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電子商務營銷服務提供商的股價仍然低迷,雖然該公司預計其企業解决方案業務未來三年將高速增長

重點:

  • 愛點擊稱,其企業解决方案業務去年增長了一倍多,預計未來三年將持續“高速增長”
  • 該公司正在探索其他“資本市場機會”,可能二次上市,或者徹底從美國退市並在別處重新上市,最有可能的地點是香港

戴杰明

股票經紀人有一條古老的建議: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公司的基本面,作出堅定的投資决定,然後以完全相反的方式操作。這條建議在過去一年尤其適用於愛點擊互動亞洲集團(ICLK.US)——一家電子商務營銷服務提供商。該公司穩健的業績讓普通投資者望而卻步,卻吸引了機會主義的私募股權投資。

不久前致股東的信函中,愛點擊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唐健稱,該公司的企業數字化運營解决方案業務2021年全年收入錄得三位數的同比增長。“我們也相信2022年乃至接下來的3年裏,該業務仍然具備持續高速增長的潛力,”他在2月16日這封充滿樂觀情緒的信函中寫道。

實際上,憑藉中國活躍的電子商務領域對其數字服務的强勁需求,在美國上市的愛點擊去年實現了收入的改善,且市場基本面良好。儘管如此,其股票卻還是一蹶不振。不僅如此,它似乎還失去了香港的兩個在追求者的興趣。兩家機構都曾被愛點擊低估的股價所吸引,試圖將其私有化。

兩家機構都拋出橄欖枝,但似乎已經空手而歸,被唐健和公司另一位聯合創始人薛永康拒絕,兩人控制著愛點擊的多數投票權。此後,公司股價跌到了遠低於兩位買家競購價的水平。然而主要受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驅動,公司收入强勁增長。

乍看薛永康和唐健似乎錯過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畢竟,去年9月太盟投資集團和Oasis Management Co. 提出的收購價爲每股6.75美元,給予公司6.4億美元(40.7億元)的估值。一個月後,英菲尼迪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第二份收購要約給出的價格爲7.5美元,估值略高於7億美元——都遠高於愛點擊目前僅2.2億美元的市值(以周一最新收盤價2.42美元計算)。

仔細觀察愛點擊過去兩三年的股價就會發現,形勢一度完全不同,甚至處在另一個極端。顯然,這只股票僅一年前17.5美元左右的高點産生過一些泡沫。對投資者來說可能十分痛苦,但此後的大幅下挫已經讓股價回到了2018年底到2020年初的水平。1月底,分析機構對該股票仍然相對看好,給出了9.85美元的平均目標價和“强力買入”評級。這意味著這只股票可能被超賣,薛永康和唐健最好是等待價格修復,而不是接受低價收購要約。

顯然,從基本面的角度看,並不缺乏對公司業務的信心,雖然它的增長基數較低。在最近的財報季度,即去年截至9月的三個月,企業解决方案業務的收入爲2,030萬美元,比一年前的880萬美元增長了一倍多。愛點擊的營銷解决方案收入同期增至6,660萬美元,同比增幅相對溫和,爲11%。兩個數字意味著該季度整體收入增長26%,至8,690萬美元。

愛點擊估計,2021年全年整體收入將在3.18億到3.38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0%。公司預計企業解决方案收入將在6,200萬美元到6,800萬美元,是2020年2890萬美元的兩倍多。

疫情推動的增長

與世界其他地方一樣,疫情加速了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發展,愛點擊的核心專長因此得以發揮。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商市場,消費者出於安全和方便的考量,從綫下轉移到綫上,預計該市場去年有17.2%的增長。這幫助推高了相關企業的估值,包括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京東(JD.US; 9618.HK)和愛點擊在疫情暴發後第一年的表現。

阿里巴巴股價在2020年10月達到310美元的高點,而京東在去年2月漲至94美元。之後,隨著最近一波對中概股的看跌情緒,它們的股價均大幅回落,周一分別收於105.19美元和71.63美元。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的數據,在2021年至2025年,中國的電商規模預計將以11.6%的複合年增長率强勁增長,在2025年達到21.4萬億元(3.3萬億美元)。2021年的電商銷售額爲13.8萬億元。 

雖然中國電商市場的前景讓人看好,但同樣需要記住的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和騰訊(0700.HK)的微信支付等支付解决方案加起來,佔電商總體規模的57.6%。微信支付可以接觸到微信的12億龐大用戶,這爲愛點擊基於微信的數據分析帶來了巨大的潛力。

2月中旬,愛點擊推出了iNsights 2.0,這是其iSuite智能數據分析平台的升級版。該工具使得全球品牌可以獲得其所謂的對微信生態系統“無與倫比的洞察力”,從而實現效率更高的數據驅動營銷,以及更爲明智的商業决策。

鑑於更廣泛的電商市場基本面、新産品和升級,以及非常喜人的收入增長預期,事實很有可能證明,坐等股價回升是薛永康和唐健去年面對兩次收購要約時的深思熟慮之筆,或者說並未作出任何正式回應。那兩次收購現在看來似乎已是明日黃花。

但總少不了一個“但是”作爲轉折。對於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來說,這個“但是”以潛在的地緣政治複雜局面的形式出現,而它也可以被視爲一個公司治理方面的問題。

在最近一封致股東的信中,唐健指出:“管理團隊還將密切關注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積極尋找各種資本市場機會,以支持我們的長期發展。”

在目前的環境下,這幾乎等於說愛點擊可能正在考慮二次上市(地點很可能是在香港),或者完全從美國退市,在其他地方重新上市,而香港又是最可能的選擇。美國和中國監管機構在公司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緊張關係,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會采取這樣的舉措。

鑒於中國政府的態度,尋求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如今都傾向於去美國之外的其他地方上市。許多在美上市的中國頂級互聯網公司已經在香港二次上市,包括阿里巴巴、京東、搜索巨頭百度(BIDU.US; 9888.HK)、第二大游戲公司網易(NTES.US; 9999.HK)。

展望未來,愛點擊的業務和估值都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儘管如此,該公司幾乎不可避免地將在香港進行第二次上市,或者從納斯達克完全退市,並很可能在某個時候在香港重新上市。這些過程需要時間,但兩年的時間框架看起來是比較靠譜的。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遊戲相關收入年增12% 網易第三季多賺近三成

網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億元($13億美元),增速較第二季增長9.4%放緩,非公認會計准則下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億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億元,續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當中在線遊戲收入佔分部總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億元,按年增加3.56%;網易雲音樂收入跌1.8%至19.64億元。創新及其他業務收入跌近19%。 網易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磊表示,未來將聚焦和持續投入現有取得成功的遊戲項目,未來新作採精品化策略,避免資源分散於信心不足的新項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資源研究AI在遊戲創新、開發及營運中的應用。 業績公布後,網易美股周四收升0.40%,報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價上升銷售策略奏效 六福預告中期多賺5成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發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約20%至30%;盈利則大增40%至50%。 根據公司去年中期業績,收入54.5億港元,賺4.17億港元;按此計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億至70.9億港元,盈利約5.8億港元至6.75億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產品差異化及銷售策略成功,帶動定價首飾產品的銷售大幅增長。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價上漲、定價首飾產品銷售佔比增加,以及營運槓桿帶動利潤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開報25港元,公司今年以來股價上升74%。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債務壓力揮之不去 希教國際持續賣校求生

民辦高教寒冬持續,債台高築的希教國際再度出售資產求生 重點: 最新一宗交易雖僅作價1,000萬元,但涉及每年1.2億元貸款回收承諾 3.5 億美元零息可轉債已完成重組並全數贖回,外幣債務風險正式解除    李世達 在中國民辦高教投資熱潮退卻的當下,債台高築的希教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資產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萬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諾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買方更要負責為倍諾思教育償還希教的3.8億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義的並非交易對價,而是買方承諾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償還1.2億元本金與8%利息的股東貸款,等於替公司在未來幾年鎖定可預期的現金流,協助緩解持續緊絀的財務壓力。 事實上,希教近兩年來已多次出售資產,市場估算累計變現超過23億元,涵蓋江西、甘肅、雲南、上海、蘇州等多個教育項目,構成一條漸次收縮的資產處置路線。過往公告中,公司措辭高度一致:「聚焦優質核心資產」「改善資產負債表」「提升股東回報」。 若說過去的民辦高教是以擴張換增長,如今希教則是以縮表換生存。 零息可轉債拆彈 希教的財務壓力說來話長,但最受關注的是2021年發行的3.5億美元零息可轉債。該債務曾於去年3月遭債權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呈請,同年8月撤回,重組談判即告展開。 今年6月,公司與持有逾56%本金的債權人小組達成原則協議,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將以610美元提前贖回,並於7月獲95.94%未償本金持有人支持通過,使方案具備約束力。重組已於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隨後公司於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償債券的贖回,意味其外幣債務風險基本解除。 然而,拆彈成功並不代表財務壓力從此消失。根據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報告,公司淨流動負債達56.27億元,其中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11.3億元,而手頭現金僅約16.16億元。 所幸在財務報表的另一端頗為亮眼。期內收入為21.17億元,按年增長3.6%;股東應佔溢利達3.07億元,大增28.5%,經營現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淨流出轉正至2.71億元,公司運營層面似已重回正軌。 至此,化債仍是最重要議題,資產處置成為去槓桿進程中的核心組件。對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諾思,公告明言校舍規模與場地難以滿足未來教學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額外投入改造資本。從財務角度而言,這是一場在增長與現金流之間的取捨,而在債務仍需時間化解的階段,公司顯然選擇後者。 持續出售邊際資產 今年以來,希教密集處置多項教育資產,從甘肅白銀、江西南昌與樟樹,到陝西西安及廣西桂林的項目,市場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現金回收與債務轉移規模或超8億元。 從已披露公告可見,被剝離的項目普遍具備明顯共通點,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連續虧損或資產淨值為負,且校舍改造與辦學條件提升需要持續資本投入,投資回收期較長等。 此外,多數項目位於生源增速放緩、民辦本科競爭激烈的二三線地區,招生提升空間有限,難以為集團帶來穩定現金流。出售此類邊際資產成為公司降槓桿與修復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策略,將更多資源集中於具規模與學科優勢的核心辦學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後首個交易日,希教股價下挫7.83%,收報0.2港元,今年以來仍錄約37%升幅,跑贏大市。市場的定價邏輯亦相對清晰:在零息可轉債拆彈後,公司不再面臨外幣債務違約風險,但能否持續推動資產處置回款,並有效用於補強資本結構,將決定估值能否修復。 希教目前追蹤市盈率約3.6倍,仍低於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這種折讓反映市場對槓桿與現金流的不確定性,但若未來幾次處置交易能順利收回貸款及對價,尤其在流動性偏緊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負債結構,估值曲線仍可能出現修復空間。 對希教而言,出售資產只是漫長去槓桿的中場。在人口負增長、生源分流與監管審慎成為常態的背景下,民辦高教再難以依靠複製校區達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學科壁壘、區位優勢與穩定現金回收能力的資產,是獲得市場定價主導權的關鍵。希教目前估值仍處低位,具一定情緒修復可能,但相信會是一場耐力賽。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通快遞第三季淨利增長5% 下調全年業務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遞(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錄得收入118.65億元(16.66億美元),按年升11.1%,淨利潤25.24億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計,公司收入345.88億元,按年升10.29%。淨利潤64.55億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遞包裹量為95.7億件,按年增長9.8%。期內包裹量增長及包裹單價增長1.7%,帶動核心快遞服務收入增長11.6%。受惠於電子商務退貨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銷機構產生的直客業務收入增長141.2%。同期毛利率則按年跌6.3個百分點至24.9%。 此外,公司下調了年度指引,將全年包裹量預計由原本的388億至401億件,下調至介於382億至387億件之間,按年增長12.3%至13.8%。 中通快遞港股周四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48.4港元,升0.6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