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之際,這家中國廚具製造商在重重風險之下申請在納斯達克上市,希望籌集2,500萬美元

重點:

  • 總部設在江蘇的利邦國際申請在納斯達克首次公開招股,通過發行500萬股票籌集2,500萬美元
  • 這家低調的大型商用廚房設備製造商,希望藉著上市能幫助鞏固其地位,強化資產負債表

安柯倫

一家中國公司剛剛宣佈了在美國的IPO計畫,它的技術含量很低,尋求募集的資金也不多,同時努力避免中美緊張關係的影響。去年,這個因素導致其他在紐約上市的中概股市值蒸發了數十億美元。

商業廚房用具生產商利邦國際的這份IPO計畫顯示,它將以每股5美元的價格發行500萬股,募集2,500萬美元(1.7億元)。該公司規模相對較小,目標市值約為1億美元,意味著這次規模不大的IPO可能對其業務產生變革性影響——如果它能成功上市的話。

它上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就像許多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一樣,利邦國際註冊在開曼群島,是幾家中國公司的最終控制人,而這些公司是其商業產業的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利邦似乎不是可變利益實體(VIE)——這種備受爭議的公司結構被多數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採用,引起了中美兩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擔憂。

該公司還指出,其審計機構是一家美國公司,與SEC下屬的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擁有資訊共用協定。這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因為多數中概股公司使用中國的審計機構,而中國法律禁止它們分享此類資訊——這個事實導致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對所有在紐約上市的中國公司發出了退市威脅,除非北京改變立場。

利邦的業務看起來確實技術含量較低,不涉及大量使用者資料——這兩個因素最近也引發了中國監管機構對一些在美上市的大型中國公司的關注。

利邦以高端的利邦品牌在中國設計和銷售不銹鋼廚房設備,面向國際酒店、公司、政府機關、學校和醫院等大型商業客戶。該公司的網站顯示,其客戶包括麗笙酒店和華美達酒店,一些高中和大學,各行各業的公司,以及各級政府機關,所有客戶都在中國。

招股說明書中的第三方資料顯示,中國的商用廚房設備行業2020年的規模為超過120億美元,今年有望達到140億美元。這並不算是巨大的增長,但仍然是一個可觀的市場機會。

雖然為商用客戶製造大型不銹鋼廚具不如光潔亮麗、令人忍不住把玩的家用廚具那樣吸引人,但利邦雄厚的資金實力彌補了這一點。在截至去年6月的財年,該公司淨利潤為270萬美元,在截至2021年底的六個月,淨利潤為約74.8萬美元。

最新的年度資料意味著,與截至2020年6月的財年120萬美元的淨利潤相比,利邦的淨利潤翻了一倍多。該公司的同期營收也實現強勁增長,截至2021年6月的12個月,從上一財年的約1,000萬美元,增長至1,590萬美元。

當然,從絕對值說,這些都不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數字,利邦仍然是其潛在市場中的小角色。但以2020和2021財年的營收計算,它的股東淨回報率分別為12.5%和16.7%,對許多投資者來說,這比一籠上海小籠包還要美味。

擴大產能

計畫中的上市所募集的資金中,約有30%用於兩家工廠的建設,以擴大利邦的產能。約15%的資金將用於新的生產設備,而超過1,110萬美元將用於日常開支。

利邦無意把業務攤太大。它很清楚自己的市場定位——服務於長三角的商用廚房市場。這是一種適度但有利可圖的策略,從其不大的IPO規模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許多公司不會為了區區2,500萬美元的融資而進行IPO。但在去年,類似優步的滴滴(DIDIY.US)赴美上市遭遇災難性經歷,並於今年退市之後,中國企業重返美國IPO市場才剛剛開始。聰明的公司會保持適中的籌款目標,不希望鋒芒畢露。

最近與利邦一樣採取低調上市的中國公司還有稅務服務提供者理臣中國(LICN.US)、教育內容提供者見知教育,以及光伏系統提供商SolarMax Technology Inc.

語言培訓機構金太陽教育(GSUN.US)不久前成功上市,股價在納斯達克的第一個交易日就翻了兩番,這毫無疑問鼓舞了利邦國際的高管。

在利邦目前發行的股份中,75%由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黃楓控制,這在中國企業當中非常常見,意味著小股東對公司的經營方式沒有什麼發言權。如果該公司成功地以5美元的價格出售股票,它的市值將達到1.14億美元,這對於一家規模不大的商業廚房製造商來說,這不是拿不出手的數字。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5美元的股價將使利邦的市盈率達到11.7倍,這是基於其2020/21財年的利潤得出的數字。這個相對適中的市盈率與利邦適度的增長預測相一致。該公司並不想徹底改變這個行業;它只是想繼續賺取合理的利潤,或者通過IPO的融資來修建新廠、升級生產設施,讓利潤再稍稍提高一些。

儘管野心不大,但利邦認為,自己確實有幾個競爭優勢,可以幫助它脫穎而出。這包括先進的研發和設計能力、較高的品牌認知度,以及保持公司所謂“領先市場地位”的承諾。

但要引起投資者的興趣,光靠這種自我評價是不夠的。如今,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的道路充滿危險,因為雙方政府對這些公司要做的事情越來越感興趣。

雖然該公司顯然正在採取措施,以避免受到太平洋兩岸監管機構的衝突以及美中關係惡化的波及,但對於目前在紐約上市的任何中國公司來說,這些問題仍將是主要的風險因素。

但利邦認為,與回報相比,這些風險和壓力還是值得面對的。如果IPO成功,該公司可能會再上一個台階,從長三角地區的一家商用廚房電器製造商一躍躋身中國的頂級企業之列。誰知道呢?或許此次上市標誌著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的開始,屆時利邦品牌的不銹鋼烤箱和其他電器產品,或將成為中國各地大型商用廚房的標配。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行業簡訊:外賣戰升溫引監管關注 五部門約談京東 美團 餓了麼

在外賣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之際,中國監管部門出手介入。5月13日晚,市場監管總局聯同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信辦、人社部及商務部,針對當前外賣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約談京東(JD.US; 9618.HK)、美團(369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餓了麼等平台企業。 據財新報道,五部門要求企業嚴格遵守《電子商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強調須履行主體責任與社會責任,規範經營、保障消費者、商戶與外賣騎手權益,促進平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京東今年強勢進軍外賣市場,劉強東親自領軍,提出佣金不超過5%、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等政策;美團則回應推出養老保險補貼,雙方並因「騎手二選一」問題互相指責。阿里也在4月底加入戰局,饿了麼宣布百億補貼計畫,並聯合淘寶閃購發放上億份免費茶飲券。 監管層自去年底多次強調平台經濟要規範發展,並整治算法濫用、保護新型就業者權益。未來外賣平台競爭將不僅拼補貼與速度,更須接受更高標準的法律與社會責任檢視。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 較A股折讓逾兩成 恒瑞醫藥集資近百億

中國藥業龍頭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於周四招股,發售約2.25億股,5.5%作公開發售,每股售價介乎41.45至44.05港元,較A股周三的收市價折讓約23%至27.6%,集資近99億港元,下周二截止認購,周五正式掛牌。 恒瑞醫藥專注的藥物領域包括腫瘤、代謝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神經科學。公司擁有110多款商業化藥物,包括19款新分子實體創新藥和4款其他創新藥。 去年公司盈利達63.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48%。今年首季收入72.06億,同比增長20.1%,純利上升36.9%至18.74億元。 是次共有七名基石投資者,認購金額達5.3億美元,包括新加坡政府的GIC、Invesco Advisers、UBS AM Singapore、Cordial Solar、Hillhouse、Millennium及Oaktree。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eiGene celebrates profit milestone

澤布替尼海外市場大賣 百濟神州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第一季度,百濟神州GAAP淨利潤為127萬美元(919萬元),2024年同期淨虧損2.51億美元 重點: 第一季度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達7.92億美元,同比增長62%,單單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就達到5.63億美元 百濟神州啓用新的英文名稱BeOne Medicines Ltd.,並將註冊地遷至瑞士    莫莉 作為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創新藥企業,百濟神州有限公司( 688235.SH; 6160.HK; ONC.US)何時能為股東帶來盈利回報一直備受市場關注。在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中,百濟神州終於展現出年度盈利的曙光,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公司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5月7日晚間,百濟神州港股、美股、A股三地同時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中美股的業績快報顯示,第一季度,百濟神州GAAP淨利潤為127萬美元(919萬元),2024年同期淨虧損2.51億美元。再看A股的財務數據,百濟神州的營業利潤也已扭虧為盈,歸母淨虧損0.9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淨虧損19.08億元,同比大幅減虧。 快速扭虧為盈的背後是產品銷售收入的大幅上漲,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產品收入高達11億美元,同比增長47%。百濟神州解釋,這主要得益於公司自研產品澤布替尼、替雷利珠單抗以及安進授權產品的銷售增長,尤其是核心產品BTK(布魯頓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澤布替尼,貢獻了逾七成的收入。 自從2023年獲FDA批准用於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後,作為適應症最廣泛的BTK抑制劑,澤布替尼成為同類最優(Best-in-class)藥物,是一線和復發/難治性CLL以及所有其他已獲批的B細胞惡性腫瘤新增患者的主要選擇。在2023年總收入突破10億美元後,澤布替尼的銷售額仍處於快速上升期。 財報顯示,第一季度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達7.92億美元,同比增長62%,單單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就達到5.63億美元,超過60%的季度環比增長來自於在CLL適應症中的擴大使用,其季度銷售額首次超過由強生和艾伯維合作開發的伊布替尼,成為美國BTK抑制劑領域市場份額最大的領導者。另一方面,得益於在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歐洲主要市場的份額提升,澤布替尼在歐洲的銷售額也同比增長73%至1.16億美元。 另一款重點產品PD-1替雷利珠單抗銷售額1.71億美元,同比增長18%,遠超過其他中國創新藥企的同類產品,主要得益於海外市場的快速拓展。替雷利珠單抗目前已在全球46個市場獲批,本季度在11個市場新增納入報銷範圍,包括美國、歐洲和中國。 強化全球化身份 海外市場對於百濟神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日益激烈的中美地緣政治摩擦,百濟神州正加速全球化戰略佈局。最初,百濟神州的品牌標識是充滿中國元素的「百濟神州」四個篆體漢字,2021年上市時改為以英文名稱BeiGene為主體。2024年11月,百濟神州啓用新的英文名稱BeOne Medicines Ltd.,在最新的季度報中,百濟神州宣布將註冊地遷至瑞士。 藥品作為豁免商品,暫時還不受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但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曾表示美國將對藥品徵收關稅。如今,澤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單抗在美國地區的藥品銷售均由美國本土的CDMO企業生產,僅有供應鏈中有部分涉及中國供應商,即使關稅政策改變,對百濟神州的影響也很有限。2024年7月,百濟神州位於美國新澤西州霍普韋爾普林斯頓西部創新園區的全新旗艦基地正式啓用,該基地建有世界一流的生物制劑生產能力和臨床研發中心。 在歐美市場,百濟神州憑借本土商業化團隊,不僅有效提升了海外銷售收入,其銷售費用佔產品收入的比例也從2024年一季度的57%降至41%,在產品收入高速增長的同時,銷售及管理費用僅同比增加7%至8.88億美元,顯示其運營效率顯著提升。 百濟神州下一個寄予厚望的重磅產品是BCL2抑制劑索托克拉,該產品主攻血液腫瘤,在中國已經提交上市申請,並納入優先評審,美國FDA也授予該產品快速通道資格,用於治療套細胞淋巴瘤(MCL)和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如今,百濟神州在港股的市銷率約為5.6倍,同樣手握出海PD-1藥物的君實生物( 688180.SH;1877.HK )在港股的市銷率為6.6倍。隨著百濟神州開始實現盈利,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改善,公司有望為股東帶來更大回報。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結束三年收入萎縮 虎牙重返增長軌道

遊戲直播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披露,在經歷競爭加劇、監管打壓及合併案遭否等困境後,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收入正增長,結束逾三年的業績收縮周期。 虎牙披露,今年一季度營收總額為15.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5億元微增。此前公司上一次實現同比增長,要追溯至2021年第三季度,當季營收從28.1億元增長5.7%至29.8億元。 公司核心直播業務收入仍延續跌勢,最新季度同比下滑約10%至11.4億元。但遊戲相關服務收入大漲52%至3.7億元,彌補了核心業務缺口。根據非公認會計准則,公司最近三個月實現淨利潤2,4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9,250萬元有所下降。 財報發布後,虎牙美股周二漲1.9%。該股年內累計漲幅已達2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