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4.HK
iMotion Automotive Technology struggle with low gross margins, future hang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its self-developed systems

這家自駕方案提供商上半年營收顯著增加,但低毛利率的毛病沒有改善,仍獲納入恒生指數一系列成分股

重點:

  • 上半年公司營收6.4億元,年增17.1%,虧損下降1.1%至9,861萬元
  • 期內公司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的7.55%下降至7.05%

李世達

隨著自動駕駛出租車在中國內地多個城市上路測試,與至少十個汽車品牌獲得L3自動駕駛測試牌照,中國自動駕駛汽車正迎來政策利好的東風。不過,自駕方案提供商知行汽車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1274.HK)仍陷在低毛利率的泥淖中。

知行汽車近期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期內營收為6.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17.1%;毛利爲4,485.2萬元,同比上升9.3%。股東應佔虧損下降1.1%至9,861萬元,較去年同期的9,975萬元略有收窄。報告期內,公司交付9.6萬套自駕方案及產品,同比大增92.9%。

雖然業績表現穩健,但作為一家已經上市且實現商業化的L2級自駕方案提供商,知行汽車的毛利率在行業中仍處較低水平,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僅7.05%,低於去年全年的9.9%,以及去年同期的7.55%,似乎有愈來愈低的趨勢。相反具備晶片設計能力的地平線,2023年毛利率高達70.5%。

夾縫中求生存

問題在於,知行汽車缺乏過硬的技術實力,和百度(BIDU.US;9888.HK)、小馬智行或文遠知行等在自駕技術研發聞名的公司相比,反而更像一家負責代工的中間商。

知行汽車的快速增長,得力於與吉利汽車(0175.HK)及以色列自駕科技公司Mobileye(MBLY.US)的合作。2020年,知行汽車與Mobileye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向其採購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軟件和Eye Q5計算晶片,合作開發Supervision輔助駕駛導航方案,隨後取得吉利旗下極氪(ZK.US)的定點開發通知書。

2021年10月極氪001正式上市,帶動知行汽車營收大爆發。2021年營收僅有1.8億元的知行,至2022年大增至13.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六倍,當年營收來自吉利集團的佔比高達96%。

根據2023年報,知行汽車向Mobileye採購金額高達10.1億元,佔總採購額的88.7%;而向吉利集團銷售Supervision的收入為10.8億元,所有來自吉利的收入則為11.3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93.3%。

事實上,吉利與Mobileye自2018年便展開合作。也就是說,知行汽車的供應商與客戶,本身就是深度合作關係。公司年報中承認,他們無法保證Mobileye不會直接與吉利集團合作,也無法保證兩者不會與其他一級供應商合作。

一方面依賴Mobileye提供自駕晶片,另一方面又高度依賴單一客戶,令公司議價能力受限制,毛利率自然無法提升。

在近日舉行的極氪新品發布會上公布,2025款極氪001將採用浩瀚智駕2.0系統,配備兩顆英偉達(NVDA.HK)0rin-x智駕晶片及激光雷達,僅保留入門款車型繼續使用Mobileye方案。這意味著知行汽車可能要失去部分訂單。

同時,極氪似乎正與Mobileye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將自駕技術本地化。Mobileye在8月初發布新聞稿,宣布將為極氪推出基於Eye Q6H晶片的新一代 ADAS及L2+至L4級別的自動駕駛產品。但新聞稿中並未提到知行汽車。

股價仿似過山車

缺乏硬實力支撐,讓知行汽車股價顯得脆弱。自去年底上市以來,至今已經歷多輪大起大落。

至今年4月底,公司股價漲至歷史最高的115.6港元,為發行價近三倍。但5月2日及5月3日卻分別狂跌12%和39.2%,跌至60港元左右。之後經過一陣緩慢抬升,至6月3日又大跌26.5%,6月20日再跌18.2%,7月2日跌12.4%。

這些還不是最慘。7月17日,知行汽車開市後暴跌68.3%,從84.05港元跌到26.4港元。迫使公司發布緊急公告,強調公司經營一切正常,仍挽救不了後續頹勢,截至8月中,公司股價自峰值崩跌了80%。

公司自然知道其商業模式上的問題,一直積極開發自研系統。其全線自研的iDC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正在實現量產。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獲得括奇瑞、吉利、東風(0489.HK;600006.SS)、零跑(9863.HK)等客戶的18個定點函,其中大部分將在2024年和2025年投產。公司似乎即將迎來自研產品的爆發。

在經歷大半年的動盪後,市場面終於傳來好消息。作為「港股自駕第一股」,知行汽車獲納入恒生指數一系列成份股(不包括恒生指數),自9月9日起生效,消息激勵股價大漲29.3%,回升至28.5港元左右,市場目光重新聚焦知行汽車。

從市銷率看,知行汽車為3.2倍,高於德賽西威(002920.SZ)的2.1倍,並不算高。然而,知行汽車想在這一波股價高潮後走得更遠,自研系統量產後的表現相當關鍵。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騰訊音樂第二季多賺43.2%

線上音樂平台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US; 1698.HK)周二公布,截至6月底止第二季,收入84.42億元(11.74億美元),按年上升17.91%,淨利潤24.09億元,按年增長43.22%。 其中,在線音樂服務收入68.54億元,按年增26.36%,得益於在線音樂訂閱收入的強勁增長,以及廣告服務、藝人周邊和線下演出收入的上升;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收入15.88億元,跌8.53%。毛利率為44.4%,上升2.4個百分點。 另外,第二季在線音樂服務月活躍用戶數為5.5億,按年跌3.2%,付費用戶數為1.2億,按年升6.3%。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0.7元增長至11.7元。 騰訊音樂港股周三高開12.8%,至中午收市報101.7港元,升15.1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毛戈平發盈喜 料中期賺逾6.6億元

美妝品牌毛戈平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1318.HK)周二發盈喜,預料截至今年六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收入約25.7億元人民幣(下同)至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4%至31.9%,實現淨利潤6.65億元至6.75億元,同比上升35%至37%。 公司沒有具體給出業績增長主因,只表示持續為美妝愛好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建立具競爭力的品牌價值。消費者對毛戈平作為高端品牌認可度的提升,正持續轉化為業務增長的長期動能,促使整體業績保持穩健增長。 周三毛戈平開市升3.4%報101.5港元,公司自去年上市以來,股價上升超過兩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直播收入續下跌 虎牙二季度盈轉虧

直播遊戲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公布二季度業績,因新興遊戲相關業務的強勁增長,抵消直播業務持續下行的影響,結束三年的下滑,並錄得連續第二個季度的收入增長。 公司表示,二季度收入從一年前的15.4億元小幅增長至15.7億元。當季直播收入同比下降6.5%至11.5億元,約佔公司總收入四分之三。但遊戲相關業務收入增長34%,從一年前的3.09億元增至4.14億元。 期內公司淨虧損550萬元,去年同期則實現淨利潤2,960萬元。經調整利潤則錄正數,但從一年前的9,700萬元降至4,750萬元,同比亦下滑近半,。 業績發布後,虎牙周二股價上漲4.5%,該股年初以來累計上升約18%。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inxin provides fertility services

生育低迷資產減值 錦欣中期轉盈為虧

因美國及老撾業務的資產大幅減值及撥備,這家輔助生殖服務商今年上半年虧損最高達10億元 重點: 錦欣生殖今年上半年虧損最高達10億元,主要涉及美國及老撾業務的資產減值及撥備 減值及撥備表明,在全球生育率走低背景下,這家輔助生殖服務商的美國及老撾業務表現不及預期 梁武仁 全球生育率持續探底,對錦欣生殖醫療集團有限公司(1951.HK)正構成日益嚴峻的挑戰。 這家輔助生殖服務商上周五發布盈利警告,今年上半年將由盈轉虧,蝕最高達10億元(折合1.39億美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1.9億元。該業績預告基於初步測算,最終財報預計於8月25日前後發佈。 錦欣生殖將業績驟變歸咎於美國及老撾業務的若干商譽、無形資產及其他金融資產確認減值及撥備。雖未詳述兩地市場具體狀況,但此舉顯示其通過並購獲取的海外業務表現不及預期。 伴隨中國及全球生育率下行,錦欣生殖營收增速持續放緩,對主營業務聚焦生育需求的企業影響深遠。全球總和生育率,即平均每名婦女生育子女數,預計2050年將跌破2.1的警戒線,低於發達國家維持人口規模的最低基準。 貿易摩擦持續,全球經濟前景承壓,也對輔助生殖等高成本服務構成影響。更多育齡人群或收緊預算規避此類支出,且子女養育的長期巨額開銷恐加劇生育顧慮。 對錦欣生殖這類並購激進型企業,商譽可能成為額外財務負擔,在日益嚴峻的商業環境中加劇經營挑戰。當收購價超出標的資產公允價值時,差額將被計入資產負債表商譽項目。此後,企業需定期根據標的財務預測評估商譽減值風險。若確認減值,則需調減資產負債表商譽價值以降低總資產規模,同時在損益表計提相應撥備,從而侵蝕利潤。 錦欣生殖在美國的核心資產是2018年收購的HRC Fertility Management,該公司在加州運營連鎖診所。錦欣生殖定期評估並購產生的商譽價值,當前估值低於購入價值。 減值測試 減值測試通常基於HRC營收增速及毛利率等指標推算現金流預測。當關鍵指標未達初期假設時,企業將痛下決心計提減值。去年,錦欣生殖未對HRC計提減值,美國業務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賬面總值約38億元。 2020年,錦欣生殖在老撾收購錦瑞醫療中心。該交易未產生商譽,但後者持有價值約4,000萬元的行醫執照類無形資產。 巨額淨虧損預警表明,主要由美國業務引發的減值準備恐已侵蝕其上半年大部分收入,同時揭示公司對美國子公司的原始現金流預測,與最新經營的預期存在顯著偏差。 錦欣生殖去年總營收僅微增不足1%至28億元,較2023年近18%的增速大幅放緩。更嚴峻的是,其毛利潤和淨利潤雙降。在其主力市場中國,儘管政府力推生育提振措施,但治療的周期下滑,導致營收萎縮。 國內政策面仍有一家支持效應,成都等省市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覆蓋範圍。錦欣生殖在年報中解釋,去年部分潛在患者,因等待年底醫保報銷目錄擴容暫緩治療,導致治療週期減少。不過,年輕群體生育意願低迷,尤其當前經濟疲軟下,或是其營收乏力的更核心誘因。 周五公告同時披露,公司CEO董陽將暫代CFO職能,似乎預示上任不足兩年的原CFO黃寒梅已離任。儘管未說明離職原因,但財務負責人更迭疊加盈利預警,對公司形象造成雙重打擊。 公告後首個交易日(本周一),錦欣生殖股價重挫近7%,次日小幅回升。目前該股市盈率(P/E)為27倍,市銷率(P/S)2.6倍,相比腫瘤專科海吉亞醫療(6078.HK)16倍市盈率及2倍市銷率,或醫院運營商康華醫療(3689.HK)0.3倍市銷率等醫療同業,該估值仍具相對優勢。 即便如此,相較2019年IPO時的股價,錦欣生殖市值已縮水近三分之二。當前,人口結構趨勢持續利空,若經營策略未作調整,股價上行空間恐將持續承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