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Inc reports first ever opertaing profit

1藥網首現運營利潤 股價仍持續低迷

這家藥品分銷商預計會從一場持續性的行業反腐行動中受益,因公司主要面向藥房而不是醫院進行分銷 重點: 1藥網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去年同期因中國結束疫情管控後藥品需求激增,它的營收異常高 儘管在最新季報中首次實現運營利潤,但公司股價仍然低迷,市盈率僅為0.05倍 陽歌 雖說水漲船高,但當前在美上市的中國股票上漲浪潮中,事實證明一些公司因較其他公司更重而漲不起來。藥品批發商1藥網(YI.US)便是其中之一,儘管公司剛剛報告了有史以來的首次運營利潤,但股價仍然低迷。 說實話,1藥網並不是最有吸引力的公司,而且在很多方面看著都像傳統的雜貨店運營商。這是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制藥商,與面向消費者售賣藥品的醫院和藥房等企業之間的中間商。此外,與國藥控股(1099.HK)等歷史悠久的大型國有企業相比,公司相對處於劣勢,後者與大部分大型藥企和零售商都建立了長期聯繫。 話雖如此,1藥網和那些比它大的競爭對手相比,也確實有一些相對優勢。 由於年輕且規模相對較小,它更容易嘗試新技術。在這方面,高管興奮地談到公司正將大量由數據驅動的功能,融入自己的服務中,以幫助客戶在最快的時間內獲得最優的價格和交付。 當前環境下,公司另一個有趣的優勢,是極度重視面向藥店銷售藥品,而不是與國藥集團等老牌國有分銷商關係密切的大型國有醫院。 去年末發起的一場反腐行動,為1藥網等公司創造了機會。腐敗的根源在中國眾所周知,主要發生在醫院層面,藥企賄賂醫生和醫院其他工作人員,以便讓他們訂購自己的產品。1藥網董事長劉峻嶺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反腐一直持續到今年,甚至還在深化。 去年11月,另一家醫療公司、癌症篩查設備製造商燃石醫學(BNR.US)其中主要收入在第三季度大幅下滑的原因,歸咎於該類醫療設備市場的類似整頓行動。 “(反腐的)結果就是,預計更多的藥品銷售將轉向零售藥店。和醫院系統相比,零售藥店更容易進入、更透明。”劉俊嶺說:“這種轉變是國家鼓勵的,並將讓我們受益,因為我們專注於醫院外藥品市場,預計這個市場有巨大的潛力和前景。” 雖然這轉變應會對1藥網有利,但我們尚未看到這一點體現在公司的最新財報中。公司第一季度的收入實際上比去年同期的37億元下降了4.6%,至35億元。 管理層解釋說,營收下降是由於去年同期情況異常,導致當時的營收異常高。確實,在中國突然取消嚴格的疫情管控,導致新冠病例突然激增後,2023年第一季度藥品需求量巨大。2022年第一季度總計30億元的收入可能更適合比較,最新的季度營收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長約17%。 一個負面的里程碑 雖然1藥網在本季度首次實現運營利潤,但當市值正式跌破同名數字(公司英文名叫111,Inc.)時,它也創下了一個更具負面意義的里程碑,公司在過去一周正式跌破了1.11億美元大關,不過我們應該指出,它此前也曾跌破過這一門檻。在2018年首次公開募股時,公司的市值要高得多,達到12億元,當時投資者仍看好中國藥品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 這一里程碑事件凸顯出,儘管公司規模相對較大,業績也在不斷改善,但投資者對它缺乏尊重。目前沒有一家大型券商關注該公司,也反映了這一點。但公司似乎受到了個人投資者的關注,有很多人出席公司的財報電話會議,儘管其中一些或所有人,很有可能是公司“邀請”而來。 1藥網的股價在上週四,也就是業績公佈當天上午下跌了5.5%,今年以來股價已經下跌了23%。不過它已經從3月下旬的低點反彈了20%,不過仍落後於中國股票的反彈,而更廣泛的中國ETF-iShares MSCI(MCHI.US),從1月下旬的低點上漲了25%。 像1藥網這樣的雜貨店和藥品分銷商,因其中間商的角色而往往獲得非常低的估值,這意味著它們通常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運營,提供的增值服務相對較少。 公司目前的市銷率(P/S)極低,只有0.05倍,看起來被嚴重低估了。國藥控股也算不上超級巨星,市銷率為0.10倍,不過倒是比1藥網多出一倍來。國內線上生鮮雜貨商叮咚買菜(DDL.US)的股價同樣疲軟,但市銷率仍相對較高,為0.16倍,而美國雜貨巨頭Kroger(KR.US)則是這個低市值群體的“王者”,市銷率為0.26倍。 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1藥網主要通過控製成本,實現了運營利潤的里程碑。本季度,不包括收入成本在內的運營成本和費用,從一年前的2.58億元下降20.6%至2.05億元。成本控制可能進一步改善的一個領域是履約費用,這是公司本季度最大的支出之一,達到了8,850萬元。最新的履約成本同比下降了13.8%,但1藥網表示,隨著最近推出“簡化物流的新交付和運輸模式”,這項成本可能能很快就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成本的下降幫助該公司實現了370萬元的運營利潤,而去年同期為虧損2,170萬元。公司在淨利潤方面繼續虧損,本季度淨虧損1,380萬元,但較去年同期的3,180萬元虧損有所收窄。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urning Rock faces delisting threat

面臨退市風險 燃石醫學或謀私有化

這家癌症篩查產品製造商因股價下跌而面臨退市的危機,因行業整頓,曾經的主要收入來源大幅下降 重點: 燃石醫學宣佈,因交易價格長期低於1美元的門檻,股票可能會被摘牌 三季度,因為行業整頓,這家癌症檢測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暴跌40.6%,突顯了中國公司面臨的一個主要風險       陽歌 本來叫燃石醫學(BNR.US),但現如今,這家癌症檢測產品製造商叫「燃錢」可能更合適。 隨著持續虧損,公司現金儲備不斷減少,令投資者憂心忡忡,並導致曾經一飛沖天的股價自11月10日起,一直低於1美元。促使燃石醫學股票掛牌交易的納斯達克上周通知該公司,因不符合股價高於1美元的規定,公司面臨被摘牌的危險。 燃石醫學的股價反彈到1美元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尤其是如果它能夠恢復收入增長。在最新季度,其收入大幅下滑。公司還有可能進行股票合併,這是把股價拉回1美元以上最常見的方式。 但還有一種可能,燃石醫學或許會簡單地選擇私有化,重新設計商業模式,專注於兩個主要業務領域中更有前途的一個,讓其混亂局面遠離公眾的關注。我們稍後再來詳細介紹這一轉型,以及為什麼說它最終有可能,讓燃石醫學重返更健康的增長軌道,類似它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年後的2021年,收入增長18%。 這種私有化可能是仿效競爭對手泛生子(GTH.US)的類似舉措,後者於去年10月宣佈了一項私有化交易,預計將於3月完成。任何敢於冒險的投資者,都可通過購買燃石醫學的股票,然後寄望類似的私有化要約,進而小賺一筆,因為此類報價通常有10%至20%的溢價。但考慮到目前的趨勢,即便真的會出現這樣一份要約,燃石醫學的股價在要約出現之前進一步下跌的風險也是有的。 公司目前的困境突顯了中國特有的一個風險,它和中國很多行業一般,因出現嚴重腐敗,可能會遭整頓。在燃石醫學的例子中,其所處的行業正因為一場針對醫生的整頓而遭受打擊。這些醫生使用燃石及其同行的檢測對患者進行癌症篩查,並獲得合理的傭金。醫生和醫療公司之間的這種親密關係並不是中國獨有的,但對於長期報酬過低的中國醫生來說,這種關係往往更直接、更有利可圖。 202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時,燃石完全是另一幅光景。當時,公司以每股16.5美元的價格籌得約2.5億美元。由於投資者看好其癌症檢測設備在中國的巨大潛力,公司的股價在2021年初攀升至37美元,估值接近40億美元。 但此後該股逐漸下跌,在過去52周內跌去了約四分之三。 儘管如此,燃石醫學的市銷率(P/S)仍有1.2倍,與泛生子的1.3倍大致相當。但這兩家公司都遠遠落後於在香港上市的競爭對手諾輝健康(6606.HK)的6.7倍,後者在整頓持續的情況下仍設法保持強勁的收入增長。 轉變商業模式 燃石醫學專門從事癌症基因檢測,包括篩查患者的基因突變。其他篩查公司通常專注於單一類型的癌症,而燃石醫學已經能夠通過新一代測序(NGS)檢測多種癌症。 這類癌症篩查公司一般採用兩種銷售模式。一種是在醫院和診所進行檢測,然後在中心實驗室分析結果。而另一種模式是,醫院和燃石醫學這樣的檢測公司共建實驗室(通常建在醫院裡)。 中心實驗室模式成本更低,但也更容易滋生腐敗,因為它依賴醫生的推薦。相比之下,第二種模式,像燃石醫學這樣的公司共同開發醫院內部實驗室,就不太容易發生這種腐敗,因為醫院通常都是使用內部實驗室的服務。 燃石醫學創始人兼董事長漢雨生在11月的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最近的整頓行動造成了一種「異常」現象,導致對其中心實驗室檢測業務至關重要的很多醫療會議,在第三季度受到影響。但他補充道:「我認為這種波動將在今年年底過去。」 據燃石去年11月發佈的最新財報顯示,漢雨生提到的波動,導致公司中心實驗室的檢測服務收入暴跌40.6%,至5,350萬元。該公司與醫院聯合成立的院內實驗室的檢測收入則增長約10%,至5,450萬元,首次超過了中心實驗室的檢測收入。 該公司一直在大幅削減成本以節省其有限的現金,該季度的運營支出下降了23%,至2.65億元,其中研發支出下降了24%。雖然這樣的成本削減是令人欽佩,甚至是必要的,但在那些希望看到大幅增長的人看來,很難令人感到鼓舞,因為大幅增長需要在營銷和新產品開發上大舉投入。 大幅度的成本削減幫助燃石醫學將淨虧損從去年同期的2.32億元,削減至本季度的1.75億元。漢雨生指出,成本削減幫助公司第三季度現金淨流出收窄至4,700萬元,變動速度遠低於2022年全年的5.32億元。漢雨生說,按這個速度,公司有足夠的現金滿足為未來三年的運營需求,解決了投資者的主要擔憂。 歸根結底,燃石醫學所處的行業前景廣闊、增長潛力巨大,有朝一日它甚至可能將產品賣到中國以外的地區。但由於中國市場的變數,公司的運營環境也頗為不易,迫使其改變商業模式。這種轉變可能最好在公眾視線之外進行,因此我們預測燃石醫學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公佈私有化方案。然後,完成私有化後,該公司最終可能會重新上市,屆時很可能是在國內A股市場或是香港。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ancer screening company Burning Rock Biotech announced Sunday that its OverC multi-cancer detection blood test (MCDBT) has been granted breakthrough device designation by the China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

快訊:燃石醫學癌症測試盒 獲中國突破性器械認證

最新:癌症篩查設備製造商燃石醫學(BNR.US)周日公布,其多發性癌症早期檢測試劑盒OverC,獲得了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的突破性器械認證。 利好:OverC繼今年1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頒發的突破性器械認證後,如今又獲得NMPA頒發的同類認證,成為全球唯一同時獲得FDA和NMPA突破性器械認證的檢驗產品。 值得關注:該產品僅進入NMPA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並未正式獲准商業化。 深度:燃石醫學成立於2014年,202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它通過自己的中心實驗室以及越來越多在合作醫院內設立的實驗室,提供癌症檢測及相關服務。過去三年的疫情期間,官方為了防止新冠疫情而施加的出行限制,曾令該公司的實驗室被迫封閉,因此其業務一度陷入困境。為增加收入來源,該公司加強與藥企合作,協助對方篩選病灶靶點以研發新藥,以今年首季為例,相關營收達2,915萬元,按年大增136%。 市場反應:燃石醫學的股價周一收市大漲11.9%至1.13美元,但仍貼近過去52周的低位。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New Horizon moves into the black, sees big potential in CerviClear

諾輝健康提前扭虧為盈 宮頸癌新產品獲寄厚望

「癌症早篩第一股」上半年收入翻了兩倍多,更錄得經調整利潤 重點: 諾輝健康上半年錄得6,130萬元經調整利潤,主要受惠於旗下三款產品收入飆升 該公司的管理層認為,旗下居家宮頸癌篩查產品宮證清推出後,增長空間將會非常龐大   莫莉 當許多未盈利的創新生物醫藥企業尚在資本市場寒冬中掙扎時,一些通過港交所18A章上市的優秀公司已經破繭成蝶,率先實現盈利,「癌症早篩第一股」諾輝健康(6606.HK)便是當中的佼佼者。 週一,諾輝健康公佈2023年上半年業績,不僅收入按年大增265%,更宣佈扭虧為盈,錄得6,130萬元經調整利潤,表現遠勝去年同期的1.06億元經調整虧損。 這是諾輝健康第一次錄得中期盈利,以及首次實現過去12個月經常性盈利,並且較之前預期目標提前一年實現盈虧平衡;去年下半年,該公司首度錄得經調整利潤約106萬元。相比傳統癌症早篩技術,諾輝健康的產品不僅具備高靈敏度、高特異性,也在便捷性、無痛安全、低時間成本上具有顯著優勢。 在商業化團隊發力後,諾輝健康的業績進入高速增長期。最新財報顯示,公司的業績指標全面上揚,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2億元,按年增長265%;毛利大增304%至7.5億元,毛利率也從2022年同期的82%大幅升至90.9%。相反,銷售及市場開支佔總收入的比例,則從86%下降至69.4%,反映成本效益提升。 財報發佈後,諾輝健康股價次日高開4.9%,但全日先漲後軟,收盤跌1.6%至17.24港元,未能一掃近日股價下跌的陰霾。上週三,在諾輝健康財報發佈前的靜默期內,網上流傳出一份財經媒體發佈的《關於諾輝健康財務資料造假的調查報告》,該報告自稱通過走訪調查及分析推測,認為諾輝健康的銷售數據存在水分。當天諾輝健康的股價一度大挫,收市跌幅收窄至6.9%。 對此,諾輝健康立即採取行動,首先在港交所公告指控該報告資訊嚴重歪曲事實,表明將採取法律手段追責並保護公司的合法權益。同時,諾輝健康亦召開電話交流會,對於報告中提及的銷售量、單價等多項內容進行回應。在最新發佈的財報中,諾輝健康亦詳細披露了旗下三大明星產品的收入、發貨量、銷售毛利潤等具體業績數字,回應了有關質疑。 核心產品增長迅速 目前諾輝健康旗下擁有三大商業化產品,其中有「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之稱的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常衛清,是銷量增速最快的核心產品。作為早篩產品,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常衛清早篩證的核心評價標準是腸癌靈敏度、陰性預測值和進展期腺瘤的靈敏度。回顧上半年,常衛清貢獻收入4.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66%。常衛清上半年出貨量約為53.9萬份,收入確認量約為42.9萬份,毛利率更是上升至91.5%。 需要注意的是,常衛清收入確認的模式與一般的檢測試劑、醫療器械不同,公司會先發貨給不同的管道,只有當消費者完成取樣並寄回給實驗室、完成檢測報告後,公司才會確認這筆收入,並開啟收款流程。由於部分消費者並沒有完成取樣寄回,所以出貨量與收入確認量存在差異。這種完成檢測後才收款的銷售模式,也讓諾輝健康的應收賬款看起來較高。諾輝健康CEO朱葉青表示,從過去幾次半年報的資料來看,當期的實際回款總是比上期應收賬款要大,說明回款正在良性循環,再加上公司有充足的現金流,應收賬款並不會對發展造成負擔。 此外,中國首款便隱血自測器噗噗管實現收入1.2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0.9%。去年1月獲批上市的中國首款自檢幽門螺桿菌篩查產品幽幽管,也實現2.06億元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147.4%。幽幽管作為一款售價百元級的快速醫療消費品,上半年銷售毛利為1.9億元,毛利率更是高達94.2%。 作為中國癌症早篩行業的引領者,諾輝健康在多元化商業化模式上做了許多探索。由於三款商業化產品的屬性有差異,諾輝健康也在醫院管道、消費醫療和民營體檢管道同時佈局。常衛清最初的主要銷售管道是民營體檢中心,如今轉變為民營醫院和診所為主的醫院管道,已准入民營醫院、社區醫院、診所和門診部累計近1,000家,公立醫院准入約300家。噗噗管和幽幽管則主要以消費醫療管道為主,包括保險公司、健康管理公司、以及京東、天貓等互聯網平臺等。 新產品聚焦宮頸癌 在朱葉青的設想中,常衛清未來有可能成為年入10億美元的明星產品,而諾輝健康下一代的明星產品,則是正在進行臨床研究的居家宮頸癌篩查產品宮證清。「宮頸癌的篩查市場教育遠遠好於結直腸癌,而現有的檢測方式不夠體面,宮證清可以在家通過尿液去篩查HPV感染,解決了私密性、隱私性的問題,我相信宮證清在上市以後,增長空間一定更大。」朱葉青說。 諾輝健康首席科學官陳一友在媒體交流會上透露,截止6月底,宮證清已經完成了1.6萬人的基線入組,預計2026年完成整個前瞻性篩查臨床研究,2027年有望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今年3月,諾輝健康與香港最大的非醫院醫療服務機構醫思健康(2138.HK)在中國香港推出宮證清,官方售價1,800港元(1,654元)。 目前諾輝健康的市銷率約為4.5倍,美股上市的癌症檢測和早篩企業燃石醫學(BNR.US)的市銷率僅為1.8倍,這與諾輝健康理想的盈利前景不無關係。雖然其股價受傳言短暫影響,但隨著業績數字的清晰披露,相信投資者對其發展前景的信心將會重新修復。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燃石醫學虧損收窄 與藥企合作謀增長

這家癌症檢測專家虧損收窄,同時與藥企加強合作尋求更大增長 重點: 由於研發與銷售費用減少,燃石醫學今年第一季淨虧損按季收窄14%至1.85億元 該公司的藥物研發服務營收按年大漲136%,成為最新增長引擎   莫莉 繼連續三年保持雙位數營收增長後,癌症檢測專家燃石醫學(BNR.US)開始向縮小虧損的階段邁進,能否協助其股價終止跌勢? 由於淨虧損擴大,投資者加速逃離,這間癌症早篩龍頭企業的股價從2021年2月一路向下。上週二,燃石醫學公佈了2023年第一季業績,淨虧損按年縮小29%至1.85億元。期內,該公司的毛利為9,880萬元,按年增長12.8%,毛利率上升4.7個百分點至69.3%。 雖然在財報公佈當日,燃石醫學的股價上漲2.6%至2.73美元,但其後三天卻累積大挫11.4%,上周五以2.42美元收市,意味投資者對其前景仍然有保留。今年以來,其股價一直徘徊在4美元以下,比2021年2月的歷史高點大挫逾九成。 投資者對燃石醫學並不樂觀的原因,可能與其營收增速明顯放緩有關。在去年第四季,該公司營收為1.42億元,按年下降3.5%,雖然今年第一季營收恢復增長,但僅僅微升5.2%至1.43億元,未有明顯回暖趨勢。 更重要的是,燃石醫療的淨虧損收窄並非源於增效,而是建立在成本下降之上,其持續性成疑。該公司第一季的毛利按季減少250萬元,但研發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的支出則縮減了6,320萬元,對於醫藥企業而言,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與業務規模息息相關,一旦公司繼續擴張發展,相關費用或將再度回升。 期望年收入增兩成 雖然第一季營收增速並不亮眼,但燃石醫學的管理層仍然樂觀,在財報中重申2023年營收按年增長約20%的指引。過去三年,其營收不斷創新高,從2020年的4.29億元增至2021年的5.08億元,再到2022年的5.6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4.56%。回顧去年的增長僅約10.8%,市場將密切關注其管理層如何施展魔法,把今年的增幅翻倍至20%。 燃石醫學的主營業務是腫瘤基因檢測,包括體檢中的腫瘤早篩,也可以幫助腫瘤患者檢測是否攜帶某些基因變異,指導腫瘤靶向藥的使用。與其他單一病種入局的腫瘤篩查企業不同,燃石醫學的產品已經能提供不同腫瘤的高通量測序(NGS),以實現多個癌種的早期篩查。 今年2月發表的研究顯示,燃石醫學開發的一項技術平台在中國6大高致死性癌症──即肺癌、肝癌、結直腸癌、卵巢癌、食管癌和胰腺癌的早檢中,表現出98.9%的特異性和69.1%的敏感性。 除了在早篩產品中尋找差異化之外,燃石醫學也力圖在銷售模式與同行拉開差距。腫瘤基因檢測服務主流銷售模式有兩類,一種是中心實驗室模式,即作為第三方檢測公司承接各類醫療機構的檢測服務訂單,二是醫院與檢測公司共建實驗室的模式。相比之下,中央實驗室模式的市場准入門檻相對較低,競爭更加激烈,需要更高的銷售費用投入,而院內業務的合規性更強,一旦與醫院完成實驗室共建,可以獲得更穩定收入,利潤也會更高。 從第一季財報來看,燃石醫學正大力推進院內業務。其中,中心實驗室業務收入為6,180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7,421萬元減少16.7%,主要是新冠疫情的後續影響,令1月份檢測量下降,以及專注推動中心實驗室業務向院內業務的轉化;同期,院內業務產生的收入為5,156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4,896萬元增長5.3%。 藥企服務收入飆升 除了向患者提供檢測服務之外,燃石醫學還有另一大收入來源──藥企服務,也就是為藥企提供「伴隨診斷和微小殘留病灶(MRD)檢測」產品的研發服務,協助藥企更好地篩選靶點,以研發新藥。 中國如今正成為全球醫藥創新的重要加速器,為創新藥研發提供技術支援的服務需求量高。在今年第一季,燃石醫學與藥企相關的藥物研發服務營收達2,915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1,236萬元大增136%。此外,期內藥企合作簽約總金額達7,500萬元,按年增長27%,將持續支持公司未來的營收增長。雖然藥企服務對於腫瘤檢測公司來說,並不是一塊很大的蛋糕,但是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亦能為其業績提供新的增長動力。 作為行業龍頭,燃石醫學仍然保持高比例研發投入,第第一季研發投入達9,442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達66.3%。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及短期投資為8.03億元,雖然比三個月前減少13.2%,但相信仍然足夠支持較長時間的支出。 環顧其他同類中概股,與燃石醫學同期赴納斯達克上市的泛生子(GTH.US)已經兩次因股價持續低於1美元而收到退市警告,目前燃石醫學的市銷率為3.3倍,雖然高於泛生子的0.86倍,但相比在港股上市、去年已接近扭虧為盈的腫瘤檢測公司諾輝健康(6606.HK)擁有高達26.1倍的市銷率,反映投資者對燃石醫學的看法相對保守。 對於燃石醫學來說,在維持營收增長的同時,相信要在短期內實現盈利路線圖,才有望重振市場信心,以爭取較高估值。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諾輝健康成功「摘B」 目標明年盈虧平衡

這家癌症篩查設備製造商去年收入飆升,並定下明年轉虧為盈的重大目標 重點: 諾輝健康成為第7家「摘B」的「上市規則18A章」生物科技上市公司,有利於提高股份流動性 該公司整體毛利率攀升至84.5%,未來有望維持在85%至90%   莫莉 中國癌症新發人數和死亡人數均位居全球第一,而早篩、早診、早治對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至關重要,因此癌症早期篩查市場近年迅速發展。作為龍頭癌症篩查設備製造商,諾輝健康(6606.HK)已成功踏入收成期,去年營業收入達7.65億元,按年飆升259.5%。 上週一晚,諾輝健康發佈了2022年業績報告,不僅實現了超高速的營收增長,經調整虧損也大幅收窄59.6%至1億元。同時,該公司宣佈「摘B」申請已成功獲批,從今日起,其中文及英文股份簡稱將不再加上「B」的標記 ,成為繼百濟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信達生物(1801.HK)、君實生物(1877.HK; 688180.SH)、復宏漢霖(2696.HK)、康希諾生物(6185.HK; 688185.SH)與再鼎醫藥(ZLAB.US; 9688.HK)之後,第7家「摘B」的生物科技公司。 2018年,港交所修訂主板上市規則,新增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允許未有收入和利潤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請,但其名稱結尾須有「B」字供投資者識別其風險。截至2022年,已有56間企業通過18A章成功登陸港股。根據聯交所上市規則第8.05(3)條規定,滿足年收入大於5億港元(4.35億元)、市值大於40億港元條件的公司,經聯交所批准後,可移除「B」的標記,即等同於常規下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撕掉「B」標籤,被視為Biotech(生物科技)成功壯大的標誌,而這些企業亦有更大機會納入恒生指數和港股通,不但有利於提高股票流動性,也可以提高市場對企業的關注度,更順暢地進行股權及債務融資。以百濟神州為例, 它於2019年7月「摘B」之後,翌年9月獲納入南向港股通名單,可讓內地投資者參與買賣,並獲納入恒生綜合指數。 不過,業績公佈後,諾輝股價先跌後漲,其股價上周二下跌4.4%,翌日再大漲10.6%,反映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仍然波動。 毛利率明顯提升 相比傳統癌症早篩技術,諾輝的產品不僅具備高靈敏度和特異性,也在便捷性和低時間成本上具優勢。在商業化團隊發力後,諾輝業績進入高速增長跑道,旗下三款產品去年銷售額均迎來高速增長。其中有「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之稱的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常衛清」實現收入3.56億元,按年大增266.2%;中國首款便隱血自測器「噗噗管」錄得2.01億元收入,按年增長73.7%:去年1月獲批上市的中國首款自檢幽門螺桿菌篩查產品「幽幽管」也實現2.08億元收入。 在銷售額上升的同時,由於銷售成本被攤薄,諾輝的毛利率有了明顯提升,從2021年的72.7%攀升至84.5%。其中,常衛清的毛利率從2021年同期的76%上升到83.4%,噗噗管和幽幽管的毛利率則分別為82.1%和90.7%。 公司首席執行官朱葉青表示,幽幽管屬消費醫療產品,直接面向消費者,相比之下,另外兩款產品更多與醫院、體檢中心合作銷售,毛利率不及幽幽管,他預期在規模效應和生產管理下,未來整體毛利率有望維持在85%至90%。 儘管營收增長勢頭強勁,但諾輝去年未能扭虧為盈,主要因其銷售開支較高。期內,銷售及市場開支5.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達70.5%,而研發開支為8,790萬元,佔營業收入約11.5%。朱葉青解釋,癌症早篩市場推廣才剛剛開始,市場教育和學術推廣的費用較高,但隨著整體銷售規模增加,這部分開支在整體營收的佔比會逐漸下降。 首席財務官高煜則透露,公司對今年業績的預期目標是接近盈虧平衡,2024年則是達到盈虧平衡。 短期內欠新產品 該公司已上市產品主要集中於直腸癌和胃癌領域,在研產品管線則覆蓋肝癌、宮頸癌、鼻咽癌等領域。進展最快的是以尿液樣本進行宮頸癌篩查的產品「宮證清」,已經啟動大規模註冊臨床試驗,預計將於2026年完成,肝癌早篩產品「苷證清」則未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因此,短期內將沒有新增的商業化產品。 諾輝的業務重點為擴大現有產品銷售額,海外市場有望提供增長動力。該公司以香港作為「出海」第一站,去年5月與香港檢測公司Prenetics(PRE.US)合作,推動常衛清在香港上市,又於今年1月與香港相達生物科技獨家合作,將幽幽管推向當地市場。諾輝亦在香港新設立了國際研發中心,首批將招募20至30名科學家,未來5年預計總投入1億港元,專注於全新的、尚未披露的新管線。 諾輝的高速增長也獲得了國際投行關注,高盛的最新報告將其今明兩年銷售額預測上調3%及1%,並將2023至2025年盈利預測分別上調62%、21%及30%,以反映產品平均售價提升、銷售管道組合優化,以及管理和研發費用佔收入比率降低的正面因素。 諾輝最近的市銷率約為30.8倍,遠高於在紐約上市的癌症檢測和早篩企業燃石醫學(BNR.US)的3.8倍,這或與其盈利目標更為清晰有關。如果諾輝能穩步實現盈利,穩住長線投資者的信心,或有助未來股價表現。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盈利無期加監管風險 臻和科技難撐高估值?

這家腫瘤分子診斷及檢測公司在上市前曾獲眾多明星資本加持,但這一行業存在兩大投資風險,它的高估值故事能否持續? 重點: 由於營銷及研發開支龐大,臻和科技過去三年累計虧損14億元,更直言未知何時能轉虧為盈 該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時間尚短,監管政策存在空白,隨時存在收緊風險,對其經營構成威脅 斯年 2月17日,臻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二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在港股主板集資上市,這是該公司繼去年9月遞表、並於今年2月16日撤回申請後,隨即於翌日遞交的新一份招股文件,當中更新了2022年的全年業績表現,反映公司仍然盈利無期,值得投資者留意。 臻和科技是創新腫瘤分子診斷及檢測公司。據更新後的招股文件介紹,公司自主研發的技術涵蓋了分子檢測全流程,通過採用多組學方法,令公司在癌症風險檢測、早期檢測、治療選擇及癌症復發監測方面,擁有全面覆蓋並在中國處於領先地位。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30年,中國腫瘤分子診斷及檢測市場的潛在市場規模總額預計將達到5,611億元。而據臻和科技招股書,以基於NGS(二代測序)的癌症預後及檢測的2021年收入計算,以該公司的市場份額最大,達到36.8%,拋離僅佔14.8%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公司B。 早於申請上市前,臻和科技已獲得不少明星資本加持,分別於2015年至2020年間完成了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經緯創投、中金資本、高瓴資本及泰康人壽等明星機構。2020年,臻和科技宣佈完成金額超過10億元的E輪融資,融資總數逾17億元,令估值猛增至52.3億元;以2015年A輪融資的估值1.25億元比對,反映其估值在5年間大增逾40倍。 然而,腫瘤診斷與檢測行業的營銷及研發支出普遍龐大,往往成立多年仍難以盈利,突如其來的監管政策也如同隨時落下的巨石,因此即使是頭部公司,也難以被市場看好。以癌症檢測專家燃石醫學(BNR.US)為例,該公司2020年上市以來始終未能錄得盈利,已漸失投資者信心,其最新股價僅徘徊在3美元附近,比發行價16.5美元大挫逾80%,總市值僅餘3.06億美元(21.3億元),不及臻和科技最後一輪融資估值的一半。因此,即使臻和科技衝擊上市成功,其股價表現也未必樂觀。 銷售研發開支大 受惠於腫瘤檢測行業伴隨「精準治療」概念的興起而快速壯大,臻和科技的營收逐年增長,但毛利率持續輕微下滑。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3.04億、3.93億和4.35億元,同期毛利率則從68.6%持續滑落至63%。 腫瘤檢測服務商通常使用美國生物科技公司Illumina(ILMN.US)等少數企業的檢測儀,並據此研發產品和提供服務,難言明顯的差異化,因此居高不下的銷售費用,便成為這一行業的普遍「痛點」。 臻和科技也不例外,據招股書顯示,近三年來,其銷售及營銷開支逐年遞增,從2020年的1.87億元大升至去年的2.8億元,佔收入比重高達64.6%。究其原因,主要因為公司花費大量成本,建立了一支覆蓋中國30個省市醫院的營銷團隊,銷售人員高達343名,當中涉及的僱員福利開支已佔當中近一半。 此外,隨著腫瘤基因檢測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為了與其他公司形成差異化,臻和科技也不斷加碼研發,令相應開支持續增長,從2020年的1.37億元,接近翻倍到去年的2.5億元,但研發普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儘管營收快速增長,龐大的營銷及研發開支導致集團虧損持續,近三年淨虧損分別達到約4億至6億元水平,三年累計超過14億元。臻和科技更在招股文件中坦言,仍無法預測何時或是否能夠獲利。 監管政策仍空白 除了盈利壓力,腫瘤分子診斷及檢測公司還要面臨不明朗的政策前景。 公司在招股文件中提到,儘管市場機遇巨大,但基於NGS的腫瘤分子診斷及檢測行業在中國仍然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競爭激烈而且商業模式複雜,主要參與者均在過去10年內成立,大部分收入來自基於NGS治療選擇的產品及服務。 事實上,該公司大部分收入也來自於此,包括提供臨床實驗室自建專案(LDT)服務及銷售體外診斷(IVD)產品。過去三年,僅LDT業務就佔其總收入77.8%至88.2%,加上IVD產品銷售,兩項服務的營收佔比更超過95%,反映公司正面對收入過度集中的風險。 然而,中國目前關於LDT和IVD的監管政策仍存在空白,也尚未形成成熟的第三方外檢資質認證體系,各家公司的LDT服務更普遍未向監管部門註冊或備案。 對此,臻和科技表示,這種做法符合市場慣例,但如果中國政府當局對LDT採取強硬態度,並全面實施醫療器械相關法律法規,公司則可能會因提供未註冊的LDT服務而受到處罰,包括暫停使用LDT、遭沒收LDT設施、金錢處罰及暫停整體服務。因此,這不只是臻和科技面臨的風險,也可能成為整個行業的挑戰。 在獲利無期及面臨監管風險這兩大負面因素夾擊下,臻和科技單憑早期股東的明星陣容,可能不足以說服投資者下注。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