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yzed Health Group Inc. seeks Hong Kong listing

中國民營醫療機構併購潮方興未艾,民營腫瘤醫療集團佰澤醫療申港上表,加入這一波併購戰

重點:

  • 過去三年,佰澤醫療營收的年複合增長率為52.4%
  • 公司毛利從2021年的4,139萬元快速增長至2023年的1.78億元

    

李世達

在中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醫療衛生類事業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民營醫院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歷過去幾年的快速發展後,民營醫療集團掀起併購潮,彼此之間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

為了擴大醫療事業版圖,多家民營醫療機構積極尋求上市。今年以來,腫瘤醫療服務提供商美中嘉和(2453.HK)於1月登陸港交所;3月,樹蘭醫療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至4月,台灣佳世達科技(2352.TW)旗下江蘇南京明基醫院也向港交所遞表。

近日,以癌症篩查與腫瘤治療業務為主的佰澤醫療集團向港交所遞表申請上市,由招銀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是中國民營醫療赴港上市的又一案例。

佰澤醫療於2018年收購北京京西腫瘤醫院後開始拓展業務,先後收購及託管多家醫院,主要提供癌症篩查、腫瘤診斷、腫瘤治療、腫瘤康復等腫瘤全周期醫療服務。截至2023年底,佰澤醫療集團在中國內地共擁有六家自有醫院及兩家託管醫院。

毛利大幅提升

根據申請文件,佰澤醫療自有醫院門診人數從2021年的19.6萬人次增長至2023年的70.1萬人次。住院人數則從5,834人次增至4.4萬人次。託管醫院去年的門診與住院人次則分別為49.3萬人次及2.9萬人次。

財務數據方面,2021至2023年,佰澤醫療的營收分別為4.6億、8億和10.7億元。同期虧損分別為6,195.5萬、7,551.5萬和2,440.6萬元,虧損持續收窄。

其中2023年佰澤醫療營收同比增長約33.7%,營業成本同比增長23.7%,成本增幅顯著低於營收。從銷售費用看,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僅增加約145萬元,而營收則增加約超過兩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毛利出現顯著增長,2021年至2023年分別為4,139萬元、7,995萬元及1.7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07.5%。毛利率則從2021年的9%增至2023年的16.6%,大幅提升7.6個百分點。

商譽減值風險較大

業績快速成長,來自公司對外收購增加。2021年至2022年,佰澤醫療陸續收購太原和平醫院、武陟濟民醫院兩家自有醫院,以及增加託管太原市萬柏林區和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另外,去年佰澤醫療與最大客戶黃山首康醫院(託管醫院之一)產生大額關聯交易,後者為前者貢獻收入1.8億元。同時,過去三年佰澤醫療還為黃山首康醫院提供了1.1億元的無息借款,以及5.6億元的融資擔保。

多項併購交易也為佰澤醫療帶來大額商譽。2021年至2023年,分別錄得商譽5億元、6.4億元及6.4億元。截至去年底,公司商譽佔淨資產比重達54.7%,意味著承擔較大的商譽減值風險。

自成立以來,集團累計進行了四輪融資,融資總額近7.4億元,投資方包括上海栩琨管理、正奇(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北醫匯金等多家投資機構及醫療產業基金。截至B輪融資後,集團的投後估值達到26.2億元。

相較於自建醫院的周期長與大投入、管理團隊組建耗時,併購是民營醫療機構進行擴張的重要方式。

近年醫院併購規模激增,收購方也不限於醫療集團,如字節跳動在2022年全資收購婦幼醫院美中宣和、平安保險(2318.HK;601318.SH)收購北大國際醫院、泰康保險收購蘇州口腔醫院等。

經營及管理16家醫療機構的海吉亞醫療(6078.HK),去年便一連收購三家醫院、5月豪擲16.6億元收購三甲醫院長安醫院、11月又收購曲阜城東醫院,擴張的腳步並未停歇。

佰澤不易突圍

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正處於擴張爬坡期的佰澤醫療也不敢停下腳步,直言本次融資後將通過收購新醫院的方式進行擴張,並將強化腫瘤全周期醫療服務(包括採購設備、聘請專業醫療人員)、擴展醫院管理業務、升級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系統等。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在中國所有民營腫瘤治療集團中,佰澤醫療的腫瘤收入市佔率約0.5%,排名第五,但是在早癌篩查中心數量、胃腸鏡檢查病例數上均排名第一,並在提供腫瘤服務的自有醫院數量方面排名第三。

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隨著對腫瘤治療的需求不斷增長和,中國腫瘤醫療服務市場的規模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7,687億元,2022年至2026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1.6%。

中國腫瘤醫療市場具有較大的成長前景,行業龍頭海吉亞醫療目前市盈率約27倍;而今年初上市的美中嘉和,上市後股價目前來到36.9元高點。顯示當前市場或許對民營醫療概念股並不排斥。消化系統方面的癌症治療與篩查,是佰澤醫療最大的優勢,但在民營醫療收購戰方興未艾的環境下,佰澤醫療想要突圍而出有一定難度。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Zhaojin Mining's profit double in first half

受惠金價牛市 招金中期盈利飆升

國際金價持續走高,帶動招金礦業上半年淨利增逾160%,但盈利結構與偏高的估值可能讓投資人卻步 重點: 公司上半年收入69.73億元,淨利同比大增160.4%至14.40億元 「其他支出」達9.43億元,按年暴增293%,其中減值損失7.11億元    李世達 黃金行業絕對是今年上半年乘風破浪的一大板塊,國際金價在地緣政治、美元債務風險,以及央行持續買盤推動下屢創新高。從倫敦現貨金價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到上海黃金交易所金價較去年同期飆升近四成,這場黃金牛市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1818.HK)不例外,也成為這一趨勢的受益者。 根據招金礦業最新公布的中期業績,上半年公司收入達人民幣69.73億元,同比大增50.7%;母公司股東應佔溢利14.4億元,同比暴漲160.4%。 這份業績 放在同業之間絲毫不遜色,規模更大的紫金礦業(2899.HK; 601899.SH)上半年淨利潤按年增長54%至232.9億元;山東黃金(1787.HK; 600547.SH)淨利潤按年增長102%;至於中國黃金國際(2099.HK)則實現扭虧賺1.16億美元。 相比其他同業多樣化經營相比,招金的收入主要來自黃金開採與冶煉,屬「純黃金公司」,自產金佔比高,利潤與金價高度掛鈎。金價上升的同時,公司產量亦錄得增長,上半年黃金總產量達14,288公斤(約45.9萬盎司),同比增長8.42%,其中礦產金貢獻10,236公斤,同比增長13.8%。公司在金礦相關的收入(主要來自黃金銷售)約為61.64億元,佔總收入比重達88%。這種「黃金純粹性」在金價上漲時期帶來更大的利潤彈性。 同時,公司在成本端亦展現出一定控制力,上半年公司綜合克金成本僅小幅上升2.9%至每克216元,遠低於同期國際金價約25%的漲幅。公司毛利率由42.7%提升至43.7%,創多年高位,顯示其成本控制與金價紅利疊加的效果。 財務結構方面,上半年總資產升至582.7億元,淨資產同比增長近9.5%至275.8億元,現金及等價物達32.5億元,較去年底增加六成。雖然總負債增加8.1至306.8億元,但槓桿比率已由去年底的43.4%降至41.2%,財務壓力有所緩解。 減值拖累單季表現 不過,對於投資銀行而言,這份業績並不完全滿意,瑞銀在最新報告中對招金的評價就顯得審慎。雖然上半年業績增長160%,但單看第二季度,淨利潤僅為7.81億元,雖同比增長超過一倍,但卻低於瑞銀預期的9.5億元。換句話說,單季的表現其實不及個別投行的預期。 更令人擔憂的是「其他支出」達9.43億元,按年大幅增加293%,其中單是減值損失就高達7.11億元,吞噬了不少利潤,也暴露出部分資產與項目在經營上的不穩定性。 若將全年預期納入考量,市場普遍預測招金2025年度淨利潤約為33億元,而上半年僅完成44%,意味下半年需要持續保持甚至超越二季度的水準,才能不負市場的期望。對投資者來說,這樣的節奏並非沒有隱憂。 另一方面,公司在產能與勘探開發方面積極布局,上半年山東瑞海項目日產1.2萬噸的系統已試車,夏甸金礦深部開拓亦在加速,為未來數年的產能增長奠定基礎。同時,公司設立超億元勘查基金,在多個成礦帶推進探礦工作,上半年新增資源量達25噸,儲備能力進一步強化。 目前市場前景看似仍對黃金有利,美國赤字居高不下,地緣局勢持續緊張,央行買盤意願強勁,這些因素共同支撐金價。然而,風險同樣存在。若美元意外走強,或避險需求出現回落,金價可能快速回調。瑞銀在報告中小幅上調了招金2025與2026年的盈利預測,並將目標價由23.6港元調升至25.3港元,但同時提醒,需要密切關注未來可能出現的減值風險。 股價方面,業績公布首交易日,招金微升0.84%至21.58港元,今年累升逾96%。高金價與亮眼業績確實提供了股價支撐,但估值水平已不低,目前市盈率達56.8倍,遠高於紫金礦業的16.7倍及山東黃金的39.5倍。考慮到目前價格及公司收入高度依賴黃金,雖然能夠在金價牛市裡成為最大贏家,但抗風險能力較弱,一旦行情轉折,跌幅也可能遠超同業。短線投資者需要警惕高追風險,耐心等待金價或股價震盪回調後再行布局或更合適。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aqo is a solar company

多晶硅賣得愈多蝕得愈重 大全新能源望政策打救

二季度產能利用率僅三分之一之際,這家多晶硅龍頭透露,產品售價持續跌破生產成本 重點: 大全新能源二季度營收驟降66%,多晶硅產量下滑60%,產能利用率僅34% 公司及同行冀望,政府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政,可遏制光伏行業惡性競爭   陽歌 6月底至今,密集出台的政府舉措劍指光伏產業惡性競爭,為行業近期復蘇帶來曙光。儘管新政公布後7月價格曾短暫回暖,但隨後仍持續探底。 本週,中國光伏電池核心材料多晶硅龍頭製造商大全新能源(DQ.US; 688303.SH)財報傳遞出上述關鍵信息。財報顯示,公司本季度產能利用率維持在三分之一,折射全行業嚴重過剩現狀。較低產能利用率反而幫助「止血」,原因是當季公司的多晶硅平均生產成本達每公斤7.26美元,較4.19美元的平均售價高出42%,意味每銷售一公斤即虧損3.07美元。 大全新能源打破慣例,在季報開篇即向投資者披露:截至6月底持有約20億美元現金及短期投資、定期存款、應收票據等。儘管較上年同期的25億美元有所下降,但表明公司仍有充足“彈藥”,應對分析師預期將持續至明年的虧損周期。 叠加財報影響,大全新能源的美股周三收跌2.9%。雖表現欠佳,但若非政府扶持光伏行業的新政托底,拋壓或更猛烈。需要注意,該股52周漲幅達55%,但股價仍徘徊五年低位。 過去三年,在2022年綠色能源裝機熱潮推高產品價格背景下,中國以光伏電池、組件及多晶硅製造商為主體的光伏產業大舉擴產。大全新能源堪稱行業縮影,截至去年底,新建產能使其年產能躍升至30萬公噸,約為2022年末的兩倍。 然而,如此快速的增長,加上全球新建太陽能發電場的放緩,導致嚴重的供過於求,價格大跌。中國是該行業新建太陽能發電場的亮點之一,這主要得益於政府的大力支持。不過,今年5月底補貼截止日前搶裝潮過後,6月國內新增裝機量驟降。大全新能源首席執行官徐翔稱,伴隨這一變化,4至6月多晶硅價格暴跌約20%。 「二季度光伏產業仍處周期底部,但季末已現積極信號。」徐翔表示。 政策支持 過去一年間,政策干預論調在中國光伏圈持續發酵。早在去年10月,大全新能源即透露官方「建議」,多晶硅企業限產至五成產能。企業實際執行力度更大,據公司披露,二季度產能利用率34%,較一季度的33%微升。 正如我們此前所述,純粹市場力量,已促使大全新能源等企業有充分動機大幅減產,因其每生產一公斤多晶硅都在承受巨額虧損。 公司最新經營指標全面走弱,季度營收由上年同期的2.2億美元銳減66%至7,520萬美元。參照行業巔峰期,分析師預期其今年營收5.75億美元,較2022年景氣高點46億美元大跌88%。 二季度多晶硅產量由上年同期的64,961公噸下滑60%至26,012公噸。即便如此,當季實際銷量僅18,126公噸,意味約三成產量成為庫存。公司預估三季度產量將在27,000至30,000公噸,略優於二季度實績的預測,傳遞出謹慎樂觀信號。 通過控產止損,大全新能源二季度淨虧損由上年同期的1.198億美元收窄至7,650萬美元。 這引出了大全新能源對行業企穩的謹慎預期依據:縱然市場不利因素疊加,但最新政府的措施,構成關鍵支撐。公司表示,新政源頭可追溯至6月29日《人民日報》發文,呼籲「在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兩天後,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7月2日,政府召集14家光伏龍頭,商討「高質量發展」路徑。最新舉措是7月24日發布的《價格法》修正草案,明確不正當價格行為認定標準,強化「對價格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的追究」。 大全新能源指出,多晶硅現貨價格在7月政策密集期有所反彈,但未說明反彈態勢8月是否延續。我們推測回暖行情難持久,並對新政效力持保留態度。歸根結底,市場力量才是決定行業何時以何種方式走出低谷的核心因素。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山東黃金上半年盈利增102%

黃金生產商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六個月,公司收入收入達567.66億元,按年增長24.01%;淨利潤28.08億元,按年大幅上升102.98%。 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受惠於金價高企及自產金銷量增加,帶動收入和盈利同步提升。上半年公司礦產金產量達24.71噸,去年同期為24.52噸,自產金銷量23.60噸。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淨額105.03億元,增加81.7%,主要是購銷業務產生的現金淨流入增加。 展望下半年,公司認為全球政經局勢不確定性高,避險需求料繼續支撐金價,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山東黃金港股周四高開,至中午休市報29港元,升1.1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攜程二季度盈收雙升

網上旅遊平台攜程集團有限公司(9961.HK,TCOM.US)周四公布業績,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6%至148億元人民幣(下同),盈利49億元,按年升25%。 集團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受惠於日益強勁的旅遊需求,特別是在假日時的表現。期內的住宿預訂收入達62億元,同比上升21%;交通票務收入上升11%至54億元;旅遊度假業務則上升5%至11億元;商旅管理業務收入升9%至6.92億元。 攜程透露,根據今年2月的回購計劃,截至美國東部時間8月27日,已回購美國存託憑證達700萬股,涉資4億美元。 公布業績後,攜程在美市場收市後交易時段升8.6%,周四公司在港開市升5.7%,報541港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