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ns momentum

在全球巨頭因害怕陷入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而避開人工智能領域之際,前谷歌高管李開復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人工智能投資人之一

重點:

  •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現在主要由國內較小的投資者提供資金,國際和國內主要參與者都在與這個敏感的行業保持距離
  • 三名前微軟高管李開復、陸奇和沈向洋已成為一些最有前途的中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主要投資者

 

陽歌、余特莉

當談到人工智能的投資時,或者更準確來說,像OpenAI的ChatGPT的內容生成和大型語言模型(LLM)相關領域的人工智能2.0版本的發展裏,中國正在迅速形成「都是自家人」的局面。

這當然不是因為北京方面缺乏熱情,它歡迎外來者投資充滿活力的中國人工智能行業,該行業似乎每天都會催生有趣的新初創企業。相反,地緣政治讓很多跨國風投和私募股權公司望而卻步,擔心自己的投資可能成為華盛頓主導的制裁的犧牲品,制裁已經給該行業蒙上了陰影。

因此,支持中國很多年輕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資者名單,開始看起來像是一張是中國人的「全家福」,其中一些最熱情的投資者來自國有行列。相當一大部分資金正在通過三位接受過西方培訓的行業老兵進入這個行業,他們起步於微軟和谷歌等外國巨鰐,後轉向百度等中國本土巨頭,最終自立門戶。

我們稍後再回來看李開復、陸奇和沈向洋的故事,在中國他們的名字已經成了人工智能的代名詞,其中李開復的最新動作是,他上周在北京正式透露了他最新創業項目的名字叫「零一萬物」。

我們提到的這「三劍客」都知道遵循政府信號的重要性,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發展人工智能行業,特別是內容生成和大型語言模型,這些將是未來很多行業的動力。在中國,順應這種風向會大大增加成功的機會,為慷慨的政府資助打開大門,從補助到稅收減免,以及來自尋求討好政府的國有和民營機構的資金。

上個月,中國重申必須抓住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這對中國工業體系現代化至關重要。儘管起步較晚,但中國仍制定了一個宏偉的目標,到2030年成為全球人工智能超級大國。

中國肯定需要迎頭趕上。市場研究公司Preqin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人工智能累計投資總額僅為40億美元,與美國266億美元的投資總額相比,只是一個零頭。面對美國對它認為可用於軍事目的行業主導的扼制措施,這場追趕遊戲可能會變得愈發困難。

此類圍堵已經讓中國成為先進微芯片全球領導者的前景變得黯淡。雖然不太明顯,但類似舉措導致中國資歷最老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商湯(0020.HK) 2021年在香港IPO的計劃推遲,且幾乎泡湯。其他因禁止美國供應商和投資者參與中國AI行業的制裁而陷入困境的中國人工智能公司,包括語音識別公司科大訊飛(002230.SZ)、人臉識別公司依圖科技和視頻監控公司海康威視(002415.SZ)。

像商湯這樣的老牌公司早在這一波制裁浪潮開始之前就已經成立,高通、軟銀和淡馬錫等西方大公司都是它IPO前的投資者。但上周申請在香港IPO的自動駕駛AI初創公司黑芝麻智能等新公司的投資者,聽起來更像是一個國內名不見經傳投資者的名錄,包括東風資產管理、漢能投資集團、興業銀行和揚子江基金等。

自家人的自家事

雖然以中國經濟的體量,發展本土的人工智能產業不缺錢,但如果沒有必要的專業技能,一切都是不可能的。這正是中國的人工智能領域「三劍客」的用武之地。

李開復可以說是「三劍客」當中最知名的一位,他自己有一家名叫創新工場的風投公司。2010年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前不久,作為其中國業務負責人的李開復離開谷歌,而就在那前後,他創辦了創新工場。在加入谷歌之前,李開復曾在微軟擔任高層管理職位,「三劍客」都有在這家公司工作的經歷。而且他們也都是在美國接受過教育。

創新工場的官網顯示,它目前管理着約30億美元的資產,投資了中國科技領域的400家公司。其最引人注目的人工智能投資包括位於青島的創新奇智,以及瀾舟科技。

最新一家受到李開復孵化的人工智能公司叫零一萬物,這是他的第七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它希望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開拓出一片天地,該領域今年隨著OpenAI的ChatGPT迅速崛起而成為新聞熱點。OpenAI也是一家與微軟有關係的企業。零一萬物的目標是建立專注於大型語言模型、人工智能工程和多模式自然語言處理的團隊。該公司表示,它已經實現百億參數規模的模型內測,正往300到700億參數規模擴大。

接下來就要說到中國出生的陸奇了,他曾在微軟和雅虎工作,2017年因加入中國領先的搜索引擎百度而登上了新聞頭條。他在百度擔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負責該公司的發展,包括自動駕駛項目。但僅僅一年之後,他就突然離開了百度。隨後,他短暫地為Y Combinator工作,但在這家美國科技孵化器放棄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後,陸奇又離開了這家公司,並於2019年11月創辦了自己的孵化器和投資公司奇績創壇。

上個月,陸奇透露奇績創壇已經投資了258家公司,其中包括136家人工智能驅動的初創企業。據Crunchbase的數據顯示,奇績創壇的最新一筆投資是在5月為跨越星空科技進行的種子輪融資,該公司正在開發一款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語言的人工智能助手。

「三劍客」中的第三位就是沈向洋,與李開復和陸奇相比,他略微不同,沒有風投領域的經歷。同樣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沈向洋在微軟工作了23年,先是在微軟的研究部門和必應項目(Bing)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來領導其整體全球戰略和更廣泛的研究工作(包括人工智能)。

沈向洋最顯著的成就發生在他漫長的微軟任職時期。其中之一是由微軟的亞洲人工智能團隊開發的「小冰」,該團隊是微軟在全球最大的獨立人工智能研發團隊。「小冰」是一個性格外向、說普通話的人工智能框架,具有少女的時髦個性。小冰使用通過微軟必應搜索引擎收集的數據進行訓練,目前在全球擁有6.6億用戶,觸達全世界4.5億台智能設備。

2020年,微軟將小冰分拆為一家獨立公司,並任命沈向洋為董事長。在去年11月的一輪融資中,這家新獨立的公司籌集了約1.4億美元的資金。

除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之外,另一個讓全球各大投資者敬而遠之的因素可能是缺乏簡單的退出策略,由於西方的禁令,很多中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可能在華爾街或其他國際市場不受歡迎。這意味着李開復、陸奇和沈向陽可能都需要尋找其他上市地點,以收回投資並拿到想追求的巨額回報。最近大量湧現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最終可能會成為失敗者也可能引發人們的擔憂。

面對這些限制,他們最好的選擇可能是在香港或中國國內A股市場上市。 但即使是這些,挑戰也不會少,因為很多西方投資者可能會避開它們在香港的股票,而且他們可能被迫等待很長時間,因為有很多的本土初創企業都渴望在中國的A股市場上市。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有超贊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簡訊:美圖料上半年盈利增七成

美圖公司(1357.HK)周一稱,受核心影像、視頻和設計產品業務快速增長推動,預計2025年上半年經調整利潤同比漲幅65%至72%。該利潤指標剔除特定非現金及非經營性項目影響。 美圖表示:「該業務具高毛利率,且在整體收入的佔比持續擴大,帶動集團整體毛利和毛利率同比增長。同時,得益於本期間綜合運營費用增幅低於毛利增幅,令經營槓桿效應上升,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美圖股價周二低開,但隨後扭轉頹勢,早盤上漲0.54%至11.24港元,公司今年以來已上漲近三倍。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Qidian Guofeng tries on ‘AI halo’ in move to boost business

奇點國峰擁AI光環身價便能飛升?

奇點國峰正積極發展虛實融合(OMO)新消費平台,但受減值影響,去年盈轉虧蝕22.27億元 重點: 重點: 訂立投資意向計劃收購AI技術公司 全球AI營運商虧損居多   白芯蕊 疫情後市場最熱炒概念莫過於人工智能,只要擁有AI概念光環,股份身價便大幅提升,中國奇點國峰控股有限公司(1280.HK)早前宣布,簽訂投資意向計劃收購AI技術公司,股價在宣布翌日(7月11日)便一度炒高近三成,但最終收市卻大幅縮減至只得7.6%。 市值不足100億港元的奇點國峰,主業是家電銷售、白酒業務及教育培訓服務。2024年業績披露,家電銷售業務佔比最大,佔總收入61.5%,白酒業務及教育培訓分別佔23.1%和15.4%,核心業務與人工智能或資訊科技關聯度不高。 至於是次計劃收購方案,根據通告,奇點國峰計劃收購的人工智能公司,主要利用AI向客戶提供賦能服務(Enablement services),與集團計劃大力發展的OMO新消費平台戰略高度吻合,相信有望加速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擴大用戶覆蓋,打造持續的新收入增長引擎。 所謂賦能服務,坊間是指為企業提供支援服務,AI賦能服務則加入人工智能元素,運用機器學習、生成式AI、數據分析工具,例如部署AI聊天機械人,為企業提供必要工具、資源、知識和支援,以提升其效能。 協議需三個月完成 理論上企業增加人工智能元素,有助提高營運效益,但要留意上述交易有一個重大變數,奇點國峰只是與賣方簽訂一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投資意向書,即不是正式交易,通告中明確表示正式協議要在三個月內完成,否則收購便會告吹。 另一方面,奇點國峰計劃此次收購AI技術公司作價為3.5億至5億港元,但卻計劃以發行新股支付。似乎集團收購作風慣性偏好發新股支付,早在去年7月26日,公司宣布以3.4億港元,收購中小微企及個體工商戶企業培訓服務商Shengshang Entrepreneurial Services,翌日股價曾勁飆100%,與今次計劃收購人工智能商的情況類似。 儘管奇點國峰之前收購企業培訓服務,去年收入也增38.2%至4.41億元,毛利大升90.6%至1.178億元,但去年卻盈轉虧蝕22.27億元,主要是受Shengshang Entrepreneurial Services的商譽減值影響,因此一旦奇點國峰完成收購該人工智能企業,不排除會再出現商譽減值的情況。 晶片商最受惠 再者,自從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熱潮,企業願意投入巨大資本開支,盼搶佔龍頭地位,但發展迄今除半導體企業,尤其輝達及台積電盈利能最受惠外,其他企業從業績上仍未展現由人工智能帶來的增長威力,甚至市場開始質疑是否真正能達到提高效能作用。 目前願意大額投資人工智能主要是雲廠商,即Alphabet、微軟、亞馬遜、騰訊及阿里巴巴等,但上述企業核心盈利非來自AI業務,例如Alphabet及Meta,主要收入來自廣告,亞馬遜及阿里巴巴來自電商,騰訊則主要從遊戲獲得大量收益,上述企業共通點是自由現金流相當強勁,能抵禦大量人工智能的資本開支。 研發費用巨大 相反AI軟件ChatGPT開發商OpenAI,去年業績仍見紅。據CNBC曾報道,OpenAI去年收入雖然達37億美元,但虧損卻達50億美元,要扭轉虧損仍遙遙無期。至於本港上市公司商湯,去年收入按年升10.8%至37.72億元,毛利卻只增7.9%至16.19億元,更虧損高達42.78億元。 值得關注是商湯去年錄得巨額虧損,主要是研發開支龐大,去年金額便達41.31億元,即比全年收入還多3.6億元。至於2023年也出現研發開支比收入更多的情況,當年收入只得34.06億元,但研發開支卻有34.66億元。 另一間香港上市人工智能企業第四範式,雖然去年研發開支未有超越收入,但也達21.7億元,佔集團總收入52.6億元的41.7%,佔比相當高。由於去年開支大,最終業績續要見紅。因此從OpenAI、商湯及第四範式的例子,反映要做到頂尖一流的人工智能企業,大量投入研發開支是無可避免。 整體來講,奇點國峰雖然計劃收購人工智能服務商,但環顧整個AI行業,最受益仍是在半導體晶片行業,加上奇點國峰大有機會以發新股支付,面對進一步攤薄效應下,股價難免會大幅波動,跟車太貼未必太划算。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Keep Inc.預告中期虧損大幅收窄

健身科技公司Keep Inc.(3650.HK)周一公布,預計截至6月底止中期錄得淨虧損約3,600萬元(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63億元大幅收窄約78%。同期經調整淨利潤轉為正數,達1,000萬元,較去年同期經調整虧損1.6億元明顯改善。 公司指出,業績好轉主因包括業務結構調整、收入質量提升及AI技術賦能,令毛利率改善,經營效率與人效穩步提升,經營費用亦得以壓縮。不過,受產品精簡策略影響,短期內收入出現同比下滑。 公司稱,將持續聚焦於APP端AI智能化及自有品牌健身產品發展,優化運動場景與工具,以提升用戶體驗與留存率,並加強新品開發與拓展銷售渠道。 Keep Inc.周一高開4.6%,隨後轉跌,至中午休市報5.45港元,跌3.3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資產減值後 華寶國際上半年盈利翻倍

電子煙產品製造商華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336.HK)周五表示,年前進行多項資產減值後,公司於2025年上半年盈利約倍翻。 公司預計2025年前六個月的利潤介乎1.51億元至1.77元間,同比增幅分別為91.3%至124.3%,較2024年上半年報告的7,900萬元顯著提升。 公司表示:「該增幅主要於2024年同期確認了商譽減值約0.293億元、其他資產減值約人民幣0.202億元,以及聯營公司的投資減值撥備約0.480億元所致,而本報告期間則沒有類似減值撥備。」 在調整後,即扣除股份支付費用和減值相關損失後,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稅前利潤為2.236億元至2.496億元,同比增長1.1%至12.9%。 華寶國際股票周一開盤上漲,每股港幣3.42元,漲5.2%。該股年內已上漲54%。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