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US
9618.HK
Walmart sells JD.com stake

這家美國零售巨頭出售了在中國主要電子商務公司的股份,結束長達八年的聯姻,以專注於自己的中國業務

重點:

  • 沃爾瑪出售京東股份之際,其中國業務正因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喜歡開市客那樣的倉儲式購物而蓬勃發展
  • 由於中國消費持續低迷,京東在中國嚴峻的電商市場面臨激烈的競爭

肖林

沒有永恆的盟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不斷變化的聯盟,英國政治家亨利·約翰·坦普爾在一個多世紀前曾說過一句名言:“(只有)我們的利益是永恆的,而實現這些利益正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這種觀點似乎特別有助於解釋上周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WMT.US)與中國領先的電子商務公司京東(JD.US; 9618.HK)的分手,兩家公司持續了十多年的合作關係就此結束。

8月21日,沃爾瑪出售名下9.4%的京東股份,正式與這家合伙八年的夥伴分道揚鑣。此次分手恰逢雙方在龐大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上一份為期八年的競業禁止協議到期。

“這一決定使我們能夠專注於沃爾瑪中國和山姆會員商店強勁的中國業務,並將資金投入其他優先事項。”沃爾瑪在宣佈分手後說,並接著表示將繼續保持與京東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沃爾瑪從此次出售套現約36億美元。

京東試圖緩和此次分手帶來的打擊,稱對兩家公司未來的合作充滿信心。從更實際的層面來看,公司還回購了3.9億美元的股票,用完了3月份宣佈的3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中的剩餘額度。

沃爾瑪繼續入駐京東,並持有達達(DADA.US)的股份,達達是京東的同城配送服務平台,截至3月31日,沃爾瑪仍持有該平台9%的股份。

但這麼大一筆股份被清倉,更不用說失去這樣一位大牌合作夥伴,必然會對京東的股票造成影響。上週三,該股在香港收盤時下跌約9%,交易價格不到2021年2月曆史高點的三分之一。沃爾瑪的股價走勢則相反,上漲0.6%,創下75.58美元的歷史新高。

結束聯姻以及隨後的股價反應,顯示投資者對京東未來的擔憂,而對正試圖在龐大但極度複雜的中國零售市場找到出路的沃爾瑪來說,這也是一個小小的積極信號。

據官方媒體報道,沃爾瑪對京東的興趣可以追溯到2010年,當時它試圖投資這家嶄露頭角的公司的C輪融資。彼時,沃爾瑪在中國101個城市擁有189家門店。京東已經是中國第二大電子商務平台,僅次於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大受歡迎的淘寶。

那次投資最終未能實現,市場傳言稱沃爾瑪堅持要求獲得京東的控股權,導致投資泡湯——該公司的創始人劉強東拒絕了這要求。沃爾瑪隨後買入中國在線雜貨店1號店的股份,以此作為根基,擴大在中國的電子商務業務。後來,沃爾瑪增持並最終在2015年獲得該公司的全部股份。

與此同時,京東2014年在美國上市時,將沃爾瑪列為競爭對手之一,那時外國投資者仍然傾心於中國電子商務的巨大潛力。

天生一對?

這兩家昔日的競爭對手迅速改變態度,於2016年宣佈達成開拓性合作。在這場“中國製造”的聯姻中,沃爾瑪用1號店換取京東5%的股份。沃爾瑪獲得了京東電商基礎設施的使用權,而京東的產品中則有了更多來自沃爾瑪的進口商品,從而獲得了領先於淘寶的優勢。

當時,京東正在迅速向中國較小的市場擴張,那些市場由於消費能力較低而被忽視,但那裡的數億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京東的平台和物流網絡對沃爾瑪來說是無價之寶,沃爾瑪的數百家實體店正面臨著來自電商的競爭。還有傳言稱,沃爾瑪曾經給予厚望的與1號店的合作遭遇了衝突。

沃爾瑪與京東的聯姻受到了熱烈歡迎,兩家公司的股票均因這一消息而上漲。到當年年底,沃爾瑪已將其在京東的股份增持至10%,合作一年後,沃爾瑪在京東的銷售額增長了兩倍。

一刀兩斷

在聯姻後的八年時間里,沃爾瑪一直在中國建立自己的物流和銷售網絡。更重要的是,它已經縮小了傳統的實體店網絡,將重心轉移到花錢越來越謹慎、鐘意高性價比的消費者身上。它的山姆會員店品牌,成功地抓住了這個市場變化,頂住了疫情後中國消費市場目前低迷的影響。

在香港,到鄰近城市深圳的山姆會員店及其競爭對手開市客 (CSCO.US) 購物,已成為流行的一日游活動。中國其他市場的山姆會員商店,經常擠滿了渴望買到便宜商品的購物者。

沃爾瑪公佈今年二季度營收增長4.8%,超出市場預期。其中部分增長可能來自中國,在電子商務銷售額猛增44%的帶動下,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一反疲軟的市場態勢,躍升17.7%,至46億美元。

沃爾瑪首席執行官董明倫 (Doug McMillon)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在中國,強勁的會員趨勢和山姆會員店繼續推動兩位數的銷售增長,我們在那裡約一半的銷售額來自數字渠道。“

雖然沃爾瑪已準備好在中國單乾,但京東是否樂於與之分道揚鑣,目前還遠不清楚,因為它在眼下面臨著多重阻力——從激烈的競爭到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這些都讓全球投資者對其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股票感到恐慌。

多年來,京東一直專注於打造自己的平台,以高質量的電子產品和自有物流網絡而聞名,後者保證了及時送貨。但隨著競爭的加劇,它也在原有的直銷模式之外實行多元化,在平台上增加了規模較小的第三方商店,以便更好地與淘寶競爭。它還在嘗試低價和補貼,對標的競爭對手不僅是淘寶,還有拼多多(PDD.US)和抖音等直播電商平台。

京東已加入進來,試圖提高目前在中國風靡一時的直播銷售額,但截止目前收效甚微。與此同時,拼多多在2019年超越京東,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子商務平台,去年年底更是超越阿里巴巴,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目前的市盈率是三家公司中最高的,為21倍,拼多多緊隨其後,為13倍,京東則處於墊底的位置,僅為9倍,這反映了當前投資者的情緒。

儘管如此,京東在中國仍然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公司今年二季度的利潤幾乎增長了一倍,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將繼續執行低價戰略,在與山姆會員店和拼多多等對手競爭的過程中提供更高的性價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GDS bets on new AI cycle while balancing expansion and deleveraging

萬國數據押注AI新周期 在擴張與去槓桿之間找平衡

人工智能點燃中國數據中心新一輪建設潮,萬國數據一邊把資產注入REITs回血、一邊搶搭AI算力快車,但這樣的平衡能否持續 重點: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億元,按年增長10.2% 資產注入C-REIT帶來13.69億元終止合併收益,期內錄得淨利潤7.29億元   李世達 對中國數據中心產業而言,2025 年很可能會被視為一個分水嶺:一方面,人工智能訓練與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輪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國首批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讓這個向來高槓桿、重資產的行業出現新的財務工具。 這就是萬國數據控股有限公司GDS Holdings Ltd.(GDS.US; 9698.HK)的寫照,既受惠於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設,也受制於多年積累的財務壓力。 根據公司公布的最新財報,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萬國數據錄得28.87億元(4.06億美元)收入,按年增長10.2%,連續第二季維持雙位數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個月新簽訂單達7.5萬平方米,相當於約240兆瓦的新增裝機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約65%與人工智能相關。 新訂單增速放緩 這顯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驅動新一輪算力投資,但企業本身其實並未完全掌控節奏。管理層在說明會中坦言,第二季之後的新訂單步伐較前期緩慢,這意味著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會延續今年的強度。此外,續約談判仍令單位收入每月下降約3%至4%,反映出人工智能需求雖強,但傳統互聯網業務的降價壓力並未消失。 儘管萬國數據享受到人工智能點燃的需求紅利,但供給側過去幾年的高速擴張,使得承載人工智能的空間不再稀缺,談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轉折,是萬國數據今年將一批項目注入中國首批數據中心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資產總額約24億元。交易帶來約13.69億元的終止合併收益,使公司期內錄得淨利潤達7.29億元,實現由虧轉盈。 生存模式改變 但REITs的意義不在於一次性盈利,而在於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萬國數據過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貸、買地、建機房進行高速擴張,當信貸環境寬鬆時,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國信貸收緊之後,重資產模式不再具備可持續性,槓桿開始反向壓縮公司空間。REITs提供的,是一條能讓萬國數據既擴張、又不必完全依賴舉債的現金流管道,維持規模循環。 這也為公司帶來了財務結構的改善,財報顯示,淨負債與年化調整後EBITDA的比率,已從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貸成本下降到3.3%。在中國融資環境趨緊的情況下,同時降低槓桿與利息成本並不容易,這更突顯REITs對公司運作的重要性。 萬國數據的業務模式高度依賴電力供應。公司目前擁有約900兆瓦具備電力指標的土地儲備,這讓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發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項目。管理層也在說明會中點出:「具備電力指標的土地正變得極度稀缺。」人工智能確實帶來增量需求,但供給端——土地、電力、審批、建設速度,正在變得更競爭、更受政策影響。 海外數據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來伏筆。該平台在亞太與歐洲雖具潛力,但今年第三季仍錄得4.61億元虧損,短期內仍會拖累整體利潤。公司需要持續證明其開發、運營與出售資產的能力,而不僅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萬國數據市銷率(P/S)約為4.15倍,大幅低於Equinix(EQIX.US)的8.42 倍與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於仍處於重組期的世紀互聯(VNET.US)的1.99倍。這顯示儘管中國市場更為波動,但萬國數據的規模、客戶質量與資本循環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來,萬國數據在港股累升約30%,與大市相若,但過去一個月有約 7%回調,股價30.1港元較52周高位48.9港元有約四成折讓。在估值仍具折價、AI驅動需求未減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區間。作為熱門的AI基建標的,當人工智能需求維持強勁、REITs資產注入順利時,相信市場願意提高估值< 但仍須留意政策面的變化。簡而言之,萬國數據正在穿越一個全新的算力周期,隨著估值與市場預期的提升,意味著已沒有太多犯錯空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佑駕創新配股 折讓一成集資2億元

智能駕駛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將配售約1,401萬股新H股,每股配售價14.88元,較周二收市價16.53元折讓10%,亦較過去五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17.3元折讓14%,配售股份佔擴大後發行股份約3.33%。 是次集資淨額最多2.04億元,約70%用於發展L4無人物流車,包括研發新一代產品、升級運營平台及拓展銷售網絡;約30%用於升級基礎研發平台,包括提升數據閉環體系的效率,高效賦能前裝,以及發展L4無人車多產品線。 佑駕創新周三開市跌2%至16.2元,股份由過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樂信完成業務調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線信貸平台樂信(LX.US)周一公布,由於貢獻公司約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貸中介業務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6.7%至34.2億元。 儘管營收下滑,公司當季利潤同比大增68.4%至5.21億元。 董事長肖文傑表示:「三季度我們高效完成業務調整,已順利實現轉型以符合新監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發貸款年化利率均設定在或低於24%。」 財報發布後,樂信股價周一大漲8.2%收於3.78美元。該股較3月末峰值已腰斬,年內累計跌幅達35%。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優必選折讓11.4%配股籌31.1億港元

機器人製造商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萬股新H股,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的6.3%,配售價為每股98.8港元,較前一日收市價折讓約11.4%,籌資總額31.1億港元(4億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75%將用於投資或收購集團業務價值鏈中具潛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標企業,或與相關行業整合或成立合營實體,15%用於業務運營及發展,10%用於償還貸款。 2023年上市的優必選,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資,前五次共集資43億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資,所得淨額為24.1億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動用餘額為15.12億港元。 優必選股價周二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12.1港元,轉升0.54%。該股今年至今累升約1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