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突然傳出騰訊減持美團的消息,雖然管理層稱「報道不實」,但未能消除投資者的擔憂,市場更憂慮騰訊可能出售其他投資的上市公司套現

重點︰

  • 《路透社》引述消息稱,騰訊可能會在今年內出售部份或全部美團持股,雖然騰訊管理層回應查問時稱「相關報道不實」,但未能令投資者釋疑
  • 騰訊持有超過70只港股及美股上市公司的股份,當中大部份未具備盈利能力,有意見認為騰訊沽出這些持股套現後,可選擇用作回購公司股份

裴梓龍

曾被投資市場熱捧的中國科技股,最近兩年被官方反壟斷及數據安全監管陰霾籠罩,股價從高位蒸發一半以上的公司比比皆是,就連過去十年高歌猛進的騰訊控股有限公司(0700.HK),股價也從2021年的高位770港元下跌接近六成。

過去10年,騰訊一方面靠自身的遊戲業務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倚靠強勁的現金流和資金「東拼西購」,組成一支「英雄聯盟」,涉及民生、金融、零售、娛樂、餐飲、出行及人工智能等行業,甚至坊間有種說法──中國人的生活幾乎離不開騰訊生態圈。

但是,這套戰略在官方強監管的大政策下已經失靈,「英雄聯盟」正在瓦解。

8月16日下午,《路透社》突然上載一篇報道,文中引述消息人士稱,騰訊近月一直與財務顧問接觸,研究如何出售「全部或大部份」總值約240億美元(1,644億元)的美團(3690.HK)持股,更稱中國監管機構對騰訊和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等科技巨頭的「帝國」很不滿,因此騰訊沽出美團,可能是為了安撫政府。美團當日股價大挫9.1%至164.5港元,創接近三個月低位。

兩天後,騰訊管理層的回應耐人尋味,僅說相關報道「不是完全準確」,在分析員會議中再被追問時,也只說「相關報道不實」,但沒有斬釘截鐵地表明不會出售美團任何持股,或解釋報道的哪部份不實。因此,投資者的擔憂未能完全掃除,美團股價持續疲軟。

值得留意的是,以上傳聞是在騰訊大手減持京東(JD.US; 9618.HK)股份後不到一年傳出。在那次交易中,騰訊透過向投資者發放價值164億美元的京東股票作為股息,令其京東持股從17%降至2.3%。去年12月騰訊宣佈撤資的當天,京東的股價急挫了9%。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楊韻銳認為,騰訊投資的很多公司仍未錄得利潤,加上公司本身需要資金回購股份,不能排除減持美團的可能性,「美團2024年的預測市盈率高達60倍,騰訊只有16倍,沽出美團絕對有效釋放價值。」

股權投資6,000億元

作為中國科技頭部企業的騰訊,目前持有超過70家在香港與紐約上市的企業權益,組成「騰訊生態圈」,與另一家科技巨頭阿里巴巴分庭抗禮,例如入股拼多多(PDD.US)和京東,以抗衡後者的淘寶和天貓。騰訊的策略是希望投資的企業借助旗下社交應用程序微信引流,以達致經營上的協同效應。

根據騰訊最新財報,截至今年6月底,騰訊投資上市公司的權益公允價值高達6,019億元,除了美團外,其他持股價值較高的港股包括閱文集團(0772.HK)、快手科技(1024.HK)、嗶哩嗶哩(BILI.US; 9626.HK)和蔚來汽車(NIO.US; 9866.HK),總值逾1,000億港元(860億元);至於美國上市的主要持股有Sea Ltd. (SE.US)、拼多多和騰訊音樂(TME.US)等,分別價值73.9億、89.7億和37.8億美元,市場憂慮這批股份將會成為騰訊潛在減持對象。

對投資者來說,不確定性是最大顧慮,因此資金不敢進取,擔心騰訊不知道甚麼時候會大舉拋售,限制相關股份的上升動力,正如市場一直擔憂股神畢菲特有可能沽出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1211.HK),令這隻過去一年多的大牛股,變成現在只有波幅沒有升幅的股份。

事實上,官方近年全力打壓「資本無序擴張」,加上經濟因新冠疫情放緩,涉獵大量行業的騰訊首當其衝,公司今年第二季更交出一張讓市場失望的成績單。

季度收入首次下跌

騰訊上季度收入錄得2004年上市以來首次下跌,除了按季倒退1%、也按年下跌3%至1,340億元,主要因為兩大核心業務增值服務與網絡廣告的收益下降,其中後者更大減18.4%,反映經濟不景對廣告客戶預算的影響。

由於行政開支增加,加上處置及重新評估若干投資而產生的收益淨額大減近八成,公司第二季淨利潤同比倒退56%至186億元,可見曾經的高增長股王已風光不再。

楊韻銳認為,最令投資者擔心的,是騰訊旗下核心遊戲《王者榮耀》、《天涯明月刀》和《英雄聯盟》的收入下跌,導致整體遊戲業務表現疲弱。雖然管理層最新押注為視頻創作者提供內容上傳管理、資料查詢等功能的專屬服務平台「視頻號」以尋求新增長點,但面對其他專注短視頻的平台,其用戶使用量和使用時間明顯較低,未來對收入的幫助仍然需時觀察。

從以往瘋狂擴張,到現在逐步收縮,騰訊未來很難再靠一眾盟友推動增長,自身的遊戲業務至今仍未獲官方批發新版號,節省開支看來是必要之痛。總裁劉熾平在分析員會議中便透露上季已實施多項節約措施,包括裁員5,000多人,旗下僱員人均月薪更環比減少900元,至82,900元。

在南非大股東Naspers的沽售壓力下,騰訊股價過去一個月在300港元水平苦苦掙札,市盈率已低至10.7倍,管理層在分析員會議中更直言公司「股價被嚴重低估」,因此在業績公布後,便立即恢復回購。此舉對公司股價會否帶來支持作用,還需時間印證。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Baidu does infrastructure

簡訊:訂單量突破1,400萬 蘿蔔快跑領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市場並加速全球拓展

百度(BIDU.US; 9888.HK)上周三宣布,截至八月其蘿蔔快跑(Apollo Go)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累計已完成1,400萬單。這鞏固了其行業領導地位,未來基金(Future Fund LLC)董事總經理Gary Black近期亦稱該公司為「全球無人駕駛出租車領導者」。 財報顯示,僅第二季度蘿蔔快跑完全無人駕駛訂單超220萬單,同比增長148%。百度表示,其車隊迄今累計實現超2億公里無人駕駛里程,且保持優異的安全記錄。與此同時,谷歌Waymo截至今年五月累計付費訂單量達1,000萬單,並宣布其無人駕駛里程達1億英里(約1.6億公里)。 截至六月,蘿蔔快跑業務版圖已覆蓋全球16個城市,並逐步擴大公開道路測試範圍。八月,百度在迪拜和阿布扎比指定區域啓動中東路測。香港是蘿蔔快跑首個右舵車市場,近期測試已拓展至東湧和南區,推進商業區與住宅區更複雜路況的測試。 百度聯合創始人兼CEO李彥宏在上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在那裡(香港)的經驗為進軍其他右舵車市場提供了寶貴的行業洞察,增強了我們在全球擴展蘿蔔快跑業務的信心。」 七月,百度與Uber達成多年期合作,計劃在亞洲和中東等多個市場部署數千輛無人駕駛車輛。八月又宣佈與Lyft在歐洲達成合作,首站覆蓋德、英兩國,加快推進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的全球佈局。 阳歌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ina East Education

受惠職教需求日增 中國東方教育盈收雙升

這家職業教育龍頭企業上半年營收增長10%,淨利潤飆升近50% 重點: • 中國東方教育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10%,較過去兩年的增長率翻倍有餘 • 公司受益於中國年輕人對職業培訓日益上升的偏好,且後者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陽歌 職業教育不僅助力中國青年應對嚴峻就業市場,更為中國東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注入強勁動力。本週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公司幾乎所有核心指標均穩步增長,其中淨利潤增幅近50%。 對投資者更具意義的是,這家公司崛起,成為中國職業教育領軍者,促使此前低迷的股價強勢反彈,52周內累計漲幅逾200%,觸及近四年高位。不過,投資者跟風追漲前需注意,職教板塊已顯現分化格局,龍頭股表現強勁,中小同業則持續承壓,詳細分析見下文。 過往數年間,職教機構在中國龐大教育體系中一度遇冷,因資本競相追逐K-12學段服務,以及頂尖高校考生的高增長私營企業。2021年監管風波叫停多數K-12學科培訓服務,使前者幾乎清零;隨著中國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後者近期也明顯承壓。 此消彼長之下,專注烹飪、汽修、計算機維修等實用技能培訓的職教機構,反成民辦教育領域表現最佳的板塊。與觸碰監管紅線的K-12教培機構不同,職業教育正持續獲得政策強力支持。 政策紅利直接體現於財報:中國東方教育上半年政府補助金倍增至2,150萬元(折合30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1,170萬元。金額絕對值有限,但顯著印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此類無須償還的資金既可衝減運營成本,更能直接增厚利潤空間。 近期關鍵政策突破在於,職教機構首獲頒發學士學位授權,這是原屬傳統高校的特權。除象徵高等教育類型平等化外,更具實質意義的是,職校畢業生由此獲得報考公務員及攻讀研究生的資格。 中國東方教育在財報中指出,為應對市場變局,其三年制長期課程的報名佔比持續攀升。為使日益趨近傳統高校模式的長期培養獲得更佳環境,公司正打造多個“職業教育產業園”。此概念實則暗合高校校園的職教版本。 新園區將與遍布全國的234個教學中心(主要是小型教學點)形成互補。目前,四川、山東、貴州、河南四省職教產業園一期已投入運營,江蘇、江西兩省同類項目也在規劃中。 公司強調:「本集團相信職教產業園,將成為增加學生對本集團教育服務需求的主動力,並可在未來達致成本協同效益。」 美容領域的大生意 財報深層數據進一步揭示,中國東方教育整體招生規模加速擴張,但當前疲弱就業環境下,各專業冷熱不均。時尚美業板塊表現亮眼之際,信息技術(IT)領域竟意外遇冷。 公司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0.2%至21.9億元(上年同期為19.8億元),相較過去兩年3%至4%的年增速顯著提升。期內新生註冊量同比增長7.1%至83,521人,學員月均總數增長5.5%至152,817人。 時尚美業作為五大業務板塊中的業績明星,營收幾近翻番,學員月均人數增長76%。但該板塊營收佔比仍較小,最新財報期僅貢獻總營收的4%。 烹飪技術作為核心創收板塊,貢獻近半數營收,該部門營收同比增長11%,學員月均人數增長8.3%。規模較小的西點西餐部門表現更優,營收增長14%,學員月均人數增長18.5%。 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技術板塊成為業績窪地,期內營收同比下降3%,佔公司總營收17%。該板塊學員月均人數同比下滑6.8%。 招生規模擴容的同時,營業成本基本持平,表明其實現了師資零擴張下的增量承接。由此推動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53%升至57.3%,最終驅動淨利潤同比增長48.4%至4.03億元,上年同期則為2.72億元。 伴隨盈利提升,公司將去年的末期股息從2023年的0.2港元提高至0.22港元,該舉措也是投資者青睞度攀升的潛在動因。 需要重申的是,並非所有職教股均享行業需求紅利。中教控股 (0839.HK) 作為另一業內主要參與者,當前市盈率27倍,與中國東方教育30倍估值相近,但後者市值約為前者一倍。規模更小的新高教集團 (2001.HK) 估值僅2.4倍,民生教育(1569.HK)則幾近虧損邊緣。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腦動極光中期收入近翻倍 虧損仍擴大

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個月,收入按年大增92.8%至1億元(美元)。不過,公司虧損進一步擴大,期內錄得虧損1.27億元,按年擴大11%,經調整淨虧損為8,802萬元。 公司指,收入上升主要來自購買系統的醫院增加,由去年同期的186家增至205家,患者使用次數亦由約180萬次增至259萬次,院外使用人數增至12,915人。同時,醫療AI大模型解決方案貢獻逾2.4億元收入,成為新業務增長點。然而,銷售成本、行政及研發費用大幅增加,拖累整體虧損擴大。 腦動極光是一家專注於認知障礙數字療法解決方案創新企業。今年6月,公司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及首席研發官王曉怡因抑鬱症辭職。 腦動極光股價周五平開,至中午休市報5.36港元,跌1.8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富衛上市首份中期業績賺4,700萬美元

保險公司富衛集團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後首份中期業績,新增業銷售額以按年化新保費計算,同比上升38%至12.46億美元。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淨利潤達4,700萬美元。 稅後營運利潤增長9%至2.51億美元,當中香港與澳門、泰國和柬埔寨、日本及新興市場等地區持續為集團帶來正面頁獻。 集團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黃清風表示:「將公開招股所得,用於進一步提升資本實力及財務靈活性,包括減少整體債務,以支持業務增長及拓展客戶及渠道覆蓋滲透的機會。」 富衛周五接近平開報42.7港元,公司本周股價急升逾一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