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新三板上市的北森控股,目前是中国最大的云端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服务商,但一直未能录得盈利

重点:

  • 北森控股作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老大哥,正计划到港交所上市,但公司过去三年累亏41.2亿元,可能让投资者却步
  • 公司近年重本搭建开放的平台即服务(PaaS)云端一体化平台,希望能走出一条新路

陈嘉仪

这家三年累亏超过40亿元的公司计划上市,它凭什么吸引投资者?

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云服务(HCM SaaS)的北森控股有限公,曾于2016年7月以“北森云”之名在北京新三板挂牌,并于2018年摘牌。它今年1月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由于未有进展,公司于7月11日更新了初步招股文件,把上市申请的有效期延长,有机会成为首家登陆港股的中国HCM SaaS公司。

Saas是订阅模式的云软件服务,一般是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软件的开发、管理、部署由服务供货商执行,企业付费订阅便可租用,省却自行开发的困难。目前中国有几千家提供SaaS服务的公司,其中北森经营的HCM SaaS解决方案,正日益受到市场重视。

根据国际咨询与服务机构IDC去年8月公布的调查报告,北森是中国最大的HCM SaaS供货商,市占率达15%,并连续5年位居榜首。其业务模式是向企业提供云端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帮助其高效招聘、评估、管理和留住人才。

市场渗透率低

北森的招股文件引述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HCM市场之一,2021年的市场规模为3,714亿元;但相关云端解决方案的渗透率仅为1.5%,远低于美国的25.9%,反映中国云端HCM解决方案市场蕴藏巨大机会。

众所周知,企业的资源管理模式、流程和具体业务各有不同,标准化的SaaS系统很难满足所有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平台即服务(PaaS)供货商会被市场看高一线,因为它能为客户提供一个完整的云平台,当中包括硬件、软件和基础架构,以协助客户开发、运行和管理应用程序,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故此在云端HCM解决方案市场打滚多年的北森,也决定押注在PaaS身上。

北森本来是做人才测评,2005年改名北森云计算。至2010年获得1,200万元A轮融资后转型SaaS模式,向中小客户提供单价较低的标准化产品,可惜碰上国内中小企寿命短、客户留存率及付费意愿低等特点,经营一度陷入困境。公司于是在2014年调整策略,把服务对象转向大中型客户,产品重点放在PaaS上,并于2015年首度推出PaaS基础设施及核心HCM解决方案。

北森釜底抽薪把所有SaaS模块在PaaS平台上“重做”了一遍,2020年终于创立iTalentX平台,并做到能够对外开放的程度。灼识咨询的报告指出,iTalentX平台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提供全套云端HCM应用程序的平台,能为客户提供招聘、测评、核心人力解决方案、在线学习等服务。

受惠于策略转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财年,北森企业客户增至4,700多个,绝大部分是各行业内前十企业,《财富》中国500强中,超过70%是其客户。在过去三个财年,其收入以20%以上的速度稳定增长,总额分别为4.59亿元、5.56亿元及6.8亿元。

目前北森的收入主要来自HCM解决方案的订阅费,其次是付费专业服务。过去三个财年云端HCM解决方案的订阅收入,占期内公司收入总额56.6%至68.2%。

三年累亏41亿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北森转型多年尚未实现盈利,过去三年已累计亏损41.2亿元。管理层解释主要是反映认股权证负债及/或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公平值变动,若撇除此等因素,过去三年的经调整亏损净额合共为5.4亿元。

北森尚未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开发PaaS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产品推出初期销售成本也高。以2021/22财年为例,其研发开支为2.58亿元、销售及营销开支达3.31亿元,加上逾2亿元的一般及行政开支,已超过同期6.8亿元收入。不过这种情况在这类公司很常见,因为客户是采用订阅模式,按要需租用服务,并分期确认收入,所以前期多数亏损;但随着客户数目增加,有助摊分成本,后期开发成本会越来越低,收入也会大幅增长。

北森更需担心的是竞争加剧,因为垂涎这片市场的对手不断增加。例如在国内多个SaaS范畴占先的金蝶国际(0268.HK),5月时携手华为发布的星瀚人力云,融入了华为的全球化和业务多元化发展经验,实力不容小觑。另外,腾讯(0700.HK)、阿里巴巴(BABA.US; 9988. HK)、字节跳动等科网巨头对其业务也跃跃欲试,令北森难以安枕。

由于北森未有招股详情,而且业务录得亏损,要估计其上市市值,可比较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巨头Workday(WDAY.US)、Salesforce(CRM. US)及金蝶国际的市销率(P/S ratio),三者目前的市销率为5.9倍、6.7倍和11.6倍,平均值为8.1倍,以北森2022财年收入6.8亿元计算,推算其上市估值可达55亿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Precision Tsugami makes infrastructure

简讯:津上精密预告年度利润急升

机床制造商津上精密机床(中国)有限公司(1651.HK)周二公告称,预计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将实现净利润7.8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亿元增长约60%。 公司指业绩增长因中国制造业信心恢复,带动汽车、气动液压及一般机械加工领域支出增加。公告补充:“本集团推进全员参与的降本增效改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为日本津上精密专于中国的子公司,津上精密在周二午间业绩发布后,股价应声上涨9%。目前价格处于52周区间的中位水平。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复星医药增持复宏汉霖至63.43%

复星医药(2196.HK)周一公布,于4月11日至17日期间,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收购子公司复宏汉霖(2696.HK)合计2,103.43万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购价24.6港元,约占股份总数3.87%,涉资共计5.17亿港元。 复星医药表示,今次增持是基于对复宏汉霖发展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并拟以自筹资金支付本次增持对价。今次增持完成后,集团持有复宏汉霖的股权比例将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复星医药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复宏汉霖,但今年1月遭少数股东反对而失败。过去六个月,复宏汉霖股价上升65.5%,来到36.5港元左右。 复宏汉霖股价周二早盘上涨,至中午收市报37.95港元,升11.7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从玉智农发盈警料去年盈转亏

从事农业种植及销售的从玉智农集团有限公司(0875.HK)周一发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净利润转为净亏损,预计蚀1.3亿元,而2023年则有盈利5,140万元。 公司表示,期内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减少,同时又确认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相反2023年则有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的回拨。 从玉智农周二开市没起跌,报0.58港元,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从高位下跌超过7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六福集团3月季度营收下滑 同店销售额跌幅扩大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个月期间,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销售额则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场表现最差,三月当季零售收入同比骤降11%,同店销售额大幅下挫14%。相较之下,中国内地业务表现较好,当季零售收入增长20%,同店销售额上升2%。 报告期内,集团净减少56间门店,总门店数从去年9月底的3,343间缩减至今年3月末的3,287间。 由于复活节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及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团股价年内累计上涨6.6%。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