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2.HK 002460.SHE

鋰價跌勢持續,扭轉去年鋰產業的景氣情況,加上智利政府決定把當地鋰礦收歸國有,可能影響這家鋰業公司的全年財務表現

重點:

  • 由於開採鋰礦成本大增,贛鋒鋰業今年首季度淨利潤按年下挫32%至約24億元
  • 智利今年4月初突宣布把鋰礦產業國有化,無可避免會加重開採鋰礦的成本,礦商能否將成本轉嫁,將受到市場密切關注

 

羅小芹

踏入2023年,全球鋰礦行業開局不順,首先是鋰價跌勢未止,到了4月20日,智利總統Gabriel Boric在一項全國電視演說中,突然宣布將該國鋰礦產業國有化,以促進經濟發展與保護當地環境。雖然未知這項政策對鋰業巨頭的實際影響,但肯定各公司需要增加投資,以滿足政府的環保要求,相信最直接的衝擊,是會推高開採鋰礦的成本。

無獨有偶,中國鋰業巨頭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772.HK; 002460.SZ)上周四公布的首季度業績,也顯示其營業成本增速遠高於收入增速,這項隱憂對公司全年業務表現並非好兆頭。

贛鋒鋰業首季收入按年增長76%至94.4億元,主要受到鋰產能釋放所帶動,但期內營業成本卻大增230%至59.2億元,連累期內淨利潤減少32%至約24億元。此外,季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錄得31.7億元淨流出,表現遠遜去年同期的11.4億元淨流出,集團解釋主要受累兌付前期的保函、信用證及繳納相關稅費所致。

贛鋒鋰業主要開發阿根廷、澳洲及中國境內的鋰礦,其受智利最新政策的影響,遠較其主要對手天齊鋰業(9696.HK; 002466.SZ)為低,因後者是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QM.US)的大股東,而天齊的主要礦源均來自智利。不過,智利作為僅次於澳洲的全球第二大鋰生產國,除了對鋰價走勢有重要影響外,因智利政府的國有化政策是希望減少採礦過程帶來的污染,因此不排除南美洲鄰國阿根廷也會仿效其舉動,最終或波及贛鋒鋰業。

影響進口鋰價格

現時中國絕大部分的碳酸鋰均從智利進口,有傳媒援引中國鋰企內部人士認為,智利的決定將對中國進口鋰價格及數量造成負面影響,並減少私人機構參與鋰開採的意欲。該報道指出,中國去年進口的碳酸鋰中,有九成來自智利,而今年首季全國進口碳酸鋰共計近3.9萬噸,按年升近42%。

不過,也有樂觀看法稱,智利政府的舉動,是為了打破鋰資源受本國企業SQM及美資公司Albemarle(ALB.US)的寡頭壟斷局面,增加與其他鋰礦巨頭的合作機會。

無論如何,智利政府善價而沽的心態昭然若揭,有可能推動其他鋰生產國對礦商開出同類的政策,推高鋰礦的營運成本。

更值得留意的是,面對鋰礦開採成本逐步上調,近月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卻在尋底,令人擔心鋰礦巨頭的利潤今年會否受到重壓。

2022年,中國電池級碳酸鋰均價迎來爆發期,由年初每噸25萬元彈升至11月高位近60萬元,為鋰礦巨頭帶來豐厚利潤;然而,自去年底鋰價走勢急轉直下,至今年4月28日,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價格已跌破每噸18萬元水平,較年初跌幅超過六成。

兩度調低目標價

由於鋰業股前景不明朗,早於兩家中國鋰企公布首季業績前,高盛已因應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的持續跌勢,於4月份內連續兩次把贛鋒鋰業及天齊鋰業的盈利預測及目標價調低。

高盛的研究報告指出,在供應鏈持續去庫存的推動下,下調電池級碳酸鋰均價預測44%至每噸約3.01萬美元(20.8萬元),鋰輝石價格預測則下調22%至每噸3,400美元,並將贛鋒鋰業及天齊鋰業的H股目標價,由4月初的115港元和77港元,先降至86港元和60港元,再於4月中第二次調低至80港元及53港元,意味已把兩家公司的目標價向下調整三成。

由於鋰產業鏈下遊的新能源車市場仍未出現明顯復甦,市場普遍預計由特斯拉(TSLA.US)掀起的全球電動車減價戰,將會延續至今年下半年。由此推斷,電動車產業鏈上游、如製造鋰電池及相關物料企業的利潤分配,恐怕將會捉襟見肘。據富寶鋰電新能源周報顯示,目前鋰鹽廠庫存在1.5個月左右,反映去庫存壓力仍然較大。

目前贛鋒鋰業的預測市盈率約爲6.3倍,較受智利私有化鋰礦影響的天齊鋰業則為5.4倍,但兩者均低於國際鋰業巨頭Albemarle的7倍,反映投資者對兩家中國鋰企的前景看法較為保守。雖然贛鋒鋰業年初至今的跌勢,已部分反映近月鋰價跌勢,但除非鋰價第二季出現拐點,而碳酸鋰重上每噸20萬元關口,同時該公司把營運成本明顯降低,否則該股在短期內或較難明顯反彈。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多點數智準備申請穩定幣牌照

零售軟件服務提供商多點數智有限公司(2586.HK)周四公告,公司正在籌備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並已通過公開市場HashKey Exchange購買比特幣,其資金來源爲本公司現有的現金儲備。 公司稱,已於今年2月與HashKey Group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公司將在HashKey Exchange開設交易帳戶,雙方將圍繞數字資產交易、Web3技術開發與應用、以及區塊鏈生態建設等重點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探索推出包括穩定幣支付在內的技術服務,並推動穩定幣在零售支付場景中的廣泛應用。 消息公布後,周四多點數智股價一度升近九成,收市報11.14港元,漲23%,成交額達18億港元(2.3億美元)。公司去年底以每股30.21港元上市,首日掛牌暴跌54%至13.8港元,之後股價持續下滑,最低見4.78港元,目前股價雖有回升,仍較上市價下跌63%,市值由上市首日最高的270億港元,跌至目前約100億港元。 多點數智主要為零售行業提供雲基礎數字零售SaaS平台服務,惟其客戶高度集中,近九成業務來自大股東張文中的物美集團系內公司。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Qiyunshan makes jujube oil

齊雲山食品衝刺港股 能否挑動投資者的「味蕾」?

總部位於江西的齊雲山食品,在南酸棗市場的份額達32%,是最新一家申請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零食製造商 重點: 齊雲山食品成為過去三個月內第二家申請港股上市的果類零食製造商 營收增長37%、利潤同比翻倍之際,公司稱現有產能已達上限,計劃將上市募集資金用於業務擴張 譚英 果類零食在中國市場佔據重要地位,數量不多但持續增加的製造商,期待自家的股票也能贏得投資者青睞。 繼溜溜果園今年4月一馬當先後,江西齊雲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周也向港交所交上市申請。齊雲山食品營收規模僅為溜溜果園的三分之一,其上市的募資額可能相對保守,但亮眼的業績增長仍對投資者具備吸引力。 兩家企業皆有意效仿衛龍美味(9985.HK)的成功路徑,這家以辣條聞名的零食生產商,自2022年上市後股價表現亮麗,迄今累計上漲35%,當前市盈率為29倍,市值高達350億港元(約合45億美元)。參照衛龍的估值水平,齊雲山食品的估值約為15.4億元。 儘管規模較小且深耕酸棗這一細分零食領域,但在中國消費者日益追求健康零食替代品的趨勢下,齊雲山食品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申請文件顯示,齊雲山食品去年營收同比躍升37%至3.39億元(約4,730萬美元),淨利潤5,310萬元,較2023年的2,370萬元翻倍有餘。去年毛利率達48.4%,亦表現亮麗。公司將業績強勁增長歸因於新增重要客戶,以及線下經銷商從2023年的162家增至去年的199家。 銷售網絡雖主要覆蓋華東及華南地區,齊雲山食品佔據中國南酸棗零食市場32.4%的份額,該細分領域去年規模為18.8億元。申請文件援引第三方數據顯示,這家公司以0.6%的市佔率,位列中國果類零食製造商第九位,該領域去年總產值達995億元。 2019年至2024年,中國棗類零食板塊年均增速達13.7%,遠超果類零食整體市場8.5%的年均增速。去年中國零食行業規模達1.34萬億元,兩者均顯著高於整體行業的4.4%年均增長率,凸顯健康消費理念下,果類零食日益受到追捧。 當然,國外也有多種棗類,但將其作為果類零食用的習慣頗具中國特色。齊雲山食品聚焦的崇義南酸棗,其鮮果口感酸甜,尺寸近似小李子。 海外研究機構如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將棗類譽為「超級食物」,原因是其富含抗氧化劑和維生素C。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棗類藥材常用於治療焦慮及失眠。 集資擴產能 齊雲山食品從個體農戶採購原料,而非自建果園。近三年,當地農戶平均收購價穩定在每公斤約4元水平。公司的銷售渠道仍以線下為主,但在天貓、京東、抖音等電商平台設有旗艦店。 公司擬將部分上市募資用於搭建電商及線上推廣,同時擴大產能,以滿足國內市場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去年11至12月,齊雲山食品位於江西崇義的唯一生產基地已滿負荷。為應對需求增長,公司計劃將年產能提升45.5%至16,000噸(約為去年8,348噸產量的一倍)。鑒於棗類的採收期集中在8至12月,且原料需預存後加工,配套冷庫擴容也在規劃中。 在申請文件中,齊雲山食品表示:「若產品需求持續攀升,現有產能將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制約公司發展潛力」。 這家企業的歷史久遠,1979年前身工廠成立,1990年獲批使用當地名山「齊雲山」註冊商標。實際控制人為劉志高、劉繼延兄弟兩人,以及朱方永。 公司改制前為集體所有制企業,1990年代末,由51名職工購得資產,與一家香港公司組建合資公司。2022年,香港公司將股權轉讓給由11名自然人(含6名核心管理層股東)持有的有限合伙企業。為籌備上市,齊雲山今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結束數年低迷,香港新股市場重拾活力,齊雲山食品與溜溜果園加入赴港上市企業行列。今年上半年,港股新股上市募資額達135億美元,同比激增7倍,使香港成為同期全球規模最大IPO市場。 這一趨勢既源於中企因地緣政治因素放棄紐約,轉道香港上市,也因中國證監會調控滬深A股上市步伐,重點優先支持新能源、半導體等戰略新興產業。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淘寶啟動500億元補貼計劃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即時零售平台「淘寶閃購」周三宣布,啟動總額達500億元(69.76億美元)的補貼計劃,為期12個月,將直接補貼消費者與商家,藉此加速推動大消費平台建設與服務升級。 在商家端,淘寶閃購推出店舖補貼、商品補貼、配送補貼與免佣減佣等措施,保障利潤空間、促進訂單成長;在消費者端,則透過大額紅包、免單卡與官方補貼一口價商品等方式,強化購物吸引力。 淘寶閃購自5月上線以來成長迅速,官方指出目前日訂單已突破6,000萬單,並帶動全國店家訂單量月增逾100%。部分地區餐飲商家營業額較前一季翻倍成長,零售與花類商家亦明顯受惠,吸引大量新客。另外,數據顯示,中國整體即時零售市場日訂單亦從1億單成長至1.6億單,顯示競爭正持續升溫。 阿里巴巴港股周三逆市跌0.4%,報109.4元,美股則跌2.86%,報110.71美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首開即崩盤 撥康視雲午收勁跌30%

眼科醫藥公司撥康視雲有限公司(2592.HK)周四在港首日掛牌,開市股價即跌6%報9.5元,之後股價持續下跌,中午收市報7.04元,跌30%。 公司發售6,058.2萬股,每股定價10.1元,錄得超額認購78倍,國際配售並不足額,集資淨額5.22億元。 撥康視雲2022及2023年均未有收入,至2024年則錄得收入1,000萬美元,去年虧損9,913萬美元,按年收窄2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