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hare price fell nearly 40% in a week after this drugs company was dropped from a scheme allowing mainland investors to trade Hong Kong-listed stocks.

基石藥業頻售產品權益 遭剔出港股通股價潛水

基石藥業被剔出港股通證券名單後,內地投資者紛紛拋售手中持股,導致其一周內的股價累計下跌近四成 重點: 基石藥業首席執行官的楊建新對公司前景仍有信心,在過去一年半多次增持,持股量佔已發行股票的4.79% 去年下半年完成多項對外授權並收縮商業化戰線後,基石藥業專注於研發及現有上市管線的適應證拓展   莫莉 港股表現長期低迷,加上市場流動性緊張,對於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來說,進入港股通名單是吸引中國內地資金青睞、提升股票流動性的重要途徑。一旦被剔出港股通名單,往往意味著成交量大幅下跌。上週一,基石藥業(2616.HK)被剔出港股通證券名單後,內地投資者紛紛拋售手中持股,導致其一周內的股價累計下跌39.2%。 基石藥業在公告中稱,公司的業務經營及財務狀況並無重大變動,業務基本按計劃進行。這次基石藥業被剔出港股通名單,與2月26日恒生綜合指數的指數檢討結果有關,由於基石藥業在2023年下半年的市值持續在20億港元徘徊,不符合大約60億港元的市值門檻,在新一輪的指數檢討中,被剔出恒生綜合指數。 一般來說,如果從港股通名單中除名,內地投資者只能單向賣出相關股票,無法再買入,再加上從恒生綜合指數中剔出,相關指數基會被動賣出股票,因此這類股票短時間內將面臨極大的拋售壓力。除了基石藥業之外,同時被剔出港股通名單的騰盛博藥(2137.HK)上周內累計下跌41.8%,加科思(1167.HK)下挫34.3%,「植髮第一股」雍禾醫療(2279.HK)也累計下跌逾26%。 目前,基石藥業的股價僅約0.9港元,上週五的單日成交額也萎縮至300萬港元,相比於2019年上市時的12港元股價,已經跌去超過九成。在2021年生物醫藥行業最後的高漲期內,基石藥業的股價也曾達到19.12港元高位,但之後已多次尋底。 不過,2022年8月接任基石藥業首席執行官的楊建新卻對公司前景頗有信心。他自上任以來,在過去一年半已多次增持,所購入的股票價格從2022年9月的高位4.6港元,到最低一次入手的1.66港元,增持行為一直持續到今年的1月22日。如今,楊建新累計持股量佔已發行股票的4.79%,已逼近持股5%或以上的大股東行列。 基石藥業作為一間以授權引進為主的創新藥企,研發效率不可小覷。從2015年成立至2023年期間,其十餘條在研管線中曾成功推進了四款創新藥獲批上市,包括普拉替尼、阿伐替尼、艾伏尼布、舒格利單抗;其中舒格利單抗在中國的權益已授權給輝瑞(PFE.US),其餘三款則由基石藥業自建商業化團隊銷售。 在已上市產品中,除了舒格利單抗屬基石藥業自研產品之外,其餘三款均為授權引進,在完成臨床試驗、實現上市等時間節點,基石藥業均要向合作方支付高額里程碑費用以及銷售分成。 根據基石藥業2023年上半年的財報,期內的總收入為2.61億元,商業化產品收入為2.47億元,按年增長53%,毛利率從58.7%提高到64.6%。期內經調整淨虧損1.83億元,按年減少29%,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現金儲備約10億元。 轉型「小而美」藥企 2023年,在糟糕的融資環境下,基石藥業等一眾創新藥企紛紛開源節流,一方面大力出售項目換取收入,另一方面儘量降低現有開支。 去年12月21日,基石藥業宣佈將艾伏尼布在大中華區、新加坡的獨家權益回售給原研方施維雅,後者將向其支付共5,000萬美元。在前一個月,基石藥業將另一款商業化產品普拉替尼在中國大陸的獨家商業化推廣權授予艾力斯,公司並未披露從這筆交易所獲的具體收入,之後基石藥業的普拉替尼全部銷售人員被裁員。 同期,基石藥業還與三生製藥(1530.HK)簽署對外授權授權合約,將腫瘤免疫療法抗PD-1單抗Nofazinlimab的開發、註冊、生產和商業化的國內權益授予對方。 去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基石藥業的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減少1,500萬元,至1.31億元,研發開支更按年減少7,980萬元,至1.87億元,其中支付給合作方的里程碑費用及協力廠商合約成本仍然有1.22億元。如今,基石藥業自有商業化團隊手中的已上市產品僅剩下阿伐替尼,相關開支還將縮減。3月底,基石藥業將公佈全年業績,投資者屆時可留意其財務狀況。 在2023年12月20日的業務進展交流會上,基石藥業明確表示,為進一步提高商業化效率,對外達成多項商業化合作,公司將更多戰略重心聚焦於研發。 目前,基石藥業的市銷率僅有2倍,遠低於同樣以授權引進為主的創新藥企再鼎醫藥(ZLAB.US; 9688.HK)的7倍。在完成多項對外授權、收縮商業化戰線後,基石藥業專注於研發及現有上市管線的適應證拓展,未來能否憑藉出色的研發轉化能力成為「小而美」的創新藥企,市場將持續關注。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is biopharma company has marked out a path to profitability by licensing its drug expertise and antibody platforms to partners such as Pfizer.

和鉑醫藥達成巨額合作 依靠對外授權扭虧為盈

從賣廠賣管線斷臂求生,到走上盈利之路,和鉑醫藥依靠的,是多項對外授權合作和抗體技術平台 重點: 和鉑醫藥與跨國藥企輝瑞子公司Seagen達成一項對外授權,將獲得5,300萬美元首付款及最達10.5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今年上半年,憑藉多項對外授權以及提供研發服務,和鉑醫藥的營收按年增長逾48%   莫莉 當中國醫藥創新行業還處在融資寒冬之際,有些企業已經憑出色的業績走出困局,實現自我造血。上週五,和鉑醫藥控股有限公司(2142.HK)宣佈,全資子公司諾納生物與跨國藥企輝瑞(PFE.US)子公司Seagen達成一項對外授權合作,諾納生物將獲得5,300萬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達10.5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不過,消息公佈後,和鉑醫藥的股價卻大幅插水,消息公佈當日下跌7.3%,下一個交易日繼續下挫超過8%。的確,和鉑醫藥從該合作中獲得5,300萬美元的首付款,在中國藥企的抗體偶聯藥物(ADC)出海項目中,未算高價交易。同一周內,百利天恒(688506.SH)與百時美施貴寶(BMY.US)達成的一項雙抗ADC授權合作,從中獲得8億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逾80億美元的總付款。相比之下,和鉑醫藥的合作金額成了「小巫見大巫」。 可是,和鉑醫藥的合作方Seagen是ADC領域的資深玩家,由輝瑞以430億美元的天價收入麾下。和鉑醫藥能與Seagen達成合作,亦是對其研發能力的肯定。為何市場並不受落,股價不漲反跌呢?或許因為和鉑醫藥的股價提前上漲,已經將利好預期兌現。在合作消息公佈前,和鉑醫藥在並無任何好消息的情況下,曾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累計漲幅高達25.5%。 和鉑醫藥此次對外授權的,是一款特異性靶向人間皮素(MSLN)的ADC,Seagen將獲得該藥物的全球臨床開發及商業化權益。臨床前資料顯示,該藥物在體內研究中表現出卓越的藥效性和安全性,已經於2023年8月獲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進行臨床試驗,用於治療晚期實體瘤,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達成合作的諾納生物,是和鉑醫藥成立於2022年11月的全資子公司,憑藉全人源抗體轉基因小鼠平台及新一代自主研發的免疫細胞銜接器雙抗平台,為合作夥伴提供從發現到臨床研究審批的完整臨床前藥物開發服務。 諾納生物成立不久,已有多項合作訂單,不僅與mRNA行業新銳莫德納(MRNA.US)達成合作,獲得600萬美元預付款、最高約5億美元里程碑付款及相關分級特許使用權費,亦與美國Dragonfly Therapeutics、Mythic Therapeutics等企業以及華盛頓大學等諸多全球學術機構簽下合作訂單。和鉑醫藥202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諾納生物在手的生物合作項目有30多個,其中20多個項目是今年新增。 扭虧為盈 目前,和鉑醫藥手頭仍然沒有實現商業化的產品,但是境況已比去年好得多。去年下半年,和鉑醫藥不但將核心產品巴托利單抗轉讓給石藥集團(1093.HK)子公司,亦結束了一款重要產品的III期臨床試驗,還將位於蘇州的產業化基地轉讓給了藥明生物(2269.HK)子公司藥明海德,帶來6,193萬元虧損。 今年上半年,憑藉多項對外授權以及提供研發服務,和鉑醫藥實現營收約4,100萬美元,按年增長48.4%。其中,分子許可費按年增長45.8%至3,950萬美元,主要歸因於授權及合作協定的預付款及里程碑收入增加;研究服務費及技術許可費,也從上年同期的50萬美元增至150萬美元。 今年2月,和鉑醫藥與Cullinan Oncology簽訂授權及合作協議,轉讓HBM7008在美國開發及商業化的獨家許可權,獲得2,500萬美元預付款和最高達6億美元里程碑付款。和鉑醫藥去年轉讓的巴托利單抗今年亦有一系列研發進展,今年3月巴托利單抗治療全身型重症肌無力的III期臨床試驗的積極研究結果公佈,6月巴托利單抗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和鉑醫藥也因此獲得里程碑付款。 管線轉讓也讓臨床試驗投資減少,和鉑醫藥得以「輕裝上陣」,研究和開發成本也從去年上半年的8,360萬美元,大幅減少至今年同期的2,840萬美元。公司首次實現扭虧為盈,上半年盈利291萬美元,遠勝去年上半年的7,308萬美元虧損。 不過,對外授權合作後續能否持續為公司帶來收入,仍然取決於臨床試驗的進展結果以及合作方的項目管線調整情況。今年以來,基石藥業(2616.HK)、百濟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等多間創新藥企的出海項目遭遇「退貨」,影響後續收入。和鉑醫藥12月初亦公佈,由於巴托利單抗的III期臨床試驗延期,將撤回巴托利單抗的BLA,預期於2024年上半年重新提交BLA,影響後續銷售收入分成。 從賣廠賣管線斷臂求生,到走上盈利之路,和鉑醫藥依靠的是多項對外授權合作和抗體技術平台。但是,和鉑醫藥估值不高,市銷率僅1.8倍,同樣提供專有技術平台、深耕ADC領域的未盈利藥企科倫博泰(6990.HK)當前的市銷率卻高達9.4倍。隨著和鉑醫藥合作專案的逐步推進,公司有望持續獲得收入,或會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了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Stone Pharmaceuticals announced Wednesday that it has entered into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and exclusive licensing agreement with Shenyang Sunshine Pharmaceutical, a subsidiary of 3SBio Inc., for anti-PD-1 antibody Nofazinlimab in mainland China.

快訊:基石藥業夥三生製藥 合作商業化肝癌新藥

最新:基石藥業(2616.HK)周三宣布,與三生製藥(1530.HK)附屬公司瀋陽三生製藥就抗PD-1單抗Nofazinlimab達成在中國內地的戰略合作暨獨家許可協議。公司將授予三生製藥在中國內地開發、註冊、生產和商業化該藥物的獨家許可權益。 利好:基石藥業將從這次交易中獲得6,000萬元首付款,上限近億元的研發及註冊里程碑,以及額外的商業化階段銷售里程碑付款和梯度銷售分成。 值得關注:該藥物用於治療晚期肝細胞癌仍處於第三期臨床研究階段,預計明年第一季公布主要研究結果,距離正式商業化或仍然需要一段時間。 深度:基石藥業成立於2015年,2019年在港股上市,與其他欠缺收益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不同,其四種用來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胃腸道腫瘤、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藥物,已於2021年獲批銷售並提供收入,成為公司的「商業化元年」。雖然該公司的收入快速上升,但仍然未擺脫長期虧損局面,其股價也表現不振,比2021年的歷史高位已累挫近九成。 市場反應:基石藥業周四股價微升,中午收市漲0.5%至2.13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下游水平。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Stone Pharmaceuticals on Tuesday announced that its CEO Jason Yang plans to buy up to HK$5 million worth of the company’s shares in the open market over the next six months.

快訊:基石藥業CEO預告 增持500萬港元股份

最新:基石藥業(2616.HK)周二公布,獲首席執行官楊建新告知,他計劃於公告日期起計約6個月內,在公開市場收購公司股份,總金額預期不超過500萬港元(460萬元)。 利好:楊建新計劃增持的股份將作中長期投資用途,而且無意於增持後12個月內出售,以表示對公司前景及增長潛力充滿信心。 值得關注:他計劃以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增持股份,但於公告日期仍未開始該行動,而且將參考市況而定。 深度:基石藥業成立於2015年,2019年在港股上市,與其他欠缺收益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不同,其四種用來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胃腸道腫瘤、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藥物,已於2021年獲批銷售並提供收入,成為公司的「商業化元年」。該公司去年收入按年增加近一倍至4.8億元,但由於研發及銷售開支巨大,期內的淨虧損達9億元;今年上半年,其情況稍為好轉,淨虧損減少42%至2.1億元。 市場反應:基石藥業周三股價下跌,中午收市軟1.8%至1.66港元,貼近過去52周的低位。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美國審批標準趨嚴格 基石創新藥合作告吹

基石藥業終止與美國藥企EQRx有關兩款PD-1/PD-L1藥物的海外授權協議,但不會影響已取得的首付款與里程碑付款 重點: 由於美國FDA對創新藥的審批漸趨嚴格,雙方合作的新藥難以在當地上市,最終踏上分手之路 合作方EQRx因財政緊絀,除了裁員重組,亦僅保留了一款在研管線   莫莉 作為中國創新藥研發最為「內卷」的領域,多間藥企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PD-1/PD-L1)抗體藥項目早已開啟「出海」之路。由於創新藥企業在海外申請上市、建設商業化團隊成本太高,不少藥企都選擇與海外合作夥伴達成對外授權許可(license-out)。可是,當監管審批進行不暢、開發進度不如預期,或是公司研發管線調整時,醫藥授權合作終止也時常發生。 上週二,基石藥業(2616.HK)發佈公告,表示終止與美國藥企EQRx(EQRX.US)有關兩款PD-1/PD-L1藥物的海外授權協議。公司將重獲其自主研發的PD-L1抗體舒格利單抗和PD-1抗體nofazinlimab在大中華區以外的開發與商業化權益。基石藥業表示,雙方將致力於權益平順過渡,協議終止不會影響該公司已從EQRx獲得的首付款與里程碑付款。根據之前簽訂的協議,EQRx的首付款為1.5億美元(10.4億元),里程碑付款最高達11.5億美元。 基石藥業在之後召開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中透露,這次兩款藥物遭遇「退貨」的主要原因,在於合作方EQRx的戰略方向調整,目前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上市許可申請,已獲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受理,預期最快有望在明年上半年獲批。 根據公開信息,舒格利單抗是由基石藥業開發的一款「潛在同類最優」抗PD-L1抗體。該公司表示,基於這兩款藥物在多項臨床試驗中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臨床試驗數據,對舒格利單抗和nofazinlimab海外市場拓展抱有充足信心,將尋求這兩款藥物在大中華區以外開發與商業化的合作夥伴。 EQRx是一間相當年輕的醫藥企業,成立於2020年1月,同年8月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模式在納斯達克掛牌。為了讓更多患者能以較低價格獲取創新藥,EQRx在成立之時就定下戰略,主要引進“Me too”靶點的藥物,並用低於專利藥的價格獲得競爭優勢。Me too藥物是在不侵犯專利的情況下,通過對首創新藥(First in class)進行分子結構改造或修飾,實現作用機制相同或相似的新藥。中國目前上市的創新藥,絕大多數都是Me too類創新藥。 政策轉風向 EQRx的願景相當美好,但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創新藥的審批漸趨嚴格,一款創新藥只有在效果不劣於標準療法的情況下,才能夠獲批上市。以舒格利單抗為例,美國治療NSCLC的標準療法是默沙東(MRK.US)的PD-1帕博利珠單抗,EQRx若想推動舒格利單抗獲批上市,就需要再進行「頭對頭」臨床試驗,不僅需要花費較長時間以及巨額研發投入,試驗結果也充滿不確定性。 因此,在去年的第三季度財報中,EQRx已透露「根據最近FDA的回饋,舒格利單抗加化療治療IV期NSCLC在美國沒有商業上可行的途徑。」 引進的新藥遲遲無法上市,多個藥品又卡在臨床研究階段,同時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令EQRx財務陷入困境。去年,EQRx淨虧損1.69億美元,較2021年擴大69%,為了降低運營成本,該公司今年2月已解僱約18%員工,期望重組完成後,每年可節省至少1.25億美元的開支。 5月8日,EQRx宣佈了一項重組計畫,將重新聚焦於具有差異化優勢的高價值療法,正式放棄「通過推出廉價仿製藥來降低藥品價格」的業務計畫。在退回基石藥業兩款產品權益的同時,EQRx還退回了淩科藥業的一款JAK-1抑制劑,至於從豪森藥業引進的阿美替尼(第三代EGFR抑制劑),EQRx則表示尋求在大中華區以外商業化的合作夥伴,僅保留了一款CDK4/6抑制劑Lerociclib作為重點開發項目。 進入收穫期 為降低營運成本,基石藥業的蘇州產業化基地去年11月宣布暫停生產,但該公司的整體業績仍穩步上升,主要得益於成功實現了艾伏尼布和舒格利單抗的商業化。 去年,基石藥業的營收為4.81億元,其中商業化收入3.94億,按年增長142%。雖然年內仍虧損9.03億元,但相比2021年的19.2億元,已明顯收窄逾50%。 當前,基石藥業已成功上市四款同類首創或潛在同類最佳的腫瘤創新藥,另有五項新藥上市申請正在審評中。此外,潛在全球同類最佳抗體偶聯藥物(ADC)藥物CS5001正在美國、澳洲和中國大陸開展第一期臨床試驗,預計2023年底前公佈初步數據。 ADC藥物是近兩年免疫療法的熱點,CS5001則是基石藥業2020年從韓國藥企LegoChem引入的新藥,獲得了在韓國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區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 「退貨」事件披露後,基石藥業的股價當日下跌3.5%,但其後兩日已收復大部份跌幅。基石藥業最近的市銷率約8.3倍,遠低於同類創新藥企再鼎醫藥(ZLAB.US; 9688.HK)的16.2倍。由於基石藥業核心產品出海不利,未來或需要引入更具實力的合作夥伴,才能明顯提振投資者信心。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多家藥企矽谷銀行存款獲保障

最新:美國矽谷銀行(SVB)因發生擠提潮引致資不抵債,於上周五(3月10日)宣布倒閉,並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在港股上市的多家醫藥公司如百濟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再鼎醫藥(ZLAB.US; 9688,HK)、雲頂新耀(1952.HK)和基石藥業(2616.HK)等,相繼宣布有部分存款存放於該銀行的帳戶內。 利好:該批公司存放在SVB的存款金額不高,僅佔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值不足0.5%至3.9%不等,而且將獲得全額保障,可於3月13日起取回全部金額。 值得關注:SVB倒閉後,不少市場人士關注中小型銀行流動性不足的問題,雖然事件未必會發展到如2008年般的金融危機,但也擔心在加州地區的其他銀行,如第一共和銀行和Silvergate銀行等,可能會步SVA的後塵。 深度:SVB成立於1983年,為美國第16大銀行,主要服務創新科技公司,截至去年底的總資產為2,090億美元(1.43萬億元),存款總額達1,757億美元。由於該行持有的債券錄得巨額虧損,加上增資失敗引發信心危機,近日被多間初創企業存戶要求取走存款,令銀行無力償還到期債務,最終因資不抵債而倒閉,並由FDIC接管所有存款,並成為美國金融史上、僅次於華盛頓互惠銀行的第二大銀行倒閉事件。 市場反應:經歷上周五明顯下挫後,上述幾只醫藥股的走勢周一走勢各異,其中雲頂新耀與基石藥業在中午收市分別升9.4%和0.5%,百濟神州、再鼎醫藥則軟0.5%及0.7%。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基石藥業配售新股 籌3.93億元助研發

最新:基石藥業(2616.HK)周三宣布,以每股4.633港元配售8,480萬新股予不少於6名承配人,集資約3.93億港元(3.4億元),配售價格比周二的收市價5.08港元折讓8.8%。利好:該公司配售所得的資金,將主要用於開發管線產品、協助產品商業化及拓展已上市產品的適應症等,有助豐富公司藥物管線及提高盈利能力。值得關注:配股完成後,大股東WuXi Healthcare Ventures的持股將由24.47%降至22.85%,減低對公司的影響力。深度:基石藥業成立於2015年,2019年在港股上市,2021年,其四種用來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胃腸道腫瘤、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藥物獲批銷售,成為公司的「商業化元年」。該公司最近剛預告去年收入不少於4.75億元,比2021年的2.44億元接近翻倍,主要因為精準治療藥物收益及舒格利單抗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大增。截至去年6月底,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億元,比2021年底減少31.4%,因此這次配股後,集團將擁有較充裕的資金應付研發及商業化開支。市場反應:基石藥業股價周三下挫,中午收市軟7.9%至4.68港元,險守4.633港元的配股價,位處過去52周的中間水平。記者:何仲尼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