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於新三板上市的北森控股,目前是中國最大的雲端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服務商,但一直未能錄得盈利

重點:

  • 北森控股作為中國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老大哥,正計畫到港交所上市,但公司過去三年累虧41.2億元,可能讓投資者卻步
  • 公司近年重本搭建開放的平台即服務(PaaS)雲端一體化平台,希望能走出一條新路

陳嘉儀

這家三年累虧超過40億元的公司計畫上市,它憑甚麼吸引投資者?

主要從事人力資源管理雲服務(HCM SaaS)的北森控股有限公,曾於2016年7月以“北森雲”之名在北京新三板掛牌,並於2018年除牌。它今年1月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由於未有進展,公司於7月11日更新了初步招股文件,把上市申請的有效期延長,有機會成為首家登陸港股的中國HCM SaaS公司。

Saas是訂閱模式的雲軟件服務,一般是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軟件的開發、管理、部署由服務供應商執行,企業付費訂閱便可租用,省卻自行開發的困難。目前中國有幾千家提供SaaS服務的公司,其中北森經營的HCM SaaS解決方案,正日益受到市場重視。

根據國際諮詢與服務機構IDC去年8月公佈的調查報告,北森是中國最大的HCM SaaS供應商,市佔率達15%,並連續5年位居榜首。其業務模式是向企業提供雲端人力資源解決方案,幫助其高效招聘、評估、管理和留住人才。

市場滲透率低

北森的招股文件引述灼識諮詢資料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HCM市場之一,2021年的市場規模為3,714億元;但相關雲端解決方案的滲透率僅為1.5%,遠低於美國的25.9%,反映中國雲端HCM解決方案市場蘊藏巨大機會。

眾所周知,企業的資源管理模式、流程和具體業務各有不同,標準化的SaaS系統很難滿足所有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平台即服務(PaaS)供應商會被市場看高一線,因為它能為客戶提供一個完整的雲平台,當中包括硬件、軟件和基礎架構,以協助客戶開發、運行和管理應用程式,滿足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故此在雲端HCM解決方案市場打滾多年的北森,也決定押注在PaaS身上。

北森本來是做人才測評,2005年改名北森雲計算。至2010年獲得1,200萬元A輪融資後轉型SaaS模式,向中小客戶提供單價較低的標準化產品,可惜碰上國內中小企壽命短、客戶留存率及付費意願低等特點,經營一度陷入困境。公司於是在2014年調整策略,把服務對象轉向大中型客戶,產品重點放在PaaS上,並於2015年首度推出PaaS基礎設施及核心HCM解決方案。

北森釜底抽薪把所有SaaS模組在PaaS平台上“重做”了一遍,2020年終於創立iTalentX平台,並做到能夠對外開放的程度。灼識諮詢的報告指出,iTalentX平台是國內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提供全套雲端HCM應用程式的平台,能為客戶提供招聘、測評、核心人力解決方案、線上學習等服務。

受惠於策略轉變,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財年,北森企業客戶增至4,700多個,絕大部分是各行業內前十企業,《財富》中國500強中,超過70%是其客戶。在過去三個財年,其收入以20%以上的速度穩定增長,總額分別為4.59億元、5.56億元及6.8億元。

目前北森的收入主要來自HCM解決方案的訂閱費,其次是付費專業服務。過去三個財年雲端HCM解決方案的訂閱收入,佔期內公司收入總額56.6%至68.2%。

三年累虧41億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北森轉型多年尚未實現盈利,過去三年已累計虧損41.2億元。管理層解釋主要是反映認股權證負債及/或可贖回可轉換優先股公平值變動,若撇除此等因素,過去三年的經調整虧損淨額合共為5.4億元。

北森尚未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開發PaaS需要投入巨額資金,而產品推出初期銷售成本也高。以2021/22財年為例,其研發開支為2.58億元、銷售及行銷開支達3.31億元,加上逾2億元的一般及行政開支,已超過同期6.8億元收入。不過這種情況在這類公司很常見,因為客戶是採用訂閱模式,按要需租用服務,並分期確認收入,所以前期多數虧損;但隨著客戶數目增加,有助攤分成本,後期開發成本會越來越低,收入也會大幅增長。

北森更需擔心的是競爭加劇,因為垂涎這片市場的對手不斷增加。例如在國內多個SaaS範疇佔先的金蝶國際(0268.HK),5月時攜手華為發佈的星瀚人力雲,融入了華為的全球化和業務多元化發展經驗,實力不容小覷。另外,騰訊(0700.HK)、阿里巴巴(BABA.US; 9988. HK)、字節跳動等科網巨頭對其業務也躍躍欲試,令北森難以安枕。

由於北森未有招股詳情,而且業務錄得虧損,要估計其上市市值,可比較國際人力資源服務巨頭Workday(WDAY.US)、Salesforce(CRM. US)及金蝶國際的市銷率(P/S ratio),三者目前的市銷率為5.9倍、6.7倍和11.6倍,平均值為8.1倍,以北森2022財年收入6.8億元計算,推算其上市估值可達55億元。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國私募基金注資3.5億美元 持股漢堡王中國83%

繼星巴克後,又一家外資餐飲品牌出售中國業務股權。中國私募基金CPE源峰與漢堡王母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QSR.US)周一宣布,將成立合資企業「漢堡王中國」,CPE將注資3.5億美元,持股「漢堡王中國」83%,RBI保留約17%,合資公司估值約4.21億美元。 根據公告,雙方已簽署20年主開發協議,授予漢堡王中國在內地的獨家經營權。資金將用於門店擴張、行銷與產品創新,計劃到2035年將門店數量由現有約1,250家增至4,000家以上。 CPE源峰是北京的私募股權公司,投資涵蓋科技、工業和消費等領域,是泡泡瑪特的早期投資者。其投資組合包括蜜雪冰城、愛爾眼科、老鋪黃金等上市企業。 漢堡王於2005年進入中國,2012年,土耳其快餐運營商TFI Asia Holdings BV和笛卡爾資本(Cartesian Capital Group)接手漢堡王在中國的特許經營權,利用加盟模式快速擴張,使中國市場成為漢堡王門市數量最多的國際市場,但平均單店營收卻在所有國際市場中墊底,2024年僅為40萬美元,遠低於法國的380萬美元。 RBI於今年初自前合資方手中回收股權,重組管理團隊後,2025年二季度實現同店銷售轉正,三季度可比銷售增長10.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華潤置地獲批發39億美元票據

內地開發商華潤置地有限公司(1109.HK)周一公布,已獲香港聯交所批准,可於十二個月內,發行總值39億美元的中期票據。公司表示,票據只向專業投資者發行。 華潤置地已委託六家銀行作為安排行及交易商,主要有中國銀行、星展銀行及匯豐等。 今年首三季度,公司的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1,544億元人民幣,按年減少10.4%;涉及的建築面積約572.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4.1%。 周二華潤置地開市跌0.14%報29.04港元,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14%。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英國調查宇通電動巴士可否被遙距關停

英國政府正在對數百輛中國製電動巴士能否被遠距關停展開調查。凸顯出英國對「中國製造」的擔憂似乎正在加深。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英國交通部正與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CSC)合作,評估中國巴士製造商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600066.SH),是否擁有對車輛控制系統的遠程訪問權限,以進行軟件更新和診斷。 此調查源自挪威先前的發現。挪威奧斯陸公共交通公司Ruter上月在一次調查中發現,宇通位於中國鄭州的總部,可使挪威境內的宇通巴士「停駛或失效」,丹麥因此也展開審查。挪威與丹麥的測試均顯示,宇通巴士具遠端電池與供電管理存取權限,理論上製造商可使其停用。 丹麥最大的公共交通公司Movia則表示,此類管理權限是電動車的通病,許多西方製造商也存在此問題。 報道稱,宇通已向英國供應約700輛電動巴士,分布於諾丁漢、南威爾斯及格拉斯哥,由Stagecoach與FirstBus等公司營運。該公司近期亦希望打入倫敦市場,推出雙層電動巴士。 宇通回應表示,公司遵守各地法律與數據保護規範,遠端數據僅用於維護與優化,並採加密儲存與權限管控,不會未經授權取用資料。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超額1,813倍 樂舒適首掛開市即升90%

嬰兒品牌樂舒適有限公司(2698.HK)周一在香港掛牌,開市報34.98港元,較招股定價高33.5%,之後股價升幅略回軟,中午收市報34.46港元,升31.5%。 樂舒適共發售9,088.4萬股,招股價介乎24.2至26.2港元,是次以高位定價,公開發售錄得超額近1,813倍,國際配售超額33.3倍,集資淨額22.29億港元 樂舒適主要在非洲、拉美,中亞等地銷售自家製造的嬰兒紙尿褲、嬰兒拉拉褲及女性衛生用品。 是次集資所得,約71.4%用作擴大產能及升級生產線,11.6%用於營銷及推廣,4.7%用於戰略收購。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