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籌集了金額不高的2億元,該公司總經理預測,這個小眾行業可能來到了臨界點

重點:

  • 在最新一輪融資中,領先的3D打印設備製造商聯泰科技籌集了規模不大的2億元資金,與此同時,該公司正在向整個3D打印價值鏈拓展業務
  • 在計畫中的IPO之前,為了進入下一發展階段,該公司必須將市場擴大到更多行業,同時改進技術

西一羊

多年來一直停留在「令人稱奇」階段的3D打印技術,最近獲得了一些動力,因為它在説明生產救命的醫療產品方面大派用場。這些產品因為新冠疫情時代的供應鏈中斷經常出現短缺。然而,雖然在製造從精密模具到房屋的各種物品上,其精度和用途引人關注,但這項技術從未真正大行其道。

聯泰科技(UnionTech)是這波新生浪潮前沿的中國頭部企業之一,它在上週五宣佈獲得了最新一輪融資。領投的是中國領先券商中信證券子的公司金石投資,其他投資者主要是中型的國內企業,包括元禾控股、國有的國科嘉和、龍騰資本和晨山資本。

聯泰科技籌集了2億元,對於一家擁有20多年歷史的行業領導者來說,這不是令人驚豔的數字,而這也反映出公司和更廣泛行業面臨的困境。最新的這輪融資之前,聯泰科技去年12月募集了規模差不多的3,000萬美元(2.08億元),完成了D輪融資。

該公司拒絕提供在這輪最新融資中的估值。但相對較小的融資金額,加上沒有披露最新估值,意味著聯泰科技還沒有進入「獨角獸俱樂部」,也就是估值達到或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行列。

聯泰科技成立於2000年,之前曾在中國場外交易式的新三板上市。但2019年初,它宣佈了退市計畫,因為跟退市的其他公司一樣,其股票因為交易冷清而在市場上萎靡不振。

該公司在當年稍後舉辦了一場備受矚目的活動,稱正在尋求新的IPO,這引發了對其打算在上海當時新設立的科創板上市的猜測。科創板面向的是快速增長的初創企業。聯泰科技宣稱其上周的最新融資是「在IPO前」,但沒有提供任何關於新上市計畫的具體細節。

該公司極有可能在中國內地的A股市場上市,因為它的多數投資者都來自中國。但在香港或美國進行境外上市也有可能,因為它的許多投資者都管理著以美元計價的基金。

我們稍後將仔細看看該公司的主要業務,並分析它面臨的挑戰。但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3D打印技術的整體情況,及其在中國的發展。

3D打印也被稱為增材製造,指的是把3D數位模型變成實物的過程。這種印表機可以在電腦螢幕上設計產品,然後通過逐層疊加材料把實物「打印」出來。該技術非常適合製作產品原型,因為可以通過調整軟件來對產品進行改變——而傳統的方法則需要在工廠裡重置笨重的機器和工具。該技術還能減少浪費,更好地實現定制和提高生產靈活性。

政府加持

長期以來,北京方面一直將該技術作為提高國家製造業競爭力的一種方式加以推廣,並在2015年的一份規劃文件中,將其列為優先發展對象。中國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在過去幾年,中國的3D打印產業發展迅速,預計今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48億元,高於2017年的96億元。

3D打印行業由材料、設備、軟件和服務四個子市場組成。根據研究公司SmartTech Analysis的統計資料,服務和設備是其中兩個最大的貢獻者,在2019年分別佔該行業全球產出的50%和30%左右。

據中國本土的研究機構中商情報網的數據,聯泰科技目前以16.4%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3D打印設備市場的首位。前五名中的其他四家都是外國公司,包括StratesysEOS通用電氣(GE.US)和3D Systems(DDD.US),共佔45.9%的份額。與聯泰科技最接近的國內同行是華曙高科鉑力特(688333.SH),分別佔據6.6%和4.9%的份額。

根據之前提交給新三板的數據,聯泰科技在2016年和2017年的收入分別為1.62億元和2.4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40萬元和700萬元。隨後幾年的財務資料欠缺。

但該公司在今年年初的一份公告中表示,聯泰科技「已經保持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長,營業收入年平均增長率超過50%」。僅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該公司去年的收入就會達到13億元左右,這個數字看起來很穩健,但並不會吸引新興行業投資者的更多關注,因為他們希望看到更高的增長率。

作為其更廣泛增長戰略的一部分,聯泰科技近年來一直尋求在3D打印行業的整個價值鏈上拓展業務,希望將自己定位為整個生態系統的服務提供者。這個生態系統的一個重點領域是材料。去年 7 月,聯泰科技與德國化工供應商贏創工業(Evonik Industries)簽署協議,建立一個聯合實驗室,作為雙方開拓中國市場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

儘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聯泰科技要想更上一層樓,還面臨著一些重大挑戰。首先,雖然說得天花亂墜,但3D打印產品仍然是一個小眾市場,這項技術只在航空航太、國防和醫療等特定行業找到了強大的客戶。因此,聯泰科技的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為其他工業企業製造原型產品的公司,而不是能夠產生巨額收入的大眾市場產品,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並不意味著聯泰科技沒有嘗試開拓大眾市場,因為該公司多年來也在尋求將產品直接銷售給各行業的工業用戶,尤其是在醫療和製鞋行業。

與此同時,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該公司在其2018年半年度的報告中表示,預計將有更多競爭對手進入該領域,競爭加劇將壓低它的利潤率。在同一份報告中,該公司認為,雖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其技術仍落後於國際同行。

歸根結底,聯泰科技成功與否,將取決於整體市場的發展情況,以及它能否提高自身的技術水準。總經理馬勁松似乎很自信,他說這個行業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也許這是真的,儘管到目前為止它的籌資規模不大,這似乎意味著投資者還沒有接受這個說法。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Distinct Healthcare

專注私立高端醫療 卓正醫療三闖港交所

卓正醫療已構建起覆蓋中國經濟發達地區的醫療服務網絡,在中國一二線城市擁有並經營19家醫療服務機構 重點: 卓正醫療採用家庭醫療模式,將單次、低頻的醫療需求轉變為多人、更高頻的服務 2025年前8個月才首次實現經營利潤回正,同期錄得淨利潤8,321.1萬元    莫莉 在政策監管趨嚴、醫保支付改革等背景之下,中國不少民營醫院陷入經營困境,甚至出現破產倒閉潮。不過,定位中高端市場的私立醫療服務卻展現出較強的韌性,營收規模不斷擴大。11月5日,以中產家庭為目標客群的卓正醫療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書,這是其自2024年5月以來的第三次遞表,海通國際、浦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卓正醫療的業務始於2012年,現可提供兒科、齒科、眼科、皮膚科、耳鼻喉及外科、婦科及內科等一系列專科服務,目標客群是具有較強購買力、偏好更個性化醫療服務的大眾富裕人群。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以2024年的收入計,卓正醫療是中國第三大私立中高端綜合醫療服務機構,市場份額為2.0%。中國大眾富裕人群規模持續擴大,從2020年的1.04億人增至2024年的1.23億人。大眾富裕人群的增長推動中高端醫療服務需求快速上升,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3,223億元增至2024年的6,411億元,弗若斯特沙利預計到2029年,該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11,659億元。 經過13年發展,卓正醫療已構建起覆蓋中國經濟發達地區的醫療服務網絡,在深圳、廣州、北京、成都、蘇州、長沙、上海、重慶、杭州及武漢擁有並經營19家醫療服務機構,包括17家診所和2家醫院。卓正醫療的業務亦拓展至海外,在新加坡經營四家全科診所,在馬來西亞經營一家全科診所,成為少數走出國門的中國私立醫療品牌之一。 與中國絕大多數醫療機構採用的個人醫療模式不同的是,卓正醫療採用的是家庭醫療模式,將單次、低頻的醫療需求轉變為多人、更高頻的服務。以兒科作為流量入口,帶動了整個家庭的醫療消費。2025年前8個月,卓正醫療兒科總就診人次達15.89萬,在整體就診人次54.1萬中佔比達三成。 為了吸引更多家庭成員就診,卓正醫療從2020年起推出了以年費為基礎的會員計劃,可以為一個賬戶中最多六名會員提供優先預約、部分醫療服務及產品的折扣價等優惠,大大提升患者的回頭率。截至2025年8月底,卓正醫療共有11.65萬個會員賬戶。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8個月內,分別有73.34萬、90.58萬以及64.21萬人次的患者在卓正醫療服務機構及在線醫療服務平台付費就診。 盈利並不容易 儘管卓正醫療的業務快速增長,但財務表現卻並不盡如人意。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8個月,卓正醫療的營收分別為6.9億元、9.58億元和6.96億元,但是其盈利之路卻並不容易,2022年和2023年,公司淨虧損分別為2.22億元和3.53億元。2024年,在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的支撐下,公司實現淨利潤8,022.7萬元,同期的經營利潤仍虧損4,687.7萬元。直到2025年前8個月才首次實現經營利潤回正,同期錄得淨利潤8,321.1萬元。 其中,巨大的僱員薪金及福利開支是是影響卓正醫療財務表現的主要原因之一。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8個月,卓正的僱員薪金及福利開支總額分別為4.36億元、5.65億元以及3.77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63.2%、58.9%及54.2%。 這部分支出難以大幅縮減,因為醫生團隊是卓正醫療的核心競爭力。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擁有387名全職醫生,平均執業經驗約15年,其中約79%的醫生曾在頂級三甲醫院執業。不過,隨著經營效率提高和就診人次增加帶來的規模經濟效益,卓正醫療的毛利率正在改善,整體毛利率從2022年的9.3%提升至2025年前8個月的24%。 卓正醫療的發展中一直備受投資機構青睞,自2014年以來,公司完成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H Capital、天圖資本、經緯中國等知名機構,其中騰訊是卓正醫療的最大機構投資方,持有19.39%的股份。 在2021年完成的E輪融資中,卓正醫療的估值已升至約5.1億美元(約合36.3億元)。作為參照,目前已在港股上市、年營收超10億元的眼科專科機構希瑪醫療(3309.HK),其市值約為22.45億港元,仍顯著低於卓正醫療上一輪融資估值。這一反差也反映出港股市場對醫療服務企業的評判邏輯:投資者更為看重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和自我造血水平,而非僅憑業務規模或融資估值。因此,卓正醫療能否在上市後展現出穩健的盈利前景,將成為其獲得市場認可的關鍵。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啟明醫療出售杭州項目 變現3.75億元

醫療器械生產商杭州啓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500.HK)周二公布,已與杭州濱江城建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協議,以總代價約3.75億元(5,300萬美元)出售位於杭州的生命健康產業園在建項目,連同相關土地使用權,交易將待股東批准後生效。 公司表示,此次出售主要是為配合戰略調整,聚焦核心心臟瓣膜技術,減少對非核心及重資產項目的投入。出售所得款項淨額約3.44億元,其中約2.65億元將用於償還銀行貸款,餘額約7,860萬元補充日常營運資金。 公司預計此次交易將錄得約500萬元稅前虧損,惟可減輕未來約7億元的建設支出壓力,改善現金流與資產負債狀況。董事會認為,交易價格雖較估值折讓約12%,但屬合理水平,有助提升公司財務靈活度,集中資源於主營業務發展。 同時,集團宣布變更首次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用途,將7,303萬元重新分配至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以更有效調配財務資源。 公司股價周三高開,全日收報2.52港元,升2.4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丘鈦上月產品銷售同比升兩成

手機鏡頭製造商丘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478.HK)周二公布十月銷售數據,上月攝像頭模組銷售數量4,741.6萬件,按年上升20.4%,較九月則微升1.6%。當中3,200萬像素以下攝像頭模組表現最理想,按年大升45.4%至2,593.4萬件。 指紋識別模組銷售數量1,841.3萬件,按年升19.2%,但按月則微跌3.3%。當中超聲波指紋識別模組升幅驚人,同比增長409.5%至493.7萬件。 集團表示,銷售量同比增長,主要是集團在手機攝像頭模組,以及指紋識別模組業務的市場份額上升。至於超聲波指紋識別模組銷售量較九月減少,主要是受客戶項目周期影響。 周三丘鈦科技開市跌1.3%至11.94港元,公司今年股價升逾八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esai news wrap

新聞概要:禾賽提前一季度達成2025年盈利目標

這家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解決方案企業在第三季度實現創紀錄的2.6億元盈利,當期營收與出貨量均大幅增長    余特莉 禾賽科技(HSAI.US;2525.HK)周二公佈其第三季度盈利創歷史新高,並在業界領先的激光雷達技術支持下,提前一季度達成2025全年盈利目標。公司當季淨利潤達2.6億元(合3,600萬美元),令今年前九個月盈利總額攀升至2.8億元。 基於超預期的盈利表現,禾賽將全年淨利潤指引上調至3.5億至4.5億元區間。 禾賽表示,第三季度營收同比激增47%至8.0億元,主要受「出貨強勁及激光雷達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與機器人領域滲透率提升」驅動,尤其是ADAS正快速成為眾多車型的標準配置。 據行業監測機構蓋世汽車統計,禾賽在遠距激光雷達領域已連續七個月保持領先,8月市場份額達46%,分別是第二、第三名廠商的1.5倍和2.4倍。 禾賽創始人及CEO李一帆博士透露,本季度禾賽獲得前兩大 ADAS 客戶 2026 年全系車型定點合作。「我們近期與全球頭部自動駕駛出租車及卡車企業達成合作,包括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哈囉出行、京東物流、Motional等橫跨北美、亞洲和歐洲的合作夥伴。」李一帆補充道。 與此同時,在基本安全冗餘需求和新法規的驅動下,行業開始傾向於支持L3自動駕駛的多激光雷達配置,為相關製造商創造強勁的推動力。在第三季度,禾賽旗下擁有全球最長探測範圍的高端ETX激光雷達,與中國前三名新能源車製造商再次達成合作,並搭配多個FTX補盲激光雷達,量產計劃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開始。每輛L3車輛現在預計採用三至六個激光雷達(單車激光雷達價值量約為 500 至 1,000 美元),擴大了禾賽的潛在市場。 公司當季激光雷達總出貨量達441,398台,同比增長228.9%;其中ADAS 交付量為 380,759 台,增長至 3 倍;機器人領域交付量為 60,639 台,激增至 14 倍。 當季公司毛利率達42%,而運營開支同比下降23%。 禾賽是激光雷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公司於2023年2月登陸納斯達克,今年9月通過港交所二次上市,綠鞋後融資總額達6.14億美元。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