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5.HK 603906.SHG
Lopal loss narrows

在2023年和2024年陷入虧損後,這家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製造商的情況似乎正在好轉

重點:

  • 龍蟠科技表示,預計2024年虧損5.95億元至6.97億元,較2023年12.3億元虧損收窄近半
  • 去年,公司的庫存相關減值和應收賬款均大幅下降,表明情況正趨穩定

 

陽歌

2025年是否會成為江蘇龍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65.HK; 603906.SH)新時代的開始,並可能恢復盈利?

對中國領先的這家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製造商,以及整個鋰電池供應鏈來說都是一個大問題。過去兩年,隨著鋰價在飆升至歷史高位後暴跌,鋰電池供應鏈遭​​受重創。龍蟠科技的業務在過去一年里逐漸改善,一周前發布的2024業績預告似乎顯示,公司情況持續改善。

影響該公司的另一個因素是中國電動汽車(EV)製造商的產能過剩,它們是最大的電池買家,而電池製造商又是龍蟠科技最大的客戶。由於繼續蒙受巨額虧損,很多電動汽車製造商要求供應商提供大幅折扣,這波及了供應鏈上的龍蟠科技等公司。在這一點上,龍蟠科技似乎更好地控制了局面。

雅虎財經調查的兩家關注該公司的分析機構,尚未就龍蟠科技今年是否扭虧為盈發表看法,不過它們確預計,在2023年下降40%後,龍蟠科技的收入將連續第二年增長。公司似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因在2023年和去年已計提大額資產減值。

公司在一周前發布了另外兩份公告,並在其中一份中表示,2024年將計提1.4億元(1900萬美元)至1.65億元的資產減值,大部分與鋰庫存有關。雖然這個金額很大,但與2023年5.5億元的資產減值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

去年全年鋰價持續下跌,但與2023年相比跌幅相對溫和。總而言之,鋰價已從2022年底、2023年初的峰值下跌了約85%,其中大部分發生在2023年。

龍蟠科技在1月17日發布的另一份公告中表示,預計2024年全年淨虧損5.95億元至6.97億元,約為2023年12.3億元虧損的一半。用去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進行計算,公司第四季度虧損預計約為3.5億元,而第三季度虧損為8,200萬元。但我們應該注意到,第四季度的數字似乎包含了全年的減值損失。

公司的複雜情況體現在股價和估值指標上,公司10月底在香港上市後的頭兩個月,相關指標看上去並不太理想,但本月開始好轉。公司上市時的發行價每股5.50港元,籌集資金約5億港元(合6,400萬美元)。此後該股拾級而下,在12月中旬觸及約4.40港元的低點。接著雖略有反彈,但週四收盤價4.66港元,仍比IPO價格下跌了約16%。

成本及應收賬雙降

為了更好地瞭解公司的經營現狀,我們應看看它在去年10月底發佈的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第三季度收入下降22%至20.9億元,降幅遠高於前九個月的13%。

公司沒有就個中原因發表評論,但它在財報中指出,去年前九個月碳酸鋰的平均價格較對上一年同期下降了66.4%。由於電池製造商在電動汽車品牌的壓力下要求降低價格,該公司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價格也大幅下降,不過前九個月的同比下降幅度較溫和,為48.3%。

考慮到這些因素,去年前九個月的銷售成本同比下降了19%,超過了同期13%的收入降幅。受此影響,該公司成功地把去年前九個月的營業虧損,從對上一年同期的10.8億元大幅降至3.04億元。

在運營效率改善的同時,公司似也在控制應收賬。財報稱,截至去年9月底的應收賬款從2023年底的21.7億元,下降了25%至16.2億元,由此可見一斑。

過去兩年的持續動蕩,導致公司持有的現金從2023年底的33.1億元,下降近半至去年9月的17.9億元。但我們應注意到,公司通過IPO獲得5億港元注資,加上目前情況穩定,意味公司現金也應該趨穩,甚至可能開始出現增長,如果公司恢復盈利的話。

隨著情況改善,龍盤科技的股票確實顯示出一定的上行潛力。該股目前的市銷率(P/S)僅為0.32倍,遠低於贛鋒鋰業(1772.HK;002460.SZ)的1.79倍和天齊鋰業(9696.HK;002466.SZ)的1.59倍,而領先的鋰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300750.SZ)更高,為2.64倍。

在即將到來的蛇年,影響龍蟠科技的主要因素,仍將是鋰價和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情況。鋰價在大幅下挫後似有可能最終企穩,甚至可能開始上漲,而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產能過剩也不會很快消失。這兩件事都可能對龍蟠科技恢復盈利的能力造成壓力,不過公司在經歷了艱難的兩年之後,似乎確實有可能繼續復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不同集團通過上市聆訊 擬本月底啓動IPO

據國內媒體報道,高端嬰童用品製造商不同集團已於周四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為其本月底啓動IPO鋪平道路。 據其周四向港交所提交的最新招股說明書顯示,中信證券與海通國際擔任承銷商,但不同集團尚未公布具體募資目標。 據更新文件披露,該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25%,由上年同期的5.82億元增至7.26億元;同期毛利率自50.2%降至49.3%。同期利潤按年增長72%,從2,820萬元增至4,850萬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安踏計劃未來三年東南亞開千家門店

運動服裝製造商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周四在新加坡一場活動上表示,未來三年計劃在東南亞開設1,000家門店。安踏將東南亞總部設在新加坡,未來逐步拓展至南亞、澳洲及新西蘭等周邊市場。 安踏表示,今年上半年,安踏品牌海外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50%,主要受惠於東南亞市場增長,以及在美國和中東的新線下業務啟動。在中東和北非,安踏零售網絡已覆蓋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埃及和肯尼亞等市場。另外,公司即將於9月在美國比華利山開設美國首家旗艦店,推動近一步擴張。 今年上半年,收入增加14.3%至385.4億元(54.1億美元),經調整純利增加7.1%至65.97億元,毛利率下跌0.7個百分點至63.4%。截至6月底,集團共擁有逾13,000間門店。 安踏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93.8港元,跌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ello Group does dating

新增「AI戀愛軍師」功能 摯文集團盼重燃網絡交友熱情

這家主打交友應用的頭部公司近日推出人工智能輔助功能,為用戶提供搭訕建議,試圖在歷經五年收入下滑後重拾增長勢頭 重點: 摯文集團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2.6%,延續了自2020年以來的持續下滑趨勢,同期公司更意外錄得季度虧損 該公司海外業務近期表現亮眼,營收佔比從去年同期的不足10%升至二季度的17%    陽歌 經典文學人物「大鼻子情聖」(Cyrano de Bergerac)式的求愛手法,能否終結摯文集團(MOMO.US)長達五年的營收困局?本周公布的最新財報,對此難以判斷。這家公司二季度收入延續跌勢,自2020年起的下行通道仍未扭轉。 不過,管理層透露,核心產品陌陌App新增的AI戀愛助攻功能初顯成效。該功能與十九世紀法國戲劇《大鼻子情聖》中,提供戀愛指導代寫情書的橋段異曲同工。二季度上線的「AI招呼」功能,可協助男性用戶生成個性化問候語。 該公司首席運營官張思川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解釋:「在運用AI技術優化破冰體驗基礎上,我們正測試會話中實時內容推薦功能。該功能提升多輪對話發生率與聊天深度,對用戶留存產生積極作用,助力陌陌穩定基本盤。」 這一方案對不善言辭的中國年輕男性頗具吸引力。在應試教育傳統下,男性在青少年時期普遍缺乏情感經驗。但至少目前,這項創新尚未遏制摯文集團的收入下滑,反觀其他經歷相似困境的消費類企業,近幾個季度營收已逐步企穩。 今年一季度,摯文集團收入僅微跌1.5%,創近年最佳表現,復蘇曙光初現。然而,最新財報顯示,二季度營收同比下滑2.6%至26.2億元(約合3.6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6.9億元。 頹勢或延續至三季度,公司預計營收介於25.9億至26.9億元,意味區間下限同比降3.2%,上限則微增0.6%。更令人失望的是,管理層預警當前少有的亮點海外業務,增速或將在三季度放緩。 最後一重打擊是,這家公司逾三年來首次錄得季度淨虧損,但該意外狀況似與後文將談及的一次性支出相關。 財報發布後三日,摯文集團股價累跌7.3%,年內漲幅幾近回吐。儘管其52周累計漲幅仍有17%,但遠遜於同期iShares MSCI中國ETF近60%的漲幅,中概股在此期間集體走強。 昔日的資本寵兒 摯文集團原名陌陌(源自核心應用名稱),被視為中國版「Tinder」而備受資本追捧。近年,公司業務從早期約會功能延伸至主流婚戀市場,新增AI戀愛輔助功能即是明證。 經過多年強勁增長後,2018年併購「探探」使其深陷泥淖,近五年始終著力破局。疊加疫情期間社交活動萎縮,用戶居家防疫,導致陌陌核心業務重挫。 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引發消費謹慎情緒,陌陌主營收入來源虛擬禮物購買力受到抑制。公司歸因「消費疲軟」致陌陌App增值服務二季度同比下滑11%至18.5億元,約佔總營收70%。 陌陌App付費用戶二季度環比下滑約15%至350萬,探探同期減少約10%至74萬。 海外業務成近期少有的亮點。該業務營收同比激增73%至4.42億元,佔總收入比重從上年同期的9.5%躍升至17%,中東地區表現尤為強勁。但管理層預警,因擴張策略轉趨保守,三季度增速或降至60%區間中段。 期內,公司成本費用同比縮減2.1%,基本匹配收入降幅。但公司意外錄得1.39億元淨虧損,為2021年以來首次季度虧損,主因是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派息相關的一次性稅費計提。 分析師及投資者對摯文集團分歧顯著,普遍觀望其國內業務拐點。雅虎財經調查的八位分析師中,六位維持「買入」評級,一位建議「持有」,一位將之評為「弱於大盤」。該公司11倍市盈率顯著低於Match Group(MTCH.US)與Bumble(BMBL.US)等同業19倍的平均水平。 國內逆風疊加海外業務擴張期潛在競爭,市場對摯文集團預期低迷。最新AI功能雖具想象力,或可重燃資本關注,但同業跟進將使技術優勢弱化。更嚴峻的是,國內經濟疲軟導致的消費需求萎縮,非企業一己之力可逆轉。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ain sells Chindata, which operates infrastructure

簡訊:貝恩資本40億美元出售中國數據中心業務予本地買家

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周三宣布,已同意以40億美元將其中國數據中心業務出售予深圳東陽光實業(600673.SH)為首的財團,這筆交易是中國歷來最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出售案。 此次出售的資產原名為秦淮數據,是WinTrix DC集團的中國業務,標誌著貝恩資本全面退出中國數據中心市場。該公告發布前,今年8月下旬曾有媒體報道數家企業競購WinTrix中國資產,交易估值或達42億美元。 貝恩資本2019年整合亞洲兩項數據中心資產組建WinTrix,2020年推動秦淮數據在美國上市,後於2023年以31.6億美元估值完成私有化。 伴隨人工智能崛起推高算力需求,數據中心近兩年已成為熱門投資領域。與此同時,中國政策要求國內通信基礎設施由本土企業和投資者持有,貝恩資本可能因此面臨出售WinTrix中國資產的壓力。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