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good to great, can Shell do it?

從優秀到偉大 貝殻能否做得到?

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房地產中介貝殻,在內地疲弱的樓市下,派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 重點: 貝殻去年扭虧為盈,賺58.9億元 公司豪派股息每股0.117美元      劉智恒 當行業好景時,從事相關業務的企業大多可受惠,但到市況不景時,能穿越寒冬,跨過高山低谷仍屹立不倒,甚至可以邁步向前的,才有機會成為偉大企業。 近兩年內地樓市極度疲弱,民營房企十家有九家瀕臨破產,影響所及,房地產中介亦受牽連,強如易居(2048.HK)也因開發商拖佣而要重組債務。然而,面對樓市價量齊跌的環境,貝殻控股有限公司(2423.HK; BEKE.US)仍能逆市做好,公司展現出強大的能力。 貝殻剛公布2023年業績扭虧為盈,收入778億元(108億美元),按年增長28.2%,賺58.9億元,2022年虧損13.97億元。集團繼中期派特別現金股息每股0.057美元後,末期再派股息每股0.117美元,反映集團的現金仍然充裕。 過去一年貝殻推行的「一體三翼」策略取得成功,一體即指存量房和新房交易业务,三翼包括家居装修、房屋租賃管理,以及仍在摸索中的「貝家好」業務。 市佔率擴大 貝殻最主要的業務是房地產中介,2023年內地樓市價量齊跌,但貝殻在存量房的總交易額為20,280億元,新房為10,030億元,按年分別上升28.6%及16.7%。淨收入方面,存量房是279.5億元,新房是305.8億元,分別上升15.9%及6.7%。 能逆市取得更高收入,明顯是貝殻成功擊敗對手,搶佔了別人的市場,提升了市佔率,才能在樓市收縮的環境下仍創佳續。 事實貝殻在樓市不景氣下,去年底門店數量仍按年增長8.1%至43,817家,經紀人數亦按年增8.5%至427,656名。門店及經紀數量不跌反升,足見集團在逆市仍能愈做愈大。 另一方面,地產中介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生意做成了,佣金卻遲遲未到口袋,特別是開發商的佣金,易居就是被開發商拖佣而被拖垮。貝殻在新房銷售方面,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由2022年的105天減少至2023年第三季的55天。去年第四季更縮短至43天。貝殻在新房上採用「快佣」模式收取,而「快佣」佔新房的淨收入比例,亦由2022年的44%提升至去年的53%。 收數時間快了,但並沒有影響新房的生意額,去年新房淨收入還有上升,那就代表貝殻與開發商在洽商時,有強勁的議價能力,沒有因要加快收佣而生意做少了。佣金能提早收取,就減低壞賬出現的風險。 兩翼業務起飛 至於中介以外的業務,雖然佔比較低,但去年的表現也相當理想。家居裝修方面,將其納入房產交易服務的流程,為該業務增加了客源,同時透過豐富的套餐產品,及提升交付能力,令收入按年增長146%至133億元。 租賃住房管理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其主打租務托管的「省心租」業務,由2022年管理規模70,000套,提升至去年底的200,000套,入住率亦提升6個百分點至95.1%。 業務以外,貝殻在資金運用上亦作出配合,截至去年底止資產負債率為40%,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196.3億元,由於一直現金充裕,去年集團斥資約7.19億美元,回購4,670萬股美國存託股份,佔回購啟動前的總股數3.7%。另一方面,集團亦將閒置資金,投放在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以收取一定回報,如去年9月斥資20億元認購光大理財產品,年化回報率由2.9至3.1厘。 貝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彭永東在業績中自豪地說:「現在有非常好的基礎,有一起打過仗的團隊,我們相互信任及團結,越來越像一支攻無不破的隊伍。」 憂樓市愈走愈弱 貝殻是否真的能攻無不克我們暫時不敢說,但投資市場似乎暫不賣賬,業績發布後在美國市場下跌2.5%,翌日港股續下跌,收報36.9港元,下跌近3%。 市場有聲音指貝殻全年業務雖做好,但第四季度似有放緩趨勢,特別是在新房的交易總額為2,380億元,按年下跌9.7%,收入則按年跌8.5%至76億元。投資者擔心,即使貝殻在行業中能成功突圍,遠遠超前對手,但整體房地產市場似正每況愈下,內房去庫存並非一年半載可解決,若房市續不理想,在下行趨勢中,你縱有天大能耐,也難持續在逆市做出亮麗成績。 史丹福大學教授Jim Collins的著作《From Good to Great》響譽全球,眾多企業家推崇備至。貝殻今天也算是一家優秀企業,但能否如Jim Collins所說,最終成為偉大企業,就看在這次房地產的超級危機中,可否穿越周期,並推上一個更高的台階。…
Aoyuan secures respite through debt restructuring

奧園重組曙光初現 成敗還看內地樓市

負債纍纍的奧園,獲法院批准重組計劃,公司暫得以喘息下來 重點: 重組計劃包括以新債換舊債、發行普通股、永續債及可轉債 奧園預計未來8年可節省利息49億美元       劉智恒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這是中國奧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883.HK)大股東郭梓文去年發給員工的信函內,激勵團隊的一番說話。今天,春天何時到來還未知,但起碼這個冬天暫沒那麼冷。 負債逾千億的奧園,去年底向美國紐約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後,近日其涉及61億美元的境外債務重組計劃,雖然其中一位債權人平安海外反對,最終亦獲香港、開曼群島及英屬維爾京群島法院批准。 根據奧園的重組方案,集團分別發行4隻總值23億美元的債務工具、1.43億美元的可轉換零息債券、16億美元永續債,再加上發行14億普通股,而將原有的境外債進行置換。奧園未來8年,預計可減少境外債務的利息達49億美元。同時,集團在未來兩至三年,在境外公開市場沒有還債壓力。 暫緩一口氣 早於去年9月時,奧園的12隻境內債務產品已全部獲展期,加上是次解決了境外債務,集團成為完成境內外債務重組流程的首家廣東房企。 經過兩年艱辛的重組談判,奧園可說暫時喘一口氣,不過往後能否將債務悉數償還,最關鍵還是看內地樓市走勢。 截至今年6月的中期業績,奧園已屬負資產公司,淨負債205億元。期內虧損近29.4億元,借貸1,088億元,包括長短期銀行借款745億元,優先票據及債券344億元,當中超過九成要在年內償還,但手頭現金加受限制存款只有69.4億元。 集團手上投資與銷售物業約1,500億元,若樓價持續下跌,資產會續貶值,甚至能否賣出也成問題。若內地樓價回升,資產升值,公司有機會脫離負資產之列,所以一切要視符未來樓市走向。 房企經過債務重組,通常會獲大幅削債及延期償還,但並不是代表不需要償還重整下的債項,而能否還債,主要看有沒有現金回籠,而作為房地產開發商,手上的產品就是樓字,若銷售理想,才能套回現金,支持營運及償還債務。 去庫存需時 現時內地樓市供應沒減少,但需求持續下滑,雪上加霜是多家房企陷於債務深淵,大家也希望加快銷售步伐,要賣樓套現,減價是不二法門,但當各家房企趕著賣樓,樓盤一窩蜂推出市場,供應肯定大增,樓市不斷受壓,樓價自然愈往下走。 供應雖多,若需求持續,問題也不大。但現實是需求亦同步下跌,中指研究院《2023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額百億企業排行榜》,去年內地百大房企的銷售金額計算,合共62,791億元,按年下跌17.3%。 坦白說,房屋並非單純是居住用途,許多時被視作投資工具,當房價不斷上漲,人們怕今天不買明天更貴,愈搶著買。樓價回調時,初期或有人認為相宜而入市,過不多久,樓價再跌時,情況就逆轉,因人們深恐今天低價成交或許是明天高價,大家也不再入市。 情況更嚴峻是,當有個別開發商未能如期交樓,人們就怕收不了樓,市場大眾看在眼裹,也不敢貿然入市,擔心樓盤最終爛尾,損失慘重,結果進一步拖低需求。 樓市要復蘇,先看何時能去庫存。上海易居研究院去年的《百城住宅庫存報告》表示,在百大城市中,有68個去庫存周期要超過14個月,部分次一線的城市,如山東日照及河北香河,要超過4年時間,景德鎮及西寧,更要5年以上。 據西南財經大學2022年底發布的《中國城鎮住房空置分析》報告,內地有1.2億套空置房,較2021年的6,500萬套大增近85%。 這個冬天特別長 房地產向下的態勢一旦形成,很難會短期扭轉,因為需要時間去消化市場的供應,即使去庫存成功,另外亦要市民對房價重捨信心,要人們扭轉對房價未來下行走勢看法,他們才敢入市,這是需要相當時間。香港97樓市下跌至2003年,整整花了6年時間才回穩轉上。 當然,還要看中國的經濟情況﹐經濟增長理想,人們口袋有錢,才想到買房子,才有能力改善居住環境。而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率,世界銀行估計只有4.5%,許多國際投行也預期,內地經濟增長保五有困難。經濟的放緩,毫無疑問影響人們對房子的需求,再而影響樓市回升。 奧園成立於1996年,乘著中國經濟起飛及國力日盛,國家開始積極舉辦國際大型活動時,郭梓文將運動會完結後的選手村進行改造而出售,令集團賺取可觀利潤,此亦為何公司命名為奧園,因為是跟奧林匹克運動會息息相關。 發展廿多年,奧園經歷多番起跌,好幾次也如郭梓文所言,最終等到春天來臨,然而今次的冬天是歷來最漫長,能否等到春天到來,抑或之前就被凍死在嚴寒,除了看郭梓文的能耐,很大程度要看未來內地樓市。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地產快訊:東涌地「零入標」 明年樓價料跌一成

劉智恒       ▷ 香港 土地接連流標 繼本月初東涌第106B區地皮因標價過低而被政府收回後,港鐵(0066.HK)位於東涌東站一期住宅地的招標情況更慘淡,竟然是無人問津,但10月初截收意向時,共接獲32份意向書,個多月後卻沒有一家公司入標,反映香港樓市疲弱,發展商不願冒險買地發展。 東湧東站土地可建總樓面78.3萬平方呎,可建住宅單位1,200個,具一定規模項目,市場原估計每方呎樓面地價最低2,000港元,最終連出價也沒有。連同是次這幅土地,今年已連續有六幅土地收回,亦是2013年以來,再出現「零入標」,相信短期大市氣氛更差,流拍有機持續。 油塘補價低高位六成 樓價不斷回調,政府及公營機構賣地又流標,影響所及,地產項目補地價金額亦每況愈下。越秀地產(0123.HK)位於油塘東源街及崇耀街項目,剛完成補地價,金額13.5億港元,每方呎補價只是2,040港元。2019年時,長實(1113.HK)同區的親海駅每方呎補價5,283元,即四年間價格下跌了61%。 補地價金額續低走,一方面反映樓價趨向,另外讓人擔心是香港政府的土地收益,原先本年度政府預算賣地收益850億港元,至今只達成一成多,料全年難以達標。賣地收入縮減,勢將影響財政儲備,目前財儲只有6,500多億港元,相等於十個月政府開支,情況並不樂觀。 市場轉軚看淡樓價 土地連環流標,補地價金額又向下走,反映市場普遍仍看淡本港樓市,標普全球報告就將本港今年樓價預測,由原先上升5至8%,調至下跌3%,明年樓價更差,預計跌5至10%。標普解釋,本港經濟增長疲弱,利率又上升,加上供應過剩,樓市面對大壓力。該行預計今年一手住宅成交量只有1.1萬個,大幅低於先前估計的1.5萬至1.7萬個。 瑞銀上月也指出,中小型開發商的高負債風險,以及利率持續居高不下,原預計今年香港住宅樓價上升5%,現調低至持平,並預測明年樓價將下跌超過10%。 預售樓花「零申請」 地政總署新數據披露,上月未接有任何新的預售樓花同意書申請,是今年六月後,再次出現「零申請」。事實上,香港樓市弱勢持續,發展商在看不透前景下,誰都不敢貿然推盤,暫時不急於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 另外,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今年首三季,私人住宅落成量共10,090個單位,按年減少三成。差估署原先預計全年落成量19,953伙,但首三季只達目標約50.6%,現要看第四季情況如何,能否追回預計的數量。 ▷ 內地 房企按年銷售勁挫 內地住宅銷售持續不振,房企10月份的銷售按年出現大跌幅,遠洋集團(3377.HK)上月銷售只得27.4億元,按年大跌七成一,合景泰富(1813.HK)銷售更差,按年跌八成二至只有7.6億元,即使保利置業(600048.SH, 0119.HK)亦大跌六成,融創中國(1918.HK)也跌五成一。 房企的銷售收入是公司命脈,關乎到是否有足夠資金支撐企業運作,以及達致項目保交樓,已經沒計算是否可以償還外債了。但目前內地樓市氣氛差勁,大部份房企銷售下跌,按年的跌幅更是驚人,不少具規模的房企都跌四至五成。若然情況持續,房企能否繼續經營亦成問題。 傳救市刺激內房股大升 對於房產問題日益惡化,樓市銷售又疲不能興,人民銀行、住建部、金管總局和中證監,周二(11月7日)與幾家房企舉行座談,與會的包括有萬科(000002.SZ, 2202.HK)、保利、華潤置地(1109.HK)、中國海外(0688.HK)、龍湖(0960.HK)及金地(600383.SH)等,主要是向幾家有實力房企了解融資需要,房企在會中提出,希望可以放鬆預售資金監管、增加經營性物業貸款額度等。 不光如此,有消息指政府要求平安保險集團收購碧桂園(2007.HK),雖然平保否認,但市場猜測,政府會考慮多個方案去拯救房企,以及打開資金渠道。受消息帶動,內房板塊在周三港股出現大幅反彈,其中國恒大(3333.HK)及融創爆升三成,碧桂園亦勁升12%。不過投資者認為內房問題嚴重,並非三言兩語可解決,相信是股價過份低殘下,借消息反彈,未來壓力持續,股價仍會十分波動。 深圳政府力撐萬科 內房問題愈演愈烈,原以為財務穩健的房企亦接連失陷,近期就連萬科也牽連其中,有部份萬科美元債價急跌,引起市場一陣恐荒,唯恐萬科將是另一家碧桂園。面對市場流言蜚語,深圳國資委及萬科大股東深鐵集團,伙同萬科主席郁亮等,與多家金融機構交流。政府更拍心口表示萬科無財務風險,深鐵大派定心丸,強調有需要可承接萬科在深圳的部分項目,以注入流動性。 自從碧桂園也接近倒下來後,市場愈發不相信房企,一有風吹草動,債券持有人率先沽貨,深恐會血本無歸。萬科在內地有十分強的代表性,政府最擔憂是原先沒問題,但若然因謠言動搖萬科的穩定性,不光在財務上影響公司融資及債務,物業銷售亦會受拖累,特別市場會對萬科物業交付存在懷疑,從而拖慢公司資金回籠,影響所及,屆時整個房地產市場也陷困境,所以政府不得不揚聲力撐。 ▷…
E-House reorganization continues

制定最新重組計劃 易居供股集資償債

這家房地產服務供應商希望通過發行新股籌集資金,這是它債券違約後重組計劃的一部分 重點: 易居正在制定計劃,擬通過供股籌集4.83億港元 重組計劃包括向債權人支付現金及公司股票,而供股集資可提供部份資金      梁武仁 易居(中國)企業控股有限公司(2048.HK)如今的日子似乎不好過,這家陷入困境的房地產服務供應商,正忙於挺住這棟搖搖欲墜的大廈。對此誰都不會感到意外,尤其是在當前環境下,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在經歷多年高速增長後迎來調整,很多大型開發商的債務高達千億元。 去年4月和今年6月拖欠兩筆價值約6億美元的債券後,以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BABA.US;9988.HK)為大股東的易居正在奮力求存。由於易居的主要客戶是房地產開發商,他們陷入困境,意味著對其產品的需求減少。隨著還債壓力越來越大,這也削弱了它創造現金流的能力。 易居企業控股此前曾嘗試解決債務問題,但沒有成功。其最新嘗試涉及複雜的債轉股,第一步是發行新股。上月底提交的有關計劃的每月更新公告顯示,易居企業控股似乎有望在本月結束之前,提交有關供股計劃的詳細文件。該公司希望通過此次交易籌集到4.83億港元(6,200萬美元)。 但公司已經錯過一次截止日期,因為它原本是計劃在八月底之前提交相關文件。該公司最終在離截止日期只剩幾周的時候,將期限延後三個月,理由是所需資料的「複雜程度」。易居在最新情況報告中表示,正在處理港交所及香港證券監管機構就通函草擬本提出的審閱意見。 如果對幕後的情況沒有全面瞭解,再考慮到該公司之前有過延期的記錄,再次延期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易居最早的還款計劃是在去年首次違約之前制定的。注意到出現此類情況的可能性後,該公司試圖讓風險債券的持有者,將其轉換成條款經過修改的新債券。但此舉失敗了,促使易居通過開曼群島的一家法院制定了該計劃。在試圖說服受影響的債券持有人的同時,該公司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5章在紐約申請了破產保護,以防止其美國資產被債權人扣押。 債券持有人最終同意了新條款。但後來,易居企業控股未能向它們支付預付款,導致整個流程又回到了原點。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提出了目前的重組計劃,涵蓋了債券違約以及阿里巴巴持有的可轉換債券。 債轉股 根據最新的還款計劃,易居將用出售新股籌集的現金來支付它欠下的小部分債務。用「微不足道」來形容恐怕更合適,因為每持有1,000美元的債權人只能收到60美元現金,也就是每1美元的債權只能收到6美分。 然後,易居利用一個特殊目的工具,將剩餘債務轉換成在TM Home的多數股權,這家實體控制著易居大部分業務,包括提供房地產數據、咨詢和營銷服務業務,以及樂居電商平台。 為了幫助債券持有人將TM Home的股份套現,收回部分投資,易居表示將做出「合情合理」的努力,在明年8月底之前將它們集體持有的股份出售給另一個買家。超過80%的債權人支持這項新計劃,儘管它們其實也沒有什麼其他選擇。 易居能否為TM Home找到下家似乎不好說,因為中國房市的低迷還看不到結束的跡象。該行業最新的危機信號是因為投資者擔心其流動性,萬科(2202.HK; 000002.SZ)美元債在上月爆雷,結果迫使該公司的國有企業大股東和地方政府官員出面力挺。 雖然處境不佳,易居在經歷了動蕩的2022年後似乎正在企穩。它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下降5.7%,至23億元(3.1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61%的降幅有所放緩。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虧損減少了一半以上,這也是一個積極的表現。但虧損再小也是虧損,而且易居有限的現金和其他資產繼續縮水,使股東權益進一步陷入負值。 易居的股價低迷,徘徊在遠低於1港元的水平。不過它目前的市值仍達3.5億港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與中國房地產相關的股票目前都深受困擾,反映出了房地產市場低迷的嚴重程度。例如,小型房地產開發商禹洲集團(1628.HK)的市盈率也同樣低至0.03倍。 要走出這場風波,易居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對做好。它需要謹慎行事,但也要迅速行動,解決違約問題,因為重組過程中任何新的挫折都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後果。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Kingboard's failure to collect a debt in mainland China

內房債務蔓延 建滔或只是冰山一角

建滔集團未能收回一筆內房債務,事件引起市場關注,或許愈來愈多上市企業會受內房債務影響,隨時為此作出減值撥備 重點: 建滔集團表示,碧桂園所欠的16億元債務,至今分文未收 公司估計欠款頗大機會未能收回,預計要作出撥備        劉智恒 內房企業債務違約事情接連爆發,數以萬億債務仍苦無解決良方時,過去有投資內房的企業,問題亦陸續浮現。 本月中建滔集團有限公司(0148.HK)發出一封公告,指集團透過旗下公司借予碧桂園(2007.HK)的一筆貸款,後者遲遲未還款。事情公布後,市場開始醒覺,別以為只有內房企業困難,原來相關或周邊的企業也有機受牽連,實情可能教想像中更麻煩。 事緣是2021年12月,建滔向碧桂園貸款18.8億港元(17.3億元),年利率8.5厘,兩年內分期攤還。今年8月時,碧桂園以股代債方式,發新股予建滔,用以抵償連本帶利約3.19億港元債項,令建滔持有1.25%碧桂園股份。餘下近16億港元債項,最後一期在今年底償還,但建滔表示,至今若干到期款項仍分文未收,因此預計或有需要作出減值。 曾是國泰三大股東 這次事件的主角建滔,在財經市場未必太多人熟悉,但它其實並非吳下阿蒙,曾經是國泰航空(0293.HK)的第三大股東,過去18年來,是全球最大的覆銅面板生產商,主席更是全國政協委員。 建滔集團是與香港超級巨星“哥哥”同名同姓的張國榮於1988年創立,當年在深圳蓮塘設立第一間覆銅面板廠後,業務愈做愈好,1993年已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此後更加順風順水,2004年收購另一家上市公司依利安達(現已除牌),至2006年更與中海油合作發展甲醇廠,同年分拆建滔積層板(1888.HK)。 張國榮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曾透過手上兩家上市公司,密密購入國泰航空股票,高峰時持股接近9.61%,正當大家猜測他是否有意染指航空業時,他於2017年以52億港元,將所有股份悉售予卡塔爾航空,此役獲利接近三成。 不過,建滔強調,即使碧桂園未能償還償項,對集團的業務及日常營運,以致財務狀況的影響也不大。建滔公布消息的當天,股價只輕微受壓,收市跌不足1%報17.42港元,及後兩天反倒升而重上18港元水平。 今年盈利將受影響 事實是否如此,我們可根據公司的財務狀況去判斷。建滔今年中期業績收入187億港元,按年跌33%,賺13.9億港元,下跌42%。集團主業的覆銅面板及化工產品,銷量及單價均下挫,至於集團另一大業務房地產,銷售更下跌91%至3.33億港元。即是說,本身幾大業務正面對挑戰,短期要扭轉逆勢並不容易。 主業暫難有起色,倘若再要為碧桂園的16億港元貸款撥備,對全年業績影響可想而知。另外,集團長期持有一個頗大的投資組合,上半年約有71.5億港元,以目前市況,盈虧難料,隨時對集團業績有影響。建滔今年踏入上市30周年,中期曾派特別股息50港仙,按現時情況,全年別奢想有任何驚喜。 這次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早在建滔前,莊士機構(0367.HK)及莊士中國(0298.HK)亦公布,投資內房債而令兩家公司共虧損20億港元,當時為應對內房虧損,一度將手上大批物業出售,套現數十億港元。 另外,經營崇光百貨的利福國際(1212.HK),亦在內房債務上損失數億港元,更別說利福主席劉鑾鴻哥哥劉鑾雄的華人置業(0127.HK),在投資內房債務及恒大(3333.HK)股票上,更碰得灰頭土臉,股壇狙擊手也受到大挫折。 相關企業勢被拖累 之前市場以為,內房欠債除困擾開發商外,就是那些購入大批內房高息票據的機構投資者,但現時情況或許已開始延伸至其它上市企業,甚至與內房合作的各行業,整條產業鏈也無一倖免。銀行就早已要為房地產貸款作撥備,只不過銀行底子厚,未見有致命性的打擊。評級機構穆迪今年8月時表示,內房貸款佔香港部分中小型銀行總貸款的一成以上,預計未來12至18個月,會計入更多減值支出。 然而,其它規模較細的合作方,如承建商、專業公司及地產中介等,情況就教人擔憂。事實上,中原地產老闆施永青早前就大吐苦水,說內地開發商欠公司10億元佣金。其實施永青還算幸運,另一家中介易居地產(2048.HK)被欠的佣金,更超過數十億元,導致要走入重組之路。以中介情況看,其它與房地產商有業務往來的企業,想必亦有苦自己知。若內房債務持續惡化,情況將愈演愈烈,許多相關企業勢陷於危機之中。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