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这家自动卡车技术公司正寻求以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中国业务

重点:

  • 自动卡车公司图森未来据称正寻求剥离中国业务,将更先进的美国业务作为主要资产
  • 此举可能会大大降低美国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为公司股价带来提振

阳歌

在近一年的寒冬之后,美国的中概股可能终于将迎来春天:最新迹象显示,中美两国证券监管机构正不断接近达成协议,允许中国公司继续在纽约交易。但一年多前开始的中美技术领域的脱钩看起来仍将继续,最新消息称,自动卡车公司图森未来(TSP.US)正在寻求将中国业务与规模更大的美国业务剥离开来。

稍后我们将更仔细地研究图森未来有关报道的具体内容。这些报道称,该公司欲作价约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与美国业务相比,它的中国业务规模更小,而且没有那么先进。但是同样有趣的关注角度是,其他中国公司是否可能会效仿,以类似的方式把非中国业务独立出来。

在此方面,有三家中国公司似乎可能采取这种做法,它们是:短视频巨头字节跳动,其海外版TikTok在西方的知名度更为人所知;滴滴全球(DIDI.US),这款打车软件在中国之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业务;以及涂鸦智能(TUYA.US),该物联网平台运营商总部在中国,并在中国开展业务,但实际上大部分客户都在国外。

从宏观来看,中国和美国都不愿意让对方获得本国公司和客户的敏感数据。对于图森未来而言,主要担忧是该公司拥有的显示货物在全国如何运输的大量数据。图森未来目前共运营着100辆自动驾驶卡车,其中约75辆在美国,其余25辆在中国。当然,如果它的技术实现了商业化,这个数字可能很快增长,预计最快在明年就能开始实现。

图森未来上个月曾引发媒体关注,它宣布与美国的国家安全监管机构达成协议,将把来自美国业务的数据储存起来,限制中国子公司的访问。如今,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随着美国和中国业务正式成为两个独立的公司,这似乎很快将成为永久性的安排。

路透社率先报道了这个消息,称图森未来希望以大约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这个数字意味着,图森未来对自身的估值为40亿美元以上,因为根据目前卡车车队的情况,其中国和美国资产规模的比例为1:3。

这个数字明显高于图森未来30亿美元的最新市值,意味着如果真以10亿美元出售中国子公司,其股价将有30%以上的上涨空间。对于一家被认为全球行业领军者之一的公司来说,这样的价格并不夸张。图森未来的投资者包括美国领先的快递公司联合包裹服务(UPS.US)、芯片巨头英伟达(NVDA.US),以及纳威司达公司

图森未来股价已经从一周前的历史低点反弹了超过50%,不过最新收盘价13.54美元仍然比去年4月的IPO发行价低了约三分之二。如果备受打击的在美上市中概股终于迎来期待已久的反弹,图森未来通过将中美业务分割开来,消除主要的监管风险,极有可能从中获益。

剥离措施如何有利?

说了这么多,我们将用剩下的篇幅研究此前提到的另外三家公司,包括为什么采取类似的剥离措施对它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这个群体中的“大佬”是字节跳动,根据灰色市场交易,它的市值在去年6月达到了4,250亿美元(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这样的数字几乎可以肯定是有所夸大的,但应该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看看上市的中国顶级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腾讯(0700.HK)目前的市值分别为2,900亿美元和4,700亿美元。

字节跳动最有价值的两项资产是TikTok和更早的同类产品——服务中国市场的抖音。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试图让字节跳动出售TikTok,或者至少将主要股份出售给美国合作伙伴,不过现任总统拜登不再采取这样的策略。

不过,在特朗普发出威胁的同时,字节跳动已经在采取措施,将TikTok的全球业务与中国业务分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划清界限的做法确实是有意义的。这样一来,TikTok就可以在不受中国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在美国上市,而且作为一个独立实体,TikTok的估值可能会远高于作为字节跳动下属公司的估值。

接下来是滴滴全球,它已经成为中国对在美上市企业数据安全担忧的代表。去年年中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后,滴滴被迫迅速转弯,目前希望从纽约退市,在香港重新上市。

该公司的国际业务目前相对有限,根据招股说明书,它在中国以外的15个国家有业务,包括墨西哥和巴西。假设滴滴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利润丰厚的西方市场投入运营,同时考虑到墨西哥和巴西等国家也可能对中国访问用户数据感到不安,滴滴考虑类似的剥离肯定是合乎逻辑的。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涂鸦智能,去年几位美国参议员特别指出了该公司可能构成的风险,因为它大约三分之一的业务来自美国客户。另有三分之一来自欧洲,这最终也可能引发类似的数据安全担忧。其余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对于涂鸦智能这样的公司来说,剥离中国业务同样是有意义的,这使得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全球业务面临的监管风险比现在小得多。然后,中国业务可以作为独立公司运营,或许可以寻求在香港或中国内地的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也会让中国的监管机构更放心。

总而言之,对于这些拥有全球业务的中国公司来说,这样的分拆看起来确实很有可能,而且由于监管风险的显著降低,甚至可能给股价带来上行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AI推动业务增长 赤子城料中期纯利翻倍

社交媒体运营商赤子城科技有限公司(9911.HK)周三公布,预料截至6月底止的半年度收入将介乎31.35亿(4.36亿美元)至32.15亿元,按年升约38%至41.5%;净利润料达4.7亿至5.1亿元,按年增长108.9%至126.7%。 公司指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持续运用AI技术,推动旗下多元化社交产品稳步发展,带动整体收入及利润提升。同时,赤子城于2024年12月完成收购社交娱乐服务公司NBT Social Networking Inc.的全部权益,使该公司财务表现全面纳入合并报表,也为利润增幅提供支撑。 业绩公布后,赤子城股价周四高开9.3%,至中午休市报11.1港元,升8.4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银诺医药招股集资6.8亿元

医药企业广州银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03.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近3,655.6万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8.68港元,集资近6.83亿港元,于本月12日截止认购,15日挂牌。 2023及2024年公司均没有收入,更分别录得亏损7.3亿元及1.75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止,收入3,814万元,亏损同比持续扩大至9,788万元,去年同期蚀6,189万元。 集资所得的5.49亿港元将用于临床试验及核心产品的商业化上市,余下的6,100万港元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b&B fortifies for battle over China’s vaccine market

流感疫苗企业中慧元通招股 持续亏损陷商业化困局

拥有两款核心产品,分别是2023年5月获批上市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以及即将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重点: 引入嘉兴鑫扬及华泰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了1,300万美元(约9,361万元) 按当前季度消耗速率,账上现金仅够维持约9个月,IPO完成后可将现金流支撑期延长至约22个月    莫莉 后新冠时代,中国疫苗企业普遍面临价格战与市场萎缩的困局,曾经备受追捧的流感疫苗、HPV疫苗、狂犬疫苗等自费“明星”苗种普遍遇冷。在此背景下,专注于创新疫苗研发与商业化、却遭遇规模化和盈利挑战的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27.HK),于7月31日正式启动港股招股,寻求通过资本市场“输血”以抵御行业“寒冬”。 招股书显示,中慧元通此次全球发售3344.26万股H股,招股价介于每股12.9港元至15.5港元之间。以发行价上限计算, 中慧元通此次IPO最多募资5.18亿港元(4.75亿元)。公司于7月31日至8月6日公开招股,预计8月11日开始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一手(200股)入场费3,131.26港元。 中慧元通此次上市,还引入了两家私募基金公司作为基石投资者,嘉兴鑫扬及华泰资本投资合共认购了1,300万美元(约9,361万元),约占IPO基础发行规模的18%。中信证券、招银国际担任中慧元通此次香港IPO的联席保荐人。 ​​中慧元通成立于2015年,目前拥有两款核心产品,分别是2023年5月获批上市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以及即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启动III期临床试验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此外,公司还拥有包括重组带状疱疹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在内的11款在研产品管线。 手握一款商业化产品后, 中慧元通依赖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上市销售,在2023年实现了5217万元收入,2024年该产品的完整销售年度带来营收跃升至2.60亿元,展现出爆发式增长。然而,中慧元通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仅有41.3万元,公司对此解释是:流感疫苗的销售受季节性波动影响,相关销售往往更集中在7月至9月。 中国流感疫苗市场渗透率极低。据招股书引述的报告,2022年至2023年流感季中国的整体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8%,美国同期的接种率接近50%。中国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7亿元增长至2033年的29亿元,市场规模巨大。 但是,在中国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属于自费疫苗的流感疫苗市场正在经历激烈的价格战,国药集团旗下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价格约为88元/支,而中慧元通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定价高达319元/支。尽管亚单位疫苗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少等优点,但是巨大价差让中慧元通在销售端明显承压。从退货比例就可见一斑,2024年录得的有关2023年销售流感疫苗的实际产品退回为2,130万元,高于此前预估的1,330万元,以2023年的收入5,217万元计算,退货比例达到四成。 因此,在商业化产品收入有限、研发持续投入之际,中慧元通连年录得净亏损。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录得净亏损高达4.25亿元、2.59亿元、8730万元。主要原因在于研发开支高企,同期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83亿元、2.05亿元和 4651万元。 流动性濒临极限 ​​截至2025年3月末,中慧元通现金储备仅剩1.15亿元,而流动负债净额高达4.7亿元,资产净值下跌至1.47亿元。按当前季度消耗速率,账上现金仅够维持约9个月。招股书表示,如果按发行价下限计算,本次IPO预计净募资约3.9亿元人民币,理论上可将现金流支撑期延长至约22个月。 当前流感疫苗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招股书坦承中国市场存在26款获批上市的流感疫苗竞品,包括12种四价疫苗,当中不乏智飞生物(300122.SZ)、科兴生物(SVA.US)等疫苗巨头的产品,它们有着更为成熟的产能和渠道优势。 中慧元通押注的另一个核心产品是冻干人狂犬病疫苗,该产品采用的是二倍体细胞技术路线,因安全性更优、抗体反应更好被视为该类疫苗的升级方向,但是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康华生物、民海生物的同类疫苗已经上市,还有另外6家企业正在研发同一路线的狂犬病疫苗。 中慧元通于2021年6月完成6.9亿元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41.89亿元。以招股价上限计算,IPO的市值约为60.98亿港元,B轮投资者可以获得大约34%的溢价。中国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华兰生物(002007.SZ)的市销率约为7倍,而中慧元通以招股价上限计算的市销率约为21.5倍,远高于行业龙头的估值。在疫苗企业的业绩普遍滑坡期间,中慧元通作为新玩家攻占市场的艰难程度不言而喻,其长远发展仍有待观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Authentic称“过去、现在、未来均不售锐步”

周三媒体报道,Authentic Brands Group否认向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出售锐步。 Footwear News报道称,Authentic Brands执行副总裁Steve Robaire在内部备忘录中表示:“Authentic并未向安踏出售锐步,市场传闻完全错误”。Robaire补充称:“Authentic过去、现在及未来均无剥离锐步的计划”,并表明集团将继续全力支持锐步品牌的发展。 先前有消息称,Authentic有意向安踏出售锐步,并已接近达成协议。创立于1958年的锐步,阿迪达斯于2021年以25亿美元售予Authentic。安踏作为中国最大运动服饰品牌,于2019年收购Amer Sports(AS.US)后,已持有包括威尔胜和始祖鸟等多个国际品牌。 在报道传出后,安踏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3.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