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國第二大非新冠疫苗製造商已完成招股,將於下周四掛牌

重點:

  • 艾美疫苖三闖港交所,終於獲得上市機會,卻僅僅發行總股本的0.8%,籌資淨額只得7,001萬港元
  • 公司上市前向主席發出9億元巨額股權激勵,導致去年由盈轉虧

莫莉

港股過去一年市況不佳,生物醫藥板塊首當其衝,龍頭股普遍下跌,新上市公司則更為慘淡,股價「潛水」者不計其數。面對降溫的港股IPO市場和熱度不再的外部融資,許多生物醫藥公司選擇大幅縮減IPO融資規模,以極低的發行量上市。

潤邁德(2297.HK)、微創腦科學(2172.HK),再到叮噹健康(9886.HK),這些生物醫藥企業於港股上市時發行的股份,佔公司總發行股本比例均不足3%。儘管這些企業上市後股價表現未有大幅下行,但每日成交額稀少,流動性極差,被市場人士笑稱為「丐版IPO」。即將於10月6日上市的艾美疫苗股份有限公司(6660.HK)更將「丐版IPO」發揮到了極致,僅僅發行總股本的0.8%,是近期上市的新股中,發行比例最低的一家。

艾美疫苗的上市之路並不順利,公司2020年率先尋求在中國科創板上市,之後沒有進展,2021年6月轉戰港交所,但不到一個月被駁回,並且在網站上被公開「貼堂」,即被港交所明確反對其上市申請。同年9月,艾美疫苗再向港交所申請上市,但其後申請自動失效,今年4月公司三度闖關港交所,終於在本月通過聆訊。

艾美疫苗上週五啟動招股,招股價為16.16港元,預計將集資1.57億港元(1.43億元),比去年傳出的8億至10億美元(57億至72億元)大幅減少。據市場消息透露,其香港公開發售股份已錄得足額「孖展」認購,但未如去年上市的多只生物科技股般,錄得大幅超額認購。

扣除上市開支後,艾美疫苗這次全球發售,預計僅獲得約7,001萬港元集資淨額,遠低於2021年5月最後一輪融資時獲得的5.1億元,當時入局的高瓴資本、同創偉業等投資者,購入艾美疫苗的每股成本為23.5元(26.8港元),意味將於該公司上市時錄得近四成帳面虧損。

狂犬疫苗獨力難支

以2021年非新冠疫苗的批簽發量計算,艾美疫苗是中國第二大疫苗公司,所佔市場份額為7.4%,遠低於市場龍頭國藥集團子公司的35.5%。不過,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艾美疫苗技術實力不可小覷,是唯一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全部五種經驗證人用疫苗平台技術的中國疫苗企業,包括細菌疫苗平台技術、病毒疫苗平台技術、基因工程疫苗平台技術、聯合疫苗平台技術,以及mRNA疫苗平台技術,業務覆蓋疫苗全產業鏈。

公司目前有8種商業化疫苗產品,覆蓋6種常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如狂犬病、乙型肝炎、甲型肝炎和腮腺炎等,但其九成收入來自核心產品──人用狂犬病疫苗和乙肝疫苗。2022年前四個月,人用狂犬病疫苗和乙肝疫苗分別貢獻1.76億元和7,742萬元收入,佔公司整體收入63.9%和28.1%。不過,由於新冠疫情今年第一季在中國多個城市再度爆發,影響非新冠疫苗的銷售和接種,兩大核心產品收入大跌,令公司今年首四個月收入縮水41%。

在中國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場,艾美疫苗排行第二,以2021年的銷售收入計算,佔16.2%的市場份額。但隨著其他新技術路線的狂犬病疫苗獲批,預計艾美疫苗主推的Vero細胞人用狂犬病疫苗銷量將逐漸下滑。

雖然艾美疫苗正研究新技術路線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但三款疫苗均處在臨床前研究階段,預計要在2025年之後才會推出,而競爭對手的產品已經進入臨床試驗,最早一款或會在明年推出,有望成為主流人用狂犬病疫苗,反映艾美疫苗頓失先機。

主席獨享9億元報酬

從去年開始,艾美疫苗收入下滑,同時由盈轉虧,錄得6.76億元淨虧損。公司解釋,主要原因是支付了9.5億元股份報酬開支,包括一次性股份報酬開支8.97億元及其他股份報酬開支5,520萬元,在此之前的2019年和2020年,股份報酬開支分別為780萬元和2,350萬元。

公司上市前發出的巨額股權激勵,到底流入了誰的手中?招股書顯示,2021年度給所有研發人員的股份報酬為500萬元,而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周延的薪酬竟高達8.99億元,其中2021年6月批准的一次性股份報酬開支為8.97億元,其餘6名董事的年薪合計僅為230萬元。

周延並非艾美疫苗的創始人,但在生物製藥行業擁有近十年投資和管理經驗。在2012年至2015年期間,周延及其家人和朋友通過多次增資,逐漸入主艾美疫苗。完成全球發售後,周延個人持股16.53%,加上他控股公司的股份,合計持有已發行股本35.83%的投票權。

在2021年5月最後一輪增資完成後,艾美疫苗的交易後估值曾經升至271.7億元,但以當前招股價計算,艾美疫苗上市估值只有179億元。該公司的市銷率約22倍,疫苖生產商康希諾生物(6185.HK)、康泰生物(300601.SZ)的市銷率分別為3.4倍和7.5倍,可見前者的估值仍然遠高於後兩家已實現盈利的同行,也許說明了其招股反應稍欠理想的原因。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創新實業首掛收升32%

電解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掛牌,股價大幅上漲。公司以每股10.99元發行5億股,位於發行價區間上限,共集資53.1億元。 該股開盤報15.2元,較發行價上漲38%。在周一午盤交易時段,股價雖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漲幅達32%。本次公開發售,香港本地投資者認購部分超額逾400倍,國際配售超額認購約為18倍。 創新實業披露,今年前五個月,實現營收72.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2.6%。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億元。公司計劃將約半數集資用於擴大海外產能,包括建設鋁電解槽熔煉設施;另有40%資金將用於建造綠色能源發電站及採購相關設備。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博泰車聯悉售阿維塔股權 套現6,244萬元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博泰車聯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上周五公布,旗下非全資子公司湖州創晟馳銘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已與蕪湖恒和三號創投基金簽署協議,出售所持電動車製造商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0.24%股權,作價約6,244萬元(877.84萬美元)。交易完成後,博泰將不再持有阿維塔任何股權。 此次交易是公司過去半年連續數次減持阿維塔股份的延續。博泰在今年港股IPO前後,分別出售合計0.67%及0.04%股權,加上是次出售,累計已處置0.91%持股。公司表示,交易可鎖定投資收益並改善現金流,同時降低因公允價值波動對短期業績帶來的不確定性,並將所得款項用作一般營運資金。集團預計出售稅前虧損約834萬。 阿維塔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聚焦高端智能電動車的製造企業,核心股東為長安汽車及寧德時代,華為則作為合作夥伴,為期提供智能輔助駕駛算法、智能座艙等智能化部件。早前有媒體報道,阿維塔曾計劃今年10月在香港遞交上市申請,但並未實現。 博泰車聯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79.4港元,轉升5.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Lonten makes power chips

90億全售股權 龍騰半導體借殻中聯發展上市

在早前擬投資區塊鏈公司的交易最終未能成事後,皮革製造商中聯發展已簽署諒解備忘錄,擬收購龍騰半導體 重點: 中聯發展已同意收購龍騰半導體,預估金額最高可達90億港元 若交易達成,很可能構成龍騰半導體的借殼上市,因其規模遠大於持續虧損的中聯發展   陽歌 如果皮革行業行不通,區塊鏈也不奏效,那下一步該做什麼? 對中聯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264.HK)來說,答案似乎是功率半導體。公司上周五宣布一宗帶有「小蝦米對大鯨魚」意味的交易:它計劃收購一家規模遠大於自身的企業。稍作推敲便不難看出其本質,若最終交易達成,將等同於讓這家位於陝西西安、從事功率半導體製造的龍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透過借殼方式在香港上市。 之所以要強調「若最終完成」,是因為從市場反應來看,這宗交易是否能落實仍存在相當變數。消息公布後的首個交易日(周一),中聯發展股價於早盤上下波動,最終收市升6.8%。 以皮革產品為主業的中聯發展,目前市值僅約10億港元(1.28億美元),與其最新簽署的MOU中提出、收購龍騰半導體所需的45億至90億港元相比,幾乎不成比例。公司稱,收購款項將透過現金、發行新股或兩者混合方式支付。 但從中聯發展的體量與財務狀況來看,公司截至6月底的現金僅131萬港元。幾乎可以肯定,若要完成這筆收購,勢必要大量發行新股,而這等同於將公司控制權拱手讓予龍騰半導體。在公告中,中聯發展表示,計劃收購龍騰半導體100%股權,其中包括由龍騰董事長兼單一最大股東徐西昌持有的約 24.81%股份。 對於中聯發展而言,這筆交易的確合理。其現有業務發展停滯,急需一次徹底轉型。公司的收入規模極小,且連續三年下滑,從2022年的5,600萬港元 跌至去年僅2,200萬港元,直到今年上半年才重回增長。 公司的盈利與資產負債狀況更為糟糕,自2021年以來便持續虧損,今年上半年虧損760萬港元。而公司6,350萬港元的流動負債超過其2,170萬港元流動資產約兩倍。過去一年,中聯發展已四度向投資者配股集資,累計集資約7,000萬港元,而且均以折讓價格出售,以維持營運所需資金。 中聯發展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一直「尋求擴展業務」,並指新簽署的MOU,讓其有三個月時間與龍騰半導體商討並達成最終協議。公司稱:「集團相信,建議收購事項將有助於進一步擴大業務範圍。」 失敗的區塊鏈交易 投資者之所以保持懷疑,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中聯發展今年8月宣布的另一宗「潛在的轉型交易」有關,當時公司計劃進軍熱門的區塊鏈領域。根據該項交易,中聯發展同意以現金及股份支付1億港元,收購RWA平台NVTH Ltd.的20%股權,而該公司的主要經營實體為杭州科杉。公告中將科杉形容為一個「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平台」。 今年以來,涉及區塊鏈、加密貨幣及RWA的交易在香港公司中相當普遍,許多企業希望借助加密市場升溫的熱度吸引關注。中聯發展的股價在8月公告發布翌日即飆升68%,其後在炒作推動下更於數日內累計翻倍。然而科杉的實際業務規模十分微小,甚至比中聯發展還小,2024年收入僅246萬港元。 但是到了9月底,中聯發展宣布該筆交易不太可能在9月30日期限前完成,但仍試圖延續其區塊鏈敘事,稱公司仍在「積極考慮開展Web3與數字資產業務」。 令人意外的是,在宣布交易大概率告吹後,公司股價並未大幅回落。現時股價仍比科杉項目公布前高出約90%。或許投資者意識到,公司正在尋找一個轉型方向,能夠徹底改變其體量有限、缺乏增長動能的皮革業務,而龍騰半導體的收購恰好符合這一邏輯。 如今,中聯發展似乎透過龍騰半導體找到了這筆「潛在的轉型交易」,而功率半導體本身,也確實是未來數年極具增長潛力的領域。龍騰半導體的核心產品——功率半導體,主要用於控制電流流動,從而降低電子設備的能耗損失,對能量轉換及高效電源管理至關重要。這類晶片正快速成為新能源汽車與綠色電站中的關鍵元件,而這兩大領域都處於高速增長軌道上。 然而,龍騰半導體在這個市場中仍屬相對小型的參與者。全球主要晶片製造商,包括英飛凌(IFX.DE)、德州儀器(TXN.SU)及博通(AVGO.US)等,都已深度布局功率半導體。根據龍騰半導體的官網,公司去年開始運行一條採用8吋晶圓技術的先進產線,並於今年早些時候獲政府批准興建該產線的第二期。 公司網站亦顯示,龍騰擁有逾600名員工及1,000名客戶,在西安、上海及德國設有研發中心,但其主要業務看來仍集中於中國境內。不過,Pitchbook的資料則有所不同,指龍騰僅有135名員工,儘管該資料可能已過時。Pitchbook還顯示,龍騰自2009年成立以來共進行五輪融資,總額僅6,250萬美元,若考慮到半導體行業的高資本門檻,這個規模可謂非常有限。 目前外界幾乎找不到任何關於龍騰半導體的財務資料,不過,一旦中聯發展控與其簽訂最終合併協議,這基本等同於龍騰透過借殼方式上市,相關數據應會陸續公開。我們對這筆交易是否能最終落實並不抱太高期望,成功機率或許只有一半;但若收購價格合理,其成功可能性仍有機會高於先前的科杉投資案。畢竟,中聯發展控股顯然急需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而龍騰半導體亦無疑希望借助這類借殼上市方式,取得通往全球資本市場的途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靈寶黃金桐柏老灣礦區黃金資源增逾7成

黃金礦商靈寶黃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330.HK)周日公布,集團旗下的桐柏老灣金礦區已完成全區勘探工作,黃金的金屬量較之前初步勘探的資源量,高出73%。 靈寶黃金指出,去年底時的估算是101.5萬盎司,約31.57噸,因為新增勘探工程以及估算範圍的差異,今年9月底止的勘採估算量為175.3萬盎司,即約至54.51噸。 桐柏老灣金礦區位於秦嶺造山帶東段的桐柏,採礦許可證範圍內的面積長約7公里,寬約1.2公里,標高-350米。勘查工作歷時3年,施工鑽孔94個,進尺41,000餘米。 周一靈寶黃金開市升2.5%報15.24港元,公司股價較過去一年高位下跌約3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