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Tea brews up IPO-funded small-town expansion plan

連鎖中式餐廳綠茶集團第四次向港交所申請上市,計劃集資廣開分店

重點:

  • 綠茶全國共有382家分店,盈利接近3億元
  • 集團主力只有「綠茶」一個品牌,翻枱率平均每天3.3次

劉智恒

夫妻創業聽起來總是動人,奈雪的茶(2150.HK)源自趙林與彭心的一段相親良緣、滬上阿姨來自單衛鈞與周蓉蓉夫婦閒逛上海弄堂得出的靈感,綠茶則是黃勤松及單長梅在西湖邊的故事。

綠茶餐廳的成立,或許是一個偶然。2004年黃勤松及單長梅在杭州西湖區開設綠茶青年旅舍,招待來自各地的背包客時,意識到在提供食物方面,怎樣可適合不同地方的顧客,於是嘗試融合各方菜式,並成功創出幾道名菜。許多並非旅客也到來光顧用餐,夫婦見大有商機,遂於2008年在杭州西湖邊開設第一家綠茶餐廳。

上市舉棋不定

經過十多年發展,綠茶愈做愈大,2021年綠茶集團有限公司先後兩次向港交所申請上市,到2022年初雖順利通過聆訊,但因未有開展招股工作而失效。同年4月捲土重來,但10月時又過期失效。

上市遲遲未能成事,有估計是當時港股市場氣氛問題,令綠茶臨陣退縮。然而黃勤松沒放棄要登上港股這個大舞台的目標,近日再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據上市文件披露,2021至2023年,集團收入分別為22.9億元、23.8億元及35.9億元,股東應佔溢利為1.14億元、1.66億元及2.96億元。

截至申請上市前,共有382間分店。黃勤松今次在港上市志在必得,準備工夫十足,為要增加在港的知名度,已在銅鑼灣希慎廣場租用位置,將於今年8月開設首間綠茶餐廳。

過氣網紅店

曾幾何時,綠茶的中式風格裝修,配以獨創的特色菜品,在內地異常火爆,一度是網紅的打卡餐廳。近年在競爭者不斷加入,都費盡心思在門店裝修上下功夫,營銷上又別出心裁,推陳出身,綠茶的特點就顯得沒有那麼搶眼,甚或有點遜色,有聲音更批評綠茶是過氣的網紅店。

菜品方面,綠茶缺乏創新,或者應該說,集團曾努力開發新菜式,卻始終未能創出爆款食品;結果多年以來,還是要靠「麵包誘惑」及「綠茶烤雞」等老一代產品為賣點,然而年青一代貪新忘舊,喜愛新鮮,加上競爭對手的模仿,製作相同食品,在雙重打擊下,即使招牌食品的受歡迎程度也江河日下。

翻枱率亦是一大困擾綠茶的問題,王勤松早於2014年接受媒體訪問時,曾透露翻枱率對綠茶來說是命脈,只有滿客後的翻枱率才能賺錢。一天翻枱率達4次才可保本,最高效益則是7次。

然而,當看看申請文件,綠茶過去三年的每日平均翻枱率為3.23次、2.81次,及3.3次,就連王勤松口中的四次也不到,若然王勤松之前的說法今天仍有效,那綠茶的利潤豈不大受影響。

王勤松夫婦也嘗試在綠茶品牌外,能創出另外的副線或子品牌,2016年推出西餐品牌Playking,一年內在6個城市開設14家分店。但在內地經營西餐並不容易,最後亦要陸續關門。至於另一主打燉品的「關東造」,也以失敗告終。多次努力亦未能打造出另一品牌。相反競爭對手九毛九(9922.HK)就成功創立太二酸菜魚,後者更後浪推前浪,超越九毛九成為頭號品牌。

成敗還看下沉市場

翻枱率未有達標的同時,人均消費亦停滯不前,過去三年分別為60.5元、62.9元和61.8元。在每家分店盈利有限的情況下,集團每年要提升財務報表的盈利,只能靠增加分店去推動整體收入與利潤,簡單講是以量為主。綠茶整個集團的開店目標,今年至2027年分別是112家, 150家, 200家及213家。

增加分店的部署上,一線城市的佈局已相當廣,想拓展更大的市場,目光就要放在下沉城市。集團計劃加快在二三線城市的開店步伐,今年至2027年的目標為60家、115家、134家及156家。

不過,下沉市場也不是容易拓展,綠茶的競爭對手小菜園及太二等,亦正準備投入龐大資源去攻克二三線市場,都要爭奪下沉市場的消費者,更別說當地市場原有的地頭龍,競爭肯定更激烈。

綠茶的如意算盤能否敲得響,首要看開店能否達標,這方面又很視符能否成功上市集資,取得一定資金去開疆拓土。不過目前九毛九的市盈率只有11倍,海底撈(6862.HK)也不過16倍,綠茶應如何定價確是費煞思量。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AI機器人開發商雲迹科技公開招股 集資6.6億

機器人服務AI賦能技術企業北京雲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70.HK)周三起至下周一公開招股,全球發售690萬股,發售價為每股95.6港元,預計集資約6.6億港元,下周四掛牌上市。 雲迹科技主要提供機器人及功能套件,輔以AI數字化系統的服務,主要專注於開發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其產品可應用於多類場景,目前收入主要來自酒店,去年收入為2億元,按年升47%,佔比達83%。去年公司收入2.4億元,按年升68.6%,淨虧損1.8億元,按年收窄三成。 公司過去已完成八輪融資,引入聯想基金、阿里巴巴、騰訊、攜程等投資者。申請文件顯示,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聯想基金、阿里、騰訊及攜程預料會於雲迹上市後分別持股3.8%、2.65%、8.18%及2.42%。 公司稱,集資所得淨額約5.9億港元,其中約60%將用於提升研發能力,約30%用於提高中國境內外商業化能力,拓展與醫療機構、工廠及商業樓宇場景的潛在客戶,餘下10%為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超額6,700倍 長風藥業午收升181%

長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652.HK)周三首日在港掛牌,開市即升219%報47元,之後股略回軟,中午收報41.5元,升181%。 公司發售近4,120萬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4.75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認購近6,697倍,認購一手的中籤率只有1%;國際配售超額11.7倍,集資淨額5.25億元。 長風藥業主要專注於吸入技術及吸入藥物的研發、生產及商業化,專注於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公司今年首季度的收入按年跌2.7%至1.36億元;期內盈利按年升逾倍至1,281.5萬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三隻松鼠香港IPO獲中國證監會放行

中國證監會上周宣布,零食製造商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獲准赴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此舉為該公司的上市進程掃清了重大監管障礙。 根據中國證監會在國慶長假前一日(9月30日)於官網發布的公告,三隻松鼠計劃通過此次IPO發售8,150萬股。該公司已於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則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據該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三隻松鼠上半年營收較上年同期的50.7億元增長約8%,至54.8億元。但其同期淨利潤卻從2.9億元驟降52%至1.38億元。 作為越來越多在滬深A股上市的中國企業之一,三隻松鼠近期申請赴港第二上市以利用全球資本市場並提升國際知名度。年初至今,該公司在深交所掛牌的股價累計下跌3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國市場帶動 小牛電動第三季銷量大增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銷售46.6萬台,按年大增49.1%,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出貨45.1萬輛,按年增長超過70%,為今年來最高成長;國際市場出貨則為14,418輛,已超去年全年總銷量。 年初至今,公司總銷量已達101.9萬輛,較比去年同期69.8萬輛增長約46%。強勁表現主要受益於公司在國內市場的渠道擴張、產品組合優化,以及提前備貨以應對新的中國電動自行車規範。 今年7月,NIU 推出兩款旗艦新車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強調續航、效能與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費者偏好。 銷量公布後,小牛電動美股周一大漲23.01%,收報5.56美元,今年以來該股已升212.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