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持續緊張 天虹國際前景蒙陰霾
這家紗線製造商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一直保持盈利,但其向好勢頭可能會受美國對中國出口貨物新徵關稅的威脅 重點: 天虹國際集團報告去年盈利5.8億元,延續近來持續向好的勢頭,因該公司專注核心的紗線業務和成本控制 公司主要面向中國的紡織品製造商銷售紗線和面料,可能會使其受到特朗普本週對中國商品新徵關稅的影響 陽歌 最近,紡織企業天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2678.HK)的情況變得相當複雜,因它受內外部因素的多重影響。去年的整體情況看起來不錯,因公司收入來源的紗線銷售,在2023年陷入虧損後恢復了盈利。 據1月底發布的盈利警告計算,天虹國際去年下半年繼續保持盈利。這一轉變歸功於內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公司一方面降低成本,一方面專注於核心紗線業務。與此同時,它的主要客戶——中國的紡織製造商在經歷了艱難的2023年後,業務也有所改善。 然而,經歷了早期的低迷後,天虹國際現在正處於另一場潛在風暴的風口浪尖。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決定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可能對中國的紡織行業產生重大影響。天虹國際集團尚未對特朗普的最新舉措發表評論,這些措施本週剛剛生效,我們稍後將予以詳細介紹。 總體而言,投資者似對形勢相當樂觀,至少就天虹國際集團而言是這樣。自1月24日盈利警告以來,公司的股價一直相當穩定,僅出現小幅波動。股價波動不大的原因,可能是投資者猶豫不決,他們試圖釐清是該為公司恢復盈利鼓掌,還是該擔心特朗普新關稅的潛在影響。 投資者可能也在尋找天虹國際利潤走勢的線索,因最新的信號並不十分清晰。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陷入虧損,因它難以應對中國紡織品製造商的需求疲軟,這些製造商佔其業務的80%左右。但它在當年下半年扭虧為盈,六個月內盈利4.88億元(6,700萬美元)。 此後,其利潤一直有些不穩定,去年上半年下降到2.7億元,下半年上升到3.1億元,基於公司在1月底的公告,預計去年全年利潤為5.8億元。 公司將全年盈利能力的恢復歸功於「本年度內紡織行業市場需求有所回暖,本集團銷量及產能利用率,與截至2023年12月31止年度相比均有所提高,令本年度內的產品毛利率也逐步恢復至正常水平。」 去年,公司還通過提高效率向內挖掘潛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專注於核心的紗線業務,去年上半年,該業務在總收入中的佔比從2023年的75%上升至78.4%。在此過程中,銷售成本在其收入中的佔比降至去年上半年的87%,而上年同期為98%。此外,公司的整體收入在去年上半年也恢復了增長,增幅4.2%,達到112億元,而這個指標在2023年則以類似的速度下降。 恢復派息 隨著業務和整體紡織市場的改善,天虹國際去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也大幅攀升至13.2%,而2023年同期僅為2.4%。恢復盈利後,公司於去年下半年恢復派息,之前在2023年解決問題期間,它曾暫停派息。 即使在扭虧為盈後,天虹國際的股價看起來仍然相對低估,它的市盈率(P/E)為5.9倍,低於德永佳集團(0321.HK)的7.7倍和福田實業(0420.HK)的14倍。過去一年中,天虹國際集的股價也相對穩定,僅上漲了6%,表明投資者正在 「觀望」,以確定該公司的扭虧為盈是否可持續,尤其是在美國採取最新貿易行動的情況下。 這自然而然地引出過去一周由於華盛頓方面的行動,震動中國出口企業的衝擊波。具體來說就是,特朗普政府對所有進入美國的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同時,他還取消了所謂的「微量豁免」,即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免關稅進入美國。 以Shein和拼多多旗下的Temu為首的中國電子商務公司一直在利用這一豁免,向美國消費者大量提供網上訂購的廉價商品。作為一家快時尚電商公司,Shein專門銷售紡織品,而紡織品在Temu更為多樣化的商品選擇中,也佔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天虹國際可能已預見這些舉措,近年它決定對生產基地進行多元化,分散到中國以外的地方,儘管這可能更多的是因為成本而不是貿易問題。目前,公司40%以上的紗線生產都在海外,主要位於越南。但這種多元化目前不太可能保護該公司,因它仍然將大部分越南產品賣回給中國客戶,而中國客戶將受到特朗普新關稅的影響。 天虹國際去年的中期報告引用的行業數據顯示,中國去年上半年生產了價值1.13萬億元的紡織品,其中紡織品出口佔據了絕大部分——略高於1萬億元。其他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3,030億美元的紡織品出口中,約有14%流向了美國,而且隨著Shein和Temu在過去兩年的崛起,這個數字現在可能會更高。 總而言之,對於天虹國際目前尚難下定論。經歷了近期的重組和行業復蘇後,公司總體上看起來略顯低估。但它仍需向投資者證明其自身的復蘇是可持續,並且不會因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戰而受到太大衝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紗線大跌價 天虹賣家當渡寒冬
隨著去年陷入虧損並開始出售資產籌集資金,該公司發佈了過去七個月內的第二份盈利警告 重點: 天虹國際集團預告2023年轉盈為虧,蝕約3億元 隨著全球紡織品需求疲軟,該紗線生產商和同行利潤率大幅下滑,它為了籌集資金而開始出售資產 譚英 在半年多的時間里第二次發佈盈利警告後,紗線生產巨頭天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2678.HK)正試圖讓投資者相信自己情況良好。在上周發佈的最新盈警中,公司預計2023年淨虧損為3億元,對上一年則有盈利2億元。 此前,公司曾在2023年上半年發佈過一份類似的警告,天虹最終報告2023年上半年收入下降近20%,虧損7.4 億元。吊詭的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即紗線的銷量同比增長了8.9%,達到34.9萬噸。當中主要是全球紡織品需求疲軟,導致紗線價格暴跌,故縱使天虹的銷售上升,整體收入也下跌。 天虹去年上半年的紗線銷售收入下降12.4%至約80億元,總收入下降17.1%至108億元。由於價格承壓,公司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19.7%驟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2.4%。紗線毛利率勉強保持正值,僅為0.7%。 不出意外,天虹的股價在發佈最新盈警後的首個交易日短暫上漲,但在接下來的兩天,該股較公告發佈前下跌7%,延續了去年下跌近半的趨勢。 天虹近期的低迷,反映它將生產從中國大本營轉向越南後,經濟形勢的變化。由於國內的價格補貼,中國的棉花價格相對較高,而越南則沒有此類補貼,因此棉花價格要低得多。此舉使天虹成為紡織巨星,造就了創始人洪天柱的億萬財富。但隨著越南最近的崛起,該國的成本大幅上升,加之它是全球製造商多元化發展時的首選目的地,這一趨勢可能會加速。 天虹已採取措施,通過出售資產來減少債務,以提高盈利能力。去年8月,公司以7,860萬美元的價格將越南廣寧省一座25萬平方米的虧損工廠,出售給德永佳集團(0321.HK)。三個月後,它的一家子公司又將數個印染和電鍍資產以9.751億元出售。 天虹將其收入萎縮和2023年上半年陷入虧損歸因於全球需求疲軟。但公司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它不間斷的投資,尤其是在越南。就在2020年3月,天虹還承諾在這個東南亞國家投資5億美元。其時,公司雇用了2萬名越南員工,供應了該國紡織品生產所用紗線的43%。其收入在2019年達到頂峰,但那時它的利潤已面臨壓力,同年下降25%。 加大投資 隨著新投資的增加,天虹的借款在2021年到2022年間從72億元增加到85億元,遠快於現金持有量和應收賬款,後者在同期從54億元小幅增至55億元。意味著它的債務增速超過了短期債務的支付能力。當所有人都預計疫情後的反彈,能提振全球紡織品需求,若真的反彈那倒是問題不大。但這樣的希望從未到來。 中國棉花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至23年度全國棉花進口量下降17.6%,行業低迷由此可見一斑。國外利率上升和人民幣疲軟是進口放緩的肇因。但同期國內種植的棉花消費量也僅增長4.1%,為760萬噸。 來自紡織品製造商的需求低迷,給紗線價格帶來下行壓力。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2023年前10個月,中國從越南進口的棉紗數量增長了 11%,達到638噸,但這些紗線的實際價值下降了8%,為18億美元。 天虹的大部分銷售對象在國內,從2022年上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中國客戶的份額從58.4%上升到67.4%。但在2023年紗線價格大幅下跌。 由於價格下跌,越南的紗線出口收入在2023年1月至10月間下降11%,至37億美元,因為一些生產商為了維持業務,接受了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但迫於壓力,至少有兩家越南工廠被列入國際棉花協會的違約名單。根據越南紡織服裝協會在10月下旬的預測,預計2023年全年越南紡織品出口收入的降幅將在5%至6.3%之間。 越南的成本也在飆升,隨著該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資和租金都在上漲。據浙江一家紡織廠的高管介紹,越南海防一家工廠的日租金從每平方米1元到1.5元不等,幾乎與浙江基礎設施更好的工廠相當。從2018年到2021年,月工資增長了兩倍,達到3,000元左右。 天虹還必須應對來自英國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的批評:該大學在2021年的一份報告中聲稱,天虹的一家中國子公司使用了強迫勞動。天虹回應,它於2016年收購了這家工廠,但又補充說它已在2021年11月將其出售。 儘管面臨諸多困難,但天虹肯定不是唯一一家受到紡織品需求疲軟影響的公司。該股目前的市銷率為0.15倍,與魏橋紡織(2968.HK)的0.23倍和德永佳集團的0.21倍相差不遠,另一同行福田實業(0420.HK)的市銷率更低,僅為0.09倍。對這種老派行業來說,這麼低的市銷率並不奇怪。更重要的是,在價格開始反彈,天虹等公司能夠找到恢復盈利的辦法之前,這個群體面臨的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