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聖環球平買基準醫療 投資者為何蝕本退出?
以康聖環球對基準醫療提出的3,130萬美元收購價來看,B輪和C輪投資者恐怕蝕本超過一半 重點: 康聖環球可通過基準醫療現有業務板塊快速切入肺癌、胃癌等重大實體腫瘤檢測領域 通過疫情期間的積累,康聖環球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定期存款約19.9億元 莫莉 隨著新冠疫情紓緩,市場對於抗原和抗體檢測的需求出現下降,導致體外診斷(IVD)行業的整體表現自去年起普遍下滑。在國家集體採購政策和醫療反腐行動的雙重影響下,IVD公司的經營挑戰增加,行業內部分化明顯。在這個行業整合的關鍵時期,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抓住機遇,通過並購來擴展其產品組合。 IVD行業中的第三方特檢賽道龍頭企業康聖環球基因技術有限公司(9960.HK)於9月20日發佈公告,表示將以3,130萬美元(2.2億元)的總代價,收購基準醫療100%股權。收購總價包括現金和股票兩部分。其中,由基準醫療創始人范建兵實控的基準醫療(香港)獲得約1,220萬美元,金域醫學(603882.SH)、藥明康德(2359.HK)以及旗下投資公司通和毓承等六方投資人,一共獲得5,887. 7萬元;奧博資本和ARCH Venture則選擇了以股替代現金,他們獲配發約5,943萬股康聖環球股票,價值約8,439萬港元。 基準醫療的創始人范建兵博士,是基因檢測領域的國際領軍人物,得益於他的資深行業經驗以及此前腫瘤早篩行業的熱度,基準醫療曾先後完成四輪融資,在2017年和2021年的B輪、C輪融資中,基準醫療分別獲得了2,800萬美元和4,000萬美元。然而,以康聖環球3,130萬美元的收購價來看,後兩輪投資者恐怕蝕本超過50%。以B輪投資方金域醫學為例,在交易中獲得了481.5萬元,但在2017年的投資中,金域醫學付出的金額為1,321.4萬元,虧損比例約為63.6%。 康聖環球作為中國最早涉足臨床特檢服務行業的公司之一,其業務是提供醫院普通檢測之外的血液病、神經學、遺傳及罕見病、傳染病、實體瘤、婦科等六大領域的特殊檢測服務,在血液學檢測領域的市佔率多年位列第一,是細分市場龍頭。 基準醫療是中國腫瘤早篩早診斷領域的頭部企業,主要開發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統癌症與泌尿系統癌症等高發癌種的早期篩查、診斷、監測和伴隨診斷產品。基準醫療旗下的兩大核心產品均屬於同類第一(First-in-Class)產品,全球首個肺結節早篩早診產品「費益檢」,可用於肺結節良惡性鑑別輔助診斷,已經獲得中國專家共識推薦用於早期肺癌診斷,以及歐盟IVDD CE產品認證。 至於另一款「泌益檢UriFind」是通過檢測尿液細胞DNA甲基化,對可疑尿路上皮癌患者輔助診斷,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突破性療法認證(BTD)和中國藥監局第Ⅲ類醫療器械註冊證。 在完成此項收購後,康聖環球可以通過基準醫療現有業務板塊,快速切入肺癌、胃癌等重大實體腫瘤檢測領域,提升腫瘤專科檢測實力。根據交易條款,範建兵還將繼續帶領團隊推進基準醫療的技術研發及商業化,此安排或許能降低收購後不同業務之間的磨合風險。 手頭現金充足 何以基準醫療此時選擇低價賣身呢?這恐怕與其捉襟見肘的財務狀況有關。交易公告披露,基準醫療近年一直虧損,2022年和2023年分別虧損1.37億元和1.22億元,2024年上半年亦虧損約4,498萬元,截至2024年6月底,資產淨值為負4.73億元。然而,自2021年後,中國生物醫藥行業遇冷,投融資事件與金額呈現斷崖式下跌,對基準醫療來說,既無融資輸血,自身業務亦扭虧無望,低價賣身成為唯一選擇。 同樣立足於體外檢測行業的康聖環球,業績更為穩健。在疫情期間,得益於新冠檢測需求激增,2022年的營收按年增長49%至13.87億元,淨利潤大增105.2%至7,548.4萬元。雖然疫情消退後,相關檢測收入銳減,但非新冠業務反彈。今年上半年,康聖環球實現營收4.73億元,下跌3.9%,但盈利仍下挫75.8%至1,052萬元。 通過疫情期間的積累,康聖環球財務穩健,截至今年6月底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定期存款約19.9億元,為業務拓展和收購提供資金保障。今年7月,康聖環球收購北京博富瑞基因診斷技術約11.38%股權,總代價3,187.6萬元,後者專門從事移植醫學領域的分子免疫指標特檢服務,以及相關試劑設備銷售。 將基準醫療收入囊中後,康聖環球於三日內累漲逾11%,其當前市帳率僅0.4倍,而ICL行業龍頭金域醫學的市帳率約1.7倍,顯示其可能被低估。此次收購完成後,康聖環球的自身競爭力和市場地位都有望提高,投資者可予以關注。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