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US 9898.HK
The veteran Chinese social media platform been losing market share to video-based competitors such as Douyin, Kuaishou and Xiaohongshu.

這家中國社交媒體老前輩近年被抖音、快手及小紅書等競爭對手搶去不少市場

重點︰

  • 微博今年第一季營收按年下跌4%,廣告營銷及增值服務收入齊降
  • 管理層預計下半年在奧運會及暑假帶動下,廣告業務表現會轉優

 

裴梓龍

現代人習慣在網路追看熱門話題,作為中國早期的社交媒體,擁有14年歷史的微博股份有限公(WB.US; 9898HK),更是獲知影視明星及知名人物最新動向的重地。隨著短視頻平台如抖音快手(1024.HK)的快速發展,微博正被後起之秀取代。

微博5月底公佈了今年第一季業績,淨營收3.96億美元,按年下跌4%,依固定匯率計算則持平;但淨利潤大幅下跌51%至4,944萬美元,如在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下,淨利潤則微減4%至1.07億美元。

過去幾年,各大社交媒體的廣告收入都受到挑戰,一來是內地整體經濟復甦比預期慢,第二在抖音、快手及小紅書等競爭下,作為老一輩的微博,自然被分去一大部分的廣告收入。

去年微博的廣告及營銷收入已經按年下跌4%,第四季雖然按年增長3%,但今年第一季再次下跌,按年降幅達5%至3.39億美元,按季下跌約16%,如果不包括來自阿裡巴巴的廣告收入,首季廣告及營銷收入按年也下降6%至3.37億美元;至於另一業務,包括會員服務、線上遊戲服務及社交商務解決方案等的增值服務,第一季收入也比去年同期下跌3%,至5,650萬美元。

不過,在成本及費用比去年減少7%至2.96億美元帶動下,第一季經營利潤增長3.3%至9,970萬美元,經營利潤率比去年同期提升兩個百分點至25%。

事實上,作為老前輩的微博,活躍用戶數增長已大不如前,去年12月的月活躍用戶為5.98億,按年淨增約1,100萬戶,但今年3月的月活躍用戶更降至5.88億;至於日均活躍用戶去年12月達2.57億,今年3月只有2.55億,更重要的是,微博在將用戶變現的問題上碰上了樽頸。

曾經,微博是美妝博主的重要陣地,吸引各大品牌大賣廣告,但短視頻平台崛起,網路營銷轉向直播帶貨及電子商務,各大博主網紅轉戰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台,加上微博本身欠缺直播帶貨「基因」,在現今的社交媒體大戰中自然不利,管理層也直言第一季美妝行業的下滑,拖累公司整體收入五個百分點。

至於文娛板塊方面,微博同樣被短視頻平台侵蝕,以往電影宣傳都集中在微博,但現在正逐漸轉向抖音,例如抖音去年舉辦「抖音電影奇遇夜」,便是劍指微博招牌「微博電影之夜」。

加碼垂直領域

面對激烈競爭,微博主席曹國偉及行政總裁王高飛並沒有坐以待斃,決定積極發展垂直領域,去年開始不斷加碼汽車、數碼、遊戲等垂直領域,並發起「價格戰」吸引廣告客戶。根據《微博垂直領域生態白皮書》,去年微博垂直領域內容規模佔比41%,垂直創作者規模用比增長14%,日均垂直熱搜流量按年增長82%。

垂直領域戰略的方向看似不錯,但最令投資者憂慮的是變現能力。與抖音、小紅書及快手等平台不同,微博是通過熱搜來大量曝光品牌廣告,其核心在於曝光及傳播,這比著重於轉化的短視頻平台的營銷模式大不同。

雖然這個戰略暫時效果不佳,但微博管理層對下半年的廣告收入較樂觀,主要是因為有奧運會及暑假等帶動廣告收入,而在遊戲行業轉好的大環境下,遊戲廣告可成為主要驅動力。至於下半年廣告策略,微博將提升微博平台上IP熱點的售賣率,例如節目、影視賽事營銷等;其次是加強客戶熱點營銷,針對客戶新品發佈如汽車、手機等宣傳,同時強化演算法研究及投入。

不過投資者近年對微博熱情減退,其美股股價過去一年累跌近四成,最近市值徘徊在21億美元左右,比2018年高峰時蒸發超過92%,市盈率僅約7倍,大幅低於社交巨頭Meta(META)、Snap(SNAP.US)及快手的32至142倍。

投行及券商大多認為微博估值偏低,其中瑞銀的報告重申微博「買入」評級,預計奧運會將帶動廣告收入增長優於上半年,預估第三、四季收入分別增長5%及7%,加上預測市盈率只有5倍,估值已反映廣告業務增長低於同業,再下跌空間有限,目標價90港元,以最近股價比較,大約有三分一上升空間。

中銀證券同樣認為,微博在奧運會及暑假文娛熱潮帶動下,廣告收入增速將優於上半年,預計2024至2026年的Non-GAAP淨利潤分別為4.31億美元、4.82億元及5.11億美元,對應市盈率為5.2倍、4.8倍及4.52倍,維持「增持」評級。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行業簡訊:澳門8月賭收近222億創今年新高

澳門博監局周一公布,8月的博彩毛收入為221.56億澳門元(下同)(204.4億港元),按年升12.2%,按月則微升0.14%。 上月賭數是今年以來最高收入的一個月,首八個月的賭收累計1,630.52億元,同比上升7.2%。 今年初澳門賭收有放緩趨勢,1月賭收更按年下跌5.6%,之後幾個月的賭收增速也是個位數字。但踏入五月後,賭收有明顯復蘇態勢,自五月至八月,每月賭收均超過200億元。 澳門政府五月時,將今年全年賭收預測由2,400億元,修訂為2,280億元,但按目前增長看,全年賭收有望達2,400億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Losses continue to widen and debts continue to pile up, Vanke not yet out of the woods

虧損擴大負債增加 萬科經營危機未過

今年初獲深鐵管理層接管,及財務全力支持的萬科企業,雖暫避過債務違約危機,但25年度中期業績虧損增加,負債比率上升,顯示經營的困境未過 重點: 萬科上半年虧損增加21%,淨負債比率上升至90%。 上半年銷售金額急降46%,在內地房企排行榜中跌至第七位   鄭瑞棠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202.HK, 000002.SZ)上周公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虧損119.5億元,按年增加21.3%,達到七月集團發盈警時的上限;期內銷售金額691.1億元,減少45.7%。 盈利壓力主要來自房地產開發項目規模顯著下降,及毛利率處於低水平;另外考慮到業務風險的升高,提升了資產減值,以及部分大宗資產交易和股權交易價格低於賬面值。其中上半年除稅前房地產開發的毛利率僅為2.6%,比上年同期跌三個百分點,至於物業服務的毛利率為13.9%,比上年同期微升0.3個百分點。 虧損可能持續 市場預計萬科短期經營仍處困境,摩根士丹利預測虧損可能要持續至2027年,2025年全年銷售額會下降30至40%。 至於最受市場關注的公司負債情況,亦持續有惡化,最新集團淨負債比率達90.4%,比24年底上升9.8個百分點,截至25年6月底有息負債總額3,642.6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為30.5%,一年內到期負債1,533.7億元,但現金及現金等價值為693.5億元,未夠覆蓋短期負債,意味短期內仍面臨一定償債壓力。 但另一方面,期內經營現金淨支出30.4億元,資金情況仍緊拙,需要整體市場回暖,持續有穩定售樓收入,或大股東進一步有財政支持,才能應付資金需求。 面臨階段性壓力 公司業績報告亦承認,萬科在經營上仍面臨階段性壓力,但集團正穩步推進改革化險工作,但要徹底化解仍需以時間換空間。 其實近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爆破,令不少以高槓桿模式經營的房地產商深處危機,中國恒大(3333.HK)及遠洋集團(3377.HK)等大型房企也出現債務違約,負債高企的萬科能夠避免違約,多得大股東深鐵集團的全力支持。 萬科企業於88年成立,創辦人王石在八十年代原本從事文儀器材的進口,至88年開始涉足房地產,逐漸發展成行業的龍頭企業,2010年銷售額達1,000億元,成為中國首家千億房企,之後一直維持行業龍頭地位。 萬科可以說是中國房地產公司典範,直到2017年在獲深圳地鐵集團收購27%股權成為大股東。今年初萬科深陷債務危機之際,中央高調大力支持,實行管理層大換血,原本掌舵人郁亮及祝九勝等引退,由深鐵集團董事長辛傑出任主席,管理層亦清一色由深鐵相關人士出任,變相令集團全面國資化。 除擔任管理層外,深鐵亦對萬科有強大支持,累計向萬科提供238.8億元的股東貸款,條件也優於市場慣例。 深鐵的入主穩住了投資者對萬科的信心,初期確令萬科的股價及債券價止跌回升,但長遠卻未必令萬科的業務經營情況有很大改善。 漸失龍頭地位 隨著近年的內地房地產市場風暴,萬科的復元能力似不及其他行業龍頭。萬科上半年銷售額690多億元,跌幅達到四成以上,根據中指院研究數據,上半年百強房企銷售金額同比下降11.8%,顯示公司跌幅遠超市場平均水平。而排在頭四位的企業銷售皆過千億元,萬科只排名第七,比2023及24年分別排名第二、第五進一步下跌。 萬科近年積極去庫存,集團存貨4,625億元,比去年底下降10.9%,而新增土地儲備力度薄弱,加上集團債務沉重,上半年又有負現金流,限制了補充土地儲備能力,相信短期銷售額難以大幅回升,顯示萬科已逐漸遠離行業龍頭的地位。 經過房地產市場大幅調整,行業正面臨大洗牌局面,市場高負債、高槓桿、高周轉的舊模式將會改變,相信萬科的業務也需轉型至高質量,精細化,又或需加強物業服務業的比重。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T is a delivery company

新聞概要:極兔速遞東南亞業務強勁增長 營收利潤雙升

這家物流公司上半年處理包裹約140億件,在東南亞及南美、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實現強勁增長   余特莉 全球物流服務商極兔速遞環球有限公司(1519.HK)上周五披露,得益於新市場拓展成效顯著,上半年經調整淨利潤同比增長147.1%,由去年同期的3,100萬美元躍升至1.56億美元。 近年來極兔全球佈局提速,業務版圖從最初的東南亞和中國,擴展至沙特、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等新區域。 今年上半年,在東南亞、中國以及拉美、中東等新市場的包裹量大幅增長的推動下,公司總營收同比增長13.1%至55億美元,其中快遞業務收入佔比為97.1%。公司盈利能力顯著改善,主要受東南亞業務擴張驅動,經調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同比上升24.2%至4.36億美元。 極兔速遞副總裁後軍儀表示:「我們在東南亞的領先地位更加穩固,中國市場競爭激烈但仍保持增長韌性,新興市場業務迎來盈利拐點。」 上半年公司處理包裹量達139.9億件,較去年同期110億件增長27%。優勢市場東南亞增速領跑,在電商業務日趨繁榮,以及依託價格優勢在非電商領域取得的拓展下,該區域包裹量增至32.3億件,同比增長57.9%。據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數據,該增長使極兔在東南亞的市佔率同比提升5.4個百分點至32.8%,連續六年鞏固行業龍頭地位。公司稱該區域單件成本同比下降16.7%,競爭力持續增強。 公司最大業務區域為中國市場,上半年包裹處理量達106億件,同比增長20%,市佔率11.1%。儘管價格戰激烈,通過運營提效,單件成本仍降低10.3%。 新興市場包裹量增至1.7億件,同比增長21.7%,南美表現尤佳。隨著拓展成效顯現,該區域收入貢獻增至3.6億美元,並首次實現經調整EBITDA盈利157萬美元,去年同期則為虧損784萬美元。 截至6月30日,公司擁有6,900家網絡合作夥伴,較2024年末減少100家;服務網點增加100個至19,200個;分揀中心數量維持239個。 極兔速遞在2015年創始於印度尼西亞,現已成為東南亞頭部快遞企業;2020年進軍中國市場後,業務已覆蓋13個國家,目前持續向拉丁美洲及中東拓展。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國富氫能折讓17%配股 集資9,099萬港元

氫能儲運設備製造商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582.HK)周日公布,以每股配售價54港元,配售合共最多173萬股新H股,集資總額9,347萬元,所得淨額9,099萬元(1,167萬美元)。 配售股份佔經擴大之已發行H股總數及已發行股份總數約2.13%及1.62%。每股配售價較上周五收市價65.1元折讓約17%。 公司擬將配售所得款項用於為中國及海外氫能項目,包括但不限於製氫工廠、加氫站及氫氣液化工廠的投資與合作撥付資金。 國富氫能上半年錄得收入1.09億元,按年下降19.2%。虧損由上年同期1.12億元,收窄至8,925萬元。 公司股價週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64.4港元,跌1.0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