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Public Housing

    

香港

    

公营房屋供应充裕

香港一直透过公营房屋去解决基层住屋需求,香港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表示,多年来香港兴建超过130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售出近51万个资助房屋单位。现时房委会管理193个公共屋邨,约有210万人居住在公屋。未来10年,房委会将建41万个单位,足够应付30多万的公营房屋需求。

内地政府早明言要解决香港住屋问题,港府近年即时加把劲去发展房屋,公营房屋当然是重中之重,从政府的行动可见,未来公营房屋的供应问题理应不大。另外,政府同时亦增加推出私楼土地,加快及简化规划、以及重建与补地价等各项程序,亦筹划北部都会区及明日大屿,原在可见未来,私楼供应问题可以逐渐缓纾。然而,近期发展商担忧楼市前景而不投地,接连有六幅土地流拍,对未来私楼的供应会有影响。

李宁买商厦被指不务正业

李宁(2331.HK)斥资近21亿港元购入恒基地产(0012.HK)位于北角的“港滙东”,将用作香港总部,作为扩展香港及海外业务的分部办公室。消息公布后,市场有认为李宁不务正业去投资物业,股价即时插水,迫得李宁急不及待斥资30亿港元进行股份回购。

企业购商厦作总部其实并不罕见,只不过现时香港商厦租金回软,而李宁收购金额又庞大,加上公司今年业绩表现停滞不前,令市场批评声音不绝于耳。不过,楼价起起伏伏难料,若有实际需要亦无可厚非,大家没忘记的话,2001年时任金管局总裁的任志刚也在楼市疲弱时,以37亿港元购入国金中心二期14层楼面,当时也被市场大肆批评,认为金管局不应置业;但今天回望,中环商厦价值以倍计上升,或许市场又说任志刚眼光独到,决断英明。

地产中介又要政府撤辣

那些人最想政府撤辣?答案是地产代理。仲量联行预期明年中小型住宅楼价将跌10%,豪宅亦会下跌5%。该行香港主席曾焕平认为,政府只是减辣对楼市没有大帮助,建议多项救市措施,包括要政府全面撤辣,并为首次置业的年轻人提供无息贷款等。

仲量联行的建议非但要撤辣,还要落药刺激楼市。事实上,楼市是否这样差劲,或频临崩溃缘,以致要大力去拯救。若曾经历97年的香港人,当年的情况远较现时严重,亚洲金融风暴后,楼价一开首暴跌三成,接着经济出现通缩,打工仔别说减薪,连工作也未必能保得住,租金又大幅下挫。相比现时情况,香港楼市及经济远远未如当年严峻。

内地

    

内房问题拖经济后腿

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中国经济续要稳中求进。但部份证券界对明年的内地经济有一定保留。野村证券认为中央若将经济增长定在4.5%会较合理,因为内房债务危机持续,将拖累内地经济表现。

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估计,内房企业债务沉重,开发商缺资金完成项目,地区政府要照顾保交楼,市民又不愿置业,令市场陷于恶性循环,经济增长受到影响。我们也认为,内地债务问题在明年不但难以解决,随时会恶化,有企业或会被清盘,土地及项目有机被抛售,牵连整个内房市场,楼价有机进一步下滑。

碧桂园救亡态度正确

受债务困扰的碧桂园(2007.HK)公布,将持有的珠海万达商管1.79%股权,以30.7亿元售予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或万达指定的一方。碧桂园指出,正积极化解阶段性流动压力,而且持有珠海万达商管的权益有限,出售是提前退出及锁定价格

。另外,碧桂园多名董事减薪,当中杨惠妍年薪由37万元减至12万元,莫斌及杨子莹减幅最大,分别由每年300万元及200万元,降至12万元。

按目前集团负债,出售少数投资股权套现是合理做法,至于减薪,区区数目只不过杯水车薪,不过起码态度正确,能够从自身开始去尽力救公司,不像中国恒大(3333.HK),在频临倒闭边缘时,前主席许家印涉嫌借与妻子离异,将资金调走美国。

咏竹坊文章

    

恒大真的大到不能倒?

本周《咏竹坊》文章探讨恒大问题,究竟一家负债逾两万亿的公司,是否能大到不能倒,还是负债多到不能救?这情况确实让债权人及中国政府费煞思量。债权人若要将恒大清盘,虽然恒大手上有庞大资产,但当短期抛出市场放售,肯定令供应大增,拖累整个楼市,楼价急跌,结果是资产价值大贬,债权人最终能收回多少,实属未知之数。

若希冀政府打救,是否又过份乐观?虽然恒大破产,势必牵连甚广,但正如前面所讲,天价的债项又是否政府能解决;若政府出手,其它有问题的内房是否又要政府救助。事实上,政府的“白名单”已经提示,有资格接受政府融资支持的,只有财务相对稳健的房企。政府是怕市场的不利消息影响,会导致较健康的房企面对流动性的风险,于是才定出名单相助较健全房企。反之债务问题几已病入膏肓的房企,若希冀政府出手,或许是市场一厢情愿。

蔚来独立造车降成本

《咏竹坊》亦报道造车新势力之一的蔚来汽车(9866.HK, NIO.US),刚获得造车资质,同时又向江淮汽车收购部份资产。一连串的动作显示,蔚来向独立造车迈进。集团作出此决定,一方面是将生产上的各个环节掌握在自家手上,另外就如集团创始人李斌所说,可将成本下降10%。

目前多家电动车公司,亦先后斥资收购车厂以获取生产资质,各自争取在生产上的话语权及减成本。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电动车的竞争会更趋白热化,各大造车新势力开始要为前期的投资埋单,不能再一味烧钱去扩张及争市场,要开始交出盈利的成绩表,否则市场随时会离弃那些连年亏损的公司,毕竟投资者现时及可见未来的选择多的是。

    

新闻

简讯:中伟新材低位定价 首挂午收仍挫5%

新能源材料生产商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579.HK)周一在香港挂牌平开报34港元,股价之后回软,中午收市报32.3港元,跌5%。 公司发售1.04亿股,每股售价34至37.8港元,最终以低位定价。公开发售录得超额26.9倍,国际配售则录得超额3.08倍,集资净额34.3亿港元。 去年公司收入增长17.4%至402亿元,但盈利不升反跌,按年下挫24.7%至14.67亿元。今年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收入同比升6.1%至213.2亿元,但盈利则下跌14.8%至7.53亿元。 集资所得的50%,将用作扩大生产及供应链能力,约40%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数字化,余下10%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eeking a profile boost, Boxihe pivots to Hong Kong IPO

腾讯及启明创投撑腰 伯希和转攻港股上市

户外服品牌伯希和正申请在港上市,由于中国内地性能户外服饰人均支出仍远较美日低,伯希和所处的市场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重点: 获腾讯及启明创投入股 广告开支占比高,拖低2025上半年纯利增长   白芯蕊 中国零售业有回暖迹象,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升3%,好过市场预期,加上港股气氛仍炽热,除科技股寻求在香港上市外,高性能户外服饰及装备品牌商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也在港递交上市申请文件。 集团前身为险峰服装,由公司主席刘振2006年成立,最初只是经营海外品牌服装出口贸易,2012年推出旗舰品牌伯希和,随着品牌迅速获得认可,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伯希和跻身中国内地三大本土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市场份额达5.2%。 腾讯持股逾一成 伯希和原先计划在内地深圳交易所上市,但集团称由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市场,能提供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及股东基础,因此转到香港寻求上市。 上市前,集团股东阵容强大,当中包括腾讯(0700.HK)及内地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启明创投,分别持有10.7%和5.4%股权,至于大股东为刘振及其配偶花敬玲,合共持有63.2%股权。 虽然2019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但无阻户外服饰行业增长,单是中国市场规模从2019年1.7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2.03万亿元,复合增长达3.1%,当中伯希和主攻的功能性服饰的市场增长更快,同期复合增长达10.3%,占2024年中国户外服饰行业规模的23.9%,达4,843亿元。 随着户外活动越来越受欢迎,消费者越发重视服饰的技术特性、耐用性及功能性,市场估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达8,231亿元,相当于2025年至2029年复合增长加快至10.9%。 尤其是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人均支出仍低,参照2024年数据,人均支出仅73元,对比美国及日本,其人均支出分别达440元及170元,明显落后一大截,意味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未饱和,伯希和作为龙头之一,未来仍有增长空间。 第二大冲锋衣裤 特别是伯希和在冲锋衣裤行业表现突出,更是中国第二大冲锋衣裤品牌,冲锋衣裤为高性能户外服饰重要类别,为在户外活动中抵御极端天气而设计的高性能外套,公司在2024年市场份额6.6%,平均售价为400至1,000元,该业务在2024年及2025上半年毛利达5.81亿元和2.3亿元,占集团总毛利的55%和40%。 在销售上,内地线上零售生态发达,伯希和以网上直接面向消费者(DTC)模式和电子商务平台为主,例如天猫、抖音及京东,当中线上门店数量由2022年的37家,增至2025上半年的62家,至于透过旗舰店及向电商平台销售所产生的收入,便分别占集团总收入76.5%和70.7%。 除线上布局外,伯希和为增加与消费者互动及黏性,正扩大线下销售渠道,截至2025年6月底,集团拥有163家线下零售店,主要位于内地一线及二线城市未来亦计划稳步实体零售店网络,重点关注经济实力强劲兼户外消费潜力高的城市。 广告占比逾四成 尽管集团积极布局线上与线下业务,带动2024及2025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94%和62.3%,但纯利增长却明显放慢,由2024年按年升86.3%,大幅放慢至2025上半年的3.7%增幅;其中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大幅攀升,分别由2023年和2024年的30.5%和33.2%,急增至2025上半年的41.5%,最终拉低伯希和纯利增长。 环顾香港上市的内地体育用品股中,包括安踏体育(2020.HK)、李宁(2331.HK)及特步国际(1368.HK),目前的预期市盈率为15.7倍、16倍及9.8倍,但市值差异大,当中安踏市值已超过2,200亿港元,李宁则不足500亿港元,特步市值更细,目前约150亿港元左右。 整体来讲,伯希和作为中国第二大冲锋衣裤品牌,若以15倍预期市盈率上市,其估值实属合理,一旦低于10倍,估值更吸引,但集团最大问题是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大幅攀升,一旦占比由升转跌,将有助盈利重拾增长,甚至有能力挑战安踏及李宁地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广告收入急增 B站第三季扭亏

影音平台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9626.HK; BILI.US)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录得净利润4.69亿元(6,5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98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达7.86亿元,按年大增233%,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公司期内收入按年增长5%至76.9亿元,其中广告营业额按年急增23%至25.7亿元;增值服务收入达30.2亿元,增长7%。移动游戏收入则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而下跌17%至15.1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6.7%,已连续13个季度按季改善。 用户数据方面,日活用户增长9%至1.17亿,月活用户增长8%至3.76亿;月付费用户增加17%至3,500万,日均使用时长达同比增加6分钟至112分钟,再创历史新高。公司表示,未来将持续提升广告效益与内容生态,并在技术革新浪潮下保持投资节奏,以巩固长期增长基础。 哔哩哔哩美股周四高开,收市報25.89美元,跌4.78%。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毛利率急跌的创新实业 招股集资55亿港元

电解铝和氧化铝生产商创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788.HK)周五公开招股,发售5亿股份,当中一成作公开发售,每股售价介乎10.18至10.99港元,一手500股,入场费5,550.42港元,11月19日截止,11月24日开始挂牌交易。 公司今年首五个月的收入达72.1亿元,按年上升22.6%;但盈利却不升反跌14.4%至8.56亿元,公司解释是有若干主要原材料的市价上升,导致毛利下跌所致。 据招股书资料,公司去年的毛利率高达28.2%,但今年首五个月已急跌至19.9%,即大幅下跌了8.3个百分点。 是次集资金额约55亿港元,扣除开支使费后,约50%用于拓展海外产能,包括建设一家电解铝冶炼厂,另外40%将用于建设绿色能源发电站及购买设备,余下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