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有爭議的人工智能公司與知名汽車製造商的最新合作,有助於它實現多元化,目前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政府訂單

重點:

  • 商湯集團正在加緊進軍智能汽車行業,這是它在政府客戶之外尋求多元化的行動之一
  • 禁售期結束後,該公司股票在6月30日暴跌51%,目前較IPO之後的高位縮水近三分之二

西一羊

讓一讓,華為百度(BIDU.US; BIDU.US),以及其他所有正在加速進入國內繁榮的智能汽車快車道的中國大型科技公司。

阿里巴巴支持的人工智能後起之秀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0.HK)正在加緊進入這個行列的努力,它於上周宣佈,與廣汽集團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廣汽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國有汽車製造商,合資夥伴包括豐田(7203.T)和本田(7267.T)。商湯稱,雙方將在“智能駕駛、智能車艙和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開展合作。

考慮到包括自動駕駛汽車在內的智能汽車的巨大潛力,就不難理解這家人工智能公司對汽車的興趣。商湯成立於2014年,是中國最大的電腦視覺軟件供應商,服務超過2,400家客戶。其業務領域包括智能商業、智能城市、智能生活和智能汽車應用。

不過,它的很大一部分業務來源於政府相關的監控工作,通常涉及在城市安裝攝像頭和感測器。該公司的面部識別軟件嵌入到監控硬件中,可以即時識別人臉,協助政府進行刑事調查等。

但監控領域已經變得越來越飽和。除了其他軟件製造商,商湯與攝像頭製造商海康威視(002415.SZ)和電信巨頭華為等硬件公司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它們也在積極進軍軟件業務。國內新聞網站36氪援引軟件研究機構報導稱,這種競爭導致軟件價格暴跌,硬件製造商有時甚至為了提高硬件銷量而免費贈送。

與此同時,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放緩,以及疫情相關干擾導致稅收減少和疫情防控支出增加,導致預算緊張,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增長已經放緩。

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政府監控在西方存在爭議,這可能是華盛頓決定把商湯加入到禁止美國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黑名單的原因之一。這迫使商湯去年在最後時刻中止了IPO,不過它最終還是完成了上市。相比之下,智能汽車的爭議性要小得多。

商湯在汽車領域的雄心要追溯到2017年,該公司首次宣佈與本田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但直到不久前,它才加大行動力度。今年年初,該公司在大範圍的重組過程中,組建了獨立的智能汽車業務集團。

在消費者對智能汽車服務的強烈需求的推動下,汽車製造商越來越多地採用電腦視覺技術開發自動駕駛汽車。商湯去年的招股說明書中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研究結果顯示,到2025年中國汽車行業在此類技術上的年度支出將達到153億元,相當於2020年到2025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67%。

智能汽車產品系列

這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公司開發了一套名為Smart Auto的軟件產品,據稱可以説明汽車製造商開發自動駕駛汽車。該公司表示,其技術由嵌入汽車系統的人工智能模組驅動,可以檢測和預測周圍環境,例如過往的行人。

商湯稱,截至7月,它已經與30多家車企簽約,其中包括國內外的一些龍頭企業。該公司表示,根據這些合同,預計未來五年將為超過2,300萬輛汽車提供軟件產品,涉及60多個車型。

儘管商湯與汽車製造商建立了強大的合作夥伴生態系統,但其中許多合作夥伴關係尚未產生商業效益。2021年,商湯智能汽車業務的營收為1.842億元,僅佔商湯全年47億元總收入的3%。

儘管如此,該公司表示將繼續在業務上投入資源。該公司在3月發佈2021年年度業績的公告中表示:“我們將更大力度發展智能汽車業務,致力於打造汽車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AI賦能平台,引領汽車行業的智能化變革。”

推動智能汽車業務的能力可能很大程度上並不在它的掌控之中,而是更多地取決於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廣泛採用的速度。但至少就目前而言,投資者似乎並不願意等待。

去年12月,商湯在香港上市,禁售期結束後,它的股價在6月30日暴跌了51%。有多個因素可以用來解釋投資者缺乏信心的原因,包括該公司對政府合同的嚴重依賴,以及被美國列入黑名單。 

事實上,去年被美國列入黑名單,並不是該公司的第一次。2019 年 10 月,華盛頓禁止該公司在未經它批准的情況下,從美國公司採購技術,這種制裁措施更為引人注目,類似切斷華為與美國供應商的聯繫。雖然商湯不銷售硬件,所以這些制裁措施對它的影響較小,但其數據中心設施需要大量晶片,用於訓練人工智能模型。因此,制裁對商湯來說是一項長期挑戰,因為中國公司始終無法提供替代技術。

自6月30日暴跌以來,商湯的股價有所反彈,但尚未完全恢復。在上周宣佈與廣汽達成合作關係後,該股上周收盤下跌5%。它在週二的最新收盤價為2.17港元,估值為730億港元(848億元),約為IPO時3,000億港元的四分之一。

商湯的股價暴跌讓人看到,在中國曾經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領域,大多數企業的廣泛遭遇。截至7月中旬,三家這樣的公司——電腦視覺專業公司格靈深瞳(688207.SH)、商湯的競爭對手虹軟科技(688088.SH)和人工智能晶片公司寒武紀(688256.SH)自上市三年來,股價下跌了23%到70%不等。

投資者最擔心的是這些企業無法盈利。商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報告稱,2021年淨虧損170億元,高於上一年的120億元。

就估值而言,商湯目前的市銷率只有4.25倍,對於這類高增長型的科技公司來說,這是一個相對較低的比率。滬市兩家規模較小的同行——格靈深瞳和虹軟科技的市銷率則高得多,分別為17倍和24倍,反映出商湯的股價在6月30日遭遇拋售後迅速下跌的狀況。處於盈利狀態的海康威視也在美國的黑名單上,它的市銷率也很低,僅為3.59倍。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Shein首間實體店巴黎開幕 線上平台卻面臨封禁危機

中國快時尚電商Shein位於法國巴黎BHV Marais百貨公司的首間實體店,本月5日正式開幕,然而其線上平台卻在法國面臨封禁危機。 據財新報道,法國經濟、財政及工業、數字主權部同日宣布,政府已啟動程序,暫停Shein在法國的線上運營,直至公司證明其所有內容符合當地法規,相關部門須在48小時內完成初步審查。目前Shein已主動暫停其在法國的第三方平台業務,自營業務仍在正常運營。 據法國媒體報道,封禁行動源於Shein平台涉嫌販售兒童形象性玩偶與違禁武器。巴黎檢方同時對Shein、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速賣通(AliExpress)、拼多多(PDD,US)旗下Temu,以及美國跨境電商平台Wish等平台展開調查。檢方指控這些平台未能有效監控上架商品來源與內容,涉嫌放任違禁品販賣。 事實上,Shein在巴黎開設實體店的消息傳出後,立即遭到當地百貨商、服裝協會等多方抵制。批評者認為,Shein的快時尚模式與巴黎追求永續與文化價值的時尚理念背道而馳,將破壞本地產業的生態與社會責任形象。巴黎市長伊達爾戈亦公開譴責象徵快時尚的Shein入駐BHV,稱「這一選擇違背了巴黎的生態和社會願景」。 儘管如此,以Shein為代表的中國跨境電商平台,在法國的表現仍然亮眼。法國時尚學院(IFM)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在法國15大時尚零售商榜單上,Shein位列第5位,Temu位列第15位。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百利天恒啓動香港IPO 有望納入港股通

生物制藥企業四川百利天恒藥業(2615.HK;688506.SH)於周五啓動香港IPO,計劃以每股347.50至389港元的價格發行863萬股,最高集資額可達33.6億港元(約合4.32億美元)。認購將於11月12日截止,港股上市交易日定為11月17日。 公司已在上交所上市,因而其具備納入港股通的資格——該計劃可使內地投資者最早在上市首日即可交易其新掛牌股票。港股通機制允許內地與香港投資者跨境買賣對方市場的股票。 這家專注於抗體偶聯藥物(ADCs)等創新大分子腫瘤療法的開發商——其產品被喻為抗癌「生物導彈」——自2023年初登陸科創板以來表現強勁。其股價迄今已累計上漲逾十倍。 百利天恒表示,港股上市將加速其國際化戰略佈局,包括拓寬融資渠道、快速推進研發管線的全球臨床試驗及商業化進程。 本次港股發行的基石投資者包括戰略合作夥伴百時美施貴寶(BMY.US)等知名企業,以及奧博資本(OrbiMed)、德福資本(GL Capital)、阿多斯資本(Athos Capital)、富國基金(Fullgoal Fund)等頭部投資機構。聯席保薦人涵蓋高盛、摩根大通及中信證券等頂級投行。 余特莉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Zepp makes wearable products

向小米說「不」的華米 是迷因還是黑馬?

入門級可穿戴設備製造商華米科技,第三季度收入增長78.5%,但預計本季度增速將放緩至約40% 重點: 華米科技在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錄得連續第二個季度的強勁收入增長,並在經調整後的營運層面實現收支平衡 自從轉向發展自有品牌Amazfit、減少對小米依賴後,公司正逐步走出虧損陰霾 陽歌 是被炒作的「迷因股」,還是真有實力的可穿戴市場黑馬? 這正是懸在華米科技(ZEPP.US)頭上的大問題。自7月以來,隨著投資者在全球健身穿戴設備市場的「折價區」中發現這家公司,其股價已暴漲逾九倍。公司於本周二公布最新季度業績,顯示收入強勁增長,旗下Amazfit品牌已在入門級市場找到穩固定位。 雖然有人認為該股過去四個月的暴漲帶有高度投機性,類似2021年遊戲驛站(GameStop, GME.US)的「迷因股」現象,但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波漲勢顯得更具持續性。值得指出的是,該股自9月創下多年新高後,其後又回落約40%。 即便經歷如此劇烈的漲跌,華米當前的市銷率仍僅為3.98倍,約是唯一上市競爭對手佳明(GRMN.US)7.39倍的一半多一點。這顯示華米近期股價上升,更可能反映其過去被嚴重低估,如今只是逐漸被市場重新發現。 有趣的是,這家公司至今仍未受到華爾街分析師的廣泛關注。根據Yahoo Finance數據,目前僅有一位分析師追蹤華米,而其最新財報電話會議的參與者,多來自規模較小的研究機構,例如Fundamental Research Corp.和Point72 HK。我們預計這種情況可能在明年改變,畢竟在這個快速成長的電子裝置細分市場中,能夠獨立上市的公司並不多。 華米在市場正迅速取得進展,但品牌形象仍有待提升。公司以平價健身手環聞名,功能與同業相似,但價格更具吸引力。最新推出的錶款Amazfit T-Rex 3 Pro是第三季度的亮點產品,售價約300美元,遠低於佳明同類產品的1,100美元,並在亞馬遜上獲得相當不錯的用戶評價。 然而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在權威科技媒體《Wired》對T-Rex 3 Pro的評論中,記者寫道:「幾乎每個操作畫面、每次嘗試更改設定、每次想做最基本的事情,都讓我想抓狂。它的糟糕程度幾乎令人印象深刻。」 顯然,華米在提升產品使用體驗、與Garmin和Fitbit等品牌競爭上仍有許多改進空間。不過至少目前為止,其低價策略正強力推動營收增長——公司自今年第二季度起重新恢復增長,並已實現正向現金流,距離多年虧損後重返盈利更近一步。 告別小米 如今的華米,在許多方面都像是這家中國公司的「第二人生」。它最初主要是以授權方式,為智能手機巨頭小米(1810.HK)生產可穿戴設備起家。然而,公司很快意識到這類代工業務利潤極低,而且高度依賴與小米的合作關係——一旦小米終止授權或另尋其他合作夥伴,業務就可能受到重大衝擊。 過去幾年,華米已逐步擺脫對小米產品的依賴,如今小米相關產品僅佔其總銷售額約5%。但這個「斷奶」過程頗為艱辛,導致營收急劇下滑,並一度陷入虧損。 華米在截至6月的季度中,終於實現大幅收入增長,受惠於新產品上市並普遍獲得好評,收入按年上升46.2%。到了第三季度,增長勢頭進一步加快,按年大增78.5%,由去年同期的4,250萬美元升至7,580萬美元。 不過,公司預期這一高速增長將在第四季度放緩——這一季度通常是消費電子製造商的旺季,受聖誕購物季推動。華米預測收入將按年增長約40%,介於 8,200萬至8,600萬美元之間。 這項較保守的展望或成為股價下跌的主要誘因——自公告發布後的兩個交易日內,華米股價累計下跌約25%。但正如前文所述,即使在回落之後,其股價自7月以來仍上漲逾九倍。 公司的毛利率也在持續改善,這直接得益於自有品牌的發展。第三季度毛利率達38.2%,較第二季度上升2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去年同期的40.6%,且與佳明最新季度60%的毛利率相比,仍有明顯差距。此外,由於近期記憶體晶片價格飆升,華米的毛利率在未來幾個季度可能面臨壓力。…

簡訊:汽車之家第三季度盈利微跌1.5%至4.2億元

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2518.HK ; ATHM.US)周四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收入17.8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相若;期內盈利4.2億元,同比微跌1.5%。 汽車之家首席財務官曾岩表示,因在內容多元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有力推動用戶增長。據QuestMobile數據,公司9月移動端日活躍用戶達7,656萬,同比增長5.1%。另外,得益於新零售業務的強勁貢獻,在線營銷及其他業務收入實現同比增長32.1%。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營業成本為6.46億元,按年大增58%。公司解釋因在下沉市場拓展創新業務,加上股權激勵費用上升,產生較高的交易成本。 汽車之家周五平開報48.6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2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