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9.HK
Kintor launches hair restoration over the counter drug

這家總部位於蘇州的藥物研發企業,正在從抗癌藥物轉向其他產品,因此儘管臨床試驗結果令人失望,但仍表示要將生發產品商業化

重點:

  • 開拓藥業的KX-826產品在臨床試驗中未能顯示出療效﹐公司將產品改作為非處方治脫發藥物
  • 這款新產品可能會為公司帶來第一筆經常性收入,但它可能難以同獲得監管機構批准的Rogaine競爭

譚英

蘇州生物科技公司開拓藥業有限公司(9939.HK) 2020年在香港上市,並籌集2.4億美元資金時,向投資者推銷的是用於治療前列腺癌的藥物普克魯胺,和用於治療男性禿頂和痤瘡的福瑞他恩。現在,公司似乎將賭注押在後者身上,正在尋求一個不那麼嚴格、監管較少的途徑,通過一系列非處方藥的形式將該產品推向市場。

這是開拓藥業上周發布的公告中的關鍵信息,公告詳細介紹其商業化推出兩款旗艦型福瑞他恩藥物之一KX-826,以便創造首筆收入。在此次決定推進該款藥物的商業化之前,開拓藥業去年11月透露,在三期臨床試驗中KX-826表現不及安慰劑。這促使公司放棄了早前申請將其作為治療藥物的計劃,轉而走上了化妝品道路。

這種路徑在很多非處方治療中頗為常見,包括各種保健品,它們在有效性方面受到的監管審查要少得多。

開拓藥業最新公告稱,KX-826獲國際化妝品成分命名(INCI)。投資者最初對這一消息大加贊賞,第二天早盤開拓藥業股價一度上漲11%。但熱情很快消退,該股收盤時僅上漲1.9%。

對於開拓藥業來說,這種熱情的消退經常發生,自IPO以來,其股價已縮水近95%,其中包括普克魯胺藥物在抗新冠應用,和一種前列腺癌治療方面均遭淘汰後的大跌。在過程中,公司的市值從超過10億美元,縮水至僅6,000萬美元。一直以來,公司都未能創造任何收入,只能靠在IPO和2021年及2022年的三輪融資中籌集的資金維持運營。

開拓藥業表示,其以KX-826為主要成分的非處方脫發治療藥物「於近日正式全球上市銷售」。它沒有提供對該產品潛在收入的預測,只表示將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收入和現金流」。

鑒於其收入減少和現金消耗的情況,開拓藥業最新年報極力強調成本控制也就不足為奇了。去年除了將研發支出削減三分之二外,行政開支也因薪酬調整而下降34.6%至8,640萬元,公司表示還將進行新一輪裁員。在報告當年虧損10億元後,截至2023年底,公司仍握有4.563億元現金和1.105億元未使用的銀行信貸額度。

化妝品應用通常不需獲得大部分藥品監管機構的批准,開拓藥業重新將重點放在這上面,是在效仿其他公司的做法,這些公司已經將聲稱可以治療男性禿頂的產品推向了市場。開拓藥業還在開發KX-826和另一種用於治療痤瘡的福瑞他恩產品GT20029。

艱難的批文之路

脫發藥物獲得監管部門批准的難度遠遠大於非處方藥,目前只有非那雄胺和米諾地爾兩種脫發藥物獲得中國和美國藥品監管部門的批准。開拓藥業聲稱,KX-826是一種外用藥,可直接作用於頭皮的目標區域,沒有副作用。

開拓藥業的兩位控股股東和聯合創始人都是博士,分別是董事長兼CEO童友之博士和郭創新博士,這或許可以解釋他們在藥物研發方面的執著。兩人均畢業於北京大學,後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根據公司2020年的招股說明書,郭曾在輝瑞(PFE.US)的一家前子公司工作,直到與童友之用自有資金創辦開拓藥業。

公司對脫發治療(正式名稱為雄激素性脫發 ,AGA)的研究始於2018年,市場規模小於它的抗癌藥物。根據招股書中的獨立研究,中國前列腺癌藥物市場,預計在2023年達到123億元,而雄激素性脫發藥物國內市場規模為23億元。

向化妝品應用的轉變是一場賭博,但仍有可能獲得回報。其他治療脫發的企業,都是通過採用非藥物策略來避開昂貴而漫長的臨床試驗,以雍禾醫療(2279.HK)為例,它提供植發服務。美國市場上有各種非藥物外用產品可用於脫發或頭髮稀疏。不過,根據Statista的數據,以Rogaine為名的米諾地爾在2018年佔據了全球脫發治療市場的近60%,緊隨其後的是各自有品牌產品。

總部位於上海的科笛集團(2487.HK),通過治療頭皮疾病和護理產品(包括AGA)獲得收入,但它也在虧損。它的股價略高於開拓藥業,但自去年6月上市以來仍下跌了67.2%。去年,科笛集團從頭皮疾病和護理產品中獲得1.376億元收入,比2022年增長十倍,毛利潤為7100萬元。但全年虧損19億元,幾乎是開拓藥業虧損的兩倍。

這表明,脫發產品市場仍然很廣闊,但開拓藥業需要證明自己,可以通過更簡單但名聲欠佳的非處方化妝護理產品途徑進入市場。公司將於下個月發佈的中期報告,不太可能顯示太多進展,但可能會包括一些初步的銷售業績,有銷售就意味著有收入。投資者還將密切關注開拓藥業對其新業務增長預期的信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盈收下滑 汽車之家大裁員

汽車交易服務平台汽車之家(ATHM.US;2518.HK)周四披露,受中國車市持續低迷影響,首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0%。在面臨市場持續疲軟,公司過去一年間已裁減約五分之一崗位。 截至3月底的首季度,汽車之家實現營收14.5億元,低於上年同期的16.1億元。其中媒體服務收入同比下跌26%至2.42億元,線索服務收入下降11%至6.45億元。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10%,從3.8億元跌至3.41億元。 業務承壓之際,汽車之家持續通過人員優化控製成本。截至3月底員工總數為4,345人,較上年同期的5,420人減少20%。公司美股周四收跌0.8%,年內累計跌幅約3%。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百度Apollo攜手神州租車 將推出自駕車出租服務

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平台,與中國最大租車平台神州租車(Car Inc.)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推出中國首個「自動駕駛汽車租賃」服務。 這項新服務將允許用戶按需求透過神州租車平台,預約Apollo自駕車,靈活安排時間,覆蓋城市地標及旅遊熱點,特別針對長者、無駕照旅客及行動不便人士設計。 百度指,雙方將在多個城市文旅場景中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形成應用模型。另預計從今年第二季度起,雙方將根據特定場景共同定義產品,根據用戶反饋迭代升級。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八大基石投資者力撐 綠茶招股集資12億

內地餐廳營運商綠茶集團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在港公開招股,發售1.68億股,一成公開發售,招股價每股7.19元,集資約12.1億元,本月13日截止認購,16日掛牌。 公司表示已引入八名基石投資者,當中包括無鍚紫鮮及Action Chain等,合共認購6.73億元股份。 綠茶起源於杭州,截至2024年底餐廳數目達493家,覆蓋28個省市地區,去年收入為38.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6.9%;盈利按年升18.5%至3.5億元人民幣。 是次集資所得,約63.3%用於擴展餐廳網絡,26.3%設立中央食材加工設施,5.4%升級信息技術系統及相關基礎設施,5%則撥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osun International sheds real estate assets in Portugal

售地產項目降風險 復星國際續瘦身

葡萄牙曾是復星國際全球化戰略的重要據點,隨著「瘦身健體」策略的推進,公司正持續出售葡萄牙資產 重點: 出售葡萄牙里斯本地產項目中的部分單位,代價約1.9億歐元 去年還債111億元    李世達 十幾年前,葡萄牙曾經是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656.HK)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跳板,也是中葡合作的一段佳話。不過,隨著復星逐步「瘦身健體」,遂行輕資產戰略,近年已陸續出售不少葡萄牙資產。 最新的案例,是本周二宣布向葡萄牙中央銀行(Banco de Portugal)出售位於葡萄牙里斯本Entrecampos項目中除M單元外的A2及A3幢大樓未來單元,包括作為其組成部分的所有地下停車位,基礎代價約1.92億歐元(約15.8億元)。 Entrecampos是葡萄牙里斯本市中心的重要區域,正進行「Entrecampos 綜合開發計劃」的大型城市再生項目,交易中的兩幢大樓屬於該計劃六幢大樓中的兩幢。項目由葡萄牙保險公司Fidelidade Property Europe主導,而復星國際正是Fidelidade的控股股東。根據公告,這兩幢資產所涉及的建築面積,約佔Entrecampos整個項目預期總建築面積的19%。 降低地產項目風險 2018年,Fidelidade以約2.74億歐元的價格從里斯本市政府手中購得 Entrecampos區域的多塊地皮,總開發面積約為25公頃。開發計劃預計總投資額在7.5億至8億歐元之間,將建設約900套住宅單位,其中279套為市場銷售,其餘為可負擔租賃住房,並包括辦公室、零售商業、餐飲、綠地和社區設施等多元用途。整個項目預計於2027年下半年完工。 公司稱,出售葡萄牙項目可降低房地產風險敞口、通過引入信譽優良之首批進駐機構提升項目聲譽,以及減少可出租辦公空間以降低租賃風險,有助於最小化與空置率相關的不確定性並符合風險緩釋目標。公司表示,交易成立後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葡萄牙一直是復星國際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2014年,復星國際以10億歐元代價獲得Fidelidade控股權,其後又以8.6億歐元持有光明醫療,也以1.75億歐元成為葡萄牙商業銀行BCP的大股東。這三大核心業務建立起復星在葡萄牙的「保險+醫療+銀行」企業協同體系,葡萄牙也成為其國際化經營路線的代表性地區。 不過,隨著從2022年開始,復星進入所謂的「瘦身健體」階段,陸續出售非核心、非主營資產,以減低負債壓力,一些海外資產也陸續脫手。 2024年1月,復星國際以2.35億歐元出售葡萄牙商業銀行(Millennium BCP)的5.6%股份,仍保留20%以上的股份。同年5月,復星將旗下子公司持有的德國私人銀行HAL 99.743%股份出售給荷蘭銀行,交易金額約為6.7億歐元。7月,再以約408億日圓將旗下的北海道星野TOMAMU度假村出售給日本不動產投資公司YCH16。 三年出售750億元資產 根據公司3月底公布的年報,僅2024年一年,復星在集團層面簽約退出資產達175億元,合併報表層面則約為300億元。2022年至2024年,累計完成資產退出約750億元。2024年,公司兌付境內外公開債務合計111億元。 根據年報,雖然截至去年底總債務增長約1%至2,141億元,總債務佔總資本 比率也由2023年底的50%增至為52%,但公司手頭現金較2023年底增加138.8億元至1,063.4億元,資金流動性仍然強勁。公司管理層則喊話,要在一至兩年內將歸屬集團的有息債務降至約500億元水平。 另外,去年公司總收入達1,921.4億元,同比略減3.1%,產業運營利潤則達到49億元。合併報表後股東應佔虧損達43.5億元,但主要由於去年阿里巴巴低價回購菜鳥股權導致賬面減值51億元所致,剔除該因素後,股東應佔溢利達7.5億元,反映實際經營狀況優於表面數據。 另外,去年復星國際完成了復星旅文的私有化,而復宏漢霖(2696)的私有化則遭小股東否決。董事長郭廣昌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這說明小股東對復宏漢霖充滿信心。他將復宏漢霖稱為復星最具未來想像力的企業,是復星未來的「珠穆朗瑪峰」。 郭廣昌說:「我們講『有進有退』,退的是重資產項目和一些非核心產業,進的是有巨大想像力和廣闊成長空間的創新產業。」話音未落,旗下復星醫藥(2196.HK)便於4月中增持復宏漢霖約3.9%股份,總持股來到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