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藥企計劃回到上海科創板掛牌,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宣布通過諾誠健華的上市申請

重點:

  • 諾誠健華將成爲第四家 “A+H”股兩地上市的創新藥企業
  • 公司現金流充裕仍頻頻在資本市場融資,旨在爲新藥研發儲備資金

莫莉

自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2019年啟動以來,未錄得盈利的中國創新藥企,在資本市場有了新的舞台。2021年,有33家醫藥生物公司登陸科創板,佔科創板上市公司20%。不少在海外上市的創新藥企在科創板上市後,獲得國內資本熱捧,加上能於科創板取得較高估值,也激勵更多藥企謀劃回科創板上市。

4月12日,創新藥企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9969.HK)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已獲得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核通過,預計下一步將遞交註册,距離成功在科創板上市僅一步之遙。這是諾誠健華繼2020年3月登陸港股市場後,衝擊國內A股二次上市,如今成功首發過會,諾誠健華將有可能成爲第四家 “A+H”股兩地上市的創新藥企業。

諾誠健華是一家專注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子靶向藥物研發公司,核心藥物奧布替尼於2020年12月獲得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准上市。2021年因此成爲諾誠健華的商業化元年,營業收入從2020年的140萬元上漲至2021的10.43億元,大增超過700倍。

這主要得益於奧布替尼在2021年實現2.41億元的銷售收入,以及奧布替尼許可權授出的首付款1.25億美元(7.96億元)。2021年7月,諾誠健華將奧布替尼的全球獨家權利授權給渤健(Biogen),可獲得1.25億美元首付款,以及有資格獲得至多8.125億美元的潜在臨床開發里程碑和商業里程碑付款。

這筆高額的授權收入,使得諾誠健華2021年虧損額大幅收窄,從上一年的3.92億元减少至6,670萬元。不過,單一的授權收入難以持續帶來業績,財報顯示,截至2021 年 底,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餘額仍高達35.6億元。

頻繁募資

儘管諾誠健華營收已大幅提升,而且現金流充裕,但公司仍然頻繁在資本市場募資。2020年3月,諾誠健華在港交所上市時淨募集資金約爲20.93億港元(17億元)。11個月後,公司通過定向增發股份進行募資,高瓴資本和維梧資本以每股14.45港元的價格認購了2.105億新股,募得近30億港元。同年9月,諾誠健華再次申報科創板上市,擬募資約40億元。

諾誠健華現金儲備豐厚,截止2021年12月31日,貨幣資金餘額爲59.7億元,佔公司資產總額的比率爲80.51%。雖然如此,諾誠健華仍在招股書中表示,這次籌集的40億元中,有12億元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對此,公司解釋稱:“這是爲了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滿足公司經營發展對營運資金的需求。”

創新藥企大多積極在資本市場募資,因爲藥物的研發及商業化需要長期的大量資金投入,諾誠健華也不例外。2019 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的研發費用金額逐年上升,分別爲2.3億元、4.2億元和 7.3億元。

除了已經商業化的奧布替尼,諾誠健華其他產品目前仍處於研發階段,其中有10款處於 I/II/III期臨床試驗階段,4至5款處於臨床前準備階段。大量在研藥物陸續進入臨床,也對公司研發費用構成壓力。根據招股書顯示,科創板上市募集資金中,有21.5億元將用於新藥研發,約佔總金額的53.7%。

此外,諾誠健華在積極建設生產基地,目前廣州第一期項目基本完成,正在進行奧布替尼片生產準備,預計今年上半年投產。

估值更高

諾誠健華的聯合創始人爲崔霽松和施一公,前者曾擔任前納斯達克上市醫藥研發外包機構PPD公司(PPD.US)旗下保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以及美國默克(MRK.US)的早期研發團隊負責人;施一公是知名結構生物學家,曾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北京清華大學副校長,現爲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西湖大學創始校長。

如今,諾誠健華即將在科創板上市,有望成爲繼君實生物(1877.HK; 688180.SH)、百濟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以及榮昌生物(9995.HK,688331.SH)之後,第四家實現A+H兩地上市的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

以市銷率計算,同爲兩地上市的創新藥企,A股的估值更高。君實生物、百濟神州和榮昌生物在A股的市銷率分別爲19倍、17倍與14倍,而他們在港股的市銷率分別僅爲9倍、16倍和12倍。如果以前三者在A股市銷率的中位數17倍計算,其在科創板上市後的市值有望達到177億元,大約比其目前的港股市值高30%。

科創板一度對創新藥企充滿熱情。2020年7月15日,君實生物作爲中國創新藥企第一梯隊的企業在科創板掛牌上市,開盤後股價一度上漲三倍,首日大升172%,成爲第一家市值破千億元的創新藥企。但A股的散戶特徵明顯,股價波動劇烈,君實生物此後遭遇股價過山車,如今市值已下跌至770億元。

如今,科創板與創新藥企的蜜月期已過。3月31日,榮昌生物在科創板掛牌,開盤後隨即破發,首日收盤下跌14.9%,難以再複製君實生物上市時的輝煌表現。在投資遇冷的大環境之下,有施一公加持的諾誠健華能否在科創板獲得優異表現,仍待觀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遠洋中期負債逾1,800億元

房地產開發商遠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公(3377.HK)公布中期業務情況,截至今年六月底止,總負債1,813.5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流動負債為1,396.4億元,非流動負債約417.1億元。 遠洋表示,因受重組所限的金融負債,未償還的本金總額約56.36億美元(401億元)。 有關境外債務,由於債權人受益於不同的擔保,該等債務不在重組範圍內,因此不計劃在重組中為範圍外的境外債務作出妥協方案,只會與債權人進行單獨蹉商。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encent may join forces for Ubisoft fightback

騰訊夥育碧大股東 謀穩股價抗不滿

市傳騰訊與吉勒莫特家族考慮收購法國遊戲商育碧,育碧的困境反映小型遊戲商面對激烈競爭,迫切需要與大遊戲商抱團取暖 重點: 由於銷售欠佳和《刺客教條:暗影者》延後發行,9月育碧股價跌至十年多低位 吉勒莫特家族與騰訊分別持有育碧20.5%及9.2%淨投票權,屬一致行動人士 羅小芹 育碧(Ubisoft)曾經憑著《刺客教條》一系列遊戲獲市場高度關注,但公司近年表現欠佳,今年來股價一度跌達58%,市值低見13億歐元(約100.7億元)。不過,育碧在遊戲界享有獨特價值,股價低迷自然惹來潛在收購者狙擊的風險。 據彭博報道,為捍衛育碧股價,大股東吉勒莫特家族與合作夥伴騰訊控股有限公司(700.HK)商討包括聯手收購育碧等選項,但商討處於初步階段。截至4月底止,騰訊持有育碧9.2%淨投票權,而吉勒莫特家族則持約20.5%的淨投票權,在市場監管角度來看,兩者屬一致行動人士。 對於騰訊可能收購育碧的傳聞,育碧並未直接評論,只是發聲明稱,為了持份者的利益,公司會不時審查其所有戰略選擇,並適時向外披露最新進展。騰訊則迄今未有就事件置評。 投資者向大股東施壓 當9月育碧股價暴跌,包括AJ Investments、黑石集團在內等少數股東向吉勒莫特家族施壓,試圖推動將育碧私有化或出售給戰略投資者。分析認為,騰訊和吉勒莫特家族希望阻止其他收購者的狙擊,以保持公司現有管理架構。 疫情期間,育碧的遊戲制作受到干擾而收縮,儘管它一直努力克服,但新遊戲的發布遭到延後、甚至取消,以及《Star Wars Outlaws》銷售低於預期,導致育碧股價低迷。 9月育碧確認備受期待的《刺客教條:暗影者》推遲至明年2月發布,遭到券商下調評級展望,股價跌至十多年來低位9.89歐元,但在騰訊與吉勒莫特家族聯手的消息曝光後,育碧股價回穩至13.06歐元。 育碧的市值僅百多億元,對於中國最大遊戲商騰訊來說,收購育碧的財力綽綽有餘。截至6月底止,公司淨現金為717.57億元,總現金為4,152億元,上半年產生的自由現金流為923億元,主要是視頻和遊戲業務均取得不錯表現,反映公司已經從去年谷底恢復過來。 過去十年多,遊戲產業從桌面電腦邁向移動網絡,以至最新雲遊戲的冒起,騰訊都能充份利用這些產業結構的變化而取得市場優勢,它擁有近14億微信與Wechat的合併用戶群和雄厚的金融資本,成功創造全球吸金能力最佳的遊戲如《王者榮耀》和《PUBG Mobile》,這些側重於移動平台的遊戲具備高質素、創新及長周期的特點,能為騰訊貢獻長期穩定的現金流。 騰訊的商業考量 騰訊在發行遊戲的吸金能力毌庸置疑,但它對高成本投入的3A級遊戲興趣不大,開發內地首款超3A級遊戲《黑神話:悟空》的遊戲科學原先就在是騰訊做《鬥戰神》的班底,但開發團隊的核心成員馮驥、楊奇與管理層在遊戲理念上存在巨大分歧,結果兩人於2014年另起爐灶,但老東家也有入股5%以示支持。 騰訊為了商業上的考量,絕少收購以追求極致品質為目標的遊戲開發商,即使黑悟空取得空前成功,至今未傳出騰訊有爭取將這款遊戲移至移動網絡的動作,除了因為單機遊戲移植至多人對戰(MMORPG)的移動平台有不同技術要求外,企業文化的違和相信亦是騰訊考慮的因素之一。 同樣,騰訊於2022年入股育碧,與吉勒莫特家族結成聯盟,但雙方一直未見深化遊戲的合作,所以,即使騰訊願意協助吉勒莫特家族捍衛育碧的控制權,相信會繼續扮演被動投資者的角色,既然騰訊投資育碧並非純商業的考量,對其股價影響亦應該有限。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ased in Jinan, capital of East China’s Shandong province, Shandong Gold mainly engages in gold mining, processing and sales, and was listed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in 2018.

快訊:山東黃金預告首三季利潤大升

最新: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1787.HK)周一預計,今年首三季的經調整淨利潤為18.77億元至22.77億元,按年增長46.68%到77.93%。 利好:該公司指出,其利潤表現是受惠於強化戰略引領作用發揮、突出強化生產組織、提高生產作業率及資源利用率;另外,黃金價格持續上行,以及併購山金國際,也推動利潤上漲。 值得關注:由於該公司上半年的經調整淨利潤上升60.35%至14.14億元,以其預測範圍計算,如果最終的利潤接近下限水平,將意味其盈利表現於第三季出現放緩。 深度:山東黃金總部位於山東省濟南市,主要從事黃金採礦、加工及銷售業務,於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過去兩年,由於黃金價格反彈,加上持續大手筆併購增加黃金儲備,該公司除了收入逐年上升外,並於2022年轉虧為盈,去年淨利潤更大增86.8%至23.3億元。今年首三季,國際金價錄得近三成升幅,並屢創歷史新高,協助該公司盈利持續上升。 市場反應:山東黃金股價周二下跌,中午收市軟1.1%至16.7港元,貼近過去52周高位。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nta's Fila brand contracats in Q3

不敵消費降級 安踏被Fila拖後腿

這家領先的運動服裝製造商稱,第三季度旗下高端品牌斐樂(Fila)的銷售額開始萎縮,而核心品牌安踏則繼續增長 重點: 安踏稱三季度斐樂品牌的產品銷售額萎縮,因中國消費者越來越謹慎,轉而消費更便宜的產品 儘管斐樂的業績放緩,但分析機構仍預計在其他品牌的支持下,公司下半年收入將增長16% 陽歌 既能以更低的價格從安踏或李寧等國產品牌買到同樣的產品,為什麼還要買耐克和斐樂(Fila)等高價外國品牌? 這正是困擾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的問題,上周四發布最新季度運營情況顯示,公司旗下高端品牌斐樂在三季度出現了下滑的跡象。更具體地說,截至9月底的三個月里,通過許可協議在中國銷售的韓國品牌斐樂的銷售額出現「低單位數」的下降。 斐樂三季度業績下滑這件事意義重大,因這是安踏最賺錢的品牌之一,利潤率比它核心的安踏品牌高。今年上半年安踏品牌佔公司銷售額近一半,斐樂緊隨其後,佔比近40%。剩下的大約14%來自迪森特和可隆等其他高端品牌。 斐樂三季度銷售額的下滑,與上半年收入增長6.8%的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即便是那時,斐樂的表現也相對落後於安踏的其他兩個主要品牌,上半年安踏品牌的產品收入增長了13.5%,「其他產品361度收入增長了41.8%。 投資者有點被最新公告嚇到了,安踏股價在週一,也就是公告發佈後的首個交易日下跌近9%。儘管如此,該股今年迄今仍上漲了20%,其中上個月在中國股票普遍上漲的背景下有30%升幅。 安踏是中國最大的運動服裝製造商,也是投資者的最愛,市盈率相對較高,達到18倍。相比下,排名第二的李寧(2331.HK)市盈率為13倍,而規模較小的361度(1361.HK)市盈率僅為8倍。 中國經濟放緩的背景下,消費者控制支出,所有零售商最近都面臨壓力。中國8月份零售額僅增長2.1%,7月份增長2.7%,遠低於過去經濟繁榮時的增速。 零售業放緩的一個支線故事是中國國內所謂的「消費降級」,指的是在各類產品中,消費者越來越喜歡更便宜,而不是昂貴的產品。這種降級影響著零售業的所有人,星巴克和耐克等高端的品牌,正被瑞幸和安踏等低價競爭對手搶奪業務。 星巴克7月份報告稱,截至6月的三個月內,中國業務的同店銷售額下降了14%,平均訂單金額下降了7%。同樣,耐克和阿迪達斯在內地的主要鞋履和運動服銷售商滔搏(6110.HK)上月表示,截至8月的中期業績,利潤下降了35%。公司稱期內收入也有所下降,原因是消費者信心低迷影響了整個零售業。公司補充說,其利潤率也受到了折扣和促銷,以及銷售放緩導致庫存積壓的打擊。 雙品牌記 瞭解這背景後,我們再回到安踏的故事,以及它原有的安踏品牌和斐樂之間的不同發展路徑。安踏在十多年前收購了斐樂的中國業務,在今年上半年的最新財報中,安踏稱斐樂「以高端時尚運動品牌定位,以廣泛年齡層的高端消費者為目標」。 根據最新的運營數據,斐樂三季度銷售額下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期內安踏品牌產品銷售額呈中單位數的正增長。在這裡,我們還應該注意到,即使是安踏品牌也面臨著經濟逆風,因為它的最新增速比上半年13.5%的同比增長有所放緩。 今年上半年,斐樂品牌產品的毛利率為70.2%,遠高於安踏品牌的56.6%,這反映斐樂的高端特性和對公司利潤的更大貢獻。這意味著,三季度斐樂銷售額的萎縮,可能會對安踏下半年的利潤構成壓力,尤其是如果該品牌的銷售額繼續下滑。 對安踏來說,也不都是壞消息,在「其他產品」類別,包括一些更高端的外國品牌,在三季度實際上增長了45%至50%。這一數據表明該類別的增長速度,較上半年41.8%的增幅有所加快,安踏很可能在積極推廣這些高端品牌,如迪森特和可隆。 安踏在芬蘭的海外子公司Amer Sports (AS.US)也傳來好消息,這家公司旗下擁有威爾勝和始祖鳥品牌,並於今年早些時候在美國獨立上市。Amer此前報告稱,上半年收入增長14%至21.8億美元,大中華區銷售額增長52%,約佔總銷售額的10%,這得益於它與安踏的聯繫,從而在該市場實現增長。 自IPO以來,Amer的股價表現相當好,目前比13美元的發行價高出約50%。 雅虎財經對44家分析機構的調查顯示,儘管斐樂銷售額出現下滑,但得益於其他品牌的強勁表現,安踏下半年仍有望錄得大約16%的收入增長。這證明瞭該公司強大的管理能力,使其成為中國運動服裝市場的領導者。 憑借規模和強勁的利潤率,安踏的股價可能將繼續高於同行。但歸根結底,即便是安踏也無法阻止中國經濟放緩,以及消費者越來越喜歡更便宜的國產品牌,而非昂貴的外國品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