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obikan racing to get listed in Hong Kong while nursing only limited appeal

人工智能不但成為今天市場熱話,更加是資本市場青睞的行業,相關公司也競相趕上市

重點:

  • 諾比侃過去三年連續取得盈利
  • 公司主要收入來自AI交通

 

劉智恒

雷軍說過:「站在風口,豬也會飛。」

相信資本市場對這句說話更加深信不疑,近年人工智能(AI)已成科技界的一大趨勢,AI公司當然不會錯過這個黃金風口,一窩蜂湧到香港上市。

AI技術公司諾比侃人工智能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亦深明此理,去年已申港上市,但期限已過,近日再向港交所遞交新的申請書

公司提供AI行業模型的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業務主要分三大類,一是AI+交通,涉及軌道交通、城市交通及機場;其次是AI+能源,包括電力及化工,第三是AI+城市治理,包含園區、校園及社區管理。

諾比侃通過自主研發的NBK-INTARI人工智能平台,為交通、能源及城市治理的客戶,實現智能化監測、檢測和運維等。

公司的業務模式分三層,分別是NBK-INTARI人工智能平台、AI行業模型,以及AI+解決方案。

NBK-INTARI人工智能平台是公司業務模式的支柱,擁有生成不同AI行業模型的底層通用技術。AI行業模型,則集合業務數據及行業洞察的算法,用於賦能各個行業的特定模式。至於AI+解決方案,是應對客戶在更複雜多維的業務場景中的需求。

業績連年增長

公司過去三年的業績均有所增長,2022年至2024年,收入為2.53億元、3.64億元及4.03億元,當中以AI+交通的佔比最大,去年佔總收入的52%。期間公司的盈利是6,316萬元、8,857萬元及1.15億元。

對於AI公司來說,諾比侃給予投資者的亮點,肯定是已有盈利。強如人工智能的大神第四範式(6682.HK),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況,是以諾比侃能有盈利,而且亦朝著一個上升趨向,過去兩年分別增長40%及30%,確實是難能可貴。

核心業務行內第七

不過,縱能有盈利,但在業內,諾比侃並非處於頭部位置。公司最引以為傲的業務,亦即其收入的核心來源——AI+交通中的軌道行業,據灼識諮詢資料,按2023年的收入而言,其在交通上的AI+檢測監測解決方案,在內地只排行第七,前五大也不到,反映其在市場並非領導者。

至於AI+能源業務,市場前五大企業佔有率約20%,諾比侃並不在五大之內。而中國AI+城市治理行業,更是高度分散且區域多元化,反映市場競爭激烈,而頭五大公司市佔率約為10%,諾比侃亦未能打入五大之列。

創始人知名度遜色

人工智能企業的一個重要致勝關鍵,就是能否擁有超高技術。諾比侃主要創始人廖峪,於2015年成立公司。申請文件中披露,他在先前的職業生涯積累了豐富的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領域經驗,在2007至2016年間,在其他軟件開發企業擔任技術人員。

相比在港上市的AI公司靈魂人物,如商湯(0020.HK)已故創始人湯曉鷗、創立希迪智駕的李澤湘,或第四範式首席執行官戴文淵等,均屬行業的赫赫有名的人物,廖峪的背境似較遜色,究竟他的團隊技術能力有多強,我們未能具體了解。

規模遠遜AI龍頭

論規模,諾比侃在行內只屬中型企業,商湯去年收入37.7億元,高於諾比侃逾8倍,更別說第四範式,去年收入達到52.6億元,拋離諾比侃達12倍。雖然兩家行業龍頭仍未有盈利,但因業務愈做愈大,規模效應開始顯現,虧損逐漸收窄。特別第四範式,距離盈利之路只一步之遙,一旦轉虧為盈,在資本市場上將可彎道超車,拋離對手。

市場亦批評公司的個別財務情況,最主要是應收款在過去三年一直增加,分別是1.76億元、3.03億元及4.74億元;期間的壞賬更拾級而上,分別是2,176萬元、4,986萬元及6,517萬元。周轉天數也大幅上升,由192天升至241天,到去年更達352日。

目前商湯的市銷率為14.4倍,第四範式更只有3.7倍,諾比侃規模難與兩家企業相比,之前公司進行的第四輪融資後,市場估值為21億。諾比侃要在香港資本市場中突圍而出,或吸引投資者,相信並不容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S.F. does infrastructure

簡訊:購物節助力 順豐5月收入增長

快遞公司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936.HK; 002352.SZ)周四表示,5月收入同比增長11.3%達251億元;包裹業務量飆升31.8%,但每票收入下滑14%,抵銷了部分漲幅。 順豐速運物流業務於5月投遞了14.8億票包裹,平均每票單價為13.12元,實現194億元收入;其供應鏈與國際業務當月貢獻57.3億元,同比增長5%。 公司將業務提升歸功於618購物節提前啓動,利好5月業績表現。但公司補充:「國際貨運代理業務的收入,部分受到國際貿易關係波動影響」。 順豐於周五早盤中一度大漲7%,但接著出現回吐,下午交易尾聲小幅上揚約2%。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腦動極光首席執行官因病去職

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五公布,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及首席研發官王曉怡,因持續加重的抑鬱症引發的健康問題辭職,自周四起生效。 王曉怡在公告中稱,其病情在公司上市過程中加重,確認必須暫停所有工作,集中精力治療康復,此舉也有助確保公司治理穩定。公司已授權授權集團首席技術官兼首席運營官蔡龍軍代行王曉怡職務。 腦動極光總部位於浙江紹興,是中國首家將腦科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開發醫療級數碼療法產品的公司,其產品管線涵蓋由血管疾病、神經退化性疾病、精神疾病、兒童發育缺陷等。去年公司收入1.22億元(1,700萬美元),按年增82.01%,虧損1.98億元,收窄44.7%。 消息公布後,周五公司股價高開,至中午收市報6.99港元,升1.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椰子水龍頭IF 招股集資11.6億元

椰子水品牌IF母企IFBH Ltd.(6603.HK)周五在港公開招股,發售近4,166.7萬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介乎25.3元至27.8元,集資近11.6億元,於本月25日截止認購,30日掛牌。 2020年開始,if已成內地椰子水的一哥,銷量更連續五年位居榜首,市場佔有率達34%。在香港市場,自2016年開始,已連續九年銷量第一,市佔率達到60%。 公司2024年的收入為1.58億美元,較2023年大升80%。 去年盈利3,332萬美元,按年勁升98%。公司的收入中,椰子水佔比達95.6%;集團去年毛利率,由2023年的35.5上升1.7個百分點至37.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黑芝麻收購系統芯片解決方案供應商

自動駕駛芯片製造商黑芝麻智能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533.HK)周三宣布簽署非約束性協議,擬收購一家專注於高性價比、低功耗人工智能系統芯片及解決方案的開發企業。該公司表示,收購目標公司股權並額外注入資本,但未披露目標公司名稱及交易總對價。 公司補充,此項收購將助力其「能夠提供高中低級全息覆蓋的車規級計算芯片,並為智能汽車提供全場景解決方案。同時,收購事項亦將促進集團產品拓展至更廣泛機器人應用 ,提供AI推理芯片全系產品及解決方案」。 黑芝麻去年收入同比增長51.8%至4.74億元,經調整虧損則從2023年的12.5億元小幅擴大至13億元。 該股周四早盤高開2.5%,但隨後回吐多數漲幅。午後交易時段漲幅收窄至0.4%。以其週三收盤價18.24港元計算,當前股價較去年八月28港元的上市定價下跌3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