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2.HK 002460.SHE
Lithium price slump: the ghost that keeps haunting Ganfeng Lithium

鋰價長期低迷,贛鋒鋰業上半年虧損高於預期,基本面轉折點尚未到來

重點:

  • 上半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虧損較去年同期擴大
  • 鋰價仍在成本線附近徘徊,基本面未見改善

 

李世達

儘管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6月中旬以來似乎有所回升,但微乎其微的升幅、平緩的曲線,實難以安慰中國鋰業者的心。

在經歷2023年的暴跌後,曾被視為新能源革命「白色石油」的鋰,到2025年仍未等到真正的春天。中國鋰業巨頭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772.HK; 002460.SHE)近日發盈警,預期上半年淨虧損3億元至5.5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7.6億元收窄27.6%至60.5%。

不過,期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出現虧損5億元至9.5億元,而去年同期為虧損1.60億元,反而擴大了。

事實上,公司淨虧損收窄,很大程度來自投資收益。公司稱,其控股子公司深圳易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處置旗下部分儲能電站項目,以及公司處置部分其他公司股權產生投資收益。

對於業績變動,贛鋒鋰業稱,鋰鹽及鋰電池產品銷售價格持續下跌,雖公司電池板塊的產能有序釋放、銷售增長,但公司整體經營業績遭受一定衝擊。

同時公布中期報告天齊鋰業(9696.HK)則預計,上半年淨利潤介乎0元至1.55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52.06億元,有機會扭虧為贏。

乍看之下頗為樂觀,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實際營運利潤也僅為0元至8,900萬元。天齊鋰業稱,匯兌收益與對聯營公司SQM的投資回報是業績主要的正面因素,否則仍處邊際利潤區間。

這意味即便兩家公司積極在成本控制與投資方面作出努力,仍掙扎於盈虧臨界點,難回到過去的榮景。

基本面未轉好

據上海有色網報價,至7月中旬,中國電池級碳酸鋰平均現貨價每噸64,950元。對比今年初的78,800元跌約17.6%;若從2022年末高點58萬元計算,跌幅已近九成。

供應過剩是核心問題。過去兩年,無論中國西藏、四川,還是南美、澳洲等地,都迎來大規模鋰礦投產,導致供給激增。下游需求則未能同步擴張,電動車銷售雖仍成長,但增速趨緩,加上儲能需求尚未爆發,導致鋰價難有支撐。

在此背景下,大批中小型鋰鹽廠已開始停工或減產,行業進入艱難的去庫存與產能出清期。

目前碳酸鋰現貨價已逼近中國部分中小型廠商的現金成本底線。根據中信證券與高盛估算,中國鋰鹽企業的邊際現金成本大多介於每噸50,000元至60,000元之間,當前市場報價已壓縮大部分利潤空間,部分高成本業者開始退出市場。

高盛認為,若價格進一步回落至成本區域,將加速高成本供應商退出,從而為2026年起鋰價重拾反彈奠基。但摩根士丹利則警告,直到下游電動車與儲能市場出現強力補庫需求,否則鋰價仍可能在目前區間振盪,明年平均價位恐仍低於每噸 100,000 元,意味着行業的結構性反轉尚未到來。

今年股價回升

盈警公布後,贛鋒鋰業股價兩個交易日下跌逾7%至24港元,儘管今年已累升19.7%,仍較2021年9月的高點跌去81%。

事實上,對行業景氣回升的期望,讓贛鋒鋰業吸引不少市場目光,股價從年初約19港元回升至7月中旬的26港元附近,逼近52周高位。主要受市場對鋰價觸底反彈預期的帶動,以及政策面支持新能源車及儲能的利好氛圍。但此波反彈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投行似乎並不看好。

摩根士丹利指出,內地7月計劃鋰產量增速續高於需求增速,若供需結構無改善,鋰價反彈恐難持續,贛鋒第三季仍將面臨盈利壓力,並對其給予「減持」評級與14.3港元目標價。瑞銀亦發表報告,指贛鋒鋰業虧損高於市場預期,給予18.1港元目標價及「沽售」評級。

最近兩周,鋰價雖有短線反彈,但產能過剩與需求不振的基本面未解,產業景氣反轉仍言之過早。目前贛鋒鋰業市銷率約為2.59倍,低於天齊鋰業的3.5倍,顯示市場對其成長性預期仍存疑。若未來鋰價無法持續回升,公司仍將面臨持續虧損壓力。不過,若看好新能源長期需求與鋰價在未來一至兩年反彈,贛鋒鋰業目前的估值或具潛力,應以保守配置為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不同集團首掛收升44%

高端嬰童用品製造商不同集團 (6090.HK)周二登陸港股,首日股價上漲44%。此次IPO獲散戶投資者大幅超額認購,籌資近1億美元。 據最新公開文件顯示,以「BeBeBus」品牌聞名的不同集團,以每股71.20港元發行約1,100萬股,融資淨額7.18億港元。該股首日交易持續走強,收報102.50港元。 面向香港投資者的公開發售部分認購倍數超3,000倍,國際配售部分認購規模超6倍。 招股書披露,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7.26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5.82億元增長25%;同期毛利率由50.2%降至49.3%,淨利潤自2,820萬元增至4,850萬元,增幅72%。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米召回11.7萬輛SU7升 級輔助駕駛軟件

小米集團(1810.HK)旗下小米汽車,上周五宣布召回約11.7萬輛於2025年8月30日前生產的SU7標準版電動車。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9日披露,召回原因在於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在特殊場景下存在識別與處置不足,小米將透過OTA軟件升級進行修復。 財新報道,SU7於2024年3月正式推出,是小米首款電動汽車。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末,SU7累計銷售近34萬輛。這意味著,此次召回數量約佔該車型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小米汽車稱,此次OTA軟件升級召回,意在進一步提升輔助駕駛功能的可靠性,包括優化輔助駕駛速度控制策略,新增動態車速功能等。小米汽車還強調,此次升級不需要更換任何零件,但公司仍按照召回程序進行管理和備案。 今年3月,一輛小米SU7標準版電動車發生嚴重事故,導致司機與乘客三人死亡,事發時車輛處於領航輔助駕駛狀態,引發輿論對輔助駕駛功能的高度關注。今年8月,工信部與市監總局今年已先後出台多項文件,要求車企規範駕駛輔助功能宣傳與召回流程,並將OTA管理納入嚴格監督。 召回消息曝光後,小米集團股價未受顯著影響,過去兩個交易日跌約1.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持有17年大賺數十倍 巴菲特全沽比亞迪

股神巴菲特的巴郡悉數出售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1211.HK, 002594.SZ)全數股份。據外媒CNBC報道,巴郡旗下的子公司在第一季的財務報表中顯示,比亞迪的持股為零;巴郡發言人亦證實,已全數出售比亞迪。 比亞迪品牌及公關總經理李雲飛表示,股票投資有買就有賣,是很正常的事情,公司感謝巴菲特對比亞迪的投資及認可。 巴郡於2008年買入比亞迪股份,持有約2.25億股,涉資2.3億美元。並於2022年8月開始減持,去年6月持股比例已降至5%以下,直至今年將餘下股份售出。市場估計,巴郡持有比亞迪17年,預期投資回報約39倍。 比亞迪周一股價收跌3.4%,公司今天平開報109.7港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專利侵權互訴 晶科能源與隆基綠能終和解

據《光伏雜誌》周五報道,光伏行業巨頭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JKS.US;688223.SH)與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1012.SH)兩家企業的聯合聲明,通過一系列交叉許可協議,就多項相互指控的專利侵權訴訟達成和解。 此次和解經逾一年的法律爭端,事源於2022年晶科能源從韓國LG集團收購相關專利後,旋即在中國、日本、歐洲及澳大利亞對隆基綠能發起多次侵權指控,隆基綠能則以在中國和美國對晶科能源提出類似指控作為回應。 報道稱,雙方在宣布和解的聯合聲明中,表示將「探索深化合作機遇」。 當前兩家企業正持續承受光伏行業長達一年的價格戰衝擊,伴隨價格戰愈演愈烈,晶科能源公告今年一季度營收下滑40%,並錄得13.2億元虧損。同時,隆基綠能亦披露今年上半年營收下滑15%,期間虧損額達25.7億元。 周五晶科能源在紐交所上市的股票上漲3.5%,隆基綠能滬市股票當日上漲0.5%,但周一回吐全部漲幅,最終收跌1.8%。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