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r Paradigm IPO

這家內地AI龍頭三次申請在港上市均失敗,終在第四次成功獲港交所通過

重點:

  • 第四範式公開招股,集資最多11.25億港元
  • 公司今年首季收入6.4億元,虧損2.9億元

 

劉智恒

人工智能(AI)近年炙手可熱,由於需要龐大資金進行研發,相關企業爭取在資本市場融資,商湯(0020.HK)是第一家AI企業率先登錄港交所,而內地AI龍頭之一的北京第四範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6682.HK),經過三輪闖關失敗後,終在本月初獲港交所批准上市。

公司本周公開招股,每股招股價55.6至61.16港元,一手入場費約6177.7港元,集資最多11.25億港元(10.5億元)。

第四範式成立於2014年9月,提供以平台為中心的人工智能軟件,主要服務企業客戶,協助開發自有的決策類人工智能應用。公司經過11輪融資,前期投資者星光熠熠,當中包括紅杉資本、騰訊、國新啟迪、樸瑞、中移建投、越秀及海通國際投資等。

公司2021年首次向港交所申請上市,但上市路途並不平坦,接連三次被拒諸門外。禍不單行,今年3月更被美國商務部列入被制裁的實體清單,時任上市保薦人高盛亞洲迫不得已退出,由中金國際走馬上任。

突受制裁 列黑名單

原以為被列入制裁清單,公司前景堪虞,豈料反成上市契機,這裏要從中美關係說起。中國的崛起,對美國世界霸主地位構成一定威脅,雙方關係近年日趨緊張,美國深諳科技主宰明日世界,於是特別針對中國在此方面發展,其中AI市場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聯手盟國,在半導體及AI方面多加限制,禁止向華輸出技術或設備。此外,又在資本市場出招,不讓私募投資及風險基金等,投資某幾類高科技公司。美國實際是要在技術及資金層面上打擊中國 ,以截斷兩方面的援助。

面對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圍堵,中國政府又豈能坐視不理,於是在官方層面力加推動,協助相關半導體及人工智能的發展,不但提供政府扶持,更大力通過資本支持,幫助行業進行研發與營運。除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扶持晶片行業發展外,亦盡力協助合資格的相關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上市是其中一個主要的渠道。

就在被美國重點針對這個背境下,第四範式第四度申請在港交所上市,7月獲中國證監會開綠燈,批准在港股上市的相關程序性工作。在中證監的批核下,第四範式亦順利獲港交所通過申請。

幾經艱辛排除萬難,公司終登上資本市場大舞台。不過通過是一回事,能否獲投資者支持又是另一回事,之前上市的香港「AI第一股」商湯,上市時曾風光了好一陣子,但之後遲遲未見盈利,市場環境又不濟,加上投資者阿里巴巴(9988.HK; BABA.US)及軟庫旗下的願景基金相繼沽售,股價一蹶不振,由高位大跌85%,市值蒸發兩千多億港元。在現時市場氣氛下,第四範式要在新股市場集資殊不容易。

根據第四範式招股書披露,公司由2020至2022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別是 9.42億元、20.18億元和30.82億元,三年均錄得虧損,分別是7.5億元、17.85億元及16.44億元。今年首季,其收入按年上升33.6%至6.44億元,蝕2.91億元,虧損擴大近11%。

市場大勢 政策扶持

對於AI這類高科技公司,發展期內虧損並不是大問題,商湯及奇智科技(2121.HK)跟第四範式情況相若,仍未有利潤可言;相反,我們應著眼於前景。對於AI,自2016韓國圍棋之王李世石與AlphaGo的對磊,李世石以1比4落敗後,人們對人工智能刮目相看,到今年初的ChatGPT演示,大家更讚嘆不已,對於AI是明日大勢,相信已無異議。事實上,世界各大企業對AI投下千億資金投資發展,毫無疑問證明人工智能是正確賽道。所以第四範式的業務大方向是錯不了,正所謂站在風口,豬也會飛。

內地企業的發展,國家政策取向是關鍵點,強如騰訊(0700.HK)及阿里巴巴,這幾年在政策規限下,業務發展及股價表現大打折扣。但AI的發展,內地政府肯定扶持有加,今年4月時,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營造創新生態。5月初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也強調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從此方面看,第四範式的發展,可剔除政策風險外,甚至隨時能受惠政策的恩澤。

美國針對 資本卻步

不過前景及政策雖利好,但受到美國處處針對,包括限制對華銷售晶及相關技術設備等,都讓國內AI的發展受到打擊,而缺乏先進晶片,對要倚靠強大算力作基礎的AI行業,發展無疑受到嚴重阻礙。而科技競賽,鬥的是技術與時間,目前情況,內地AI企業確面對較大挑戰。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亦充滿不確定性。中美交惡後,歐美機構投資者對內地企業敬而遠之,深恐投資的公司會突然被列入制裁名單,那投資就泡湯。許多基金非但不再投資中資企業,更將原有投資陸續撤離,特別是科網相關的企業,更是首當其衝。

因此,即使內地科網企業今年首兩季度業績表現亮麗,中國政府的打壓又已偃息旗鼓,但投資者眼見美國政府對在華投資日趨嚴厲,針對措施一浪接一浪,大部份基金也如驚弓之鳥,對投資中企裹足不前。沒有歐美機構投資者支持,光靠中國資金,第四範式這類仍處於投資期的公司,股價要有好表現就不容易。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創新實業首掛收升32%

電解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掛牌,股價大幅上漲。公司以每股10.99元發行5億股,位於發行價區間上限,共集資53.1億元。 該股開盤報15.2元,較發行價上漲38%。在周一午盤交易時段,股價雖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漲幅達32%。本次公開發售,香港本地投資者認購部分超額逾400倍,國際配售超額認購約為18倍。 創新實業披露,今年前五個月,實現營收72.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2.6%。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億元。公司計劃將約半數集資用於擴大海外產能,包括建設鋁電解槽熔煉設施;另有40%資金將用於建造綠色能源發電站及採購相關設備。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博泰車聯悉售阿維塔股權 套現6,244萬元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博泰車聯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上周五公布,旗下非全資子公司湖州創晟馳銘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已與蕪湖恒和三號創投基金簽署協議,出售所持電動車製造商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0.24%股權,作價約6,244萬元(877.84萬美元)。交易完成後,博泰將不再持有阿維塔任何股權。 此次交易是公司過去半年連續數次減持阿維塔股份的延續。博泰在今年港股IPO前後,分別出售合計0.67%及0.04%股權,加上是次出售,累計已處置0.91%持股。公司表示,交易可鎖定投資收益並改善現金流,同時降低因公允價值波動對短期業績帶來的不確定性,並將所得款項用作一般營運資金。集團預計出售稅前虧損約834萬。 阿維塔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聚焦高端智能電動車的製造企業,核心股東為長安汽車及寧德時代,華為則作為合作夥伴,為期提供智能輔助駕駛算法、智能座艙等智能化部件。早前有媒體報道,阿維塔曾計劃今年10月在香港遞交上市申請,但並未實現。 博泰車聯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79.4港元,轉升5.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Lonten makes power chips

90億全售股權 龍騰半導體借殻中聯發展上市

在早前擬投資區塊鏈公司的交易最終未能成事後,皮革製造商中聯發展已簽署諒解備忘錄,擬收購龍騰半導體 重點: 中聯發展已同意收購龍騰半導體,預估金額最高可達90億港元 若交易達成,很可能構成龍騰半導體的借殼上市,因其規模遠大於持續虧損的中聯發展   陽歌 如果皮革行業行不通,區塊鏈也不奏效,那下一步該做什麼? 對中聯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264.HK)來說,答案似乎是功率半導體。公司上周五宣布一宗帶有「小蝦米對大鯨魚」意味的交易:它計劃收購一家規模遠大於自身的企業。稍作推敲便不難看出其本質,若最終交易達成,將等同於讓這家位於陝西西安、從事功率半導體製造的龍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透過借殼方式在香港上市。 之所以要強調「若最終完成」,是因為從市場反應來看,這宗交易是否能落實仍存在相當變數。消息公布後的首個交易日(周一),中聯發展股價於早盤上下波動,最終收市升6.8%。 以皮革產品為主業的中聯發展,目前市值僅約10億港元(1.28億美元),與其最新簽署的MOU中提出、收購龍騰半導體所需的45億至90億港元相比,幾乎不成比例。公司稱,收購款項將透過現金、發行新股或兩者混合方式支付。 但從中聯發展的體量與財務狀況來看,公司截至6月底的現金僅131萬港元。幾乎可以肯定,若要完成這筆收購,勢必要大量發行新股,而這等同於將公司控制權拱手讓予龍騰半導體。在公告中,中聯發展表示,計劃收購龍騰半導體100%股權,其中包括由龍騰董事長兼單一最大股東徐西昌持有的約 24.81%股份。 對於中聯發展而言,這筆交易的確合理。其現有業務發展停滯,急需一次徹底轉型。公司的收入規模極小,且連續三年下滑,從2022年的5,600萬港元 跌至去年僅2,200萬港元,直到今年上半年才重回增長。 公司的盈利與資產負債狀況更為糟糕,自2021年以來便持續虧損,今年上半年虧損760萬港元。而公司6,350萬港元的流動負債超過其2,170萬港元流動資產約兩倍。過去一年,中聯發展已四度向投資者配股集資,累計集資約7,000萬港元,而且均以折讓價格出售,以維持營運所需資金。 中聯發展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一直「尋求擴展業務」,並指新簽署的MOU,讓其有三個月時間與龍騰半導體商討並達成最終協議。公司稱:「集團相信,建議收購事項將有助於進一步擴大業務範圍。」 失敗的區塊鏈交易 投資者之所以保持懷疑,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中聯發展今年8月宣布的另一宗「潛在的轉型交易」有關,當時公司計劃進軍熱門的區塊鏈領域。根據該項交易,中聯發展同意以現金及股份支付1億港元,收購RWA平台NVTH Ltd.的20%股權,而該公司的主要經營實體為杭州科杉。公告中將科杉形容為一個「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平台」。 今年以來,涉及區塊鏈、加密貨幣及RWA的交易在香港公司中相當普遍,許多企業希望借助加密市場升溫的熱度吸引關注。中聯發展的股價在8月公告發布翌日即飆升68%,其後在炒作推動下更於數日內累計翻倍。然而科杉的實際業務規模十分微小,甚至比中聯發展還小,2024年收入僅246萬港元。 但是到了9月底,中聯發展宣布該筆交易不太可能在9月30日期限前完成,但仍試圖延續其區塊鏈敘事,稱公司仍在「積極考慮開展Web3與數字資產業務」。 令人意外的是,在宣布交易大概率告吹後,公司股價並未大幅回落。現時股價仍比科杉項目公布前高出約90%。或許投資者意識到,公司正在尋找一個轉型方向,能夠徹底改變其體量有限、缺乏增長動能的皮革業務,而龍騰半導體的收購恰好符合這一邏輯。 如今,中聯發展似乎透過龍騰半導體找到了這筆「潛在的轉型交易」,而功率半導體本身,也確實是未來數年極具增長潛力的領域。龍騰半導體的核心產品——功率半導體,主要用於控制電流流動,從而降低電子設備的能耗損失,對能量轉換及高效電源管理至關重要。這類晶片正快速成為新能源汽車與綠色電站中的關鍵元件,而這兩大領域都處於高速增長軌道上。 然而,龍騰半導體在這個市場中仍屬相對小型的參與者。全球主要晶片製造商,包括英飛凌(IFX.DE)、德州儀器(TXN.SU)及博通(AVGO.US)等,都已深度布局功率半導體。根據龍騰半導體的官網,公司去年開始運行一條採用8吋晶圓技術的先進產線,並於今年早些時候獲政府批准興建該產線的第二期。 公司網站亦顯示,龍騰擁有逾600名員工及1,000名客戶,在西安、上海及德國設有研發中心,但其主要業務看來仍集中於中國境內。不過,Pitchbook的資料則有所不同,指龍騰僅有135名員工,儘管該資料可能已過時。Pitchbook還顯示,龍騰自2009年成立以來共進行五輪融資,總額僅6,250萬美元,若考慮到半導體行業的高資本門檻,這個規模可謂非常有限。 目前外界幾乎找不到任何關於龍騰半導體的財務資料,不過,一旦中聯發展控與其簽訂最終合併協議,這基本等同於龍騰透過借殼方式上市,相關數據應會陸續公開。我們對這筆交易是否能最終落實並不抱太高期望,成功機率或許只有一半;但若收購價格合理,其成功可能性仍有機會高於先前的科杉投資案。畢竟,中聯發展控股顯然急需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而龍騰半導體亦無疑希望借助這類借殼上市方式,取得通往全球資本市場的途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靈寶黃金桐柏老灣礦區黃金資源增逾7成

黃金礦商靈寶黃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330.HK)周日公布,集團旗下的桐柏老灣金礦區已完成全區勘探工作,黃金的金屬量較之前初步勘探的資源量,高出73%。 靈寶黃金指出,去年底時的估算是101.5萬盎司,約31.57噸,因為新增勘探工程以及估算範圍的差異,今年9月底止的勘採估算量為175.3萬盎司,即約至54.51噸。 桐柏老灣金礦區位於秦嶺造山帶東段的桐柏,採礦許可證範圍內的面積長約7公里,寬約1.2公里,標高-350米。勘查工作歷時3年,施工鑽孔94個,進尺41,000餘米。 周一靈寶黃金開市升2.5%報15.24港元,公司股價較過去一年高位下跌約3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