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知名富商李澤楷旗下的保險企業富衛集團再度提交上市申請,市場傳聞計劃集資10億美元

重點:

  • 富衛這次上市,是以東南亞業務增長潛力吸引投資者,並非藉「中國商機」作招徠
  • 公司今年5月曾因市況波動延遲上市,由於目前港股疲軟,加上預告今年轉盈為虧,其上市計劃會否再生枝節,仍屬未知之數

羅小芹

香港首富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旗下的保險公司富衛集團有限公司,上周二第二次遞表申請到港股上市,市場消息透露該公司計劃集資10億美元(70億元),期望明年第一季登陸港交所。

本來盛傳於新加坡或到美國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形式上市的富衛,因「中國因素」選擇登陸港股。事實上,美國證監會質疑中國監管法規可能對富衛業務作出干預,使得富衛其後在風險因素承認,倘若中國內地業務營運有所增長,受中國法律及法規帶來不確定性影響將較目前更大。公司也在招股書特別提到,中國政府去年頒布的《數據安全法》及《信息保護法》,若公司未能遵守相關法律及法規,可能對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在政策背景困擾下,富衛最終回到「自己人」的地方上市,相信能將風險減低。

富衛早於今年2月已遞交在港上市申請,市場傳聞5月已通過港交所聆訊,但由於市況波動,最終延遲上市。然而,港股自7月起再現跌勢,周一再刷新6個月低位,富衛這次的上市計劃會否再生枝節,實屬未知之數。

富衛目前在十個亞洲市場經營保險,除了相對成熟的日本市場外,也在增長迅速的泰國、柬埔寨、菲律賓、印尼、新加坡、越南及馬來西亞發展業務,其上市賣點主要是其東南亞業務的增長潛力,至於反映中國收益的香港、澳門業務相對增長乏力。

港澳業務成「雞肋」

富衛這次集資除了強化資本外,也會在未來兩年向富衛持有35.1%的印尼人民銀行壽險業務注資,最終將持股比例增至44%。對於未來一段時間仍然處於投資期的企業,要在市況低迷時尋求巨額融資,管理層要努力說出一個動聽的增長故事,才能吸引投資者參與。

根據富衛招股書更新的財務數據顯示,按固定匯率計算,今年上半年新業務價值較去年同期增加24.6%,達到4.05億美元。其中,泰柬的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6%至1.44億美元,反觀港澳新業務價值僅同比增長4.9%至1.03億美元,令泰柬已超越港澳,成為新業務的最大貢獻者。如果將泰柬和菲印新越馬等業務合計,整個東南亞的新業務價值達2.3億美元,對富衛新業務的貢獻已超過半邊天。

至於港澳市場上半年的年化新保費表現更為不濟,同比倒退25.5%至1.88億美元,主要因為在新冠疫情下,持續的邊境控制措施,減低內地人於兩地購買保險的需求。不過,受惠菲印新越馬等新興市場的年化新保費同比大增58.6%至1.9億美元,仍帶動公司整體保費輕微增長2.8%至7.32億美元。

富衛的港澳業務過去受惠於中國內地訪港客戶的銷售,但受累新冠疫情,來自內地訪客銷售的新業務價值,已從2019年的6,000萬美元,大跌至去年的600萬美元。截止今年3月底,中國訪客的有效保單持有人數僅佔總數約1.2%,反映中國業務對富衛或有雞肋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之感,由此可以理解為何富衛並非以「中國商機」為是次上市作招徠。

此外,富衛去年錄得淨利潤2.49億美元,公司解釋是因為實際投資回報高於預期長期投資回報,以及已終止經營業務的淨利潤貢獻。然而,由於預計今年這兩項因素不會重現,加上隨着業務規模持續擴大,令相關成本增加,預計今年以至未來期間,公司業務都會錄得淨虧損,這可能會減弱投資者申購的意欲。

李澤楷活躍投資界

富衛由李澤楷通過PCGI Holdings及關連實體控股持有,近年李氏投資作風轉趨低調,投資重點主要放在傳統金融行業,但他年輕時卻在創業投資界非常活躍。

李澤楷於1987年從美國輟學回港,最初加入父親旗下的和黃集團(現已併入長和(0001.HK)),其後創辦衛星電視Star TV,再於1993年以5.25億美元代價,將控股權售與傳媒大亨梅鐸旗下的新聞集團。賺取第一桶金後,他於同年成立盈科拓展集團,最為人熟悉是他在2000年向30多間銀行舉債120億美元,鯨吞市值超過2,500億港元(2,225億元)的香港電訊,但因為併購後的香港電訊負債過高,隨後在科網泡沫爆破下市值暴跌。

墊伏多年的李氏近年在國際資本市場再見踪影,他與其母校校友、PayPal創辦人Peter Thiel合作建立多家以Bridgetown命名的SPAC,三家SPAC的收購目標都指向東南亞項目,其中Bridgetown 2 Holdings已於今年3月完成併購新加坡房地產網站PropertyGuru,但其最新股價較上市日高位已腰斬近半。

富衛上市前曾進行兩輪私人配售,向機構投資者募集16.25億美元,消息稱有關配售的估值約90億美元。如果參考獨立精算師的內涵價值權益90.36億美元,相信富衛估值會略高於90億美元。然而,內涵價值只是衡量壽險公司價值最普遍的指標,富衛能否集資10億美元,很大程度仍要看市況而定。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博雷頓折讓15%配股 集資2.5億港元

電機製造商博雷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33.HK)周日公布,擬配售最多1,000萬股新股,佔擴大後H股3.98%,配售價25.08元,較上交易日收報折讓14.98%,集資總額2.51億港元(3200萬美元)。 公司公布,集資所得款項70%擬用於團海外光伏及儲能項目的投資及開發;15%償還計息借款;餘額擬重點投入多模態大型模型驅動的無人駕駛礦卡協同調度系統研發、商業化及示範應用。 博雷頓股價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27.92港元,跌5.36%。該股於今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過去一個月累跌逾2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偉新材低位定價 首掛午收仍挫5%

新能源材料生產商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579.HK)周一在香港掛牌平開報34元,股價之後回軟,中午收市報32.3元,跌5%。 公司發售1.04億股,每股售價34至37.8元,最終以低位定價。公開發售錄得超額26.9倍,國際配售則錄得超額3.08倍,集資淨額34.3億元。 去年公司收入增長17.4%至402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盈利不升反跌,按年下挫24.7%至14.67億元。今年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收入同比升6.1%至213.2億元,但盈利則下跌14.8%至7.53億元。 集資所得的50%,將用作擴大生產及供應鏈能力,約40%用於新能源電池材料的研發及推進數字化,餘下10%作為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Goodbaby makes strollers

生育低迷關稅打擊 好孩子叫苦連天

全球最大嬰兒手推車與安全座椅生產商好孩子,正受美國關稅與中國生育低迷的雙重打擊 重點: 公司今年前九個月的收入下滑,在上半年錄得小幅增長後再度轉為收縮 亞洲和歐洲市場的增長,正抵消美國市場的疲弱銷售   譚英 當好孩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086.HK)在2010年啟動香港IPO時,受惠於新興中產階級家長渴望為孩子提供最好用品的需求,公司已連續17年成為中國嬰兒手推車市場的領導者。其後,公司利用上市所得資金展開全球併購,最終成為全球最大的嬰兒手推車及兒童安全座椅供應商。 除了在中國本土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外,公司亦在1996年成為美國最大嬰兒手推車供應商,並在七年後登上歐洲市場首位,為Quinny、Nike Kids和Tommee Tippee等品牌代工生產產品。 然而,受多項不利因素拖累,公司近期發展不再如此強勁,這些因素包括中國出生率下滑、本土消費者愈加謹慎,以及今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這些挫折在公司本月公布的第三季度業績中表露無遺,數據顯示其表現較上半年已顯乏力的業績進一步惡化。 最新報告,好孩子國際今年首九個月收入按年下跌1.1%至64.2億港元,在2025年上半年曾錄得2.7%的收入增長後,再度陷入收縮。其中,內地gb品牌表現最差,期內收入大跌18.1%;旗下嬰兒安全座椅品牌 Evenflo下滑10.9%;設計諮詢業務Blue Chip收入則按年下降19.9%,反映其客戶在美國關稅動盪下的脆弱性。 不過,上述跌幅在一定程度上被高端嬰兒車品牌Cybex的增長所抵銷。該品牌期內收入上升11.7%,並佔集團總收入的57.5%,成為主要支撐來源。 公告發布後的四個交易日內,好孩子股價曾下跌4.2%,惟其後收復失地。然而,該股最新收市價1.19港元仍僅為其4.90港元上市價的五分之一。這對一家曾經看起來潛力無限的上市公司而言,顯然稱不上是一個亮眼的成長故事。 好孩子未在最新報告中披露盈利數據,僅提供有限資訊。但公司8月發布的中期業績顯示,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大跌43.7%至1.055億港元;期內淨利率下降2個百分點至2.5%。因此,可以合理推測,相關盈利指標在第三季大概率持續惡化。 在中期業績公布前不久發布的盈利預警中,公司將利潤下滑歸咎於美國業務疲弱,雖然其他地區的業務有所改善,部分抵銷了相關影響。削弱盈利的其他因素,還包括為符合汽車安全座椅新監管標準而產生的額外成本,以及更高的推廣與市場營銷開支。 好孩子早期的成長,很大程度反映中國製造業在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的崛起歷程,以及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產業規模進一步攀升。 公司由現年76歲的宋鄭還創立,他曾是一名中學副校長,並於1989年至1993年期間負責學校附屬工廠的管理。在政府鼓勵民眾創業的背景下,他發明了「推搖兩用」嬰兒推車,並以「好孩子」品牌推向市場,最終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產品名稱。 全球併購擴張 2014年,公司先後收購了德國兒童安全座椅品牌Cybex,其創辦人Martin Pos 目前仍出任好孩子董事會成員;同年又收購創立於1920年的美國公司 Evenflo。Evenflo最初以生產奶瓶起家,後來逐步將產品線擴展至兒童安全座椅與嬰兒手推車等品類。 據多家媒體報道,美國自今年4月起對嬰童用品加徵關稅後,嬰兒手推車、兒童安全座椅等主要品牌價格迅速上調,其中手推車平均漲價25%,兒童安全座椅平均漲價20%。這可能是令好孩子今年上半年毛利率按年下降3個百分點至 49.6%的原因之一,顯示其關稅成本轉嫁能力受限,部分成本需自行消化。 由於美國市場佔好孩子今年上半年銷售額約三分之一,上述關稅衝擊顯然是個壞消息。不過,與同樣在美國市場建立產品主導地位的其他中國製造商一樣,好孩子亦正進行調整,而公司目前的市盈率僅約7倍,估值顯得相對偏低。 好孩子國際在美洲地區的收入佔比已被其歐洲業務超越,歐洲板塊收入佔比由 2019年的27% 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約47%,惟該比例亦包含中東及非洲市場。 中端市場競爭加劇、缺乏品牌價值,加上受成本衝擊,削弱具有美國背景的 Evenflo品牌;相較下,定位較高端的Cybex嬰兒手推車則在歐洲市場備受青睞,成為帶動好孩子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儘管美國市場近期表現疲弱,但好孩子過去數年最大壓力仍來自中國本土市場,中國業務收入佔比已從2019 年的35%銳減至今年的20%以下。 雖然北京近年大力推動生育政策,但中國生育率仍僅約1.01,遠低於1990年的2.51,意味需要使用好孩子產品的新生兒數量大幅減少。雪上加霜的是,在宏觀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消費者變得更為謹慎,也縮減了在嬰童用品上的開支。 儘管挑戰重重,公司仍展現出調整與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在收購Cybex與Evenflo後,其業務從過去主要為其他品牌代工(OEM),逐步轉型為以自有品牌為主,毛利率亦因此走高。然而,撇除截至今年6月止的過去12個月來看,公司89億港元的收入仍遠低於其在2021年創下的97億港元峰值。 即便面臨政治風險,且除Cybex外,在收入端缺乏明顯增長引擎,分析師似仍相信公司有能力解決當前問題。中金公司(CICC)在績後將公司2025年盈利預測下調31%,但同時將2026年目標價上調23%至1.62港元。第一上海在最新報告中給予公司更高的1.85港元目標價,並維持「買入」 評級。 好孩子的競爭對手、擁有嬰兒推車及安全座椅品牌BeBeBus的不同集團(6090.HK),自9月上市集資9,200萬美元以來股價表現強勁,累計升幅逾 40%。不同的收入仍保持快速增長,而好孩子的收入則開始走弱。不過,投資者亦可能認為不同的估值偏高,其市盈率(P/E)已超過100倍,若資金尋求更具性價比標的,反而有利於好孩子。…

簡訊:廣告收入急增 B站第三季扭虧

影音平台嗶哩嗶哩股份有限公司(9626.HK; BILI.US)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錄得淨利潤4.69億元(6,59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7,980萬元, 成功扭虧為盈。經調整淨利潤達7.86億元,按年大增233%,盈利能力顯著改善。 公司期內收入按年增長5%至76.9億元,其中廣告營業額按年急增23%至25.7億元;增值服務收入達30.2億元,增長7%。移動遊戲收入則因去年同期基數較高而下跌17%至15.1億元。毛利率提升至36.7%,已連續13個季度按季改善。 用戶數據方面,日活用戶增長9%至1.17億,月活用戶增長8%至3.76億;月付費用戶增加17%至3,500萬,日均使用時長達同比增加6分鐘至112分鐘,再創歷史新高。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提升廣告效益與內容生態,並在技術革新浪潮下保持投資節奏,以鞏固長期增長基礎。 嗶哩嗶哩美股周四高開低走,收市報25.89美元,跌4.7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