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披萨连锁的中国加盟商正在前景广阔的中国市场迅速成长,去年收入增长46%

重点:

  • 达美乐披萨的中国运营商达势股份在香港申请上市,可能募集至多1亿美元资金,估值约5亿美元
  • 该公司利用中国近期对外卖餐饮的转变,去年同店销售额增长18.7%

阳歌

达美乐(DPZ.US)披萨连锁的在华运营商,正筹备中国最新的一宗IPO,看来如今能够利用全球资本市场的,不光是在中国备受喜爱的火锅。

达势股份本周在香港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这个计划,这笔规模相对不大的IPO交易拟融资至多1亿美元(6.34亿元)。在我们做进一步讨论之前,必须说明的是,本文作者是上海达美乐的常客。但喜欢归喜欢,这家公司看上去确实是一个有趣的增长故事,它利用了中国近期因疫情推动的外卖热度,而外卖正是达美乐所擅长的业务。

这宗上市交易之前,中国的餐饮连锁企业近期掀起了类似的IPO热潮,纷纷寻求在香港筹集资金。我们介绍了其中的许多企业,包括杨国福绿茶集团七欣天。在这个以中国广受欢迎的火锅为主的群体中,达势股份是唯一的西餐。

该公司是美国达美乐的中国总特许经营商。它的架构非常类似于中国披萨市场的领先品牌必胜客,后者隶属于美国快餐巨头百胜餐饮集团(YUM.US)的中国特许经营商百胜中国 (9987.HK)。虽然光说没用,达势股份还是直言不讳地谈到了它挑战必胜客的宏伟计划。

 “从长期来看,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的披萨公司,就像达美乐披萨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的加盟商那样,”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说。

稍后我们会看看该公司的财务数据,包括近期的快速增长,以及迅速改善的同店销售额,这两项数据看起来都非常强劲。它的同店销售额增长看起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考虑到由于疫情导致的停业,多数大型快餐运营商的这一指标都增长乏力,甚至收缩。

就在我们撰写这篇文章的同时,上海这座超级城市正准备从4月1日开始全面封控,从而遏止高传染性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最新一波新冠疫情。这对达势股份是一个重大打击,上海是它最大的市场,截至2021年底,它在全国有468家门店,其中143家在上海。

但招股说明书中的第三方数据显示,撇开新冠疫情的因素不谈,披萨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去年中国的披萨市场规模为305亿元,预计在2025年将翻一番,达到623亿元。这份招股说明书指出,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中国市场的需求尚未被满足,中国每百万人仅拥有大约10家披萨店,日本和韩国是29家左右,美国则是惊人的237家。

小市场的潜力

对于达势来说,中国的小城市是它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但目前尚未有大动作,而百胜中国在这些地区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市场表现。达势援引第三方数据,它目前是中国的第三大披萨连锁品牌,占据3.6%的市场份额,而必胜客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为39%。但在中国的一线城市,达势与必胜客更为接近,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1.3%和17.1%。

相对而言,该公司在进入较小市场方面处于有利地位,由于专注外卖业务,它目前在这些市场缺乏影响力。外卖在中国已经很受欢迎,但疫情期间更是大行其道。对外卖的关注也有助于其降低成本,因为它的门店只有非常有限的店内用餐空间,而且只提供柜台服务。

对外卖的关注使得它去年的同店销售额增长了18.7%,比2020年的9%和2019年的7.3%均有大幅增长。去年,在北京和上海之外的市场,它的同店销售额更是增长了37.7%,从中可以看到小城市市场的巨大潜力。相比之下,北京和上海的同店销售额今年“仅”增长了14.2%。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和上海的门店数量占到门店总数的一半以上。

这种快速增长使得该公司的门店营业利润率从2020年的4%提高到了去年的9.2%。

在整个公司层面,它去年的收入增长了46%,至16亿元,其门店数量在这一年增长了29%。该公司计划在2022年和2023年再开设300家门店,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到明年年底,总门店数量将增至768家。相比之下,截至去年年底,必胜客在中国拥有超过2,500家门店。

达势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从2020年的2.74亿元扩大至去年的4.71亿元。其调整后的净亏损(通常不包括基于股票的员工激励等非现金项目)实际上从2020年的2亿元收窄至去年的1.43亿元。

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达势相对于其他连锁店的其中一个优势,是它作为一家外卖餐饮专家的根基。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指出,去年外卖订单占中国披萨整体市场的51.5%,预计到2025年,该数字将增长到销售额的60%左右。

最后,我们利用百胜中国作为参考坐标,来看看该公司的估值情况,不过我们应该指出,百胜中国的大部分收入来自肯德基业务,它在体量上远大于必胜客。百胜中国目前处于盈利状态,最近公布的2021年营收增长19%,目前的市销率为1.9倍。如果对达势进行类似的估价——这似乎是可行的,那么该公司的估值将接近5亿美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证监未放行 Shein上市弃英转港

路透社周三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在线快时尚零售商Shein因未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已放弃伦敦上市计划。报道另外称,公司现拟转战港股市场,计划在后数周内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Shein最初计划在纽约上市,但遭美国政界阻挠而放弃。随后转战伦敦市场,在突破类似阻力后获得进展,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已于上月批准。 中国证监会审批被认为是公司最后一道重要监管,据路透社报道,证监会最终未予放行,报道未说明具体原因。Shein创立于中国,后将其总部迁至新加坡。但其主要运营仍在中国境内,且大部分服装产品采购自中国制造商,这可能是其需要证监会审批的原因所在。 公司在2023年完成一轮融资后估值达660亿美元,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主要西方市场业务壁垒高筑,其估值此后可能有所缩水。即便如此,其上市计划仍有望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uHua runs educational campuses

宇华教育售泰业务 壮士断臂利润翻倍

这家总部位于郑州的民办教育机构,自上月以来股价飙升,投资者看好其转向职业教育和清偿债务的举措 重点: 宇华教育通过出售泰国的学校充实了资产负债表,以偿还2019年发行的可转债 这家民办教育机构的最新财务业绩表现亮眼,在截至2月底的六个月里收入增长7%,调整后利润更是翻了一番多   谭英 自2021年中国政府禁止面向小学生的课后补习,并整顿K-12民办学校,宇华教育集团有限公司(6169.HK)和多数中国教育企业一样陷入了低迷。 自彼时以来,行业尚未全面复苏,宇华教育亦未能例外。但上周发布的2025财年中期报告显示,这家从K12学校转向职业教育的企业,正在重新站稳脚跟。 2017年宇华教育赴港上市时,正是线上线下教育公司IPO热潮。得益于中国消费者愿意为自己,尤其是子女的教育投入巨资,公司增长强劲。这类教育股大多走势相似:在2020年见顶后,随着2021年行业整顿而暴跌。宇华教育从发行价每股2.05港元,最高涨至2020年的7.80港元,如今却已跌至0.50港元左右。 在将IPO及增发收益投入泰国和山东项目,并发行20亿港元可转债后,公司一度看似将因债务沉重和利润微博而倒下。一年前公司中期业绩惨淡,调整后净利润暴跌52.5%至2.295亿元(约合3,180万美元),收入仅微增5.4%至12.5亿元。 如今情况大有改观,截至2月底的2025财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7.2%至12.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一倍多,至4.345亿元。 经过大幅紧缩开支,上半财年调整后净利润率达31.7%,几乎是去年同期16.2%的一倍。自4月底发布中期业绩预告以来,宇华教育的股价已飙升63%,投资者纷纷看好其持续好转的势头。 那么,发生了什么?2021年后,宇华教育将旗下原有的大量K-12学校转型为不受政策影响的职业学校。它彻底放弃了K-9义务教育阶段的业务,转而聚焦10-12年级乃至更高年龄段,提供允许开展的业务,包括高考辅导服务,以及运营职业高中和职业学院,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职业技能学习需求。 向职业教育转型,使宇华教育从“问题学生”蜕变为“优等生”,因为其转型顺应了中国政府政策,这是在华经商成功的核心要素。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以引导学生从传统大学转向职业路径,缓解就业压力。 民办教育巨头 2017年首次公开募股时,宇华教育是中国最大的K-12民办教育提供商,在位于华中地区的河南省拥有16个校区,共计48,220名学生,并运营着一所大学。据官网显示,如今学生总数已翻倍有余,达到14万人,分布在4所职业学院、1所专科学校和20所中小学。不过,公司最新年报中显示的学生人数略低,2024/2025学年招生人数为108,964人。 这家公司历经风雨。其2024财年营收为25亿元,较2020年增长24%,但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为5.007亿元,仅为2020年10亿元的一半。 2019年,宇华教育凭借IPO和后续2017年11月的9.37亿港元(约合1.2亿美元)股票增发获得充裕资金。2019年11月至12月,公司发行9.4亿港元可转换债券,随后回购并新发行了20亿港元可转债(2024年12月到期)。资金部分用于收购泰国和山东的资产,金额分别为6,370万元和14.9亿元。 包括获得泰国斯坦福国际大学(Stamfor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许可权与运营权的收购案,加上可转债发行的战略布局,很快开始反噬公司发展。泰国民办教育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至少和中国不相上下。泰国业务更像是"门面资产"而非盈利引擎,2020年以来它对宇华教育调整后毛利的年贡献始终停留在430万元。而据宇华教育2024年年报披露,山东资产在2022至2024年间产生了巨额升级改造费用,进而导致2023至2024年计提约1.68亿元商誉减值。 星展集团研究部早在2019年4月就指出可转债和泰国业务的风险,不过当时认为公司基本面增长依然强劲。2024年12月,宇华教育通过回购债券和以2.4亿港元出售泰国资产安抚投资者。 这些举措似乎让公司财务状况重回稳定轨道,凭借较高的利润率和相对稳定的营收,加之聚焦职业教育的战略转型,宇华教育看似熬过来了。公司市值20亿港元,远高于光正教育(6068.HK)的2.53亿港元,但两家公司的市盈率均处于2.7倍与2.56倍的低位。 公司估值水平明显落后于采用轻资产模式(通过在线教育和小型城市课堂提供服务,而非自建校区)的行业龙头。新东方(EDU.US;9901.HK)在经历2021年股价暴跌后已重振旗鼓,延伸市盈率达20倍;而好未来(TAL.US)的预期市盈率更是高达26倍。 雅虎财经调查显示,仅一家分析机构跟踪宇华教育,不过给予该股“买入”评级。对于这批自2021年教育行业整顿后,已淡出投资者视线的昔日明星股而言,即便如此有限的关注也显得弥足珍贵。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世纪互联首季亏损扩大

数据中心运营商世纪互联集团(VNET.US)周三公布,首季度收入按年增长18.3%至22.5亿元(3.095亿美元),录得净亏损2.376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27%。公司称,亏损增加主要由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批发IDC业务收入按年大增86.5%至6.732亿元;零售IDC业务收入增长4.8%至9.683亿元,得益于批发收入的增长,公司IDC业务收入按年增长27.8%至16.4亿元。非IDC业务小幅下降1.4%至6.048亿元。 首季度,经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6.4%至6.824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0.4%,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世纪互联周三下跌10.76%报5.39美元。过去六个月仍上涨39.6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目联手高德 发展智能平台生态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技术的科技公司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周三公布,与高德软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智能装备、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平台生态系统,合作期限为三年。 高德是中国专业数字地图、导航及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商,向终端用户提供包括导航、打车、酒店预定、景点门票等一站式出行服务。 赛目科技表示,合作是可以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及专业优势,联手共同发展实现互补互利而达致共赢。 公司周四开市升3%报14.06港元,股价较今年初上市高约8%。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