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估值和股價表現都落後同業的體育用品公司,希望在童裝及電商業務尋求突破,市場仍觀望成果

重點︰

  • 361度公布第四季營運數據,主品牌零售額僅按年持平、童裝零售額錄得低單位數升幅,電商平台整體流水則錄得約25%大幅增長
  • 該公司無論是股價還是估值,都明顯跑輸同業李寧、安踏、特步和滔博

葉天娜

本來應該去年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的第19屆亞運會,因為新冠疫情延至今年9月,屆時亞洲各地的運動精英將齊集這個沿海城市爭奪獎牌。這次亞運的官方體育服飾贊助商,連續第四次由中國品牌361度國際有限公司(1361.HK)擔任,這個一直深耕於中國二三線城市的體育品牌,近年正努力追趕同業李寧(2331.HK)、安踏(2020.HK)和特步(1368.HK),但仍然未竟全功。

1月16日中午,361度公布了去年第四季數據,短短兩頁紙中,可以看到公司在中國的嚴竣新冠疫情中,仍能保持主品牌零售額按年持平;作為新希望的童裝零售額,則錄得低單位數增長;表現最佳的電商平台整體流水,更錄得約25%增長。

相比同業安踏的主品牌同期錄得高單位數銷售額倒退、副品牌FILA錄得10%至20%倒退,以至特步國際全國零售銷售錄得高單位數下跌,361度的表現無疑較佳。因此,361度的股價翌日曾經大漲9.9%,但收市升幅縮減至只有3.8%,在春節假期前收報3.61港元,比公布營運數據前微升4.2%,貼近過去52周的中下游水平。

361度、李寧、安踏和特步曾被稱為中國四大體育品牌,李寧憑藉專業運動和潮流引領者的角色,保持領先位置;安踏靠收購意大利FILA,在多品牌路線上取得成功,兩家公司更成為港股中的行業代表,獲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至於特步在引入影星謝霆鋒作為股東及代言人後,憑年輕路線闖出一條新路。

轉攻童裝求突破

反觀361度主席丁輝煌一直為公司尋找突破口,兩年前終於在童裝及線上新零售看到了曙光。

根據361度去年上半年業績,童裝收入達6.83億元,按年增長37.1%,電商業務的網上獨家產品銷售收入,更按年大漲60.3%至7.82億元;在第三季,童裝品牌零售額按年增長20%至25%,電商平台的銷售仍增長約45%;但到了第四季,由於新冠疫情在全國蔓延,無論童裝或電商的銷售增幅都明顯放緩,但至少仍不致於出現倒退。

獨立股評人鄒家華認為,361度的電商業務表現理想,很大程度與提供高折扣去庫存所帶動,但到了第四季,由於大量實體店在疫情下未能開業,加上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因為疫情取消,令361度失去大額訂單,直接影響銷售表現。

「很多人可能擔心361度的增長已經飽和,但由於該公司在童裝方面與中國航天、Kakao Friends和高達等著名知識產權(IP)合作,很受國內兒童歡迎,預計在居民財富效應下,今年會受惠於去年的低基數效應,令童裝銷售增幅重回雙位數。」鄒家華說。

自從港股在去年11月觸底反彈後,體育用品作為內需的重要部份,多只相關股票從低點強力反彈,截至春節假期前,滔博(6110.HK)股價差不多翻倍、李寧漲逾80%、安踏大升超過70%,即使表現稍為落後的特步,也錄得差不多一半的升幅,反觀361度僅漲約一成,明顯「跑輸同行」。

市盈率明顯折讓

不僅股價升幅落後,361度的估值也比同行低,最新市盈率僅8.1倍,遠低於李寧、安踏、特步和滔博的19倍至38倍,反映市場對361度業務前景的信心,明顯不及其他體育用品商。

展望2023年,隨着中國優化防疫政策,加上去年12月官方在《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中提出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促進群眾體育消費,以及實施全民健身等戰略,361度所屬的體育用品板塊仍然商機處處。

西部證券的報告認為,由於國策支持,加上杭州亞運將於9月舉辦,有助拉動中國體育產業鏈回暖。報告又指出,在後疫情時代,二三線城市居民更重視運動健身,有助運動服飾在「下沉市場」提高滲透率,這種大趨勢堪比為361度 「度身訂造」。

至於中金公司的研報則認為361度的四季度的表現優於同業,主要受惠於提供折扣和擴大會員權益等靈活銷售策略,以及增加二三線城市佈局。該行估計,隨着零售環境好轉,管理層繼續拓展和優化銷售渠道,其兒童門店增長可能快於主品牌,有助其提升產品知名度,因此維持361度的「跑贏行業」評級,目標價4.31港元,意味將有大約兩成的潛在升幅。

經歷一整年的反覆「封城」和「解封」,隨着官方放棄新冠清零政策,中國終於全面「復常」,要確保未來經濟恢復高速增長,內需絕對是一大動力,而運動用品銷售將成為重要一環。官方政策鼓勵、經營環境改善,加上作為國家盛事杭州亞運的官方合作伙伴,都已經為361度提供了復甦的土壤,公司宜好好把握這些利好因素,鞏固銷售表現增長,獲取更多投資者信任以提升估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遊戲相關收入年增12% 網易第三季多賺近三成

網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億元($13億美元),增速較第二季增長9.4%放緩,非公認會計准則下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億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億元,續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當中在線遊戲收入佔分部總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億元,按年增加3.56%;網易雲音樂收入跌1.8%至19.64億元。創新及其他業務收入跌近19%。 網易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磊表示,未來將聚焦和持續投入現有取得成功的遊戲項目,未來新作採精品化策略,避免資源分散於信心不足的新項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資源研究AI在遊戲創新、開發及營運中的應用。 業績公布後,網易美股周四收升0.40%,報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價上升銷售策略奏效 六福預告中期多賺5成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發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約20%至30%;盈利則大增40%至50%。 根據公司去年中期業績,收入54.5億港元,賺4.17億港元;按此計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億至70.9億港元,盈利約5.8億港元至6.75億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產品差異化及銷售策略成功,帶動定價首飾產品的銷售大幅增長。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價上漲、定價首飾產品銷售佔比增加,以及營運槓桿帶動利潤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開報25港元,公司今年以來股價上升74%。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債務壓力揮之不去 希教國際持續賣校求生

民辦高教寒冬持續,債台高築的希教國際再度出售資產求生 重點: 最新一宗交易雖僅作價1,000萬元,但涉及每年1.2億元貸款回收承諾 3.5 億美元零息可轉債已完成重組並全數贖回,外幣債務風險正式解除    李世達 在中國民辦高教投資熱潮退卻的當下,債台高築的希教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資產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萬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諾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買方更要負責為倍諾思教育償還希教的3.8億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義的並非交易對價,而是買方承諾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償還1.2億元本金與8%利息的股東貸款,等於替公司在未來幾年鎖定可預期的現金流,協助緩解持續緊絀的財務壓力。 事實上,希教近兩年來已多次出售資產,市場估算累計變現超過23億元,涵蓋江西、甘肅、雲南、上海、蘇州等多個教育項目,構成一條漸次收縮的資產處置路線。過往公告中,公司措辭高度一致:「聚焦優質核心資產」「改善資產負債表」「提升股東回報」。 若說過去的民辦高教是以擴張換增長,如今希教則是以縮表換生存。 零息可轉債拆彈 希教的財務壓力說來話長,但最受關注的是2021年發行的3.5億美元零息可轉債。該債務曾於去年3月遭債權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呈請,同年8月撤回,重組談判即告展開。 今年6月,公司與持有逾56%本金的債權人小組達成原則協議,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將以610美元提前贖回,並於7月獲95.94%未償本金持有人支持通過,使方案具備約束力。重組已於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隨後公司於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償債券的贖回,意味其外幣債務風險基本解除。 然而,拆彈成功並不代表財務壓力從此消失。根據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報告,公司淨流動負債達56.27億元,其中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11.3億元,而手頭現金僅約16.16億元。 所幸在財務報表的另一端頗為亮眼。期內收入為21.17億元,按年增長3.6%;股東應佔溢利達3.07億元,大增28.5%,經營現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淨流出轉正至2.71億元,公司運營層面似已重回正軌。 至此,化債仍是最重要議題,資產處置成為去槓桿進程中的核心組件。對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諾思,公告明言校舍規模與場地難以滿足未來教學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額外投入改造資本。從財務角度而言,這是一場在增長與現金流之間的取捨,而在債務仍需時間化解的階段,公司顯然選擇後者。 持續出售邊際資產 今年以來,希教密集處置多項教育資產,從甘肅白銀、江西南昌與樟樹,到陝西西安及廣西桂林的項目,市場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現金回收與債務轉移規模或超8億元。 從已披露公告可見,被剝離的項目普遍具備明顯共通點,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連續虧損或資產淨值為負,且校舍改造與辦學條件提升需要持續資本投入,投資回收期較長等。 此外,多數項目位於生源增速放緩、民辦本科競爭激烈的二三線地區,招生提升空間有限,難以為集團帶來穩定現金流。出售此類邊際資產成為公司降槓桿與修復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策略,將更多資源集中於具規模與學科優勢的核心辦學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後首個交易日,希教股價下挫7.83%,收報0.2港元,今年以來仍錄約37%升幅,跑贏大市。市場的定價邏輯亦相對清晰:在零息可轉債拆彈後,公司不再面臨外幣債務違約風險,但能否持續推動資產處置回款,並有效用於補強資本結構,將決定估值能否修復。 希教目前追蹤市盈率約3.6倍,仍低於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這種折讓反映市場對槓桿與現金流的不確定性,但若未來幾次處置交易能順利收回貸款及對價,尤其在流動性偏緊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負債結構,估值曲線仍可能出現修復空間。 對希教而言,出售資產只是漫長去槓桿的中場。在人口負增長、生源分流與監管審慎成為常態的背景下,民辦高教再難以依靠複製校區達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學科壁壘、區位優勢與穩定現金回收能力的資產,是獲得市場定價主導權的關鍵。希教目前估值仍處低位,具一定情緒修復可能,但相信會是一場耐力賽。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通快遞第三季淨利增長5% 下調全年業務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遞(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錄得收入118.65億元(16.66億美元),按年升11.1%,淨利潤25.24億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計,公司收入345.88億元,按年升10.29%。淨利潤64.55億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遞包裹量為95.7億件,按年增長9.8%。期內包裹量增長及包裹單價增長1.7%,帶動核心快遞服務收入增長11.6%。受惠於電子商務退貨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銷機構產生的直客業務收入增長141.2%。同期毛利率則按年跌6.3個百分點至24.9%。 此外,公司下調了年度指引,將全年包裹量預計由原本的388億至401億件,下調至介於382億至387億件之間,按年增長12.3%至13.8%。 中通快遞港股周四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48.4港元,升0.6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