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國太陽能農場和美國屋頂太陽能系統建造商,正尋求在紐約上市募集3,000萬美元

重點:

  • 太陽能系統開發商SolarMax打算在紐約上市募集3,000萬美元,但投資者可能會因為該公司缺乏多樣性而卻步
  • 這次IPO代表的最新跡象表明,在中美監管問題導致近一年的停滯之後,中國公司在紐約上市的步伐可能加快

陽歌

SolarMax Technology Inc. (SMXT.US)的名字聽起來似乎很熱門,但這家與中國相關的公司剛剛提交的紐約上市計畫,卻講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這是我們對該公司即將進行的上市交易的總體評估。該公司上周提交的IPO招股說明書顯示,它非常需要學習一下收入來源多元化的重要性。除了作為熱門的太陽能領域的一個小公司之外,此次IPO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是,這是近期申請在紐約上市的少數與中國相關的公司之一。

大約一年前,在類似優步的滴滴全球(DIDIY.US)經歷災難性IPO之後,此類上市活動接近停滯。當時,滴滴竟然同時惹惱了美國和中國的監管機構。如今,阻礙它們上市的許多問題中,雖然並非全部已經解決,針對滴滴的網路安全審查在上周結束,該公司被處以創紀錄的80億元罰款

有見及此,SolarMax的IPO很可能預示著未來幾個月,將有更多中國公司重啟上市,包括一些規模更大的公司。 

SolarMax的IPO規模相對較小,招股說明書顯示,它將以4美元的價格出售750萬股,募集約3,000萬美元(2.03億元)。實際上,這並不是SolarMax第一次尋求在紐約上市。2018年12月,它首次申請在紐約IPO。但它在2020年10月撤回了申請,表示決定利用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進行借殼上市。顯然它沒有這麼做,所以如今才會帶著最新的IPO計畫重返市場。

老實說,這家公司目前的狀況沒有什麼令人興奮的。但它在核心業務領域確實擁有足夠穩固的基礎,包括在中國建造工業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場,以及在美國為住宅和商業客戶提供屋頂式太陽能發電項目。因此,如果它可以利用自身的基礎和專長為這兩項業務找到更多客戶,可能會擁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這兩項業務領域顯然不缺少機會。中國和多數西方國家正在積極建設新的太陽能發電場,以擺脫煤炭和天然氣等污染性更大的碳排放能源。這一行動在最近幾個月變得更加緊迫,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多數西方國家加快了新的太陽能項目建設,以消除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

現在,SolarMax只需要利用其中的一部分需求。

客戶太過單一

SolarMax算得上是一家美國公司,總部位於內華達州。它的業務分為兩個部分,一個在美國為住宅客戶和商業客戶(如工廠和辦公大樓)建造屋頂光伏系統。另一部分在中國,建造工業規模的光伏發電場。

直到最近,中國業務一直是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佔其2020年1.316億美元收入的70%以上。但隨後,該公司在中國的營收從2020年的9,400萬美元驟降至去年的780萬美元。因此,2021年的總銷售額也比去年減少了71%。

暴跌的原因不難找到,就在於SolarMax在中國的客戶只有一個,這是一家名叫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威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SPIC)的國有企業。在過去兩年裡,SolarMax為這個客戶建設了四個專案,並於2021年完工。因此,在今年頭三個月,該公司在中國的收入跌至零。此外,在招股說明書中,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近期會有來自SPIC或其他中國客戶的新專案。

SolarMax的美國業務則稍微穩定一些,但其收入也從2020年的2,880萬美元降至去年的2,730萬美元。但在這裡,該公司指出,其在美國安裝屋頂光伏系統的所有業務都位於加州,再次凸顯了多樣性的不足。

最重要的是,SolarMax在2020年和2021年出現了負現金流,今年前三個月的營運也出現了200萬美元的負現金流。這家公司自己在招股說明書說,它過去兩年的財務報表有地方已經表明,公司可能面臨現金短缺,隨時可能存在停止營運的風險。

它的現金狀況目前看起來有點不確定,儘管還沒有到出現危機的階段。截至3月底,Solarmax擁有約500萬美元的現金,如果它能夠完成IPO,這個數字可能會上升到3,000萬美元以上。它在招股說明書中沒有提到短期債務的情況,目前它有大約4,500萬美元的長期債務。

招股說明書稱,該公司打算將IPO收益用於一般企業用途,最有可能為其虧損業務提供資金,其中包括今年前三個月的130萬美元淨虧損。但該公司也有可能將部分新資金用於另一項收購,以幫助其在美國、中國或兩者都實現多元化。

在估值方面,如果SolarMax能夠根據招股說明書中的條款完成IPO,其估值將達到約1.9億美元。這將使其基於2020年營收的市銷率在0.6倍左右,儘管根據2021年的營收數位,這一數位降至僅0.2倍。類似的太陽能發電場建設專家瑞能新能源(SOL.US)的市銷率要高得多,為5.7倍,這表明SolarMax的定價真是很低。

在這種情況下,這樣的定價確實是合理的,即使在這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該公司也很難吸引投資者購買它的股票。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三隻松鼠香港IPO獲中國證監會放行

中國證監會上周宣布,零食製造商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獲准赴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此舉為該公司的上市進程掃清了重大監管障礙。 根據中國證監會在國慶長假前一日(9月30日)於官網發布的公告,三隻松鼠計劃通過此次IPO發售8,150萬股。該公司已於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則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據該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三隻松鼠上半年營收較上年同期的50.7億元增長約8%,至54.8億元。但其同期淨利潤卻從2.9億元驟降52%至1.38億元。 作為越來越多在滬深A股上市的中國企業之一,三隻松鼠近期申請赴港第二上市以利用全球資本市場並提升國際知名度。年初至今,該公司在深交所掛牌的股價累計下跌3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國市場帶動 小牛電動第三季銷量大增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銷售46.6萬台,按年大增49.1%,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出貨45.1萬輛,按年增長超過70%,為今年來最高成長;國際市場出貨則為14,418輛,已超去年全年總銷量。 年初至今,公司總銷量已達101.9萬輛,較比去年同期69.8萬輛增長約46%。強勁表現主要受益於公司在國內市場的渠道擴張、產品組合優化,以及提前備貨以應對新的中國電動自行車規範。 今年7月,NIU 推出兩款旗艦新車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強調續航、效能與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費者偏好。 銷量公布後,小牛電動美股周一大漲23.01%,收報5.56美元,今年以來該股已升212.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Mixue buys Fulu beer

上市後首次重大收購 蜜雪冰城涉足精釀啤酒

這家頭部奶茶連鎖企業將以4,000萬美元收購福鹿家51%股權,後者是國內領先的精釀啤酒連鎖運營商 重點: 蜜雪冰城斥資2.856億元收購頭部啤酒飲品連鎖運營商控股權,意在突破競爭白熱化的現制茶飲賽道 標的公司福鹿家實控人為蜜雪冰城首席執行官配偶,但交易定價似乎經公允協商    陽歌 當現制茶飲企業在漸趨飽和的市場中光環褪色,行業龍頭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2097.HK)認為,轉向新式飲品將成為其下階段增長引擎。這家以6至10元平價奶茶及冰淇淋聞名業界的公司,上周宣布進軍啤酒領域開拓新藍海,此舉系其今年3月港股上市之後首次重大並購。 蜜雪冰城宣布以2.856億元(約合4,000萬美元)收購福鹿家(鄭州)企業管理有限公司51%股權。後者在全國經營約1,200家門店,其啤酒飲品售價約為每杯(500毫升)6至10元。蜜雪表示,併購資金源於自有現金儲備,截至6月末公司坐擁逾170億元充沛現金流,其中主要部分來自IPO募集的4.44億美元。 此次併購與蜜雪業務高度協同,通過引入針對熟齡客群(即啤酒消費人群)的飲品線,對現有奶茶、冰淇淋、咖啡核心產品矩陣形成有效補充。標的公司以「福鹿家」品牌運營,產品定價策略與蜜雪基本趨同。福鹿家同樣採用蜜雪式加盟模式,該模式助力後者在國內及全球12大市場構建起超53,000家門店網絡。 二者商業理念高度雷同不難理解,因掌舵者實為夫妻關係。蜜雪靈魂人物是首席執行官張紅甫,福鹿家則由其妻田海霞實際控制。並購前,田海霞通過直接持股60%及控制鄭州麥浪同舟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80%股權(後者持有福鹿家20%股權),合計掌控福鹿家約76%權益。 此類高度關聯交易必將引發投資者嚴格審視,市場擔憂存在向田海霞輸送利益的嫌疑。不過,深入剖析財務數據可見,交易雙方在標的估值層面力求公允(具體分析詳見後文)。且從戰略維度考量,此項並購具較強合理性。 市場反應深刻印證這一點。公告次日(上週四),蜜雪股價應聲上漲2.7%,週五卻又回吐全部漲幅。來得容易去得快,但無顯著負面波動,表明投資者既未過度擔憂也未反應亢奮,究其根源或在於福鹿家規模相對並購方體量而言仍較有限。 蜜雪上市以來股價近翻倍,目前以25倍市盈率高居行業估值榜首。對照同業,競爭對手霸王茶姬(CHA.US)、茶百道(2555.HK)及古茗(1364.HK)市盈率分別為23倍、20倍和19倍,規模較小的滬上阿姨(2589.HK)則為32倍市盈率。 受本土市場日趨飽和影響,未來一年所有企業均承壓。一些分析師同時預警,隨著外賣平台大幅削減推高現制茶飲銷量的高額補貼,該行業群體現行銷售額增速或於年底急劇放緩。此輪外賣補貼始於今年早些時候,由電商巨頭京東入局所致。 估值公允 下文將詳析福鹿家核心經營指標。這家公司體量雖遠遜蜜雪,但增長潛力顯著且賽道優勢突出。首當其衝的是競爭格局,相較於奶茶咖啡行業,國內啤酒連鎖市場成熟度明顯偏低,福鹿家面臨的對手遠少於蜜雪。 蜜雪未披露中國啤酒市場,特別是啤酒門店的具體行業數據。但可合理推斷,以1,200家門店規模計,福鹿家即使尚未登頂,也屬該細分賽道頭部運營商。公告顯示,除傳統精釀鮮啤外,公司還提供果啤、茶啤乃至奶啤等「中式特調」系列產品。 過去12個月,福鹿家實現營收約1.5億元,僅相當於蜜雪截至6月的財年290億元收入的200分之一。這一體量恰與並購估值形成呼應,按收購價推算,福鹿家整體估值約5.71億元,約為蜜雪當前1,430億港元市值的230分之一。 去年,福鹿家實現扭虧,從2023年虧損153萬元轉為微利107萬元。鑒於盈利絕對值有限且波動較大,蜜雪指出宜採用銷售指標估值。據此測算,並購交易對應市銷率約3.45倍,雖處相對高位,但仍低於蜜雪自身4.56倍的市銷率水平。 儘管我們對初現盈利企業常持審慎態度(因利潤或源於創造性會計處理),但基於銷售指標的估值體系表明,蜜雪在交易定價中恪守公允原則,未因實控人夫妻關係支付顯著溢價。 從戰略協同維度觀察,此次並購確實具備高度合理性。蜜雪在公告中多次強調,該交易不僅助其「成長為更具全球影響力的食品飲料品牌」,亦將借力集團龐大供應鏈體系與規模採購優勢,賦能福鹿家加速發展。 蜜雪表示:「該投資後,本集團的產品品類將從現制果飲、茶飲、冰淇淋和咖啡延伸至現打鮮啤,進一步滿足消費者對高質平價產品的共同需求,踐行本集團『讓全球每個人享受高質平價的美味』的使命。」 縱使全球市場對牛奶啤酒或茶味啤酒的接受度尚存變數,我們認同啤酒飲品產品線的補充確將助力蜜雪開拓產品與客群新賽道。依託蜜雪的雄厚資源稟賦,若福鹿家借此次並購推動啤酒業務步入新增長週期,其未來大規模擴張也在情理之中。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軒竹生物招股 集資約7.8億元

四環醫藥(0460.HK)分拆的軒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5.HK),於本周一公開招股,共發售6,733.4萬股H股,每股發售價11.6元,一成作公開發售,每手入場費5,858.5元,集資總額達7.8億元,本月10日截止認購,15日開始在港掛牌。 公司有超過十種藥物資產在積極開發中,涵蓋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當中包括三項NDA批准資產,一項個藥物項目處於NDA註冊階段,以及一項目處於III期臨床試驗階段等。 軒竹生物仍處於虧損階段,2023年的淨虧損達3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更高達5.56億元,主要因行政開支大幅增加,以及支付去年上市申請開支。今年上半年的虧損為1.11億元,跟去年同期相若。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