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蔚來折讓一成配股集資40億元
電動車生產商蔚來集團(9866.HK,NIO.US)周五宣布,配售近1.37億股,每股配售價29.46港元,較周四收市價折讓9.49%,集資40.3億港元。 集資所得淨額,將用於研發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及新產品、進一步強化資產負債表,以及作一般企業用途。 蔚來去年全年虧損224億元人民幣(下同),單計第四季度就虧損71億元,去年的流動負債總額623億元,超過流動資產總額,更錄得經營現金流出。 周五開市蔚來股價跌4%報31.2港元,但較配售價高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特步配股及發可換股債集資10億港元
運動鞋製造商特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368.HK)周一公布,擬以折讓價9.4%配股,並擬發行可換股債,合共集資10億元(1.3億美元),用於加強面向消費者(DTC)業務模式及品牌推廣等用途。特步國際早盤一度跌逾11%,其後跌勢收斂,中午收報5.5港元,跌9.39%。 公司擬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9,090.9萬股股份,每股配售價5.5港元,集資約5億港元。配售價較上日收市價折讓約9.4%;配售股份相當於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約3.28%。 另外,公司建議發行金額5億港元可換股債券,於2026年到期,利息1.5厘,初步換股價每股6.325元,較上日收市價溢價約4.2%,債券將可轉換為最多7,905.14萬股新可換股債券股份,相當於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約2.86%。 特步國際上月公布,去年第四季中國市場實現強勁增長,特步品牌在中國的零售額實現高單位數同比增長,索康尼品牌銷售額增長5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上市不足一年 優必選第三次配股
機械人製造商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三公布,將配售700萬股新股,集資淨額5.52億港元。每股配售價83.88港元,較配售前一天收市價每股104.8港元,折讓達19.96%。 是次配售所得將用於集團業務運營及發展,以及償還到期借貸。公司也表示,配售可以擴大股東及資本基礎。 優必選去年12月底才在港上市,今年中期業績後即開始配股,8月以每股92港元配售142萬股,集資淨額1.22億港元。到上月23日又以每股86.18港元配售500萬股,集資淨額約4億港元。集團短短不足一年已3次在市場抽水,連同是次合共集資超過10億港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康方生物配股集資逾19億港元
最新:康方生物科技(開曼)有限公司(9926.HK)周日宣布,同意向不少於6名承配人配售合共3,170萬股,每股定價61.28港元,較上個交易日收市價折讓4.99%。 利好:配售完成後,該公司將獲得19.24億港元淨額,協助核心產品的全球及中國臨床開發,以及用於現有已獲批產品的商業化。 值得關注:這次發行股份該公司擴大已發行股本約3.53%,意味現有股東的權益將會被稀釋。 深度:康方生物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集研究、開發、生產及商業化創新抗體新藥於一體的生物製藥公司,2020年4月港股上市。受惠於授權收入的巨大貢獻和產品銷售的強勁表現,公司去年首次實現年度盈利。今年5月,其雙抗藥物依達方獲批在中國銷售,成為旗下第三款商業化腫瘤藥物,但由於該款藥物被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披露的三期臨床的期中結果,令市場認為其治療效果不及預期,其股價一度出現巨大波幅。 市場反應:康方生物的股價周一表現波動,中午收市升2.8%至66.3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上水平。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零跑汽車配股集資26億元
最新:電動車製造商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63.HK)周三宣布,同意向四家公司發行合共7,021萬股內資股,每股定價40.8港元,較其H股上個交易日收報溢價達29.11%。 利好:該公司將獲得約26億元資金,當中75%用於研發新電動車型及升級現有車型,餘額用於補充營運資金。 值得關注:由於這次發行的內資股佔該公司擴大已發行股本約4.99%,意味現有股東的權益將會被稀釋。 深度:零跑這次發行的是內資股,而非香港上市的H股。內資股指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人民幣認購和買賣的股票,主要面向中國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內資股股東與H股股東享有相同權利,承擔相同義務,按照認購股票投資者身份和上市地點不同,可分為境內上市內資股、境內上市外資股和境外上市外資股三類。零跑成立至今未曾獲利,自從2022年上市集資逾60億港元後,仍需多次藉配股集資向公司「輸血」。一年前,歐洲汽車巨頭 Stellantis(STLA.US)斥資15億歐元買入其21%股份,為公司注入大量現金。 市場反應:零跑汽車股價周四上升,中午收市漲5.5%至33.35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微創機器人高折讓價配售新股
最新: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周四宣布,以每股9.1港元配售1,290萬新股予不少於6名承配人,集資約1.17億港元,配售價格比周三的收市價10.66港元折讓約14.63%。 利好:該公司配售所得的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海外註冊批准及可能需要的改進研發、海內外商業化工作,以及持續優化改進及升級產品。 值得關注:配股完成後,大股東上海默化人工智能科技的持股將由50.47%降至49.8%,減低對公司的影響力。 深度: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成立於2015年,主要從事研發、製造及銷售手術機器人,2021年在港股上市,但成立至今未曾獲利。事實上,手術機器人在中國的商業化難度頗大,主要因為價格高昂、欠缺培訓合格的醫生,加上特殊的配置證政策,限制了手術機器人在中國的使用。此外,中國手術機器人領域正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格局,不僅有美國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等已經在市場得到成熟應用的進口產品,還有大量新近獲批的國產手術機器人。 市場反應:微創機器人的股價周四下跌,中午收市大挫16.2%至9.47港元,創52周新低。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競爭對手成為投資者 亞盛醫藥與武田合作
亞盛醫藥同時公佈三大利好消息,不僅與日本老牌藥企武田製藥達成授權合作意向,引入其成為第二大股東,還計劃衝擊美股二次上市 重點: 武田製藥的普納替尼與亞盛的奧雷巴替尼屬於競爭品,後者在療效和安全性上表現更優 亞盛此前面臨現金流危機,若無新資金注入,帳上的現金只夠燒一年 莫莉 作為第一批通過港交所「上市規則」18A章在港股上市的創新醫藥企業,亞盛醫藥集團(6855.HK)由於商業化回報表現平平,在資本市場一直不溫不火。不過,公司近期與日本的老牌醫藥企業武田製藥(Takeda International, 4502.JP)的重磅合作,讓亞盛醫藥重新成為焦點。 6月14日,亞盛公佈與武田達成兩項協議。首先,亞盛旗下的首款商業化產品奧雷巴替尼在大中華區以及俄羅斯之外的全球許可相關的獨家選擇權,將授予武田,為此武田付出1億美元的選擇權付款。一旦武田行使選擇權並經過監管部門批准,亞盛將獲得最高12億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外加按銷售金額雙位數比例的銷售分成。 其次,武田將以7,500萬美元認購亞盛新發行的約2,430.7萬股,相當於公司7.73%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武田的出價比認購日期前連續2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溢價約25%,可見其相當有誠意。亞盛表示,這筆資金中90%將用於支持奧雷巴替尼以及另一款核心產品APG-2575的開發。 同日,亞盛還公佈,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保密提交了一份F-1表格登記聲明草案,為赴美二次上市做準備。這三大利好消息同時宣佈,意味著奧雷巴替尼獲得了優秀的海外市場拓展機會,大筆資金注入緩解了此前的現金流危機,登陸美股市場的計畫也讓公司的發展前景更值得期待。資本市場聞風而動,亞盛醫藥的股價在6月14日已經提前上漲11.8%,隨後的交易日繼續上漲17.14%,創下一年以來的高點29.8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與一般的對外授權(License-out)協議不同的是,此次亞盛與武田簽訂的是獨家選擇權協議,即武田獲得的是優先選擇奧雷巴替尼海外權益的機會。這是因為武田旗下的普納替尼與奧雷巴替尼都是第三代的BCR-ABL抑制劑,二者屬於競爭品,武田若直接對競品發起授權引進,可能遭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反壟斷審查,而通過獨家選擇權協定的方式,政策風險較小。 雙贏交易 事實上,武田的普納替尼作為全球首款第三代BCR-ABL抑制劑,早在2012年12月就已獲批在美國上市,但是由於心血管毒性問題,被FDA要求加上副作用警告才能銷售,因此市場認可度不高,一直無法成為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重磅產品。再加上普納替尼的專利即將在2026至2027年到期,引入同類新品奧雷巴替尼不僅可以延用現有的銷售團隊和資源,也能維持武田在白血病領域的市場份額。 這次被武田重金引入的奧雷巴替尼於2021年在中國獲批上市,用於治療部分白血病成年患者,可以解決同類抑制劑一二代藥物的耐藥問題。臨床數據顯示,在部分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身上,奧雷巴替尼具有同類最佳(Best in class)潛力。該藥物在中國的商業化推廣是由亞盛與在中國內地與信達生物(1801.HK)共同完成,在2023年初大幅降價進入國家醫保後,年度銷售額仍不足2億元。 2024年2月,奧雷巴替尼獲得FDA許可在美國開展三期臨床試驗,該品種此前已經獲得美國FDA快速通道資格、孤兒藥資格認定,以及歐盟孤兒藥資格認定。憑藉武田在白血病領域深耕的經驗以及入股後的資金注入,相信亞盛的海外臨床試驗進展將更加順利。一旦全球臨床研發有顯著進展,亞盛登陸美股的勝算也將更大,對於此時入股的武田來說,在美股上市後帶來的溢價,也會讓這筆交易變得更加划算。 在時來運轉之前,亞盛曾經歷過一段備受投資者質疑的歲月。三個月前,2023年年報出爐,營業收入僅2.22億元,其中下半年銷售明顯下滑。截至2023年底,亞盛的現金只剩下10.38億元,而2023年的淨虧損高達9.26億元。這意味著,若無新資金注入,賬上的現金恐怕只夠燒一年。如今,這項堪稱「雙贏」的合作達成後,投資者對公司信心大增 ,公司亦得以補充急需的資金。 亞盛作為專注血液腫瘤研發的醫藥企業,有不少優秀候選管線值得關注。目前,經歷接連數日大漲後,市銷率已上升至32.7倍,其合作方信達生物的市銷率僅9倍,顯示前者已獲得較大溢價。不過,奧雷巴替尼的海外臨床試驗仍需大筆資金投入,武田的獨家選擇權合作以及美股上市亦有一定變數,投資者仍需持續關注公司未來進展。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