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金地商置轉盈為虧蝕42億元
經營商業地產的金地商置集團有限公司(0535)周四公布2024年業績,去年轉盈為虧蝕近42億元人民幣(下同),2023年有盈利8.3億元。公司收入132億元,按年減少24%。 收入減少主要是確認的物業銷售收入下跌43.7億元,而內地房地產市場持續不景氣,集團為若干附屬公司物業存貨減值5.6億元,同時也為應收賬款減值約4億元。 展望2025年,公司指出中國經濟應有4至6%的增長,預計房地產市場於今年有輕微復蘇。 金地商置開市跌0.4%至0.249港元,股份在過去一年已下跌近五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家財萬貫富可敵國 香港地產龍頭李兆基辭世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0012.HK)創始人李兆基於周一離世,享年97歲。李兆基年輕時從家鄉順德來到香港謀生,六十年代與郭得勝及馮景禧成立新鴻基地產,七十年代三人分家,李兆基創立恒基並於1981年上市。 及後李兆基又收購中華煤氣(0003.HK)及香港小輪(0050.HK),93年購入美麗華(0071.HK)後,一度讓李兆基登上全球華人首富之位。2000年初他成立私人投資公司兆基財經,主力投資內地企業股份,高峰時兆基財經資產超越2,000億港元,因而又被稱為亞洲股神。 李兆基長於併購舊樓重建,及後物業發展愈做愈大,八十年代參與發展沙田第一城,之後發展的多個大型住宅屋苑,包括有西頁匡湖居、馬鞍山新港城、將軍澳新都城、大埔比華利比別墅等。 二千年後大力拓展甲級商廈,包括中環國際金融中心、金鐘的The Henderson,以及斥資508億港元購入中環添馬艦地皮,建立起中環商業王國。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預期前景艱辛 順豐急降派息比例
主營物流倉儲的順豐房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191.HK)周四公布,去年收入增加2.4%至4.5億港元,末期每基金單位分派12.69港仙,即全年分派為27.4港仙,較2023年減少4.4%。 分派減少主要是下半年的分派比率只有90%,導致全年分派比率為95%,2023年全年為100%。公司解釋,今年的租賃市況極具挑戰,希望可保留實力應對,故減低派息比例。 由於市場的租金下跌,順豐房託的投資組合的估值為67.31億港元,同比下跌8.9%。公司表示,將會提早進行再融資、磋商降低所有貸款成本、延長利率掉期合約期限,以應對當前環境。順豐房託周五開市跌近5%至3.05港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去年業績不跌反升 百仕達勁賺34億
去年內地樓市持續疲弱,內地開發商不是出現大幅虧損就是盈利大縮水,但從事房地產及金融投資的百仕達控股有限公司(1168.HK)去年竟錄得大額盈利,公司周二發盈喜,預期2024年度盈不少於35億港元,而2023年度則虧損2.78億港元。 能扭虧為盈,原來全賴財務技巧安排,公司以權益法入賬的投資Rockefeller Group Asia Pacific, Inc的業務,合併為百仕達的一間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從而產生一次性收益。換言之,公司去年盈利並非來自正常業務。 百仕達周三開市升9%報0.233港元,公司近期股價處於兩年多以來的高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龍湖銷售持續下滑 1月環比同比雙跌
內房開發商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960.HK)合同銷售續下滑,周二公布1月銷售只有44.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36%,按月跌45%。上月歸屬於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額為30.1億元,按年跌35%,按月則跌44%。 內房銷售持續不振,即使政府去年推行穩定措施,亦只屬曇花一現,未能長時間帶動銷售量,相信亦要待時間進一步去庫存,樓市才有望扭轉疲態。 龍湖開市報9.76港元,微升0.4%,過去半年股價已由高位下調51%。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萬科向深鐵借貸 質押萬物雲兩成股份
內地物業管理公司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有限公司(2602.HK)周一公布,公司大股東萬科企業(2202.HK)已將約2.1億股萬物雲股份,質押予深圳市地鐵集團(下稱深鐵)。 萬科向其大股東深鐵借款28億元人民幣(下同),但要向深鐵提供40億元的資產抵押,萬物雲股份將作為這次借貸的抵押品。萬科現控有萬物雲6.6億股,佔總發行股本的57.12%。 內地樓市疲弱,龍頭萬科也不能獨善其身,公司早前發盈警,預計2024年股東應佔虧損達450億元,創下上市以來最大虧損。期間公司也宣布,主席郁亮辭任,首席執行官祝九勝則因「身體原因」辭去所有職務,萬科董事會主席由深鐵黨委書記及董事長辛傑接任。 萬物雲周二開市報22.5港元,跌2.4%,過去半年股價由高位下跌近2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綠城1月銷售按年下跌9%
內地開發商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3900.HK)周四公布,今年1月集團自投項目的銷售金額約71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的77億元相比,下跌9%。 集團的自投項目共售出1,231套房,按年下跌13.5%,每平方米均價約37,278元,按年跌7%。 綠城在芸芸內地開發商中,屬少有沒需要進行債務重組的企業,業績亦表現相對穩定。然而,集團也受內地樓市疲弱的大環境影響,早前發盈警,料2024年股東應佔溢利,有機較2023年的31.2億元下跌約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