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8.HK 0120.HK
Regal signed MOU with MISA

近年美歐對華實施打壓措施,香港的資本市場也受影響,外資基金不斷流走,港府及本地企業開始尋找新的投資者

重點:

  • 富豪酒店及四海國際與沙特簽署合作備忘,共同在中東發展酒店
  • 合作投資金額初步估計達50億美元,在中東建50家酒店,當中30家在沙特

     

劉智恒

中東壓歐美,成未來在中國內地及香港投資的一股新動力。

去年初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團走訪中東,向當地說好香港故事,上月沙特阿拉伯投資部(MISA)到港,與本港投資推廣署簽定諒解備忘錄。不到一個月,香港羅旭瑞家族旗下的富豪酒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078.HK)及四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0120.HK),即與沙特簽定備忘錄,成為首家大型港企與沙特開展合作關係。

富豪酒店夥四海國際與MISA成為戰略合作夥伴,合作酒店開發及項目管理,估計初步涉及的投資額約50億美元(357億元)。富豪酒店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羅寶文透露,集團會以旗下的「富薈酒店」品牌作拓展,計劃到2035年前增加100間富薈酒店,包括在中東會新增50間,其中30間會選址沙特。除實際興建酒店外,亦會以輕資產模式經營,即以富薈品牌提供酒店管理服務。

另外,富豪及四海又會成立投資平台,用作籌集資金發展及收購酒店相關項目之用,模式包括成立合營企業或投資基金,又會考慮通過沙特或香港的上市公司作為募資的平台。

沙特產業單一有風險

沙特阿拉伯投資部副部長Saleh Al-Khabti表示,沙特未來的發展,旅遊是關鍵的投資領域。去年沙特的入境旅遊人次超過1,800萬,遠超其他阿拉伯國家,預計未來10年,能保持每年約11%的增長率。

沙特的經濟情況跟澳門相近,大家也是靠單一產業去支撐國家收入,沙特是石油,澳門是博彩。沙特有感長遠不能只仰賴石油收益,特別新能源的發展,令未來石油的需求可能變得沒有那麼重要,於是要尋求多元化。

在此背景下,沙特推出「2030願景」計劃,具體是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新的投資機會,MISA就是負責推動國家投資策略,並為投資者提供更利便的商業機會。

自從歐美國家針對中國,不斷打壓,部分國際資金深恐受牽連而減少在中國內地的投資,政府於是要另覓投資者,適逢中東要多元化經濟發展,雙方一拍即合,遂拉起中東資金在內地投資的帷幕。

中東能頂半邊天

去年蔚來(9866.HK; NIO.US)先後獲阿布扎比投資局旗下的CYVN兩次入股,合共投資了33億美元,持有蔚來20.1%股權。另外,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投資華人運通2.5億美元。卡達投資局又以2億美元,認購企業管理軟件和雲服務提供的金蝶軟件(0268.HK)4.26%股份。

除了真金白銀投資入股,又透過合作發展項目。海昌海洋公園(2255.HK)與沙特阿拉伯旅遊發展基金(TDF)簽署備忘錄,將根據沙特的旅遊戰略合作,開發沙特阿拉伯王國海昌海洋公園項目。

正當沙特與中國內地企業打得火熱時,富豪系成首家港資企業搭上沙持這輛資金快車,未來對集團肯定十分有利。

富豪系的主席羅旭瑞,是香港老牌大家族鷹君集團(0041.HK)已故創辦人羅鷹石的兒子,羅旭瑞早年已脫離家族創業。80及90年代間,以財技聞名,先後收購多家上市企業,現時旗下共有五間上市公司,除富豪及四海外,還有百利保(0670.HK)、世紀城市(0355.HK)及富豪產業信託(1881.HK)。

97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加上本港樓市崩圍,羅旭瑞當年因過度投資房地產,集團負債累累,一度頻臨破產邊緣,可幸2003年沙士後中國推出自由行,刺激香港經濟,加上全球經濟復蘇,富豪系得以出售物業渡過難關。然而經此一役後元氣大傷,多年轉趨低調,是次借力沙特資金,在蟄伏多年後重新大展拳腳。

沙特或成大水喉

富豪酒店在港共有十家酒店,分別以富豪及富薈為品牌,除香港機場的麗豪航天城酒店是集團擁有外,其餘九家均只是負責為富豪產業信託經營及管理。此外,在上海、德州及西安,共管理四家酒店,另有一家在成都的酒店正在興建中。公司今年中期業績收入7.8億港元,按年跌25%,虧損7.6億港元。

這次與沙特的合作,富豪主要角色是以多年建立的酒店品牌,與沙特聯手發展酒店,並以及相關知識與經驗,提供營運及管理。至於沙特阿拉伯,透過MISA為富豪酒店物色當地的投資者、企業或基金,以提供資金去發展一系列酒店或相關的項目。對於富豪來說,若憑自己集團的財力,要在中東發展50間酒店實在力有不逮,若加上沙特的資本助力,就有能力擴展版圖。

至於四海國際,主要是經營物業發展及投資,但因為股價極為波動,市場有人戲稱其為「妖股」。合作消息公布後,股價一度急升23%。因市場估計,四海將會成為其中一個融資平台,沙特及富豪會透過這個上市載體與投資者或基金合作,出資發展或收購項目,協助富豪酒店在中東開疆拓土。

暫時來說,備忘錄只是初步的文件,最終發展如何仍有待觀察,特別要注意羅寶文說,本月或2月會再度出訪沙特,了解當地機場,並物色酒店選址。不過,總的來說,是次的合作,對富豪及四海肯定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國儒意料中期扭虧 賺10至12億元

影視娛樂公司中國儒意控股有限公司(0136.HK)周三公布,預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將實現扭虧為盈,錄得淨利潤約10億元(1.39億美元)至12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23億元;收入預期介乎約21億元至2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約18.4億元增長14%至25%。 公司解釋,業績改善主要受益於整體業務穩健增長及協同效應持續釋放,變現效率提升,帶動收入與利潤增長,以及2021年收購Virtual Cinema Entertainment Limited所形成的或然應付對價公允價值變動影響消除。 中國儒意主要業務涵蓋影視內容製作、線上流媒體平台與線上遊戲三大板塊,擁有南瓜電影線上流媒體平台及儒意景秀遊戲品牌。在公司大股東騰訊(0700.HK)的支持下,中國儒意近年積極發展遊戲業務,去年公司遊戲業務收入大幅增長346.6%,錄得19.92億元,成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 中國儒意股價周三平開,至中午收市報3.25港元,升0.31%。公司股價年內累升32.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TG Duty Free operates duty free shops

海南免稅銷售降溫 中國中免收入盈利雙降

海南島這個重要旅遊目的地的免稅銷售額下滑之際,這家免稅店運營商在今年上半年營收與淨利潤雙雙下降 重點: 中國中免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下滑10%,淨利潤降幅達20% 在中國出境遊持續復蘇的背景下,旅遊購物天堂海南的免稅消費持續萎縮,導致中免業績疲軟    梁武仁 中國的免稅購物狂潮早已消退,中國旅遊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1880.HK; 601888.SH)仍在承受市場風向逆轉的衝擊。不過,著眼長遠的投資者或許尚未打算放棄這家曾風光無限的免稅店運營商,因為中國政府正大力扶持與免稅購物密切關聯的旅遊產業。 曾幾何時,中國中免是海南崛起的重要受益者。隨著國家將這座南海島嶼打造成旅遊天堂,國內遊客在此享受免稅購物紅利。疫情期間嚴格的出行限制使中國遊客滯留境內,海南迎來巨大商機,憑借溫暖的沙灘與璀璨的免稅店,當地成功替代了泰國、馬來西亞等熱門國際旅遊目的地。 如今,疫情結束逾兩年,海南風光不再。出境遊全面恢復後,人們無需退而求其次選擇國內替代方案。加之中國經濟經歷多年高速增長後趨緩,眾多國內遊客轉向更具性價比的消費選擇。當前環境下,為進口化妝品、烈酒等免稅商品一擲千金,似乎成為多數人眼裡可捨棄的奢侈。 這些轉變,在中國中免的財報中顯露無遺。根據上周五披露的初步預測,該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約10%至28億元(約3.91億美元)。更嚴峻的是,儘管宣稱運營效率提升,其淨利潤仍大降逾20%至2.59億元。公告披露細節有限,侵蝕企業利潤的具體因素尚不明朗。但期間營業利潤下滑18%,遠快於營收跌幅,與所標榜的運營效率改善似乎存在矛盾。 無論如何,考慮到上述拖累海南免稅市場的宏觀趨勢,中國中免業績欠佳實非意外。海南免稅消費正持續萎靡,去年跌幅更是逼近30%。 中國中免對海南依賴度極高。作為島上免稅店龍頭運營商,該公司在省會海口設有全球最大免稅店,在海濱度假勝地三亞則擁有全球第二大免稅賣場。去年,該公司海南區域收入同比大跌27%,遠超整體16%的營收降幅。受此影響,海南對其總收入的貢獻率從2023年的70%驟降至51.4%。 近十年來,作為建設海南自貿港的戰略部署,中國政府持續推動當地免稅消費增長。2011年啓動試點計劃,允許離島旅客在額度內購買指定免稅商品。此後,政策制定者多次大幅提高免稅額度以提振銷售,吸引眾多國際奢侈品牌入駐。 購物天堂 隨著中國出境遊恢復至疫前水平,海南購物天堂光環日漸暗淡。國內最大在線旅行社攜程集團(TCOM.US; 9961.HK)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出境酒店及機票預訂量已達2019年同期的120%,印證上述趨勢。 即便整體經濟仍低迷,中國遊客出境遊強勢反彈,儘管政府大力刺激消費,國內消費僅溫和增長。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歷數年疫情封鎖後,民眾更傾向儲蓄,並選擇海外消費。 與此同時,為提振銷售、消化需求疲軟下積壓的庫存,中國其他地區商家對葡萄酒等熱門免稅商品開展深度打折,進一步削弱海南的吸引力。 面對海南頹勢,中國中免正布局出境遊復蘇機遇。去年,該公司成功中標國內10個口岸免稅店經營權,包括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及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出境大廳。該公司也在新加坡、日本等中國遊客熱門目的地開設海外門店。 在海南本地,中國中免推行「免稅+」戰略,在零售基礎上疊加旅遊、康養等體驗業態。但鑒於登島客流持續萎縮,該戰略成效依然存疑。 儘管數據下行,中國政府仍持續加碼引客入島。上周公布的最新舉措中,政府宣佈12月起在海南設立獨立海關監管區,通過具國際競爭力的稅制及寬松簽證政策,吸引遊客及企業。該計劃之下,享受「零關稅」入島商品稅目將從此前的1,900個大幅擴至6,660個。 自上周發布半年報預告後,中國中免股價持續上揚,當前滾動市盈率達28倍,高於攜程的18倍及國內頭部酒店運營商華住集團(HTHT.US; 1179.HK)的22倍。 這顯示出投資者對中免集團的長期表現仍抱持相當樂觀的態度。這樣的看法或許是有道理的,畢竟中國政府仍持續推動海南的發展。即使中國旅客隨著出境潮而對海南興趣減退,中免仍可受惠於國際機場免稅店銷售成長,該部分佔其收入比重正逐步上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印度超越中國 成為美國最大智能手機供應國

由於蘋果公司(AAPL.US)將越來越多的iPhone生產轉移至印度,以避開針對中國製造商品的美國關稅,印度在第二季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智能手機出口國。 CNBC引用Canalys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止的三個月,輸美智能手機中,印度製造的佔美國達44%,較去年同期的13%大幅躍升。相比之下,中國製造的佔比僅25%,較去年同期的61%顯著下滑。 此外,越南也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智能手機第二大進口來源國,佔比從去年的24%升至今年的30%。 為規避針對中國進口商品的美國關稅,蘋果正引領產業鏈從中國轉移的進程,將銷美iPhone的製造基地外遷。該報告指出,印度是此輪移的最大受益方,據悉蘋果正加速推進今年在印度生產所有在美銷售iPhone的計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興通訊擬發行H股可轉債 淨籌逾35億元

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周二公布,擬發行35.84億元(4.99億美元)零息美元結算的H股可轉換債券,擬將發行所得款項淨額用於加強公司算力產品研發投入。 可轉換債券於2030年8月5日到期,初始轉股價為每股H股30.25港元,較H股上日收市價溢價約15.9%,可悉數轉換為約1.3億股H股,相當於擴大後已發行總股本約2.64%。 今年首季,中興通訊收入按年升7.8%至329.68億元,純利則跌10.5%至24.53億元。 中興通訊港股周二低開2.8%,至中午收市報25港元,跌4.2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