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兔速遞的目標,是要打入內地速遞市場三甲之列

重點

  • 過去三個財年,極兔速遞實際仍處於虧損狀況
  • 極兔速遞能否再上一層樓,海外及跨境業務的發展,將至為關鍵

 

易焬

剛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極兔速遞環球有限公司,市場估計,集資金額約10億美元(72億元)。這個市場的「搞局者」、速遞界的「野蠻人」,若成功集資,口袋裡多了錢,又背靠資本市場平台,隨時有能力再在市場興風作浪,衝擊業務剛露龧光的速遞巨頭。

極兔一如其名,成長速度快如脫兔,創立只有八年,迅即成為東南亞快遞市場的龍頭大哥。這家由中國智能手機品牌OPPO前印尼市場一把手李傑創辦的企業,從印尼開始攻城掠地,短時間已打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及新加坡市場,2022年在東南亞處理的境內包裹超過25億件。

光東南亞,又怎能載得下李傑的雄心,極兔藉收購龍邦快遞,一腳踏進中國市場,2020年3月展開服務,2021年斥資68億元鯨吞百世集團,去年在內地處理120億件境內包裹,佔據速遞市場份額近一成一。

國內速遞巨頭花十多年才建立起來的江山,極兔瞬間就穩佔一席位,靠的是龐大銀彈攻勢,短時間將市場攻克下來。極兔經過9輪融資,籌得50億美元,前期投資者星光熠熠,騰訊、博裕、ATM、DI、高瓴、紅杉及招銀國際等,甚至連競爭對手順豐(002352.SZ),也是投資者之一。

大灑銀彈連年虧損

在實力雄厚的投資者支持下,極兔有能力大灑金錢,不過代價是集團連年虧損。據上市申請文件披露,2020年至2023年的收入分別是15.4億美元、48.5億美元及72.7億美元,但三年的營業成本分別是18億美元、54億美元及75.4億美元。成本高於收入,別說盈利,就連毛利也談不上,連續幾年出現毛損。

2020至2021年度業績,分別虧損5.6億美元、60.5億美元,去年表面有16.6億美元盈利,其實是因金融資產及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產生30.5億美元收益所致。若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三年的虧損是4.8億美元、9.1億美元及8億美元。

事實上,與內地速遞巨頭「三通一達」及順豐比較,極兔在盈利能力上就顯得遜色。2022年度,順豐圓通(600233.SH)的毛利率都超過百分之十,中通快遞(ZTO.US; 2057.HK)更是一枝獨秀,毛利率高達25.6%,今年首季,更提升到28.09%,對於沒利潤可言的極兔,可說被對手遠遠拋離。

若計算去年單票收入,圓通、韵達(002120.SZ)及申通(002468.SZ),平均單票收入介乎2.55至2.69元水平,中通不含派費收入1.4元,但成本只是1.03元,單票利潤相當可觀。極兔在中國單票收入0.34美元,但成本要0.4美元,即每單生意都要虧蝕。以業務情況來說,投資極兔似乎並不化算。

未來還看海外擴張

要看極兔未來,或許著眼點可放於海外擴張,以及跨境物流上的增長。從過去的經營看,極兔在東南亞等地表現出色,證明公司有能力在海外市場開疆拓土。去年公司已進一步擴展至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

這幾個新市場,正處於高速增長,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整個市場的快遞包裹量,2022年接近31億件,預計2023至2027年,複合年增長率接近18%,包裹量將達到71.4億件。

另外,東南亞及中國的跨境電商零售市場總額,亦處於增長態勢,預計2023年可達6,052億美元,至2027年將升至12,57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0%。全球跨境物流市場將由2023年的4,561億美元,升至2027年的6,807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接近11%。

從以上數字分析,海外及跨境快遞仍處於高速增長水平,若極兔能在新市場及跨境物流發展上續創佳績,未來無疑可派出一張亮麗的成績表,說不定業績可以有一個大躍進。

大打廣告兼殺價搶客

至於中國市場,相信極兔也不甘於屈居人下。以極兔擅於癲覆市場規律,上市後會否故技重施,令內地剛歸於穩定的速遞行業再掀起千重巨浪,又要拼個你死我活。

別忘記,極兔是市場的「搞局者」,打廣告做宣傳推廣,一刻也不手軟,去年卡塔爾世界盃期間,一擲千金聘請阿根廷球王梅西做品牌代言人。今年央視春晚,它豪花重金,成為春晚物流行業甄選品牌,出盡風頭。

再講年前的價格戰,更叫行內頭部企業猶有餘悸,其揮金如土的氣概,不惜大手劈價,以本傷人。讓公司在短短十個月時間,每日單量由零突破2,000萬宗,這個紀錄,中通用了十六年,更別說申通花了二十五年。

極兔肆意衝擊市場的蠻勁,恨得一眾巨頭咬牙切齒,更搞亂市場運作,最終市場監管總局及國家郵政總局亦看不過眼,相繼出台法規,要求快遞企業不得以低於成本價格傾銷,或操縱市場價格,經有關當局出手,極兔才偃息旗鼓。

雖然在政府政策下,極兔未必能再透過減價去搶佔市場,然而「搞局者」就是「搞局者」,在自身條件突然變強時,說不定再以另類策略,發動新攻勢。別忘記,2020年,李傑曾向中國代理發出一封信,內容大意是當有一天,極兔打入內地速遞三甲,大家的名字將名留行業青史,這是何等驕傲的事情。言下之意,極兔又怎會甘心於今天在內地的排名,只是區區的第六位。

有超贊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簡訊:遊戲相關收入年增12% 網易第三季多賺近三成

網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億元($13億美元),增速較第二季增長9.4%放緩,非公認會計准則下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億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億元,續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當中在線遊戲收入佔分部總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億元,按年增加3.56%;網易雲音樂收入跌1.8%至19.64億元。創新及其他業務收入跌近19%。 網易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磊表示,未來將聚焦和持續投入現有取得成功的遊戲項目,未來新作採精品化策略,避免資源分散於信心不足的新項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資源研究AI在遊戲創新、開發及營運中的應用。 業績公布後,網易美股周四收升0.40%,報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價上升銷售策略奏效 六福預告中期多賺5成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發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約20%至30%;盈利則大增40%至50%。 根據公司去年中期業績,收入54.5億港元,賺4.17億港元;按此計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億至70.9億港元,盈利約5.8億港元至6.75億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產品差異化及銷售策略成功,帶動定價首飾產品的銷售大幅增長。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價上漲、定價首飾產品銷售佔比增加,以及營運槓桿帶動利潤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開報25港元,公司今年以來股價上升74%。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債務壓力揮之不去 希教國際持續賣校求生

民辦高教寒冬持續,債台高築的希教國際再度出售資產求生 重點: 最新一宗交易雖僅作價1,000萬元,但涉及每年1.2億元貸款回收承諾 3.5 億美元零息可轉債已完成重組並全數贖回,外幣債務風險正式解除    李世達 在中國民辦高教投資熱潮退卻的當下,債台高築的希教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資產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萬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諾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買方更要負責為倍諾思教育償還希教的3.8億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義的並非交易對價,而是買方承諾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償還1.2億元本金與8%利息的股東貸款,等於替公司在未來幾年鎖定可預期的現金流,協助緩解持續緊絀的財務壓力。 事實上,希教近兩年來已多次出售資產,市場估算累計變現超過23億元,涵蓋江西、甘肅、雲南、上海、蘇州等多個教育項目,構成一條漸次收縮的資產處置路線。過往公告中,公司措辭高度一致:「聚焦優質核心資產」「改善資產負債表」「提升股東回報」。 若說過去的民辦高教是以擴張換增長,如今希教則是以縮表換生存。 零息可轉債拆彈 希教的財務壓力說來話長,但最受關注的是2021年發行的3.5億美元零息可轉債。該債務曾於去年3月遭債權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呈請,同年8月撤回,重組談判即告展開。 今年6月,公司與持有逾56%本金的債權人小組達成原則協議,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將以610美元提前贖回,並於7月獲95.94%未償本金持有人支持通過,使方案具備約束力。重組已於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隨後公司於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償債券的贖回,意味其外幣債務風險基本解除。 然而,拆彈成功並不代表財務壓力從此消失。根據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報告,公司淨流動負債達56.27億元,其中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11.3億元,而手頭現金僅約16.16億元。 所幸在財務報表的另一端頗為亮眼。期內收入為21.17億元,按年增長3.6%;股東應佔溢利達3.07億元,大增28.5%,經營現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淨流出轉正至2.71億元,公司運營層面似已重回正軌。 至此,化債仍是最重要議題,資產處置成為去槓桿進程中的核心組件。對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諾思,公告明言校舍規模與場地難以滿足未來教學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額外投入改造資本。從財務角度而言,這是一場在增長與現金流之間的取捨,而在債務仍需時間化解的階段,公司顯然選擇後者。 持續出售邊際資產 今年以來,希教密集處置多項教育資產,從甘肅白銀、江西南昌與樟樹,到陝西西安及廣西桂林的項目,市場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現金回收與債務轉移規模或超8億元。 從已披露公告可見,被剝離的項目普遍具備明顯共通點,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連續虧損或資產淨值為負,且校舍改造與辦學條件提升需要持續資本投入,投資回收期較長等。 此外,多數項目位於生源增速放緩、民辦本科競爭激烈的二三線地區,招生提升空間有限,難以為集團帶來穩定現金流。出售此類邊際資產成為公司降槓桿與修復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策略,將更多資源集中於具規模與學科優勢的核心辦學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後首個交易日,希教股價下挫7.83%,收報0.2港元,今年以來仍錄約37%升幅,跑贏大市。市場的定價邏輯亦相對清晰:在零息可轉債拆彈後,公司不再面臨外幣債務違約風險,但能否持續推動資產處置回款,並有效用於補強資本結構,將決定估值能否修復。 希教目前追蹤市盈率約3.6倍,仍低於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這種折讓反映市場對槓桿與現金流的不確定性,但若未來幾次處置交易能順利收回貸款及對價,尤其在流動性偏緊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負債結構,估值曲線仍可能出現修復空間。 對希教而言,出售資產只是漫長去槓桿的中場。在人口負增長、生源分流與監管審慎成為常態的背景下,民辦高教再難以依靠複製校區達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學科壁壘、區位優勢與穩定現金回收能力的資產,是獲得市場定價主導權的關鍵。希教目前估值仍處低位,具一定情緒修復可能,但相信會是一場耐力賽。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通快遞第三季淨利增長5% 下調全年業務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遞(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錄得收入118.65億元(16.66億美元),按年升11.1%,淨利潤25.24億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計,公司收入345.88億元,按年升10.29%。淨利潤64.55億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遞包裹量為95.7億件,按年增長9.8%。期內包裹量增長及包裹單價增長1.7%,帶動核心快遞服務收入增長11.6%。受惠於電子商務退貨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銷機構產生的直客業務收入增長141.2%。同期毛利率則按年跌6.3個百分點至24.9%。 此外,公司下調了年度指引,將全年包裹量預計由原本的388億至401億件,下調至介於382億至387億件之間,按年增長12.3%至13.8%。 中通快遞港股周四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48.4港元,升0.6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