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Ease renews deal with Blizzard

《魔獸世界》回歸網易 中國續放鬆遊戲管控

新達成的一項交易,將離開中國一年的大熱遊戲《魔獸世界》回歸中國市場,此事對在國內遊戲運營商的影響相對較小 重點: 網易本週與暴雪續簽協議,在中國營運後者的遊戲,這對兩家公司的財務影響將相對較小 交易標誌著中國持續放鬆監管政策,並鼓勵遊戲行業的全球交流       陽歌 中國本土遊戲巨頭網易(NTES.US;9999.HK)本周宣佈新達成一項協議,讓暴雪娛樂旗下這款熱門遊戲,在離開中國市場一年多後重新回歸,這似乎是個大新聞。但市場反應的卻是另一個更加微妙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股東們對一年多前中國第二大遊戲公司與暴雪合作關係破裂,根本就沒有太過擔憂。相反,更大的意義似乎是協議反映了北京方面,最近對中國遊戲行業態度的轉變。政府在去年開始對該行業重新表現出尊重,而之前幾年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中國遊戲行業屢遭打壓。 協議似乎也反映北京最近發出的信號,希望中國繼續在遊戲等全球主要行業中保持活躍。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對中國在全球遊戲領域的重要作用的自豪,這點網易首席執行官丁磊在最新公告中的說法可見一斑。 去年,雙方長達15年的合作破裂,據稱是因為涉及知識產權和數據控制的問題。尤其是據報道網易認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該公司開發了《暗黑破壞神:不朽》等暴雪旗下一些在中國遊戲玩家中非常受歡迎的遊戲手機版。 網易首席執行官丁磊在宣佈續簽合作關係的聲明中說:“我們很高興能夠在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啓下一個篇章,在我們共同建立的這個獨特的社區中,為我們的用戶提供服務。” 據報道,雙方分手後,暴雪曾在中國尋找新的合作夥伴,但顯然找不到能與網易匹敵的公司。這倒是不讓人太意外,因為網易和競爭對手騰訊(0700.HK)顯然是中國前兩大遊戲公司,遙遙領先於市場上的其他競爭對手。暴雪可能接觸了騰訊,不過排名第二的網易可能更願意向暴雪提供優惠條件。 雙方表示,根據續簽的協議,暴雪的《魔獸世界》以及包括《爐石傳說》和《暗黑破壞神》系列在內的多款遊戲,將於今年夏天開始回歸,並補充說雙方“正在努力制定回歸計劃”。另一項進展是,宣佈一項新計劃,把網易自主開發的部分遊戲引入微軟(MSFT.US)旗下廣受歡迎的Xbox遊戲機上。微軟去年秋天完成了對暴雪母公司動視暴雪的收購。 接下來,我們會回顧上面提到的各個方面,首先是華爾街對新協議的無動於衷。網易股價在公告發佈當天上漲3.8%,但在接下來的兩個交易日中回吐了大部分漲幅。 在雙方結束合作時,網易曾經表示,失去暴雪的遊戲不會對其收入或利潤產生實質性影響,並補充說這些遊戲對其利潤的貢獻只有“個位數”。當時有報道稱,這一合作關係為暴雪貢獻了約3%的收入。 遊戲業務增長 在合作終止的一年里,可以明顯看到這段合作關係,無論是對網易還是暴雪的業務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 網易報告稱,去年遊戲收入增長9.4%,達到816億元,看起來相當可觀,遠遠超過騰訊去年增值服務收入(包括遊戲業務)3.5%的增幅。暴雪的表現甚至更好,去年第二季度(被微軟收購前的最後一個報告期)收入增長了160%,這要歸功於《暗黑破壞神》系列最新作品的推出。 就估值而言,網易仍是中國市場上當之無愧的第二名,它的市盈率為16倍,而騰訊為24倍。網龍(0777.HK)是中國遊戲市場眾多小公司中的典型代表,其市盈率更低,僅為10倍。所有這些再次表明,與暴雪恢復合作的新交易對中國遊戲市場的影響相對較小。 其次是中國政府最近對遊戲產業態度的轉變,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對中國經濟放緩,以及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日益隔絕的回應。近年來,新遊戲的審批多次遭凍結,通常會持續半年或更長的時間。2021年出台的新規,還嚴格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玩遊戲的時間。 但上一輪凍結在2022年4月結束以來,監管機構的立場已變得溫和多了。這包括許多新遊戲獲批,以及似乎撤回新的限制草案,該草案在去年底發佈後引發了人們對新一輪打擊的擔憂。 正如我們所指,放寬對遊戲的限制可能部分是由於政府對經濟放緩的擔憂,因為遊戲在中國是一個巨大的經濟引擎。還有“脫鈎”因素,由於與中國市場相關的困難,外國公司越來越多地撤離。北京方面強烈反對這些行為,因此,網易與暴雪重新合作,可以視為中國最近推動與全球遊戲社區保持聯繫的努力。 Statista的數據顯示,中國在全球遊戲市場中的份額從2012年的15%上升到2017年的峰值33%,之後一路下降到2020年的25%左右。雖然Statista沒有提供距今更近的數據,但中國的市場份額很可能維持在這個水平,甚至在最近的打擊壓力下進一步下滑。 現在,北京似乎意識到,這樣的打擊雖可能有利於年輕人的學習習慣,但不利於幫助中國保持全球領先遊戲中心的地位。這可能預示著,未來會有更多的跨境遊戲合作,而這才是這筆新交易的真正意義所在。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uya's stock price still rings alert

塗鴉智能虧損收窄 股價仍存一定風險

塗鴉智能上季毛利率創新高,虧損亦大幅收窄,但公司估值並不算便宜 重點: 塗鴉智能去年第四季總收入升42.2%,佔比最大PaaS收入增長44.6% 騰訊持股去向與中美關係,將左右股價未來表現關鍵       白芯蕊 物聯網(IoT)雲端平台塗鴉智能(TUYA.US;2391.HK),去年股價飆升33.5%,為少數能夠跑贏恒指兼錄得升幅的中概股,但踏入2024年後表現不濟,迄今為止已回吐逾一成。 塗鴉智能背景絶不失禮,集團是全球最大物聯網平台式服務商(PaaS),市佔率達16%,業務覆蓋物聯網、網絡層、平台層、應用層等,其核心IoTPaaS能提供雲平台、手機應用程式(App)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公司以「讓設備聰明起來」為使命,輔助傳統OEM及品牌商,完成產品智能化轉型,向客戶提供簡單易用的物聯網化服務。 由於塗鴉智能底層架構為物聯網雲平台,透過採用混合雲架構,部署不單止在亞馬遜(AMZN.US)旗下AWS及微軟(MSFT.US)的Azure,還有廣泛應用在騰訊雲等平台,故能夠幫助客戶在數碼化產品在雲上快速開發。 據IoT Analytics研究稱,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超越113億個,估計2021至2025年複合增長達21.8%,在物聯網連接數規模持續提升下,作為物聯網雲端平台龍頭的塗鴉智能將會受惠。 創辦人第二次創業 由王學集於2014年創辦的塗鴉智能,是他個人第二次創業。塗鴉智能背景與內地互聯網龍頭阿里巴巴(BABA.US;9988.HK)關係密切。畢業於浙江理工大學的王學集。大學時期開發內地最受歡迎的通用型論壇程序PHPWind,隨後被阿里巴巴在2008年5月收購,王學集被納入阿里巴巴體系,成為阿里雲第一任總經理,更將阿里雲打造成中國雲計算行業標的。 王學集在2014年與PHPWind聯合創辦人,即當時已是阿里巴巴員工的陳燎罕及周瑞鑫先後離職阿里,並著手創立塗鴉智能。王學集出任行政總裁,陳燎罕任總裁,周瑞鑫則出任首席技術官。 由於塗鴉智能將消費與物聯網領域場景結合,降低產品智能化轉型的門檻,同時塗鸦推出物業、酒店及線下商業等垂直式軟件即服務(SaaS),推動傳統行業管理模式、服務方式的轉型升級,令產品在市場上深受歡迎,更在2017年成為Google Home全球核心戰略合作伙伴之一。 除創辦人出身自阿里體系外,塗鴉智能與騰訊(0700.HK)關係也緊密,因為騰訊作為塗鴉智能重要股東之一,雙方在雲業務上深度合作,騰訊雲更為塗鴉智能提供IaaS(基礎結構即服務)支持,塗鴉則作為IoTPaaS與SaaS供應商,同時亦豐富騰訊在互聯網產業生態,可為一舉兩得。 平台適用性高 華泰證券去年便曾發表報告,相對小米(1810.HK)、華為、海爾智家(6690.HK;600690.SH;690D.DE)等終端設備IoT平台,塗鴉品牌中立性高,具有全品牌、全方位接入能力,加上擁有足夠開放兼容技術架構,令塗鴉平台在海內與海外均能適用,為集團最大競爭優勢。 塗鴉智能最近發表季度及年度業績,整體虧損均收窄逾五成。第四季淨虧損按年大幅收窄52.4%至1,082萬美元(7,774萬元),總收入則有6,440美元,按年增長約42.2%,當中佔比最大的PaaS收入按年增長約44.6%,達4,720萬美元(佔集團總收入的73%);SaaS業務表現也不俗,按年升19.3%至950萬美元。 值得留意是塗鴉智能上季毛利率創新高,按年升2.7個百分點至47.3%;其中PaaS毛利率升3.3個百分點至44.8%,主要是受惠產品組合變化及產品價值提升,以及物聯網芯片和原材料撥備亦減少推動。 不過,市場認為塗鴉智能毛利率短期內難進一步擴張。據彭博資料顯示,投行估計塗鴉智能今年第一及第二季毛利率會回落至46.9%,下半年才會回升至47.3%。 另一方面,雖然市場推算塗鴉智能今年收入增長達14%,但始終仍未能扭轉虧損局面,繼2023年淨虧損6,032萬美元後,市場預計2024淨虧損達3,397萬美元,明年則縮至淨虧損2,693萬美元。 估值貴難撐股價 塗鴉智能在香港上市後,至今股價仍未返回當年水平,目前比2022年7月招股價19.3港元低逾兩成。雖然如此,但估值絕對不平。參考未有出現盈利的科網企業估值慣例都是以市銷率(P/S)評估,目前塗鴉智能市銷率為4.7倍,對比商湯(0020.HK)及金蝶(0268.HK)分別4.5和3.8倍高,意味股價不便宜,隨時有調整空間。 還有兩點要留意,騰訊為塗鴉智能股東之一,持股超過一成,但騰訊過往減持京東(9618.HK)、美團(3690.HK)等股份後,都觸發股價調整,因此其投資去向會是關鍵之一。此外,塗鴉智能2022年被美國證交會列入暫時性除牌名單,中美關係變化也會影響股價變化,投資者宜留意。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SRC affirms support for overseas IPOs

中美雖開上市綠燈 公司規模受制數據審查

已有80多家公司成功在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備案,申請在美國和香港上市,另有23家公司申請在歐洲發行GDR 重點: 中國最高證券監管機構表示,自去年3月推出新規以來,已有86家公司成功備案,申請在香港和美國IPO 由於數據敏感性問題,在香港和美國新上市的公司,可能主要是融資金額不足1億美元的較小公司      陽歌 今年境外中概股可能開局不算良好,但不要將其歸咎於監管機構。 上周四,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一次行業活動上表示,中國證監會「堅定推進資本市場開放,將會同各方,進一步完善境外上市機制」。在表態支持中國公司境外上市約一個半月前,美國監管機構在去年11月底也表達了類似的支持。 但這些支持性的表態,並沒有給香港和美國的中國股票投資者帶來太大鼓舞。僅在今年前兩周,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和中國ETF-iShares MSCI (MCHI.US)均下跌約5%,延續了2023年下跌超過10%的趨勢,而標普500指數去年飆升了20%以上。 我們可以反過來看,認為中概股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上漲,因為許多中概股目前的估值都非常低。去年這個時候,這種樂觀情緒似乎是有依據的,並引發海外上市中概股大幅上漲。當時中國剛剛取消嚴厲的疫情防控措施,美國和中國證券監管機構都發出信號,顯示自2021年中期以來新股上市幾乎凍結的問題,都已得到解決。 就在監管障礙似已消除、疫情結束後反彈在即時,中國經濟卻成了阻礙。去年中國經濟預計增長5%左右,遠低於往年。最近很多經濟指標依然相當黯淡,沒有跡象表明房地產危機會很快得到解決。 說實話,目前中概股的低估值狀態,對價值投資者來說似乎是完美的買入機會,因為即便收入和利潤增長為零,這些股票在達到合理估值之前仍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但很多投資者去年就在等這樣的上漲,卻始終未能如願。 儘管經濟形勢低迷,但值得慶幸的是,當投資者重新發現阿里巴巴(BABA.US;9988.HK)和騰訊(0700.HK)等公司時,監管問題應該不再會成為障礙。這兩家公司一度位列全球十大市值最高公司,而現在,阿里巴巴的市值僅為1,800億美元,約是微軟(MSFT.US)2.9萬億美元市值的二十分之一,後者上周超越蘋果(AAPL.US),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美國此前曾威脅要驅逐所有在紐約上市的中國股票,但之後在與中國證監會達成信息共享協議,得以查閱中國公司的會計記錄後,美國的威脅意味大大減弱。去年3月,中國證監會還向擬赴境外上市的中國公司,推出了備案管理制度,通過讓之前不受監管的流程正式化,消除了另一個重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大量IPO籌備中 讓我們回到方星海最新的支持表態,他還談到中國公司備案海外上市的最新數據。方星海說,自去年3月底實施新規以來,有51家擬在香港上市、35家擬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完成了備案。 他還說,累計核准23家上市公司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合計募資約122億美元。不少中國企業利用GDR在瑞士、德國和英國的證券交易所融資,這是中國政府鼓勵企業在海外融資行動的一部分。 雖然方星海表態支持,而且成功備案的公司數量也相對較多,但我們應該指出,至少到目前為止,成功拿到備案的都是規模相對較小的IPO。我們《詠竹坊》報道過一些成功備案企業,包括有家保險和墨盒製造商星圖國際,兩家的規模也比較小。到目前為止,只有電動汽車製造商極氪,有可能籌集到1億美元以上,這通常被視作大型IPO的起步標準。 自成功在中國證監會備案以來,已有兩家公司在美國股市上市,分別是制藥商阿諾醫藥(ANL.US)和汽車保險公司車車科技(CCG.US),後者利用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借殼上市。這兩家公司上市後的表現都很糟糕,阿諾醫藥自去年10月上市以來股價下跌了一半以上,車車科技自去年9月上市以來更是下跌了三分之二。 在2021年中的IPO凍結前,醫療大數據公司零氪科技、基於雲計算的室內設計公司群核科技,以及和在線約會應用Soulgate等公司都曾提交申請,希望通過在美國上市融資1億美元或更多。但這些公司後來都撤回了申請。只有Soulgate曾試圖在香港重啓IPO,並於2022年年中提交了申請,但最終未能上市。 雖然與金融相關的監管障礙已經全部清除,但剩下的最大障礙似乎是數據安全。中國目前要求所有用戶超過100萬的IPO申請者都要接受數據安全審查,而且由於擔心這些公司的敏感用戶數據可能會被外國政府獲取,中國似乎並不急於批准這些公司在海外上市。 這類障礙可能會使很多中國最大的企業難以在海外上市,因為100萬用戶的門檻適用於許多公司。這意味著,中國企業在紐約和香港進行大規模IPO的日子,可能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過去。儘管如此,我們可能依然會看到一些製造商的大規模上市,比如極氪,它們的IPO應該不那麼敏感,因為不存在大量的用戶數據。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ns momentum

國內資金加上行業三劍客 中國孑然發展人工智能2.0

在全球巨頭因害怕陷入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而避開人工智能領域之際,前谷歌高管李開復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人工智能投資人之一 重點: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現在主要由國內較小的投資者提供資金,國際和國內主要參與者都在與這個敏感的行業保持距離 三名前微軟高管李開復、陸奇和沈向洋已成為一些最有前途的中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主要投資者   陽歌、余特莉 當談到人工智能的投資時,或者更準確來說,像OpenAI的ChatGPT的內容生成和大型語言模型(LLM)相關領域的人工智能2.0版本的發展裏,中國正在迅速形成「都是自家人」的局面。 這當然不是因為北京方面缺乏熱情,它歡迎外來者投資充滿活力的中國人工智能行業,該行業似乎每天都會催生有趣的新初創企業。相反,地緣政治讓很多跨國風投和私募股權公司望而卻步,擔心自己的投資可能成為華盛頓主導的制裁的犧牲品,制裁已經給該行業蒙上了陰影。 因此,支持中國很多年輕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資者名單,開始看起來像是一張是中國人的「全家福」,其中一些最熱情的投資者來自國有行列。相當一大部分資金正在通過三位接受過西方培訓的行業老兵進入這個行業,他們起步於微軟和谷歌等外國巨鰐,後轉向百度等中國本土巨頭,最終自立門戶。 我們稍後再回來看李開復、陸奇和沈向洋的故事,在中國他們的名字已經成了人工智能的代名詞,其中李開復的最新動作是,他上周在北京正式透露了他最新創業項目的名字叫「零一萬物」。 我們提到的這「三劍客」都知道遵循政府信號的重要性,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發展人工智能行業,特別是內容生成和大型語言模型,這些將是未來很多行業的動力。在中國,順應這種風向會大大增加成功的機會,為慷慨的政府資助打開大門,從補助到稅收減免,以及來自尋求討好政府的國有和民營機構的資金。 上個月,中國重申必須抓住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這對中國工業體系現代化至關重要。儘管起步較晚,但中國仍制定了一個宏偉的目標,到2030年成為全球人工智能超級大國。 中國肯定需要迎頭趕上。市場研究公司Preqin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人工智能累計投資總額僅為40億美元,與美國266億美元的投資總額相比,只是一個零頭。面對美國對它認為可用於軍事目的行業主導的扼制措施,這場追趕遊戲可能會變得愈發困難。 此類圍堵已經讓中國成為先進微芯片全球領導者的前景變得黯淡。雖然不太明顯,但類似舉措導致中國資歷最老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商湯(0020.HK) 2021年在香港IPO的計劃推遲,且幾乎泡湯。其他因禁止美國供應商和投資者參與中國AI行業的制裁而陷入困境的中國人工智能公司,包括語音識別公司科大訊飛(002230.SZ)、人臉識別公司依圖科技和視頻監控公司海康威視(002415.SZ)。 像商湯這樣的老牌公司早在這一波制裁浪潮開始之前就已經成立,高通、軟銀和淡馬錫等西方大公司都是它IPO前的投資者。但上周申請在香港IPO的自動駕駛AI初創公司黑芝麻智能等新公司的投資者,聽起來更像是一個國內名不見經傳投資者的名錄,包括東風資產管理、漢能投資集團、興業銀行和揚子江基金等。 自家人的自家事 雖然以中國經濟的體量,發展本土的人工智能產業不缺錢,但如果沒有必要的專業技能,一切都是不可能的。這正是中國的人工智能領域「三劍客」的用武之地。 李開復可以說是「三劍客」當中最知名的一位,他自己有一家名叫創新工場的風投公司。2010年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前不久,作為其中國業務負責人的李開復離開谷歌,而就在那前後,他創辦了創新工場。在加入谷歌之前,李開復曾在微軟擔任高層管理職位,「三劍客」都有在這家公司工作的經歷。而且他們也都是在美國接受過教育。 創新工場的官網顯示,它目前管理着約30億美元的資產,投資了中國科技領域的400家公司。其最引人注目的人工智能投資包括位於青島的創新奇智,以及瀾舟科技。 最新一家受到李開復孵化的人工智能公司叫零一萬物,這是他的第七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它希望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開拓出一片天地,該領域今年隨著OpenAI的ChatGPT迅速崛起而成為新聞熱點。OpenAI也是一家與微軟有關係的企業。零一萬物的目標是建立專注於大型語言模型、人工智能工程和多模式自然語言處理的團隊。該公司表示,它已經實現百億參數規模的模型內測,正往300到700億參數規模擴大。 接下來就要說到中國出生的陸奇了,他曾在微軟和雅虎工作,2017年因加入中國領先的搜索引擎百度而登上了新聞頭條。他在百度擔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負責該公司的發展,包括自動駕駛項目。但僅僅一年之後,他就突然離開了百度。隨後,他短暫地為Y Combinator工作,但在這家美國科技孵化器放棄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後,陸奇又離開了這家公司,並於2019年11月創辦了自己的孵化器和投資公司奇績創壇。 上個月,陸奇透露奇績創壇已經投資了258家公司,其中包括136家人工智能驅動的初創企業。據Crunchbase的數據顯示,奇績創壇的最新一筆投資是在5月為跨越星空科技進行的種子輪融資,該公司正在開發一款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語言的人工智能助手。 「三劍客」中的第三位就是沈向洋,與李開復和陸奇相比,他略微不同,沒有風投領域的經歷。同樣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沈向洋在微軟工作了23年,先是在微軟的研究部門和必應項目(Bing)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來領導其整體全球戰略和更廣泛的研究工作(包括人工智能)。 沈向洋最顯著的成就發生在他漫長的微軟任職時期。其中之一是由微軟的亞洲人工智能團隊開發的「小冰」,該團隊是微軟在全球最大的獨立人工智能研發團隊。「小冰」是一個性格外向、說普通話的人工智能框架,具有少女的時髦個性。小冰使用通過微軟必應搜索引擎收集的數據進行訓練,目前在全球擁有6.6億用戶,觸達全世界4.5億台智能設備。 2020年,微軟將小冰分拆為一家獨立公司,並任命沈向洋為董事長。在去年11月的一輪融資中,這家新獨立的公司籌集了約1.4億美元的資金。 除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之外,另一個讓全球各大投資者敬而遠之的因素可能是缺乏簡單的退出策略,由於西方的禁令,很多中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可能在華爾街或其他國際市場不受歡迎。這意味着李開復、陸奇和沈向陽可能都需要尋找其他上市地點,以收回投資並拿到想追求的巨額回報。最近大量湧現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最終可能會成為失敗者也可能引發人們的擔憂。 面對這些限制,他們最好的選擇可能是在香港或中國國內A股市場上市。 但即使是這些,挑戰也不會少,因為很多西方投資者可能會避開它們在香港的股票,而且他們可能被迫等待很長時間,因為有很多的本土初創企業都渴望在中國的A股市場上市。…

商湯進軍聊天機械人 主要股東卻接連減持

這家中國人工智能公司最近推出ChatGPT同類產品,卻遭兩大股東拋售持股 重點︰ 商湯推出聊天機械人「商量」,但日本軟銀和阿里巴巴先後減持其股份 商湯去年經調整虧損飆升,加上收入下跌19%,令投資者感到失望   裴梓龍 自從微軟(MSFT.US)投資的OpenAI推出ChatGPT聊天機械人,人工智能(AI)浪潮席捲全球,各中國科技巨頭自然不會錯過龐大商機,百度(BIDU.US; 9888.HK)率先推出「文心一言」後,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隨即以「通義千問」迎戰,作為中國AI龍頭的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0.HK),當然亦不甘寂寞。 4月10日,商湯在技術交流日正式介紹自家AI大模型體系「日日新」,並推出類似ChatGPT的產品「商量(SenseChat)」,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徐立介紹稱,「商量」除了可以創作文案及故事外,還支持編寫代碼、醫療問診等應用。 除了商量外,日日新體系下還有由文字生成圖像的「秒畫」;同時,商湯也推出AI數字人影片平台「如影」,只需一段5分鐘的真人影像素材,便可生成數字人分身,同時又研發了3D創作平台,可生成大規模3D場景和精細化物件。 吸取百度演試「文心一言」時只播放錄影片段,結果被市場質疑的教訓,徐立這次現場利用商量撰寫宣傳文案,也展示訓練秒畫,通過輸入20張80年代香港女性的照片,秒畫便學會生成80年代風格的女士圖片。 股價插水 但市場對商湯的努力看來不太受落,其股價翌日雖然曾經衝高一成至3.7港元,但很快便倒跌近6%,收市軟0.9%至3.3港元;截至上周五,其股價更累挫27.3%至2.42港元。 商湯下挫的背後原因,可能是兩大股東──日本軟銀集團(9984.T)與阿里巴巴先後借利好消息拋售,折損了市場對該公司的信心。其中軟銀在商湯公布日日新之前一個交易日減持5,000萬股,每股平均價2.7713港元,套現逾1.38億港元(1.2億元),持股由14.14%降至13.95%。 至於阿里巴巴是在發布會翌日、即4月11日以每股平均價3.452港元拋售4,000萬股,套現1.38億港元,持股由8.04%減至7.88%;就在同一天,連商湯僱員持股公司SenseTalent Management Ltd.也沽出507.7萬股,每股平均價3.3971港元,套現1,725萬港元,持股由14%降至13.98%。 從估值上看,商湯的市銷率約21倍,同屬中國「AI四小龍」的雲從科技(688327.SH),市銷率卻高達55倍。從估值上的差異,正好反映市場對商湯前景的憂慮。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楊韻銳表示,商湯上市前進行過12輪融資,主要股東軟銀和阿里巴巴的持股成本低,隨着研發及銷售開支持續高企,至今仍未能獲利,前期投資者沽貨套現也很正常。「我估計減持行動仍然有機會持續,尤其是軟銀經過連續四個季度虧損後,本身也需要資金周轉。」楊韻銳說。 今年3月底,商湯發布了一份令市場失望的2022年成績表,淨虧損達60.93億元,雖然比2021年收窄了64.5%,但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的經調整虧損卻上升234%至47.36億元,已佔過去5年經調整虧損總額83億元的一半以上。 對於商湯來說,虧損是市場早有預算,但收入下滑19%,就令投資者始料不及。其中兩大核心業務智慧商業和智慧城市的營收分別減少25.2%及48.9%,抵銷了智慧生活與智能汽車收入的130%與59%增長。 現金流失 對於營收下降,商湯歸咎於中國的新冠疫情,由於部分城市實施嚴厲封控措施,延遲客戶人工智能支出及產品現場部署,而智慧城市的建設也有所推遲,直接導致公司應收賬增加。 截至去年底,賬齡1至2年的應收賬激增1.3倍至32.45億元,更誇張的是3年以上的應收賬,竟由2021年的1.01億元暴增524%至6.3億元。與此同時,其應收賬周轉天數也由2021年的319天,大升至去年底的494天。 收入下降加上收賬困難,但商湯卻繼續「燒錢」,直接導致虧損擴大。 商湯去年總收入為38億元,但單計研發開支,已增加11.1%至40.14億元,意味單一開支已超越整體營收,這還未計算約24億元的銷售及行政開支。而總結過去5年,該公司已累計投入128.5億元在研發項目上。 楊韻銳認為,相比其他擁有穩定現金流的大型科企,商湯現有業務不足以滿足其資金需要,如果虧損持續,可能會限制未來的研發開支。 事實上,商湯去年經營現金淨流出30.9億元,比2021年增加24%;投資現金淨流出更擴大逾5倍至93億元。截至去年底,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按年減少51.8%,只剩下79.63億元,按照目前的燒錢速度,可能不用兩年便會花光手頭上的現金。 主營業務未見好轉,日日新也在初始階段,商湯拒絕坐以待斃,在自動駕駛範疇發力。旗下「商湯絕影」智能汽車平台在2023年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中,展現了全棧(Full…

快訊: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突離世

最新:人工智能企業曠視科技公布,公司首席科學家、曠視研究院院長孫劍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已於6月14日凌晨去世,終年45歲。 利好:曠視科技是全球罕有擁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框架的公司之一,並設有規模領先的計算機視覺研究院。該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會秉承孫劍的研究使命,繼續勇攀科研高峰。 值得關注:孫劍是研究人臉識別技術的專家,他的離世將爲該公司的研究和開發工作蒙上一層陰影。 深度:曠視於2011年成立,由於其業務具有爭議性,美國商務部於2019年以涉及新疆人權問題為理由,將其列入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實體清單;該公司也曾在2019年申請於港交所上市,但其上市申請在2020年2月失效。孫劍於2016年加入曠視,全面負責曠視的技術研發工作。在此之前,他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擔任首席研究員,在效力微軟的13年間,他的主要研究範疇是計算攝影學,人臉識別和基於深度學習的圖像理解。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