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Vivo印度临时CEO遭拘捕

▷ 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季度销量超过特斯拉

▷ 波音737-Max机型在中国全面复飞

▷ 阿里被判向京东赔偿10亿元

▷  汽车之家在二手车中寻找新里程

本周中概股评分:55/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宏观

Vivo印度临时CEO被拘捕

2024年度的第一条要闻献给中印经济冲突。上周,在印度逮捕4名vivo驻印度员工之后两个月,vivo印度公司临时CEO和CFO又遭到印度执法局拘捕,理由是“反洗钱调查”。12月30日,印度一家法院下令释放这两名vivo高管。

印度从2020年开始禁封了TikTok,WeChat,Weibo以及QQ等中国应用,当时TikTok在印度已经拥有了2亿用户。在中国手机市占率超过70%的情况下,从2021年开始,除了vivo之外,包括华为、小米在内的多家中国厂商都遭到了来自印度相关部门的调查以及冻结资金等措施。(short:而中国很难做出反击,因为中国人不需要印度的互联网应用和电子产品,当然印度如果对中国禁运孜然和咖喱,可能会有很多消费者受到伤害。)怀揣大国梦想的印度,在对中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趋势中,还会有什么样的动作,非常难以预料。

反垄断新里程碑

23年末的另一条大新闻是京东诉阿里“二选一”案一审宣判,北京市高院认定天猫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的垄断行为成立,判决其向京东赔偿10亿元。

这起诉讼开始于2017年,历经6年才获得一审宣判。期间最高人民法院还驳回阿里关于“管辖权异议”的请求,认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在2021年,阿里也因“二选一”被市监总局行政处罚182.28亿元,后续腾讯和美团也受到过相应的处罚。这则最新的消息显示,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竞争对手,对于垄断性企业,还是会持续进行打击或者反击。

圣诞老人祝福中概股

尽管中国人不一定过圣诞,但圣诞老人还是给中国公司带来了礼物——中概股在2023年最后一周的交易中取得了不错的涨势,恒生H股指数上涨5.1%,MSCI China ETF上涨3.7%,恒生综指涨幅为4.3%。

纵观2023年,恒生H股指数下跌了18%,但年末的这波涨势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一些颓势。我们当然希望2024年全年都能保持这样的态势,但关键还是要看国内经济能恢复到什么样的水平。

》》行业

比亚迪正式超越特斯拉

1月2日,特斯拉发布了最新的交付数据,在纯电动汽车季度销量这个关键指标上, 2023年第四季度,特斯拉交付了484,507辆,而比亚迪以526,409辆的交付量,超过特斯拉成为世界第一。这里,我们需要向巴菲特致敬,他在10多年前就已经看好比亚迪,而且在对比亚迪的投资中取得了丰厚的回报。而10多年前,马斯克在被问及比亚迪汽车的时候,还是满脸不屑。

2023年是中国汽车崛起的一年。首先,前十一个月,中国汽车出口已经超出日本10%,全年汽车出口量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几乎已经成为定局。其中,新能源出口同比增长83.5%。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欧盟和美国都已经开始着手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进口,长期来看,要保住世界第一的位置,就需要在其他非发达地区继续深耕。

游戏公司掀回购潮

网游新规草案发布以后,整个游戏行业悲鸿遍野,股价集体跳水。为了自救,一些小公司纷纷开始宣布股票回购计划来表示对行业以及自身经营的信心。上周,至少有8家公司宣布了总额约8亿元的回购计划。

其实,除了最新的新规草案之外,国内游戏行业的发展还是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中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版号数量在2023年达到了1075个,远超过22年的512个。出台这份规定的新闻出版署显然没有考虑到脆弱的市场情绪,跟北京确保经济稳步复苏的大方向,略微有些偏差了。

》》企业

波音重回中国

波音在2023年最后一周宣布,其737-Max机型在中国全面复飞。同时,波音向吉祥航空交付了一架787梦想飞机,这是2019年之后,美国首次向中国直接交付飞机。

2019年,波音737-Max机型发生了两次空难,之后这款波音的主力机型就遭到了全球停飞。2020年下半年,在波音提供了程序修改和飞行员训练后,737-Max在全球陆续复飞,不过中国直到2023年才开始逐步允许其复飞。MAX的停飞和订单的停止交付无疑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反应出了中美关系的问题,而复飞和恢复飞机交付,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了两国关系的回暖。

四川信托宣布兑付方案

暴雷三年后,四川信托终于公布了约8,300个自然人投资者的兑付方案。不过,兑付比例只有40%到80%。

中国有很多的信托公司把投资者一辈子的积蓄当成儿戏,四川信托只是其中之一,这次是在政府的干预下,在3年后才拿出了解决方案。预计类似的故事会在2024年越来越多地出现。

阿斯利康斥巨资收购中国药企

上周,有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同阿斯利康一起登上了头条。阿斯利康在12月26日宣布,与亘喜生物(Gracell Biotechnology)达成协议,以约12亿美元的总价收购后者。收购价较亘喜生物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有62%的溢价。

这个交易的规模已经非常值得关注,但是它的意义还不止于此。首先,根据行业媒体的报道,这是中国第一家被跨国企业全资收购的创新药企。而且,我们之前也报道过,医药行业融资在最近两年大幅下滑,投资人和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政策因素会导致更多医药公司的投资人选择安全退出。大企业并购初创药企也是西方市场常见的情况,未来肯定有更多拥有优质管线的中国创新药企被大型公司并购。

汽车之家在二手车中寻找新里程

汽车之家迎来了在美上市十周年,同时,公司开始大举押注二手车交易服务。在采访中,公司高管向Bamboo Works透露了汽车之家将其成熟的经销商会员服务推广到二手车经销商服务的细节。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中国消费者买车的时候通常只考虑新车,包括住房和手机消费也有类似的倾向。但是汽车之家认为,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成熟,叠加经济因素,必然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考虑高品质的二手车。中国2023年二手车的销量大约是新车的80%左右,而在发达市场,二手车销量往往是新车的两到三倍。

新闻

The drug maker boosted sales of its core anti-cancer produc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and reined in its research budget under a reform-minded CEO, but revenue momentum lags the pace of leading rivals.

君实生物亏损收窄 核心产品销量回暖

新任CEO上任后开启“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令这家生物制药公司上半年研发开支大减逾四成,助力净亏损同比明显收窄 重点: 君实生物成立12年累计亏损额超过90亿元,股价自2021年的最高点已缩水近九成 特瑞普利单抗仍为公司核心支柱产品,在中国内地获批多项独家或领先的适应症   莫莉 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77.HK; 688180.SH)的中期业绩报告,在港股的披露期尾声搭上尾班车。这间曾跟恒瑞医药(600276.SH)、百济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及信达生物(1801.HK)并称“PD-1四小龙”的企业,如今的营收规模已经明显“掉队”。 君实生物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期内营业收入7.86 亿元,同比增加17.4%,当中主要来自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6.71 亿元,同比增长约 50%。作为2018年获批上市的第一款国产PD-1药物,特瑞普利单抗在竞争激烈的PD-1市场中艰难厮杀,商业回报还有待进一步爆发。 今年初,君实生物曾经历一轮高层调整,由公司原副总经理、全球研发总裁邹建军出任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邹建军上任后,开启“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将资源聚焦于更有潜力的研发管线,这些管线还没到大举推进临床的阶段,因此研发费用有所降低。2022年,君实生物的研发支出曾高达23.8亿元,而今年上半年的费用已同比缩减42.4%至5.46亿元。 营收提升加上研发支出缩减,君实生物上半年净亏损缩窄35.3%至6.45 亿元。事实上,公司自2012年底成立至今近12年,累计亏损额已经超过90亿元,漫长的亏损期让投资者信心难以持续,股价自2021年2月的最高点97港元已缩水近九成,最近在10港元左右徘徊。 公司交出的这份半年报虽有大幅减亏的优势,但是仅有特瑞普利单抗一个单品支撑业绩。相比之下,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上半年的营收分别高达136亿元、120亿元及39.5亿元,业绩增速均超过20%,君实生物的业绩显然不够亮眼。财报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其股价也下跌8.7%。 君实生物拥有三款商业化产品,除了特瑞普利单抗外,还有新冠口服药民得维和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的阿达木单抗君迈康。公司并未披露后两款产品的具体销售额,但是从准入医院的数量来看,民得维和君迈康分别进入超过2,300 家医院和243 家医院,而特瑞普利单抗在全国超过五千家医疗机构销售,显然民得维和君迈康销售网络不及前者。 短期内,特瑞普利单抗仍然是君实生物的支柱产品,在中国内地有10项适应症获批,其中多项为独家或领先的适应症。上半年,特瑞普利单抗新增三项适应症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共有6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是国家医保目录中唯一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抗PD-1单抗药物。 今年6月,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用于一线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获批,这是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PD-1单抗。中国乳腺癌年新发病例数达35.7万,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0%至15%,具有侵袭性强、复发率高和预后较差的特点,是乳腺癌各种类型中最难治疗的类型。这项适应症的获批,有望为特瑞普利单抗扩大市场。 下一个亮点何在? 去年10月,特瑞普利单抗成为美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也是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创新药。今年1月,君实生物在美国的合作伙伴Coherus(CHRS.US)宣布特瑞普利单抗已可以在美国获取及使用。 虽然这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的一大里程碑,但美国每年鼻咽癌新发病例仅约2,000例,销售增量有限。今年7月2日,Coherus还将特瑞普利单抗在加拿大的权益转让给加拿大药物开发商Apotex,Coherus获得625万美元预付款和最高约3,765万美元的里程碑款项。 相比于2021年Coherus从君实生物与引进特瑞普利单抗和两个可选项目选择权、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可时付出的首付款1.5亿美元来说,此次出售加拿大权益可谓是平价甩卖。这或许显示出,Coherus对于特瑞普利单抗后续商业价值的信心不足。 在君实生物的储备管线中,值得关注的重点是Tifcemalimab,作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抗BTLA抗体,在近两年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现出极大的肿瘤治疗潜力,现已经进入临床三期。 君实生物当前的市销率约6倍,低于同样主推PD-1创新药的同行信达生物的8倍。君实生物要让投资者重燃信心,看来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内和海外的销售业绩,加快推出下一代王牌产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D.com expands into consumer finance with acquisition

京东拟收购捷信 完成金融服务的一块重要拼图

据报道,这家电子商务巨头即将收购捷信,但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拥有这样一家消费金融公司或会带来一些麻烦 重点: 据报道,京东即将收购陷入困境的中国首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 这笔交易可能有助京东完善其金融服务产品,但也会带来各种风险,包括增加贷款和控制违约的困难 梁武仁 随着核心的电子商务业务陷入停滞,京东集团(JD.US; 9618.HK)正在其规模较小的金融服务板块寻找新的挑战。 据财经媒体财新上周五援引未具名的报道,这家互联网巨头即将收购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捷信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陷入困境已有一段时间。报道称,这笔交易已经得到捷信总部所在地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但仍需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 乍一看,这笔交易对京东来说合情合理。京东的金融服务板块马上会增加一个消费贷款部门,它可利用这个部门,让庞大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更加完整。京东的金融服务板块目前提供支付服务、小额贷款和保理,也销售基金,因此消费金融对这些产品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特别是,不难想象公司会用此类消费贷款,来为其核心的电子商务客户提供购物资金。 但如果该部门难以管理贷款违约,进军消费金融也可能给京东带来新的麻烦。即便是繁荣时期,管理贷款违约都困难重重,而在中国当前经济低迷的环境下,这方面变得更难。这种困难成为中国私有消费贷款机构的挑战,它们不得不在保持增长与控制不良贷款之间维持平衡。  二季度京东的收入仅增长了1.2%,很多面对消费者的公司所面临的困难可见一斑。这可能反映中国消费者财务状况不稳定,促使很多人控制支出。京东没有在季度财务业绩中公布京东金融的业绩,估计该部门对公司整体业务的贡献相对较小。 京东面临的两大问题是,它能以多低的价格收购捷信(目前还没有太多信息),以及如何在不受捷信贷款损失影响的情况下,从新增的金融业务中获得最大收益。 捷信曾是中国领先的消费金融公司,但目前不清楚该公司最近的表现如何,因为自发布2020年财报以来,该公司未再公布任何业绩相关数据。公司最后一次公布的业绩也不理想,净利润暴跌88%。 捷信于2010年底开始经营,那时正值经济繁荣时期,捷信希望利用自己的创业背景,在中国打造一家大型消费金融公司。当时,中国特别缺乏这样的公司,金融服务业由国有银行主导,而它们几乎没有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贷款的经验。 谨慎的消费者 但该公司及其同行最近正学习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房地产市场严重低迷,加之疫情期间,国家采取的限制措施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 結果导致失业率上升,个人收入停滞,使消费者对购买新产品和承担新债务变得更加谨慎。同时,新增和现有借款人,也更易因财务状况恶化而违约。在这情况下,贷方被迫增加贷款减值准备,从而侵蚀了它们的利润。最后,中国为了刺激经济而维持低利率,限制了贷方可以获得的利息收入。 所有这些因素,似乎都让捷信的根基摇摇欲坠。据财新报道,除2020年利润大幅下滑外,公司还以大幅折扣出售了两批总值6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 捷信还被卷入地缘政治的复杂局面。捷信的母公司PPF集团总部位于捷克共和国,而捷克的网络安全监督机构,曾因潜在的国家安全威胁对华为进行审查。PPF控制着捷克的四家主要电信运营商,这些运营商一直在努力避免使用华为开发的5G网络。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PFF有充足的理由出售捷信,放弃在中国的业务。考虑到该公司近年还出售了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业务,它可能拟整体撤出亚洲市场。 另一方面,京东则可能从拥有消费金融业务中受益。这类资产可以帮助吸引新客户,并留住现有客户;通过帮助他们获得购物资金,从而提高在面对阿里巴巴 (BABA.US; 9988.HK)等对手时的竞争力。阿里旗下的蚂蚁集团现已成为中国金融行业的一个强大参与者,如果京东完成对捷信的收购,它还可以利用自身庞大的客户数据库来帮助管理信用风险,解决公司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京东还拥有充足的现金,截至6月底,它持有的现金超过280亿美元,因此它能够轻松负担得起捷信这样陷入困境的企业。 不过,投资者似乎更关注交易带来的潜在风险,而不是收益,至少从财新的报道出来后,京东在纽约和香港的股价不升反跌。该公司股票在两个市场的市盈率(P/E)都相当不错,约为9倍,不过这仍远低于阿里巴巴超过20倍的市盈率。 如果交易完成,收购捷信不会立即给京东带来巨大的提振,因京东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清理捷信的业务,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运营中。但如果京东能够在当前的困难环境下,克服经营一家消费金融公司的种种挑战,此次收购最终可能有助于它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opsports is the Chinese distributor for Nike and Adidas, with 85% of its sales coming from the two global brands.

快讯:消费疫弱打击收入 滔搏预计盈利下挫

最新:国际体育品牌代理商滔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110.HK)周二发表盈利警告,预计截至今年8月底的上半财年净利润,将较去年同期的13.37亿元减少35%。 利好:今年上半年,由于在线零售折扣率相对线下零售折扣率更深,令在线销售占比同比提升。 值得关注:该公司利润减少的主因,是宏观消费疲软,拖累公司收入下降;需求放缓对线下客流带来显著冲击,导致负经营杠杆,令销售、分销及一般及行政费用率增加。 深度:滔搏是两大国际运动品牌Nike(NKE.US)和Adidas(ADS.DE)的中国代理商,它不仅是中国运动装市场的主要企业,也是外国品牌在中国的领头羊,因为它85%的销售额来自Nike及Adidas的产品。不过,受累于2022年的“新疆棉风波”,不少中国消费者抵制外国货并转投本土品牌,加上中国经济反复,令国民消费意欲减少,自去年起,这两大品牌在中国的销售表现已大不如前。 市场反应:滔搏股价周三下挫,中午收盘跌16.2%至2.23港元,创52周新低。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报:中国放宽外资医院规定

财新周二报道称,中国公布一项试点方案,鼓励更多外资企业投资国内医院,允许外资在北京、上海等八个城市全资持有医疗机构。此前,外资只能以合资形式开设医院,中方合作伙伴至少持有30%的股份。 据财新报道,新政策由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周六联合宣布。中国大多数医疗机构是国有,但私营的医疗机构也越来越多。过去二十年来,中国对私立医院的监管态度各不相同,使私营企业难以在该领域开展业务。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