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金融科技貸款機構宣佈,從印尼合作夥伴獲得的貸款額度大幅提升,不過增加的數額不大,僅為3,000萬美元左右

重點:

  • 信也科技宣佈,從印尼合作夥伴PT Bank Jago獲得的融資額度大幅提升
  • 這家金融科技信貸機構在海外的業務比重仍然微不足道,國際貸款僅佔其貸款交易額的2%

陽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當你離開熟悉的國內市場,進入陌生的土地時,這第一步就更加重要。

這可能正是金融科技信貸機構信也科技(FINV.US)的心聲,它剛剛宣佈在印尼邁出新的一步,其象徵意義似乎大於實際業務方面。該公司稱,建立夥伴關係近一年之後,其印尼分公司AdaKami在當地合作夥伴PT Bank Jago Tbk的融資規模擴大到了之前的五倍。

雖然如此大的增幅聽上去令人印象深刻,但經過貨幣轉換之後,就沒那麼激動人心了,其最新的貸款規模僅為5,000億印尼盾,相當於3,300萬美元(2.35億元)。這意味著之前的規模1,000億印尼盾相當小,如果平均貸款規模是1萬美元,或許只能向幾百人提供貸款。

因此,此舉或許不會很快對信也科技的業務產生太大影響。但是,如我們在開頭所說,每一段旅程都有第一步。確實,信也科技似乎在這場國際征途中處於領先地位,因為沒有一個主要競爭對手在最新的季報中提到國際業務。

投資者似乎對信也科技有限的國際化進展表示謹慎的認可,其紐約股市股價週一上漲3.3%,但在最後一小時的交易中回吐了所有升幅,收市時股價無變化。不過,這仍然好過標準普爾500指數1%的跌幅,因此我們認為投資者對其持謹慎的認可態度。

與其他金融科技信貸同行相比,投資者似乎更偏愛信也科技,它的市盈率達到3.7倍。與之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是3.5倍的陸金所(LU.US),但該公司規模更大,並且由於享有金融巨頭平安保險(2318.HK; 601318.SH)的福蔭,因此各方面的關係更扎實。規模類似的360數科(QFIN.US)和樂信(LX.US)市盈率都較低,分別為3.0倍和2.2倍。

信也科技的海外旅程跟許多中國科技公司類似,它們經常選擇東南亞作為出海的第一站。這些市場與中國有更多接近之處,因為發展階段相似,西方國家市場雖然更有利可圖,但遠沒有那麼令人熟悉,競爭也非常激烈。

小米(1810.HK)和Oppo等大部分中國智能手機製造商在東南亞都十分活躍,將那裡作為進入西方市場的跳板。同樣地,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京東(JD.US; 9618.HK)也選擇在該地區開展中國以外的一些大型項目。

像信也科技這樣的金融科技信貸機構,還沒有在中國境外有過類似的大動作,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公司還很年輕,它們的歷史只能追溯到約七八年前,當時北京首次向私營領域放開國內金融服務市場。但由於對缺乏風險控制經驗導致的激進借貸行為感到擔憂,中國對該群體的監管越來越嚴格,其他公司可能很快追隨信也科技海外擴張的腳步。

不斷增長的足跡

說到這裡,我們就來仔細看看信也科技在東南亞的成長足跡,以及這個市場可以提供怎樣的潛力。其最新年報顯示,早在2018年和2019年,它就在菲律賓拿到了在該地區最早的許可證。2019年,它成立了印尼子公司,之前它獲得了該市場的金融科技貸款牌照。在其最新年報中,該公司還將越南列為國際市場之一,但沒有提到是否獲得在那裡開展業務的許可證。

去年10月,它與印尼Jago銀行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最新公告表明,該行可能成為它未來在印尼市場的主要合作夥伴。從邏輯上講,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進展,因為這樣一個當地合作夥伴不僅將為它在印尼的業務提供資金,或許更為重要的是,這種關係有助於信也科技開拓這個東南亞最大的陌生市場。

從規模上看,信也科技的國際業務與它在中國的業務相比仍然很小。在今年二季度,它的國際借款交易總額只有9.1億元,僅佔其總額的2.1%。更重要的是,它的國際交易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對於一個潛在的新增長領域來說,這並不是最健康的跡象。

在整體的未償還貸款餘額方面,它的國際業務看起來略好一些。該公司在中國境外的未償還貸款餘額按年增長60%至4.8億元。但同樣,絕對數字相當小,截至第二季尾,國際貸款佔該公司未償還貸款餘額總額的比例不足1%。

就用戶數量而言,截至去年年底,信也科技的海外業務註冊用戶為900萬,是2020年底400萬的兩倍多。但同樣,與去年年底該公司在中國的1.31億註冊用戶相比,900萬用戶仍然微不足道。所有這些都說明,信也科技的海外業務正在增長,但與中國本土市場相比,規模仍然很小。

這並不是說,一旦公司找到了正確的成功模式,業務就只能緩慢增長。另外兩家金融科技公司——網上券商富途證券(FUTU.US)和老虎證券(TIGR.US)就是很好的例子。過去十年,這兩家公司都是從説明中國客戶在美國和香港購買股票的經紀商起家。但在中國的監管機構發出越來越多的不祥信號,表明這兩家公司缺乏必要的營運執照後,它們目前都把業務重心放到了中國境外。

信也科技及其金融科技貸款同行似乎比這兩家中國經紀公司擁有更穩固的監管基礎,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對於在海外實現業務多元化缺乏緊迫感的原因。儘管如此,對於這樣的金融科技貸款機構來說,現在開始考慮未來永遠都不嫌早,因為中國的監管機構為了消除風險,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對國內年輕的私營金融部門的打擊力度。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Zijin does resources

簡訊:紫金礦業申請分拆國際黃金業務在港獨立上市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899.HK)宣布,其國際黃金開採部門已於周一向港交所提交分拆上市申請。公司補充稱,港交所已確認其可推進分拆及獨立上市計劃。 在公告發佈的同時,紫金黃金國際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請文件也於周一在香港交易所網站刊載,由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證券擔任承銷商。公司披露其營收從2023年的22.6億美元攀升至近3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3%,部分受益於金價飆升。同期利潤從2.3億美元躍升至4.81億美元,增長逾一倍。 紫金礦業於5月首次披露剝離紫金黃金國際分拆上市的意向,稱此舉將加速國際化進程、提升資本管理效率並強化離岸融資與併購能力。分拆方案已於6月26日獲得公司股東大會批准。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onor makes smartphones

榮耀邁進上市輔導 押注AI戰略布局

這個2020年從華為剝離的手機品牌,在上市之路邁出關鍵一步,或於明年登陸A股 重點: 榮耀正推進明年登錄A股的計劃,並重新定位為AI企業,從而吸引投資者 雖中國市場的份額遭對手侵蝕,但這家前華為旗下的企業,在歐洲和亞洲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增長   陳竹 智能手機廠商日益將人工智能(AI)視作增長引擎,通過漸趨成熟的產品新增互動功能來激活增長。許多企業從傳統硬件製造商轉以AI定位,這種戰略轉型有望為產品打造新賣點,並擴展功能邊界。 對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而言,這一敘事構成其核心戰略,公司今年著重塑造「全球領先的AI終端生態企業」形象。隨著上市進程加速,對外釋放此信號更明顯,榮耀期望借上市契機,展現AI布局,並將其打造為吸引潛在投資者的籌碼。 公司上市計劃近期取得重大突破,上周獲准開啓滬市及深市A股上市「輔導」(A股市場主要面向境內投資者)。輔導期全面審核公司的經營和財務狀況,企業須完成此流程,方可提交正式的招股書。 若成功上市,將標誌榮耀漫長征程的圓滿收官。公司的上市傳聞可追溯至2021年,當時報道稱其正考慮借殼上市。此後類似傳言屢見不鮮,並於去年末,榮耀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時再度升溫,此舉通常被視為上市的前置條件。 這家從華為剝離後的公司,上市之路仍需攻堅。中國證監會披露,其上市輔導計劃定於明年1月至3月完成,中信證券擔任輔導機構。據此時間表推測,榮耀最早有望於明年第二季度上市。 國內市場承壓 2013年創立的榮耀,屬華為旗下的高性價比子品牌,而華為的主品牌聚焦高端市場,以抗衡蘋果iPhone。2020年末,美國嚴厲制裁下,危及華為手機芯片及獲取美系的技術能力後,華為分拆榮耀,使後者能維繫美國供應商渠道,助力品牌渡過生存危機。 收購榮耀的財團是國有企業及民營資本混合體,出資方多數來自華為總部所在地深圳。 該策略使榮耀避免了華為手機業務面臨的困境,分拆後數年,榮耀發展迅猛,部分源於填補華為撤出全球市場及國內受挫後的空缺。美國制裁曾重創華為智能手機業務,近年通過替代從美國採購的零部件,逐步恢復元氣。 分拆初期,榮耀表現亮眼。國際數據公司(IDC)的統計顯示,2022年榮耀以34%的出貨量增速,位列中國前五大手機品牌之首,市佔率達12%,躍居國內市場第二。增長勢頭延續至2024年初,當年一季度銷量增長13.2%後,以17.1%的市佔率登頂國內市場。 不過,此後增長軌跡逆轉。2024年,榮耀的中國市佔率持續下滑,從二季度的14.5%跌至四季度的13.7%。IDC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榮耀的出貨量已跌出國內前五。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榮耀出貨量下滑12.8%,國內排名第六。 榮耀市場受挫之際,恰逢國內對手強勢增長。特別是老東家華為,2023年末攜自研芯片的Mate60系列回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榮耀銷量下滑時,華為出貨量激增28.5%,小米(1810.HK)出貨量增長16.5%。 儘管國內市場承壓,在華為因無法使用谷歌Android系統而失落的海外市場上,榮耀的表現則異常強勁。去年四季度,該公司歐洲出貨量同比大漲77%,以4%的市佔率躍居該區域第四大品牌。 海外擴張構成榮耀的重要增長,有機會成為吸引投資者的核心賣點。公司在東南亞市場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雖未進入區域前五,但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榮耀今年一季度的出貨量達89.3萬台,創紀錄高位,同比增幅高達88%,展現出驚人的增速。 本土市場份額暫時流失,大可不必恐慌,榮耀仍可通過重磅新品實現市場修復。當然,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持續白熱化,且作為榮耀最核心的市場,該區域不容有失。 為突圍同質化競爭,榮耀著力打造AI驅動型的企業形象。今年3月,公司在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佈戰略藍圖,未來五年斥資100億美元投入AI研發,加速從手機製造商走向「AI終端生態公司的」轉型。 據國內媒體報道,戰略轉型伴隨重大組織架構調整。榮耀已新設AI產業部門,AI及軟件團隊也擴編至2,600人。 1月履新的榮耀CEO李健向國內媒體表示,智能手機已屬成熟市場,10%至20%的歷史增長率難再現。相較之下,李健將AI手機稱為「藍海市場」,榮耀多年積累的AI算法與硬件研發經驗,將轉化為競爭優勢。 需要指出的是,AI並非榮耀的專屬賽道,小米、Vivo等競爭者亦推行類似策略,行業趨勢已成。鑒於當前AI功能仍具局限性,分析師多質疑其實用性能,是否真正激發消費者換機意願。 歸根結底,AI戰略轉型或能提升榮耀估值預期,但投資者興趣終將取決於手機業務的基本面。儘管國內市場表現欠佳,榮耀在歐洲及東南亞等海外市場的擴張態勢,對潛在投資者仍具吸引力。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獲本地300倍超購 泰德醫藥首掛半日升3.76%

多肽CRDMO企業泰德醫藥(浙江)股份有限公司(3880.HK)周一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盤初一度漲近4%,至中午收市報31.75港元,升3.76%。 據招股結果,香港公開發售接獲300.15倍超購,按回補機制,公開發售股份已增至840萬股,佔發售總數50%。國際發售錄得2.43倍認購。最終發售價30.6元為上限定價,集資淨額4.29億港元(5,500萬美元)。 泰德醫藥是次全球發售1,680萬股,基石投資者包括石藥集團及騰訊 前高管吳宵光創立的微光創投分別認購500萬美元股份。公司去年收入4.42億元,年增31%;淨利潤年增20.9%至5,917.3萬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Unisound makes trading debut

新聞概要:雲知聲上市爲投資者提供垂直整合型AI解決方案

這家面向多元商業客戶的人工智能服務商透過香港IPO集資4,100萬美元,未來數月或透過增發股份再集資更多資金。 陽歌 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678.HK)於本周一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爲投資者帶來了全新的、具有廣泛潛在商業用戶基礎的全整合人工智能選項。 雲知聲透過出售156萬股股份,每股定價爲205港元,成功集資了2.06億港元(約合2620萬美元)資金,其中約三分之一的股份分配給了三家基石投資者。此次發售的股份僅佔公司總股本的2.2%,這比例相對較低;如果市場需求強勁,雲知聲可能會在未來數月內進行一輪或多輪增發,以集資更多資金。 雲知聲股價開盤零升跌,報205港元,公司市值達到145億港元。 作爲中國AI領域的老牌企業之一,雲知聲成立於2012年,創辦人黃偉和梁家恩均具科學背景。公司憑藉卓越的技術實力,以及早期在語音識別和認知智能方面的研究積累,已經打造了數十款垂直整合型產品;目前公司產品主要面向來自多個行業的商業客戶銷售,包括醫療、保險、日常生活和交通運輸等。 雲知聲的AI服務能夠幫助客戶更高效地營運其業務流程,而支撐這些服務的是其2016年開始建立的Atlas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在Atlas的基礎上,公司於2023年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山海大模型(UniGPT),這是一款600億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LLM),也是公司面向客戶的雲知大腦(UniBrain)技術平台的核心。 雲知聲去年收入增長29%,由2023年的7.27億元人民幣增長至9.39億元人民幣(約合1.31億美元)。公司把收入分爲兩個主要類別:醫療保健和「生活」。「生活」類別佔去年總收入約80%,涵蓋來自智慧交通和智慧生活領域的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貢獻佔比僅約四分之一,這比例相對較低;表明雲知聲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這在中國AI領域中相對罕見;業内大部分公司往往依賴少數幾個客戶來獲取大部分業務。 去年公司毛利率達到38.8%的較高水平。然而,與AI領域的許多公司一樣,雲知聲的研發開支較高,導致其經調整淨虧損去年擴大了22%,由2023年的1.37億元人民幣增至1.68億元人民幣。到去年年底,公司的現金結餘下降至1.56億元人民幣;不過,新集資的IPO資金應該有助於公司在未來實現盈利。 按照IPO價格計算,雲知聲的市銷率(P/S)爲14倍;與其在香港上市的同行相比,這數值看起來相當強勁。相比之下,規模更大的商湯(0200.HK)和第四範式(6682.HK)的市銷率分別爲12倍和43倍。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