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概要:納斯達克擬嚴控小型中企上市
該交易所擬推出的新規,要求所有新上市中企IPO募資額不低於2,500萬美元 陽歌 納斯達克周三提出新版上市標準,將阻止絕大多數中國企業的小型IPO在該交易所上市,同時可更便利清退眾多已上市的同類公司。 更為嚴苛的新規,可能導致目前在納斯達克交易的大部分中企退市,這些公司普遍存在流動性匱乏、流通盤較小、市值不足5,000萬美元等問題。本次行動有別於美國四年前依據《外國公司問責法》推出的監管措施——彼時美方曾威脅將中企集體摘牌,除非美國證券監管機構能便利獲取其審計底稿。 根據納斯達克官網公告,依據其最新擬議規則,所有新上市企業的流通股市值需達到1,500萬美元以上。在該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企業,還需實現至少2,500萬美元的募資總額。此外,對於公開交易股票市值不足500萬美元的企業,納斯達克將啓動加速停牌及退市流程。 納斯達克副總裁John Zecca表示:「這些規則升級,彰顯我們持續完善標準,以適應市場現狀的承諾,並為推動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場率先垂範。通過提高特定新上市企業的最低流通股市值與募資額標準,既能為公眾投資者創造更健康的流動性環境,同時繼續通過本交易所,為投資者提供參與新興企業的機會。」 納斯達克表示,新規系「專為主要在中國境內運營的企業」制定,旨在保護投資者,免受美國證券監管機構難以介入的市場風險。此前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通過後,中美兩國證券監管機構,於2022年簽署了具里程碑意義的信息共享協議,旨在使美國監管機構更便利獲取在美上市中企的審計文件。 納斯達克表示,正將該提案提交美國證監會(SEC)審議,若獲監管機構批准,新規將立即對所有新上市企業生效。屆時處於IPO流程的企業將有30天時間,按原規則完成上市,否則將適用新規要求。 安永數據顯示,上半年共有36家中國企業在美上市,幾乎全部登陸納斯達克,募資總額達8.41億美元。但其中超半數資金,即4.41億美元來自霸王茶姬(CHA.US)的單次IPO。這意味其餘35宗IPO平均募資額僅為1,140萬美元,遠低於納斯達克新規即將實施的2,500萬美元門檻。 許多在美上市的小型中企流通股佔比亦極低(常不足10%),導致流動性不足。這往往引發股價劇烈震蕩,損害資金量較小、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利益,事實多只個股在上市數月內市值即腰斬甚至更高跌幅。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愛奇藝二季度同比轉盈為虧蝕1.4億
在線視頻服務提供商愛奇藝(IQ.US)周三公布,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1%至66.3億元,並錄得淨虧損1.337億元,上年同期實現淨利潤6,870萬元。 公司會員服務營收同比下滑9%至40.9億元,在線廣告服務營收同比下降13%至12.7億元,內容分發業務營收亦下跌37%至4.37億元。 據路透社報道,紐約上市的愛奇藝已聘請投行籌備赴港雙重上市,擬募集資金2億至3億美元。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稱,公司計劃於第三季度提交香港上市申請,並有望在2026年農歷新年前完成。 愛奇藝股價周三收漲0.9%,收報$2.30美元,股份年內累計漲幅達14%。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受惠新股市場火熱 中金中期盈利爆升
頭部投行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3908.HK;601995.SH,簡稱:中金公司)周一表示,預計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介乎34.5億元至39.7億元間,同比增長55%至78%。 公司指受惠於上半年資本市場活動回暖,帶動核心投行業務需求水漲船高。香港成為今年上半年全球最大IPO市場,44家企業在六個月內共計募資1,071億港元。作為今年迄今最大規模IPO的聯席保薦人之一,中金公司與另外兩家中國投行和外資投行,共同助力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3750.HK;300750.SZ)實現約400億港元的募資。 周二中金公司港股開盤下跌0.1%,年初至今累計漲幅約達50%。
乘政策紅利 富友支付衝刺港交所
富友支付尋求上市之際,有望憑借中國提振消費的政策乘勢而上 重點: 中國為降低對海外的依賴,不斷擴大內需,讓計劃在港上市的富友支付得以受惠 這家支付服務提供商過去兩年營收年均增速近20%,且保持盈利狀態 梁武仁 隨著特朗普關稅戰,令中國等出口導向型經濟體更易受外部需求波動衝擊,擴大內需已成中國政府當前的政策重心。從理論上來講,這或為深耕國內零售市場的中國企業創造重大商機。 上海富友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可能成為潛在受益者,這家數字支付平台運營商,正推進赴港上市計劃,其業務定位剛好能承接政策紅利——中國政府正著力激發民眾消費意願。 上周五,富友支付第三次遞交港股上市申請,自詡為綜合數字支付服務先行者,聲稱坐擁 「公認的品牌優勢與領先的市場地位」。這家成立於2011年的公司援引第三方研究稱,其是國內最早為電商企業提供多通道數字支付軟件及增值服務的機構之一。 儘管出口在壓力下仍保持增長,但外商直接投資這一重要經濟引擎已現萎縮跡象。在傳統出口導向模式易受不斷升溫的全球保護主義衝擊,中國政府自去年起推出一藍子刺激內需政策。 從家電及手機的以舊換新補貼,到《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政策組合拳頻出。在此背景下,花旗分析師本周將中國整體消費板塊評級調升至「增持」,並稱科技是能享受政策紅利的領域之一。 作為與消費直接掛鈎的科技服務商,富友支付在中國當前疲弱的經濟中佔據黃金賽道。 在中國競爭激烈的支付服務行業,富友支付近年財務表現可圈可點。過去兩年,公司營收以近20%的年均增速擴張,2024年達到16億元(2.21億美元)。盈利雖不算太高但穩定,去年淨利潤8,400萬元,淨利潤率約5%。 上市申請文件援引第三方數據顯示,富友支付超八成營收來自收單業務,該業務幫助線上線下商戶完成資金歸集。自成立以來,公司累計處理逾540億筆交易,支付交易總額(TPV)達15.1萬億元,居中國獨立綜合數字支付服務商之首。 業務利潤高企 除核心交易處理業務外,「數字化商業解決方案」正成為該公司收入的新增長來源,涵蓋SaaS、數字營銷、賬戶運營及商戶開票等服務。該業務營收佔比從2023年的5.3%升至去年的7%,且利潤較高。對此,富友支付計劃重點拓展以提升盈利水平。 此外,公司的成本管控成效顯著,運營費用佔營收比重從2022年的22%,壓縮至去年的19%。 儘管富友支付整體敘事亮眼,但隱憂猶存。雖然近年20%的年均增速可觀,但細察可見,去年增速驟降,2023年營收一度勁增近三分之一,但2024年增幅僅約8.5%。 2023年高增長或主要源於防疫政策鬆綁後的報復性消費,隨著疫後短暫反彈結束,2024年溫和增速更能反映新常態——中國經濟在疫後短暫復蘇後重新步入放緩軌道。 中國去年末才加大刺激消費力度,疊加房地產持續低迷與全球貿易摩擦,政策見效尚需時日。今年前兩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微增4%,略快於2024年3.5%的增幅。國家統計局發布3月數據時表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尚不牢固。 3月零售增速雖升至6%,但可持續性存疑。榮鼎咨詢去年7月的報告指出,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及財富分配不均,從根本上制約中國消費,若無重大財政政策調整,居民消費未來五到十年實際增速或維持3%至4%的水平。 富友支付所處行業競爭白熱化,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巨頭佔據主導地位。富友支付去年支付規模市佔率僅為0.8%,為擴大份額,可能不得不犧牲利潤空間。 同業公司連連數字(2598.HK)自去年港股上市以來股價累跌約35%,目前依然虧損。不過,該股目前4.5倍的市銷率仍具參考價值;按此估值,富友支付2024年營收對應市值約72億元(約合10億美元)。 與連連數字不同,富友支付具備盈利能力,投資者或更青睞其敘事邏輯,視其為布局中國消費升級的新機遇。但在缺乏確鑿證據表明刺激政策見效前,市場或持審慎態度。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英金管局批Shein倫敦IPO
在線快時尚零售商Shein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目標跨過關鍵一步,據媒體報道,英國金融監管機構已批准Shein申請。 路透社周五報道稱,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的初步過審,意味Shein的IPO計劃完成最後幾大監管程序之一。業內普遍認為,該公司的最終主要障礙,在於需獲得中國證監會的境外上市備案。 Shein最初是中國企業,後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但主要運營體系與龐大供應商網絡仍在中國境內,市場普遍認為,其境外上市需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公司原計劃在紐約上市,因遭遇美國政界阻力而終止。 近期,美國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稅入境政策也給Shein帶來逆風。公司在2023年融資後的估值達到660億美元,但隨著盈利下降,投資者正施壓,要求將估值下調約5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鋰離子儲能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三 海辰儲能計劃在港上市
又有一家綠色能源公司擬在香港上市,據詠竹坊了解,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到港招股集資,華泰國際、中信證券、農銀國際及中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海辰儲能成立於五年前,公司發展迅速,2022-2024年儲能電池出貨量複合增速達167%。公司去年交付的電池量達35.1GWh,成為全球鋰離子儲能電池出貨量排名第三的廠商。 公司專注全球擴張,業務遍及美國、歐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海外業務佔總收入的28.6%。此外,更積極開拓中東、非洲、大洋洲、南美州等新興市場,並計劃通過上市集資以進一步擴張。 海辰儲能收入增長迅速,從2022年的36億元增長兩倍多至去年的129億元。隨著業務規模擴大,毛利率從2022年的11.3%提升到2024年的17.9%,增長逾6個百分點,期內業績得以扭虧為盈,淨利潤爲2.876億元。 陽歌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導,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裡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香港成為中國公司上市首選目的地
隨著中國A股市場放緩新股發行步伐,且地緣政治因素導致紐約吸引力下降,香港正成為中國企業上市的首選目的地 重點: 在今年獲得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批准的113宗海外上市申請中,紐約和香港平分秋色 看來明年香港將成為中國企業IPO的主要目的地,其中消費類公司是規模最大的一個類別 陽歌 中國的IPO列車正越來越多地駛向香港,那裡正在迅速成為比紐約乃至傳統深滬A股市場更受歡迎的目的地。這是觀察2024年中國企業IPO情況後得出的最重要的結論,今年下半年,中國企業上市勢頭強勁。 這種趨勢看來將延續到2025年,它背後主要有兩個推動因素。一方面,中國正在大幅減少批准新的A股上市申請,以扶持國內市場。這促使很多原本會在上海或深圳上市的公司轉而考慮香港。與此同時,出於對未來中美緊張關係的擔憂,企業正越來越多地避開紐約。 這種趨勢也體現在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的數據中,該機構是這類IPO的把關人,所有境外上市都必須獲得它的批准。 截至12月25日,證監會今年批准了113宗海外上市申請,它們幾乎平均分布在香港和紐約,前者為57宗,後者為56宗。但在獲批的赴紐約上市申請中,48宗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僅有8宗。相比之下,赴港上市申請更均衡,上半年獲批32宗,下半年25宗。 從證監會的待審批申請數據來看,向香港轉移的趨勢預計將在明年進一步加速。在目前的113宗待審批申請中,81宗(約72%)為赴港上市申請,赴美申請僅29宗。有意思的是,還有3宗申請赴台灣上市,這種情況似乎是首次出現。值得一提的另一點是,一家礦業公司計劃在香港和哈薩克斯坦進行雙重上市,這似乎也是開了先例。 就實際新股發行數量來看,2024年下半年香港的表現相當強勁,預示著這股積極的勢頭將持續到2025年。據畢馬威統計,香港上半年完成了30宗IPO,籌集資金134億港元(約17.3億美元)。而截至12月8日,下半年的IPO數量小幅上升至33宗,但得益於幾宗大型交易,籌資總額增加了三倍多,達到695億港元,使香港成為今年全球第四大IPO市場。 相比之下,據安永統計,中國A股市場全年新股上市僅95宗,同比下降73%。籌資金額更是大降83%,僅為618億元(約85億美元),創下2014年以來的最低點。由於市場情緒疲軟,證監會大幅收緊新股發行審批。 消費行業佔主導地位 香港一直是消費類IPO的熱門目的地,這一趨勢在2024年非常明顯,預計2025年還會增長。美國投資者更青睞科技和新經濟公司,因此紐約從來都不是此類中國IPO的熱門選擇。而中國對這類公司的上市也越來越漠不關心,在新股發行配額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往往給予新能源和微芯片等政府青睞的行業優待。 过去一年香港最大的6宗IPO中,有5宗來自消費行業,其中最大的上市是家電巨頭美的集團(0300.HK; 000333.SZ),它在9月募資357億港元。 另一值得關注的消費類IPO來自珍珠奶茶製造商茶百道(2555.HK),這是香港今年第五大IPO,籌集了26億港元。此次上市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來自一個過熱的行業,至少還有三家主要的珍珠奶茶製造商正在等著上市。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茶百道的股票表現糟糕,導致證監會採取了有些不尋常的舉措,暫時停止了該群體的新股發行,直到本月早些時候,證監會才批准了古茗的IPO申請。 這一批准意味著珍珠奶茶企業上市可能很快就會恢復。它們應該會成為明年最大的新股發行中的一部分,包括行業領頭羊蜜雪冰城,從而延續消費類企業在香港IPO市場的主導地位。 相比之下,过去一年中國企業在紐約最大的新股發行都來自科技和新經濟公司。其中,領頭的是存在競爭關係的無人駕駛出租車運營商文遠知行(WRD.US)和小馬智行(PONY.US),它們分別籌集了4.59億美元和4.13億美元。另一家唯一融資額超過1億美元的在美上市公司是極氪(ZK.US),這是汽車巨頭吉利旗下的電動車子公司,融資額為4.41億美元。 一個剛剛出現並可能在明年增長的趨勢是A股公司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這樣的上市有助於企業實現投資者群體的多元化,並且可以提供一種籌集外匯的方式,為全球擴張提供資金。美的9月在香港上市,啓動了這一趨勢,隨後領先的物流公司順豐控股(6936.HK;002352.SZ)在一個月前籌集了58億港元。明年赴港二次上市的內地企業當中,最大的IPO可能來自在深圳上市的寧德時代(300750.SZ),據報道,這家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已聘請顧問研究這一計劃。 儘管香港、紐約、台灣甚至哈薩克斯坦正成為熱門的中國公司境外IPO目的地,但明年規模最大的IPO之一可能會在歐洲進行。這裡我們說的是倫敦證券交易所,據報道它正在洽談承接快時尚品牌Shein的巨量級上市。 Shein原本希望在紐約上市,但這個計劃因地緣政治因素而受挫。這導致該公司將目光轉向了倫敦,最新報道顯示,這個預計籌集數十億美元的交易仍在談判中。雙方仍有可能談不攏,若是如此,Shein可能會收拾行囊,像許多規模較小的中國同行一樣前往香港。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