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H.US
ZKH revenue contracts in third quarter

這家維修保養和運營(簡稱MRO)產品供應商三季度營收萎縮,結束了多年的增長

重點:

  • 震坤行剛在紐約上市,籌集資金6,200萬美元,規模是今年中國公司在美上市最大之一,但股價疲軟,首個交易日收盤持平
  • 公司的估值領先很多全球同行,但可能因為它的增長出現了急劇放緩跡象,令其股價承壓

     

陽歌

如果說時機決定一切,今年中國公司在紐約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之一的表現並不太好。強勁增長多年後,震坤行集團有限公司(ZKH.US)在上週五上市前所公佈的第三季度,首次錄得收入萎縮。

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向製造商銷售MRO產品,從個人防護設備到緊固件、焊接材料、化學品和各種工具。它不僅直接面向數以千計的客戶銷售此類產品,還運營著一個在線平台,第三方供應商可以通過該平台向自己的客戶銷售相關產品。

作為製造業供應鏈的關鍵一環,公司的命運與中國製造業緊密相連,而後者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後,出現了急劇放緩的跡象。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是衡量該行業健康狀況最廣泛的指標,而今年初中國官方公佈的PMI,在新冠疫情防控結束而強勁上升後,從4月開始幾乎每個月都在收縮。

隨著中國製造業開始放緩,震坤行的業績也開始陷入疲軟。公司於3月首次申請上市,當時人們以為隨著供應鏈和製造活動開始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後疫情時代會迎來大幅反彈。

即使在中國經濟開始失速後,震坤行仍繼續推進上市計劃。公司上週五在上市發行前發佈的

定價公告顯示,它將其美國存托憑證(ADS)定價為15.5美元,相當於指導區間的下限,籌集資金6,200萬美元(4.42億元)。

集資金額雖然看起來並不大,卻是今年迄今為止中國公司在紐約規模最大的IPO之一。由於美國和中國的一些監管障礙,過去兩年這類上市幾乎陷入停滯。目前,大部分問題已得到解決,為大型上市的恢復掃清了道路。但在所有這些障礙現在都被消除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低迷已成為IPO最大的新障礙。

面對如此的經濟逆風,震坤行的股票在首個交易日表現得出奇地好,至少一開始是這樣。週五上午,該股上漲16%,隨後回吐漲幅,最終收於15.5美元,與發行價持平。在這裡,我們應該指出,該公司出售的股份僅佔其總股份的3%多一點,這個比例相當小,表明投資者興趣有限。

公司成立於2014年,上市前擁有眾多聲名赫赫的支持者,包括目前持有其9.2%股份的互聯網巨頭騰訊(0700.HK),以及持股5.2%的新加坡老虎環球。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支持者,是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持有其6.2%的股份。

以中國領先的投資銀行中金公司和德國的德意志銀行為首,此次IPO擁有一批相對信譽可嘉的頂級承銷商,由於監管問題,過去兩年這些承銷商通常避免此類上市。所有這些都表明,這次上市被給予了厚望,儘管最終反響不慍不火。

估值較同業偏高

在上市後的第一個交易日結束時,震坤行的市值高達25億美元,市銷率為2.1倍。對於這樣一家基本上是大型中間商的公司來說,這個市銷率看上去高得驚人。美國巨頭西科國際(WSCO.US)的市銷率要低得多,為0.4倍,總部位於倫敦的RS集團(ECN.SG)的市銷率也只有1.3倍。

也就是說,震坤行的股票在上市第一天後看起來稍微有點貴,特別是考慮到它的收入增長正在迅速放緩,而且還處於虧損狀態。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震坤行所處的大市場,以及看起來不太樂觀的財務狀況。該公司是中國MRO市場的領導者,由於中國的製造實力,這個市場規模巨大。震坤行最新招股書中援引的第三方市場數據顯示,去年中國MRO採購服務市場規模在3萬億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近4萬億元,年增長率近6%。

招股書指出,中國的MRO市場也高度分散,排名前50的公司所佔份額不到10%,而在更成熟的美國市場,排名前10的公司佔據了30%至45%的份額。因此,震坤行試圖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潛在的整合者,有朝一日能與一些較大的全球同行競爭。

在2021年,該公司的收入還同比增長63%,看起來似乎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但隨後增速大幅放緩,2022年僅為8.6%,而2023年前9個月進一步放緩,同比僅增長3.7%,達到63億元。正如我們之前指出,公司今年三季度的收入實際上首次出現收縮,從上年同期的2.33億元下降2.6%至2.27億元。

儘管公司將今年二季度毛利率的下降歸咎於「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復蘇慢於預期」,但並未對營收增長迅速放緩做出太多解釋。

我們已經注意到,震坤行自2020年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而且可能從未或者基本未曾盈利。但其更廣泛的盈利趨勢則要令人樂觀一些。該公司的毛利率從2021年的13.6%穩步提高到今年前九個月的16.5%。同期的淨虧損也從11億元大幅縮小到3.25億元。

總而言之,儘管該公司是中國巨大的MRO採購服務市場的潛在整合者,但我們還是不能對其太過興奮。其收入增長放緩的現狀令人擔憂,而且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的增速放緩階段,第三季度很有可能標誌著公司進入長期收縮區間的開始。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賽力斯申港上市獲中證監備案

根據中國證監會官網周四公告,新能源汽車製造商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127.SH)已獲中證監批准赴港上市。該上市計劃完成備案登記,為後續推進掃除了關鍵障礙。 賽力斯擬通過本次IPO發行約3.31億股,此舉將與其上海上市形成互補,公司已於4月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 上市文件顯示,賽力斯旗下「問界」品牌(Aito)新能源汽車2024年實現營收1,45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58億元增長三倍;毛利率由7.2%升至23.8%。公司2024年實現59億元盈利,成為全球第四家達成盈利里程碑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 周五賽力斯股價在上交所上漲5.8%,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18%。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吉宏股份預告首三季盈利翻倍

跨境社交電商企業廈門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03.HK; 002603.SZ)周四公布,預計2025年首三季錄得淨利潤2.57億元(3,600萬美元)至2.7億元,按年大增約95.1%至105.3%。 公司表示,受惠於跨境社交電商業務持續高速增長,及紙製快消品包裝業務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整體營收與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根據公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亦達2億元至2.1億元,同比升幅在55%至65%之間。 吉宏股份成立於2003 年,總部位於廈門,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本業原是紙制包裝,初期以產品設計和營銷為基礎,在識別消費者需求方面累積相當經驗,隨後開始拓展跨境社交電商業務,採取「信息找人」的推廣方式,實現「貨找人」的跨境社交電商模式。 今年5月,吉宏股份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至今股價累升63.2%。盈喜發布後,公司股價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8.34 港元,升2.1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長風藥業招股集資6億港元

藥物生產商長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652.HK)周五發售4,119.8萬股,一成作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4.75港元,集資總額約6.01億港元。招股於10月2日截止,並於10月8日掛牌。 集資所得的40%用於吸入製劑候選產品的持續研發,及為臨床開發提供資金;約20%用於為多個管線計劃及技術的臨床前研發提供資金;30%用於設備採購及生產管理系統的擴張與升級。 長風藥業去年收入升9%至近6.1億元人民幣,錄得2,109萬元盈利,按年下跌33.5%。今年首季度的收入1.36億元,按年跌2.7%;期內錄得1,281.5萬元盈利,按年升逾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娃哈哈擬換標「娃小宗」 續整頓家族企業

中國最大飲料企業之一的娃哈哈,正面臨商標使用權與整頓家族成員公司交織的風波。據財新報道,宗馥莉接掌後的娃哈哈已啟動換標計劃,將自2026銷售年度起,逐步以新品牌「娃小宗」取代「娃哈哈」。 一份流出的內部通知顯示,公司因「複雜歷史問題無法短期解決」,始終暴露於法律風險之下。依現行股權結構,「娃哈哈」商標須經全體股東一致同意方可使用,否則任何一方均無權單獨操作。目前,娃哈哈集團股東包括持股46%的杭州市上城區國資、持股29.4%宗馥莉及持股24.6%的職工持股會。部分員工已就持股權屬問題對宗馥莉提起訴訟。 新品牌「娃小宗」由宗馥莉實控的宏勝飲料集團於2025年5月申請註冊。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稱,宗馥莉為其定下的年銷售目標達300億元,接近娃哈哈品牌全年實際銷售規模的八成。 同時,公司亦在「清理」家族子公司。上海娃哈哈飲用水公司因商標授權到期於7月被迫停產。該公司成立超過20年,由宗慶後堂弟宗偉持股30%,其餘股份由浙江娃哈哈實業及社會股東持有。宗偉表示,公司多年盈利,但未獲新授權合同,最終被市場監管部門查封。 娃哈哈集團方面則強調,授權合同已到期,且未簽訂續約。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