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0.HK
Key to Mixue Bingcheng’s success: low price

茶飲界老大哥蜜雪冰城在香港的首家分店快開業,市場估計是為明年在港上市鋪路,開店有助形像宣傳及推廣

重點:

  • 蜜雪冰城已放棄在內地上市的計劃,轉而到港尋求上市席位,市傳集資10億美元
  • 公司店鋪總數已超過25,000間,更在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地開疆拓土

 

劉智恒

「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歌詞帶點土味,卻又易於上口,這首曾在抖音及B站爆紅的蜜雪冰城主題曲,正好代表集團的風格及精神。

簡單、直接,加上一個平字,總之顧客走進蜜雪冰城就一心是「食冰飲茶」,以低消費圖個口感,不求高檔、不扮文青,更不用講品味。

這家內地茶飲的龍頭大哥,在內地遍地開花,但港人對它頗為陌生,直至近日在旺角人煙竹稠密的銀行中心街頭,有裝修中的店鋪外,掛上蜜雪冰城首家分店即將開業的廣告,才引起媒體報道,知道這家內地無人不識的茶飲將落戶香港。

幾平米到幾萬分店

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去年曾計劃於內地深交所主板上市,惟最後撤回上市進程。早前有消息,公司已委託高盛,美銀及瑞銀為蜜雪冰城聯席保薦人,籌劃在港上市,初步估計集資10億美元(72.8億元)。現時公司準備在港開分店,明顯是為上市工作鋪路,設分店有助於宣傳,亦是過去多家內地零售企業上市前的舉措。

內地茶飲品牌多不勝數,但真正稱得上霸主的,蜜雪冰城當之無愧。創始人張紅超農民出身,1997年在鄭州成立刨冰店寒流刨冰(蜜雪冰城前身),當時店面面積只有幾平方米,想不到廿多年過去,今天分店網絡已超過25,000家,業務遍布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蜜雪冰城以一個「平」字打天下,你或許會問:「人人都懂用平價競爭,有甚麼大不了?」但現實是如何可以做到成功,則是一大學問,成本控制是關鍵,但又不能放品質於不顧,就一點不容易。起先張紅超亦未摸透當中竅門,然而經過幾年摸打跌撞,逐漸悟出當中奧妙,特別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他明白要自建現代工廠,由自己掌握整個供應鏈,才可將品質及成本控制恰當,並可達致規模效益,才能將「平」做到極致。

農村包圍城市

配合以平取勝,張紅超採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專攻三四線城市,看準那些地方的消費力不高,人們對價格較敏感,而平價又有一定水準的飲品,肯定有龐大的市場,於是決定在這些城市中攻城掠地。

定位次級城市外,他又在店鋪位置上作出戰略性部署,專挑學校區的商鋪,因為學生消費力有限,但又愛吃刨冰及凍飲,只要設在學校附近,就不愁客源。另外,他又特意選擇正大搞文明城市建設附近的地點,因料到整治只是早晚問題;到時人流肯定大旺,預早以平價租入,就可坐享其成。

真正讓蜜雪冰城迅速成長,是引入特許模式經營,一下子加盟店如流水般設立。張紅超會先向加盟店收取一筆加盟費,其後不斷透過供應食材、設備、包裝,以及各類經營物資去收取費用。

根據去年蜜雪冰城向深交所遞交的上市申請文件披露,2019至2021年間,公司盈利分別是4.4億元、6.3億元及19.1億元。三年的收入為25.6億元、46.8億元及103.5億元。

人們驚嘆蜜雪冰城的發展時,也有市場人士憂慮,經過這幾年的高光時刻,投資茶飲業是否仍能發亮發熱?究竟市場是否過份看好茶飲?

殺戮戰場

首先,從蜜雪冰城向深交所遞交的上市文件資料披露,截至2022年3月底,市場最出名的11家茶飲店,分店數目已近六萬間,當時幾家茶飲還未大力開展特許經營。可以想像,今天茶飲的競爭,已進入殺戳戰場時代,市場己接近飽和,甚至有可能掉頭回落。特別現今消費者的口味隨時改變,到時市場一旦萎縮,首當其衝的將會是蜜雪冰城這樣規模的公司。

與此同時,蜜雪冰城賴以成功的下沉市場,行內的競爭對手正虎視眈眈,過往走高檔路線的喜荼,也要搶攻三四城市。奈雪的茶(2150.HK)開始盯著次一檔的消費市場,嘗試開始以較便宜價錢推中式茶飲。至於其它品牌,也往平價市場分一杯羹,蜜雪冰城將要面對強力的挑戰。

另外,蜜雪冰城的特許經營模式發展十分迅猛,現時已有兩萬多家分店,如何可以妥善管理及監督,並不是一件容易事情。要知道加盟門店作為公司的外部合作夥伴,未必可以貫徹和執行公司制度及理念、運營標準可能發生偏離,出現問題的機會亦相當高。

食品安全對茶飲業亦是一大考量點,特別是在現今社會對安全要求大大提高,而蜜雪冰城加盟店又那麼多,很難保證每家可保持高水平,只要有一家分店出現問題,將拖累整個品牌。

今年河南鄭州一家蜜雪冰城分店,一杯飲品中出現蜘蛛,顧客投訴時,門店商家不但態度惡劣,更沒有給出解決方案。最終涉事門店受食安委員會調查,期間無限期停業。

資本市場也看到以上問題,亦開始懷疑茶飲公司的前景,奈雪的茶上市時股價一度高見13.48港元,到上周五(11月10日)收報3.91港元,兩年不到下跌七成。市場看在眼裏,對茶飲多有戒心。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1藥網第二季度營收下滑

醫藥銷售商1藥網(YI.US)周三表示,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6.4%至32億元,面向藥房及醫療機構的核心藥品銷售業務營收下滑6.2%。面向消費者的藥品銷售業務規模較小的,當季同比亦下跌9.6%。 公司運營成本及費用同比下降6.3%至32億元,上年同期為34億元。受此影響,1藥網當季實現營業利潤10萬美元,但淨虧損由去年同期的1,400萬元擴大至1,950萬元。 財報發布後,公司股價周三收跌6.2%,該股過去六個月累計下跌4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奇瑞啓動重磅IPO 有望成今年最大車企上市案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hery Automobile Co. Ltd)周三啓動香港IPO,計劃籌資10億美元以上,有望成為今年最大汽車企業IPO。周三發布的新上市公告顯示,公司擬發售約2.97億股,每股定價區間為27.75至30.75港元。若以定價區間上限計算,此次募資總額將達91.4億港元(11.8億美元)。 奇瑞從2003年起一直是出口量最大的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 。2024年公司營收達2,690億元(37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5.4%,同期淨利潤增長37.2%至143億元。 根據上周提交的更新版招股書披露的最新數據,公司今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2025年一季度營收從去年同期的549億元增至682億元,增幅達2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成為關鍵驅動力,同比激增約四倍至187億元,佔營收總額四分之一以上。 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公司正加速在全品牌線部署其智駕系統,提供多級自動駕駛功能。此次IPO募集資金部分將用於拓展新能源汽車產品組合、升級新能源動力系統及新能源汽車平台架構,並將投入大規模研發以強化核心技術能力。 余特莉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微盟折讓8.9%配股籌15億港元 無極資本成單一大股東

電商服務供應商微盟集團(2013.HK)周四宣布,配售6.88億股予無極資本,相當於擴大後股本約16%,配售價為每股2.26港元,較微盟上日收市價折讓8.9%,所得款項淨額約為15.6億港元。 微盟表示,所得款項淨額約30%將用於探索AI在SaaS中的整合及應用。30%用於擴大媒體渠道及加強精準營銷服務。10%用於海外業務發展,30%撥作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完成配售後,無極資本持股16%成公司最大單一股東,孫濤勇、方桐舒及游鳳椿組成的主要股東集團持股比例,則由8.1%降至6.8%。 微盟股價周四高開,至中午休市報2.61港元,升5.24%。年初至今累跌20.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國富氫能配股集資1億元

氫能設備製造商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582.HK)周三公布,將以每股50.13元配售199.48萬股新股,集資金額約1億元。 配售價較公司周三收市價55.5港元折讓9.68%,配售股份將佔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約1.8%。 集資所得的72%資金,將用作支持集團業務的營運,包括支付薪金、社保,以及供應商款項;20%用於償還現有信貸融資,餘下8%用於投資中國及海外氫能項目。 國富氫能周四開市跌0.1%報55.45港元,公司股價較過去一年高位下跌6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