、主要銷售教育硬件的讀書郎教育控股有限公司(2385.HK)的核心產品。在新冠疫情下,不少學童需留家抗疫,理論上,家長們會多買一些學習產品,讓無法上學的孩子們繼續充實知識,但讀書郎卻並沒有好好把握這個機遇。

7月12日登陸港交所的讀書郎,在公布上市後首份業績前,卻先來一份盈利警告。該公司8月10日公布,預計上半年將錄得4,000至4,500萬元虧損,表現遠差於去年同期錄得2,910萬元淨利潤。

雖然與不少有擁有前期投資者的公司一樣,讀書郎上市後,都需要向首次公開發售前的投資者發行股份,並需從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表的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令讀書郎上半年錄得約4,780萬公允值變動虧損,但這屬於非經營項目,並未反映公司核心業務。

收入減少27%

然而,讀書郎上半年的銷售表現,才是令市場失望的主因。因為公司的收入竟同比減少9,540萬元或26.9%,反映其學習產品不但沒有因疫情受惠,甚至因為官方的防疫管控措施,影響了該公司的生產計劃及線下分銷業務,導致學生個人平板及可穿戴產品的銷售減少;相反,期內銷售及分銷開支卻同比增加了910萬元或29.4%,主要因為有新產品推出,以及拓展社交媒體等營銷渠道,令廣告開支上升。

盈警公布後,雖然讀書郎的股價翌日僅小幅下跌0.3%,但從該股上周五的收市價7港元計算,已比一個月前的IPO價7.6港元低8.6%,而且公司掛牌首天已經跌穿招股價,上市以來也只有短短兩個交易日的股價比IPO價高,反映投資者不太看好公司前景。

去年4月,讀書郎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最終失敗而回,到11月再接再厲,但仍然無法通過,再三努力下,今年7月終於成功上市。可是當時的招股反應不太理想,公開發售僅錄得0.7倍超額申購,令該股最終以招股價範圍的低端定價,但掛牌當日仍大幅低開29%,其後從谷底略為反彈,估計是保薦人出手穩定股價。

在中國“教育雙減”的政策衝擊下,K-12課外培訓賽道全軍覆沒,不少教育機構轉型經營智能教育硬件,讀書郎作為行業元老,面對一群後起之秀,在策略上卻仍然倚靠賴以成功的“廣告加線下經銷”模式,大撒金錢拓展線下經銷商網絡,然而在網絡時代,此舉看來已經過時。

根據讀書郎上市時的招股文件顯示,過去三年,公司的線下銷售點分別淨增長40個、480個和916個,截至去年底共與132名線下經銷商簽約,在中國344個城市一共擁有4,523個銷售點;因此在這三年間,來自線下經銷商的營業額分別佔總收入91.7%、85%及85.5%,反映公司嚴重倚賴線下銷售,導致業績在疫情封控下受到嚴重影響。

雖然讀書郎也有開拓其他收入來源,包括為學校設計智能課堂解決方案,以搭載智能課堂管理功能的智能教育設備,為教師及學生提供相互聯繫及互動的學習環境。但是,該業務過去三年的收入分別僅為820萬元、2,230萬元及2,360萬元,佔公司總收入只得1.2%、3.1%及2.9%,對減低收入單一風險沒有太大幫助。

後起之秀挑戰

讀書郎銷售未如理想,除了因為受疫情影響,估計與市場競爭持續增加有關,因為除了很多K-12教育企業轉型外,還有科技巨企加入教育賽道,例如百度(BIDU.US; 9888.HK)推出了小度智慧學習平板產品和小度智慧詞典筆,直接挑戰讀書郎的人工智能學習機和人工智能詞典筆;掌門教育(ZME.US)也有內置10科的同步教輔資源智慧學習機;另外,科大訊飛(002230.SZ)推出了可以批改作業和試卷功能的學習機,而有道(DAO.US)也推出多款智慧型學習機和人工智能詞典筆,可見讀書郎正面對四方八面的競爭,不易維持市場份額。

估值方面,作為港交所新丁的讀書郎不算便宜。以去年業績計算,其市盈率約24.6倍,然而今年上半年轉虧,雖然經調整淨利潤介乎1,500至2,000萬元,估計公司下半年將同樣面對疫情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就算全年能賺錢,相信淨利潤也會同比大幅下滑,意味預測市盈率有機會升至三位數水平。如果計算市銷率來說,同業有道只有0.99倍、科大訊飛為4.8倍,讀書郎的2.6倍則位處行業中間水平。

另一方面,讀書郎上市時引入了8名基礎投資者,一共申購該公司2,819.6萬股,佔已發行股本8.01%,設有6個月禁售期,意味將於明年1月12日屆滿。由於最近有不少上市公司在“鬆綁日”股價跳水,投資者宜密切該股會否在禁售期完結時,被前期投資者大舉拋售獲利。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收入大幅增長 賽目科技中期扭虧為盈

智能網聯車仿真測試及研發企業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 300466.SZ)周一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介乎20萬至80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460萬元,實現扭虧。 公司稱,盈轉虧主要由於研發及銷售效率提高推動ICV仿真測試軟件及平台的收入大幅增長。上半年收入介乎8,800萬元至9,200萬元,按年增長約58.4%至65.6%。 賽目科技於2014年在北京成立,主要為智能網聯汽車(ICV)提供仿真測試場景、驗證及評價解決方案。公司於今年1月上市,至今累跌約3.83%。 賽目科技周二低開,至中午收市報12.78港元,跌0.0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期業績轉盈為虧 飛天雲動料最多蝕1.3億

擴增實境及虛擬實境服務提供商飛天雲動科技有限公司(6610.HK)周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料將虧損1億至1.3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錄得盈利6,350萬元。 公司解釋虧損原因,主要是增強現實及虛擬現實的營銷服務收入下降,較去年中期減少1.08億元。另外,經內部評估後的可回收貿易應收款,料會出現減值虧損較去年同期增加9,000萬元。同時,期內因加大力度推廣集團業務及平台,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約5,920萬元。 飛天雲動周二開市跌9%報0.25港元,過去一年公司股價由高位下跌逾六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fire makes hydrogen fuel cells

商業之路仍漫長 重塑能源業績暫難突破

這家氫燃料電池系統製造商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收入持續萎縮,但降幅小於去年 重點: 重塑能源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約10%,較去年28%的跌幅有所收窄 公司財務審慎,資產負債率僅為0.52,現金儲備達10億元   陽歌 若政策紅利能確保成功,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570.HK)或將成為中國較成功的企業之一。 上周五發布的財報最大亮點是冗長的政策清單,羅列了中國政府扶持氫能的最新舉措。作為直接受益方,重塑能源上半年獲得政府補助2,700萬元(約376萬美元),較去年同期1,450萬元增長近一倍。 然而,投資者正對重塑能源及其同行失去耐心,這些企業當前幾乎僅依賴中國對氫能的宏大願景維繫經營。 重塑能源去年12月登陸港交所後備受追捧,其股價曾於今年3月飆升至283港元,較147港元發行價近乎翻倍。此後,股價大跌,但仍高於發行價約10%。氫能裝備商國富氫能(2582.HK)同樣經歷大起大落,去年11月上市後股價暴漲逾倍,隨後價值回歸,現略高於發行價。 投資者對重塑能源的最新財報及其中詳盡的氫能扶持政策,幾乎無動於衷,周一僅推高股價1.2%,這折射出市場對該企業及同業的信任危機加劇。投資者渴望更具實質性的業績回報,期待強勁營收增長及未來盈利曙光。 重塑能源最新財報未見上述積極信號,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約10%,從去年同期的1.19億元降至1.07億元。收縮態勢與行業高速發展預期雖背道而馳,但需指出,營收較2024全年28%的降幅已顯改善。 分業務看,核心氫燃料電池系統銷售額同比增長逾倍,從去年同期的3,180萬元增至7,680萬元,佔總營收72%。但需重申,增長基於2024年該品類銷售額近腰斬的基礎實現,反映諸多產品尚處實驗階段,導致市場劇烈波動。 公司當前主攻氫能重卡領域,此舉頗具前瞻性,因為氫能乘用車量產仍需數年。近期公司聯合製造商及旅遊企業,完成氫能旅遊巴士測試,並宣布兩台內地至香港跨境往返運輸巴士,已獲香港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的原則性審批。 這意味著若推進順利(不確定性很高),未來一兩年或開展更大規模試運行。不過,距離商業運營仍有數年之遙,這解釋了為何投資者對這項存在數十年的技術正快速失去耐心。 客戶結構多元化 業務規模不足的現狀,導致重塑能源上半年銷售成本達1.2億元,形成成本倒掛。儘管前述政府補助可緩衝部分壓力,但一家企業終難永續依賴政策「輸血」。 略呈積極信號的是,重塑能源營收佔比超10%的核心客戶數量,從去年同期的1家增至4家。反映公司正拓展大客戶渠道,未來或將增強收入穩定性。 成本管控方面,重塑能源展現高度財務審慎性,0.52的超低資產負債率即是明證。截至今年6月底,現金儲備約10億元,較年初增加約20%。上半年行政支出同比腰斬,研發費用因股權激勵減少亦下降50%,令虧損從去年同期的4.66億元收窄至3.53億元。 公司未提及短期增長前景,預示未來一兩年難有大幅突破。即便恢復增長也非重大利好,因為目前營收規模仍然有限。 財報用大量篇幅贅述上半年國家政策動向,包括國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強調「推動各地建立完善氫能管理機制。」 重塑能源還提及國家燃料電池示範城市群新增6個城市,並披露國家層面設立瞄准氫儲能等前沿科技的創投基金,以及能源局宣佈將遴選部分項目和區域,開展氫能試點工作的計劃。 公司在財報中稱:「隨著中國持續推動氫能產業政策接續發力,積極落實氫能納入能源管理相關工作,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制儲運用」全產業鏈將進入進一步快速發展的階段。」 儘管許多投資者對此類表述已感倦怠,但市場對重塑能源及同行仍持觀望態度。公司市銷率達18.6倍,相對較高(部分原因是營收基數小),高於國富氫能15.9倍,但二者均低於借助SPAC在美上市的氫能卡車企業司凱奇(SCAG.US)的27.9倍。 未來,上述公司的股價走向,或取決於商業化進程而非新政發布。若未來數季度無法實現兩位數實質增長,可能顯著減弱投資者熱情,進一步影響重塑能源股價表現。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開支激增拖累 傳奇生物二季度虧損擴大

制藥企業傳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周一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業績,核心抗癌藥物拓展勢頭良好,推動營收強勁增長。但受開支激增影響,公司淨虧損亦大幅擴大。 期內公司營收同比攀升36%至2.55億美元,當中藥企合作收入2.19億美元,同比增長逾倍,佔總營收86%,亦抵消授權協議收入同比下降61%至3,530萬美元的影響。不過,淨虧損仍由去年同期的1,820萬美元擴大至1.25億美元。 公司核心產品卡衛荻(Carvykti),是一款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財報公佈後,公司股價周一收跌2.1%,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11%。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