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9.HK 2191.HK 002352.SHE
SF Intra-city launches share buyback

物流巨頭順豐速運旗下兩家獨立上市公司的股價,均遠低於2021年IPO價格,而它們的母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計劃亦進展緩慢

重點:

  • 2,600萬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未能提振中國最大的同城快遞公司順豐同城的股價,該公司是從物流巨頭順豐速運分拆出來的
  • 順豐速運分拆出來的另一家公司,同時也是香港首個以物流為主的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的股價,也遠遠低於其IPO價格

     

譚英

上周宣佈最多動用2億港元(2,560萬美元)回購股份的計劃時,杭州順豐同城實業有限公司(9699.HK)給出了標準說法,稱此舉將「展示集團對自身業務發展和前景的信心」。 之後該股幾乎紋絲不動,這種市場反應同樣常見,尤其是在當前市場疲軟的情況下。

恆生指數較1月的高點已下跌25%,股市乏力可見一斑,這是中國經濟放緩的直接後果,幾乎所有股票都承受著由此帶來的重壓。像順豐同城這樣的公司尤其容易受到影響,因為它們依賴消費者的支出,而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下,消費者變得更加謹慎。

順豐同城是中國最大的提供按需配送服務的第三方公司,連接著生鮮、零售、電子商務和其他本地服務等領域的38萬商戶和1,850萬消費者。公司於2019年開始獨立於母公司——物流巨頭順豐控股(002352.SZ),並於兩年後在香港上市,籌集資金21.5億港元。 在受到新冠疫情造成的損失拖累之前,其股價曾一度達到當前水平的近三倍。

和許多其他公司一樣,隨著去年底中國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結束,順豐同城的業務也開始反彈。據8月發布的中期業績顯示,該公司上半年營收增長28.8%至57.5億元(7.86億美元),毛利潤增長一倍多,至3.83億元。它還憑借上半年3,030萬元的利潤實現盈利,扭轉了上年同期虧損1.439億元的局面。

順豐同城是順豐控股旗下兩家上市公司之一。另一家是順豐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2191.HK),運營著三個高級物流中心,在2021年的IPO中籌集了26億港元,並成為香港首個以物流為主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與其姐妹公司非常相似,順豐房托上市之初起步強勁,但去年在中國嚴格的新冠疫情管控下陷入了困境。儘管收入和利潤增長強勁,但當前股價仍比發行價低大約40%。

從市值來看,順豐同城是兩家公司中較大的,市值66億港元,是順豐房托21億港元市值的兩倍多。但從受投資者青睞的程度來看,情況又截然相反。順豐同城目前的市銷率僅為0.52倍,而規模較小的姐妹公司順豐房托的市銷率為4.7倍,這或許反映了順豐房托作為上市物流地產公司相對獨特的地位。京東(JD.US;9618.HK)支持的達達(DADA.US)也提供同城配送服務,其市銷率為0.68倍,略高於順豐同城。

這兩家子公司均由順豐控股(又名順豐速運)創始人王衛控制,該公司於2017年在深圳借殼上市。今年8月,它申請在香港二次上市,承銷商為高盛、華泰證券和摩根大通。

物流領導者

順豐速運是中國領先的物流公司之一,市值高達1,930億元。該公司為香港上市準備的首份招股說明書顯示,它的業務覆蓋20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95架飛機和17.6萬輛車。與子公司一樣,儘管去年實現了收入和利潤的強勁增長,但它在深圳上市的股票今年已下跌了三分之一。

順豐經常被稱為「中國的聯邦快遞」,通過此次股票發售可能會籌集高達30億美元的資金,為其成為能與聯合包裹(UPS.US)、敦豪快遞(DHL.DE)和聯邦快遞(FDX.US)等市場領導者抗衡提供更多動力。

王衛是兩家規模較小的順豐系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分別持有約60%的股份。2017年,當他穿著印有公司標誌的黑色夾克、藍色牛仔褲和運動鞋,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敲響順豐速運上市的鐘聲時,他成為了中國第三大富豪。1993年,他在靠近香港的華南城市順德創辦了順豐速運,當時只有六個人和一輛麵包車從事包裹遞送業務。彼時,民營企業從事快遞業務還屬於非法。

王衛出生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小時候全家搬到了香港,他的父母不得不從頭開始,因為當時還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不承認他們的學歷。2011年接受《人民日報》的一次罕見採訪時,王衛承認,和與他同時代的許多企業家一樣,他的創業始於灰色地帶,當時中國剛剛開始推行市場化改革,允許民營企業創業。

對於順豐系的三家上市成員來說,最大的成本之一是勞動力。在順豐同城上半年53億元的收入成本中,勞務外包成本佔到了52億。

順豐速運和順豐房托都沒有公佈各自的勞動力成本,但這類成本可能也相當高。畢竟,從運貨的卡車到摩托車,順豐在中國各地的17.6 萬輛車需要有人來開。順豐房托的勞動力成本,來自運營倉庫所需的大量勞動力。

阻礙順豐速運推進赴港IPO、打壓其兩家子公司股價的主要因素,無疑是目前市場對中概股態度冷淡,尤其是消費類股票。另一個因素可能是順豐員工的工資不斷上漲,這一點也在逐漸削弱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競爭力。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文遠知行在廣州推出24小時robotaxi服務

自駕出租車運營商文遠知行(WRD.US)周三宣布,將在廣州市中心啟動中國首個覆蓋一線城市核心區的24小時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網絡,率先開通八條試點路線,標誌其邁向規模化商業化的新里程碑。 新網絡覆蓋廣州塔、機場、高鐵站等地標與交通樞紐,民眾可透過WeRide Go應用程式預約使用,支持24小時全天候接送服務。公司稱,這是國內首個覆蓋一線城市核心城區的24小時robotaxi服務網絡。此前,公司已在中東、歐洲八個城市運營robotaxi服務。 據財新報道,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蘿蔔快跑已在武漢大部分區域實現robotaxi全天運營,但尚未覆蓋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此外,小馬智行(PONY.US)也於2月開通廣州核心城區至機場、高鐵站的robotaxi往返路線,但運營沒有涵蓋深夜時段。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Estenova aims to become a big name in medical aesthetics

國產童顏針衝擊高端醫美 東方妍美盼上市續命

東方妍美以「童顏針」延續人類青春,現在他們希望透過上市來延續公司發展 重點: 去年收入不到1,500萬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約3,300萬元 主力童顏針產品XH301最快今年底上市    李世達 「長生不老」自古以來是人類的永恆追求,從秦始皇追尋「長生不老藥」,到現代人打玻尿酸、膠原蛋白,只不過形式從古代的「煉丹」變成現代的醫美。在顏值經濟的時代,人們對臉上皺紋的恐懼,有時甚至會超過對疾病的恐懼。 再生醫療材料及特醫食品開發商東方妍美(成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本周向港交所遞表,以18A規則申請主板上市,由建銀國際獨家保薦。公司最主要的產品,就是現代的「長生不老藥」——童顏針。 成立於2016年的東方妍美,總部位於四川成都,其產品線幾乎全面圍繞「再生醫學醫療器械」,尤其是用於面部與皮膚填充的高分子注射劑,試圖對標國際知名品牌如Ellansé和Juvederm,更欲以自主研發的微球技術,搶佔中國下一階段醫美升級潮的主導權。 根據申請文件,東方妍美的核心產品線為13款III類醫療器械級再生醫學注射劑,涵蓋了幾乎所有主流醫美項目,如法令紋填充、皮膚提亮與緊緻、鼻根塑形、顳部與下頜輪廓調整,乃至頸紋與妊娠紋改善等。 這些產品多以PLLA(聚左旋乳酸)、PCL(聚己內酯)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為微球骨架,搭配透明質酸或膠原等成分,能夠有效延長支撐時間與膠原再生能力,定位為高端填充劑市場。 強效童顏針 其中專為治療鼻唇溝皺紋(法令紋填充)的核心產品XH301,目前已完成臨床試驗且處於註冊審評階段。而用於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候選產品XH321則處於臨床前階段。 作為公司主力產品,XH301在涵蓋252名受試者的臨床試驗中,其療效優於進口玻尿酸對照產品,且在安全性方面無顯著差異。不同於傳統玻尿酸只能瞬時填充凹陷,XH301與其兄弟產品聚焦於誘導自體膠原生成、延長效果持續時間,具有明顯差異化特徵。若能順利上市,XH301有望與目前市面主流的「童顏針」展開競爭。 公司預計於2025年在中國推出XH301及XH305,同時啟動歐盟CE認證,顯示其全球化布局企圖。同時,公司已與醫美平台新氧科技(SY.US)簽署協議,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與台灣推廣、銷售及商業化其包括XH301在內的三種主力產品。 在平台構建上也已見初步雛形。除了注射劑產品,公司已有七項醫用敷料與補片產品取得第二類醫療器械註冊批准,另有一款用於乳腺癌術後乳房重建的交聯ECM候選產品XH322,處於臨床前階段。在特醫食品方面,公司有兩款獲批准的產品及七款研發中的候選產品,體現其「醫美+功能營養」的雙賽道布局策略。 年收入不到1,500萬元 由於主力產品尚未商業化,東方妍美仍處於虧損狀態。2023及2024年,公司收入僅有1,288.2萬元(178.6萬美元)與1,452萬元,主要來自銷售再生醫學材料醫用敷料及補片、特醫食品及其他產品,以及提供與醫療器械產品開發相關的研究、咨詢及檢測服務獲得收益。 同期,公司分別虧損6,350.1萬元與6,938.3萬元,虧損主要來自研發、銷售及行政開支,期內公司研發開支分別為4,572.6萬元、4,495萬元。 隨著持續虧損,公司的負債也在增加,資產負債率從2023年的78%增加到2024年的123%,錄得淨負債3,708.2萬元。截至2024年底,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約3,319.7萬元,這或許解釋了為何其選擇在此時赴港上市。 自成立以來,東方妍美已完成三輪融資,融後估值為1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A股上市公司陽光諾和(688621.SH)亦為公司股東,其實際控制人利虔在東方妍美擔任非執行董事。 從財務角度看,東方妍美的盈利能力非常有限,被寄予厚望的產品也未經市場考驗。不過,東方妍美所處的市場正處快速擴張期,在玻尿酸價格內捲、進口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對長效、安全、可替代進口的國產填充產品的需求正在逐漸增強。若東方妍美能如期推進XH301與其他產品的商業化,並證明其技術優勢,市場或許能夠給予更高的估值與關注。 醫美從來不缺市場,也不缺想像力,缺的是能真正落地的產品與品牌。東方妍美能否從「高科技童顏針」的敘事中殺出重圍,既取決於其研發轉化能力,更取決於在資金與時間的賽跑,誰能跑贏誰。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外賣戰升溫引監管關注 五部門約談京東 美團 餓了麼

在外賣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之際,中國監管部門出手介入。5月13日晚,市場監管總局聯同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信辦、人社部及商務部,針對當前外賣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約談京東(JD.US; 9618.HK)、美團(369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餓了麼等平台企業。 據財新報道,五部門要求企業嚴格遵守《電子商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強調須履行主體責任與社會責任,規範經營、保障消費者、商戶與外賣騎手權益,促進平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京東今年強勢進軍外賣市場,劉強東親自領軍,提出佣金不超過5%、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等政策;美團則回應推出養老保險補貼,雙方並因「騎手二選一」問題互相指責。阿里也在4月底加入戰局,饿了麼宣布百億補貼計畫,並聯合淘寶閃購發放上億份免費茶飲券。 監管層自去年底多次強調平台經濟要規範發展,並整治算法濫用、保護新型就業者權益。未來外賣平台競爭將不僅拼補貼與速度,更須接受更高標準的法律與社會責任檢視。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 較A股折讓逾兩成 恒瑞醫藥集資近百億

中國藥業龍頭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於周四招股,發售約2.25億股,5.5%作公開發售,每股售價介乎41.45至44.05港元,較A股周三的收市價折讓約23%至27.6%,集資近99億港元,下周二截止認購,周五正式掛牌。 恒瑞醫藥專注的藥物領域包括腫瘤、代謝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神經科學。公司擁有110多款商業化藥物,包括19款新分子實體創新藥和4款其他創新藥。 去年公司盈利達63.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48%。今年首季收入72.06億,同比增長20.1%,純利上升36.9%至18.74億元。 是次共有七名基石投資者,認購金額達5.3億美元,包括新加坡政府的GIC、Invesco Advisers、UBS AM Singapore、Cordial Solar、Hillhouse、Millennium及Oaktree。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