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搶先遞交上市申請的陸道培醫療集團,由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專家陸道培創立,並以其名字命名

重點:

  • 陸道培醫療集團營運的三家醫保定點醫院,過去近三年收入和就醫病人數量穩步上揚,但仍累計虧損逾10億元
  • 該公司即將有上海新醫院開業,加上計劃擴建及搬遷河北旗艦醫院,將產生大量資本開支,可能影響流動性,催生上市籌資的念頭

陳嘉儀

踏入2023年,在國內經營三家血液病專科醫院的陸道培醫療集團,搶閘成為第一家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的公司。由於該公司由權威血液病學家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專家陸道培創立,其雄厚專業背景令市場刮目相看。

陸道培爲中國工程院院士,1957年起從事血液病臨床和實驗研究。他在異基因骨髓移植及中藥治療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首先證明了從中藥雄黃提取的硫化砷對某些白血病具有療效,並於1996年倡議在北京建立中國首個公用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

陸道培醫療集團是他於2012年創立的民營醫療企業,旗艦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於2015年開業,其後增設北京陸道培醫院亦莊院區及北京陸道培醫院順義院區,主要與大型三級公立全科醫院競爭。

據1月3日上載的初步招股文件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陸道培團隊共完成7,489宗造血幹細胞移植,其中99.2%為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71.2%為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據招股文件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2021年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病例1,040宗計算,該公司於全國排名第二;而在所有血液病醫療服務提供者中,其2021年總收入為13.7億元,排名全國第一。

陸道培醫療把主要業務分為包括住院服務和門診服務的「一般醫療業務」,以及為第三方醫院和實驗室提供的「血液病特檢服務業務」。於2020年至2021年間,整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病例數、住院床位使用天數及門診就診人次三個核心經營指標,分別增加19.9%、18.5%及11.1%;2022年首9個月同比進一步增加29.3%、21.7%及42.9%,可見其營運數據正穩步上揚。

兩年多虧損10億

財務方面,該公司2021年總收入同比上升18%至13.7億元,去年首9個月增長擴大至25.5%,錄得12.41億元收入,主要是由於醫院網絡擴張及營運效率提升,以及北京兩家醫院相繼獲納入國家醫保名單。然而同期虧損淨額卻持續擴大,由2020年的1.22億元,擴大235%至2021年的4.08億元,去年首9個月則增加52%至5.12億元。在不足三年內累計虧損逾10億元,集團歸因於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帳面值虧蝕影響。

根據初步招股文件,該集團上述期間向投資者發行金融工具產生的帳面虧損高達9.1億元;但撇除此帳面虧損,公司除了2020年獲利6,187萬元,2021全年和2022年首9個月,仍分別錄得1億元和402萬元營業虧損。

連年虧損的真正原因,可從毛利表現找到端倪,陸道培醫療於2020年至2022年首9個月的毛利分別約為2.4億元、1.67億元以及1.88億元,毛利率僅20.7%、12.2%及15.1%。按服務性質劃分,血液病特檢服務毛利率一直維持在50%附近,但對集團總收入貢獻僅17%;反觀貢獻收入逾八成的一般醫療服務,毛利率卻由2020年的14%銳降至2021年的4.6%,即使去年首9個月略為回升至8.1%,但仍然僅為單位數字。

過去接近三年,該集團僅旗艦河北醫院登記床位使用率逾100%,毛利率維持20%以上,以2022年首9個月計,貢獻總收入66.7%,但北京亦莊院區和順義院區則於大部分時間錄得毛虧損。集團解釋,較新的醫院需時提升利用率,雖然上述兩所醫院營運時間較短,但近年被認定為醫保定點醫院後,患者就診人次正快速增長,但登記床位使用率相對較低,導致兩間醫院仍錄得毛虧損。

與公立醫院合作

成為國家醫保定點醫院猶如「雙面刃」,雖然有助業務快速增長,但醫保計劃涵蓋的服務、藥品及醫療耗材,醫院須嚴格遵守醫療管理部門的定價指南,限制了醫院的盈利能力。

然而,截至2021年,中國約有2,170萬患者確診血液系統疾病,但同期在國內約20,351家可提供血液病治療的醫院中,僅有21家為專科醫院,陸道培醫療的需求肯定不缺。此外,由於大型公立醫院爭相搶佔合作醫院,為了提升資源使用率,該公司旗下北京順義院區自2021年3月起,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實施聯合病房合作安排,至2022年9月,已進行327例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未來收入有一定保證。

但值得留意的是,公司旗下的上海陸道培醫院預計年內投入服務,將產生大量資本開支;加上2025年之前擴建及搬遷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相關支出至少為15.4億元,兩者將對流動資金及盈利能力產生負面影響,這也解釋了公司為何決定集資上市。

陸道培醫療自2014年起進行三輪股權融資,估值由2014年時的2.59億元,大升至2020年的49.5億元。由於過去兩年多未錄得盈利,參考同業力醫療(9906.HK)的1.9倍、以及濟民醫療(603222.SH)的5.2倍市銷率,取其平均3.55倍,並把首三季收入引伸到全年約16.5億元計算,最新估值為59億元,比三年前進帳約20%。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三氯蔗糖收入大增 新琪安半年多賺586%

甜味劑生產商新琪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3.HK)周一公布,上半年收入3.35億元(4,700萬美元),按年升54.3%,錄得純利2,438萬元,較去年同期的355萬元激增586.4%。 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受惠於核心產品銷量上升,其中三氯蔗糖收入達1.52億元,同比大增116.8%;食品級及工業級甘氨酸收入合共1.68億元,按年升25.9%。管理層指出,美國對中國甘氨酸徵收高關稅,公司因而透過印尼工廠供貨以拓展海外銷售,而泰國新廠亦進一步推動三氯蔗糖出口。 截至6月底,公司總資產約11.26億元,較去年底增長38.5%;現金結餘達2.5億元,負債比率降至39.7%。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0.2%大幅提升至23.3%。 公司股價周一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3.19港元,升1.7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奧克斯招股集資36億港元

空調供應商奧克斯電氣有限公司(2580.HK)周一發售2.07億股,香港發售佔5%,每股售價由16港元至17.42港元,集資最多36億港元。8月28日截止認購,9月2日正式掛牌。 公司2024年收入297.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19.8%,盈利則增長17%至29億元。截至今年3月底止,首季度收入73.6億元,按年增27%,盈利上升23%至9.2億元。 集資所得的50%將用於升級公司的智能製造體系及供應鏈管理,約20%用於全球研發,另外20%加強銷售及經銷渠道,餘下一成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稅負增加 李寧中期盈利跌11%

李寧有限公司(2331.HK)周四公布,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17億元,按年增長3.3%,但淨利潤按年下跌11%至17.37億元。派中期股息每股0.3359元,合共8.69億元,較去年減少約11%。 公司指出,期內電商渠道收入增長7.4%,特許經銷收入亦升4.4%,成為推動整體業績的主要動力。不過,直營銷售因門店網絡調整及消費場景轉移影響而下降3.4%,抵銷部分增長動能。產品結構方面,鞋類收入按年升近5%,器材及配件大增23.7%,惟服裝收入下滑3.4%。 盈利下滑主因來自毛利率下降及稅負率上升。期內毛利率降至50%,較去年同期回落0.4個百分點,主要因直營折扣加大及渠道結構變化所致。同時,稅負率顯著上升至33.3%,進一步壓縮盈利空間。 李寧股價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9.33港元,升6.7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圓通國際虧損擴大 中期蝕6,000萬

快遞公司圓通國際快遞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6123.HK)周四公布中期業績,收入大幅下跌52.5%至14.14億元,股東應佔虧損由去年同期的4,210萬元,增加43%至6,040萬元。 來自海運業務的分部業績續下滑,較去年同期減少61.8%至930萬元,空運業務的分部業績則續錄得虧損,並從去年蝕100萬元擴大至虧損5,310萬元。 虧損進一步擴大,主要是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收入及毛利,而集團戰略性地縮減部分低毛利率及回款周期較長業務,亦導致收入及毛利減少。同時,集團持續加強科研、加大國際化人才引進與培養、全面推動向智能化轉型升級,亦令開支增加。 圓通國際周五開平開報1.24元,過去一年高位下調29%。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